1
|
他者、诗意乌托邦与叙事伦理——《大象》的审美特质及艺术缺憾 |
徐汉晖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当代中国动画电影审美特质的创造与发展——以《大圣归来》为例 |
冯锐
戴园园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3
|
论“三言二拍”否极泰来的角色扮演及审美特质 |
李维
杨冬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4
|
昆舞的形态特征、运动规律及审美特质阐释 |
陈思颖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5
|
从《阿甘正传》谈反智电影中的美国精神审美特质 |
刘朝辉
陈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6
|
土家族傩戏的审美特质 |
杨亭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7
|
南唐词的审美特质 |
高峰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质 |
柯秀经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6
|
|
9
|
洞悉灵魂之声的窗口——论独语及散文独语的审美特质 |
王景科
崔凯璇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0
|
当代中国音乐剧的审美特质研究 |
王丽芬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1
|
论汉大赋“以奇为美”的审美特质──兼及汉大赋的兴盛与衰亡原因 |
陈洪波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2
|
纹的识读:成都漆器纹饰的审美特质 |
刘小路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3
|
略论影视艺术意境的审美特质 |
陈兆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4
|
略论张岱《陶庵梦忆》的审美特质 |
许卫全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15
|
化澄阔为神秘——论苇岸大自然散文的审美特质 |
冯济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6
|
论明清时期民间乡野女红艺术的审美特质 |
俞晓群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7
|
从“韩如潮”看韩愈散文的审美特质 |
李精耕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8
|
库布里克电影的审美特质 |
张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质 |
高增平
纪楠
高润东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20
|
构筑文章信息审美特质的路径 |
蒲晓彬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