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多元互动的影响 |
楚小庆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21
|
|
2
|
跨文化审美欣赏的四个维度 |
李庆本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3
|
浅谈欧洲歌剧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审美欣赏 |
李霜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建构现代人的精神家园--谈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审美欣赏 |
冯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审美教育对高中生审美欣赏能力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
郭成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2
|
|
6
|
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欣赏 |
卢惠余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84 |
0 |
|
7
|
艺术欣赏的审美特性——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侧面 |
王向峰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3 |
0 |
|
8
|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生成 |
马大康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9
|
雅俗互补趣味多元:明代审美文化的特点 |
罗筠筠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0
|
“欸乃一声山水绿”命题的环境审美思想 |
王萌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关于对艺术的审美批评 |
岳介先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9 |
0 |
|
12
|
论审美趣味 |
丁宁
|
《学术研究》
|
1987 |
3
|
|
13
|
论美感的审美心理过程 |
李森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8
|
|
14
|
音乐审美主体偏爱规律研究 |
杨和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1 |
4
|
|
15
|
审美,汉诗英译的契机──金昌绪《春怨》译文的比较研究 |
王建华
|
《外国语文》
|
1995 |
4
|
|
16
|
中西民族审美心理比较 |
於贤德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17
|
审美抽象与文学的审美本性 |
马大康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3 |
0 |
|
18
|
论“深情冷眼”——文艺欣赏中的情感运动 |
龙协涛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9
|
开拓·建设·出新——评皮朝纲、钟仕伦《审美心理学导引》 |
夏述贵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20
|
再论自调节审美——答“美学拒绝自我调节”论者的有关问题 |
王建疆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