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王家卫文艺电影的审美格调再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97-100,共4页
文艺影片,最初起源于西欧,其发行的目的不是商业盈利,电影里没有夸张的电影特技和那些仅仅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而打造的荒谬故事情节,有的只是对生活、人性以及哲学的深层思考。文艺复兴之后,大量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文艺影片,最初起源于西欧,其发行的目的不是商业盈利,电影里没有夸张的电影特技和那些仅仅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而打造的荒谬故事情节,有的只是对生活、人性以及哲学的深层思考。文艺复兴之后,大量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随着19世纪末电影这一艺术载体的诞生,欧洲经典文学作品开始被改编成电影,自此,文艺影片雏形诞生,《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等作品被搬上大银幕而让文艺电影开始为观众所接受。在法国现实主义浪潮影响下,文艺影片变成了法国最具特色的电影类型,而这也让文艺电影拥有了更加浪漫的表达。相对于主流商业电影来说,文艺影片所展现的状态是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因而局限了其观看群体,导致其在票房的反馈上远远不及追求高级特效的科幻商业巨制。然而票房从来都不是文艺片创制者的追求目标,文艺影片需要的是观众在心理和思维上的绝对认同,它向观众们传达的精神与内涵也是普通商业电影难以企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电影特技
审美格调
王家卫
经典文学作品
观众注意力
《傲慢与偏见》
《基督山伯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唐“四杰”文学审美的重大走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功正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158-164,共7页
初唐“四杰”诗的审美风格走向阔大、雄壮 ,体现了初唐人向上型的精神。山川景物和边塞诗文是其两大载体。羁旅生涯使“四杰”诗走向江山 ,开拓了生活和审美视野 ,孕育了诗审美的风骨和力度。以阔大之思体察和描述边塞荒漠 ,对于唐风之...
初唐“四杰”诗的审美风格走向阔大、雄壮 ,体现了初唐人向上型的精神。山川景物和边塞诗文是其两大载体。羁旅生涯使“四杰”诗走向江山 ,开拓了生活和审美视野 ,孕育了诗审美的风骨和力度。以阔大之思体察和描述边塞荒漠 ,对于唐风之确立实有奠基之功。“四杰”改变了六朝咏物型诗歌审美方式 ,带来了历史性进步 ;以赋为诗 ,形成壮大、磅礴的审美境域 ,改变了诗的小家风范 ,形成大家之气 ;诗的形式美的固定化 ,七言歌行的诗体壮大型形式成为“四杰”壮大型风格化表征 ,形成了五律的形式规范。“四杰”在诗歌史上具有两个方面的中介作用 :一是从宫廷诗到盛唐诗的中介 ,一是南北诗风融为一体的中介。他们大胆地开拓 ,洗涤了“六朝锦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四杰"
半大型
审美格调
载体
变革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
3
作者
冯肖华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文学评论
审美
特征
审美
原则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叙述语言
创作主体意识
审美格调
读者接受类型
审美
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时代影视文化传播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评《影视文化与新媒体艺术》
4
作者
任少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7-I0008,共2页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艺术与科技不断融合发展,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影视文化逐渐呈现出与传统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新特征。现代影视文化具有即时性、导向性、普及性等显著特征,通过对生活和情感的直接再现,让观众在直观化的视听...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艺术与科技不断融合发展,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影视文化逐渐呈现出与传统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新特征。现代影视文化具有即时性、导向性、普及性等显著特征,通过对生活和情感的直接再现,让观众在直观化的视听说中去认识、感受和思考,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视文化传播是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和钟爱的一种尤其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大学生从各种各样的现代影视文化中接触导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向,从而对这一群体自身的思考方式、生活习惯、价值态度和审美格调产生了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现代影视
影视文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方式
人生观和价值观
直观化
审美格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内涵
5
作者
冉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33,共6页
文章试图依据事实、审美和价值三种判断的关系原理,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及其中国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视角,分析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美学内涵:其一,在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的发展进路及其基本立场基础上,阐明中国化...
文章试图依据事实、审美和价值三种判断的关系原理,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及其中国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视角,分析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美学内涵:其一,在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的发展进路及其基本立场基础上,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普遍原理与中国政治审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遵循,以及其包括“以人类解放与民族复兴相统一为中心审美意象的政治审美化思想和以人民性与艺术性辩证统一为核心的审美政治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其二,认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表达和呈现了目标的“崇高美和优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真理美和善制美”,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人格美与谦逊美”;其三,从科学美、和谐美、正义美和技术美四个方面论述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审美立场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治美学
审美
意象
审美
形态
审美格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幽暗深处的历史回响——评陈昌平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
3
6
作者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90,共6页
陈昌平是属于那种写作历史不长、作品数量不多但起点颇高的智慧型小说家。这类小说家的显著特点在于,他们从一开始便能熟练地进入小说的叙事状态,并对自身相对稔熟的某一领域有着独特的审美发现,在叙事表达上也呈现出自身特有的审美...
陈昌平是属于那种写作历史不长、作品数量不多但起点颇高的智慧型小说家。这类小说家的显著特点在于,他们从一开始便能熟练地进入小说的叙事状态,并对自身相对稔熟的某一领域有着独特的审美发现,在叙事表达上也呈现出自身特有的审美格调,从而使作品在某个时期内均可维持在一定的艺术水准上,像张者、须一瓜、畀愚、张万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昌平
小说创作
审美格调
中国
当代文学
意识形态
权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家卫文艺电影的审美格调再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云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97-10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与江苏文化研究(课题编号:18ZWD005)成果.
文摘
文艺影片,最初起源于西欧,其发行的目的不是商业盈利,电影里没有夸张的电影特技和那些仅仅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力而打造的荒谬故事情节,有的只是对生活、人性以及哲学的深层思考。文艺复兴之后,大量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随着19世纪末电影这一艺术载体的诞生,欧洲经典文学作品开始被改编成电影,自此,文艺影片雏形诞生,《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等作品被搬上大银幕而让文艺电影开始为观众所接受。在法国现实主义浪潮影响下,文艺影片变成了法国最具特色的电影类型,而这也让文艺电影拥有了更加浪漫的表达。相对于主流商业电影来说,文艺影片所展现的状态是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因而局限了其观看群体,导致其在票房的反馈上远远不及追求高级特效的科幻商业巨制。然而票房从来都不是文艺片创制者的追求目标,文艺影片需要的是观众在心理和思维上的绝对认同,它向观众们传达的精神与内涵也是普通商业电影难以企及的。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电影特技
审美格调
王家卫
经典文学作品
观众注意力
《傲慢与偏见》
《基督山伯爵》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唐“四杰”文学审美的重大走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功正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158-164,共7页
文摘
初唐“四杰”诗的审美风格走向阔大、雄壮 ,体现了初唐人向上型的精神。山川景物和边塞诗文是其两大载体。羁旅生涯使“四杰”诗走向江山 ,开拓了生活和审美视野 ,孕育了诗审美的风骨和力度。以阔大之思体察和描述边塞荒漠 ,对于唐风之确立实有奠基之功。“四杰”改变了六朝咏物型诗歌审美方式 ,带来了历史性进步 ;以赋为诗 ,形成壮大、磅礴的审美境域 ,改变了诗的小家风范 ,形成大家之气 ;诗的形式美的固定化 ,七言歌行的诗体壮大型形式成为“四杰”壮大型风格化表征 ,形成了五律的形式规范。“四杰”在诗歌史上具有两个方面的中介作用 :一是从宫廷诗到盛唐诗的中介 ,一是南北诗风融为一体的中介。他们大胆地开拓 ,洗涤了“六朝锦色”。
关键词
初唐"四杰"
半大型
审美格调
载体
变革
中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
3
作者
冯肖华
出处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现实主义小说
文学评论
审美
特征
审美
原则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叙述语言
创作主体意识
审美格调
读者接受类型
审美
情趣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时代影视文化传播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评《影视文化与新媒体艺术》
4
作者
任少云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7-I0008,共2页
文摘
当今时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艺术与科技不断融合发展,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影视文化逐渐呈现出与传统文化形态所不同的新特征。现代影视文化具有即时性、导向性、普及性等显著特征,通过对生活和情感的直接再现,让观众在直观化的视听说中去认识、感受和思考,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影视文化传播是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和钟爱的一种尤其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大学生从各种各样的现代影视文化中接触导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向,从而对这一群体自身的思考方式、生活习惯、价值态度和审美格调产生了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现代影视
影视文化传播
新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方式
人生观和价值观
直观化
审美格调
分类号
J90-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内涵
5
作者
冉杰
机构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33,共6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干部依法治理乡村的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8BKS110)
文摘
文章试图依据事实、审美和价值三种判断的关系原理,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及其中国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视角,分析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美学内涵:其一,在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的发展进路及其基本立场基础上,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普遍原理与中国政治审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遵循,以及其包括“以人类解放与民族复兴相统一为中心审美意象的政治审美化思想和以人民性与艺术性辩证统一为核心的审美政治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其二,认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表达和呈现了目标的“崇高美和优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真理美和善制美”,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人格美与谦逊美”;其三,从科学美、和谐美、正义美和技术美四个方面论述新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审美立场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治美学
审美
意象
审美
形态
审美格调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幽暗深处的历史回响——评陈昌平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
3
6
作者
洪治纲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90,共6页
文摘
陈昌平是属于那种写作历史不长、作品数量不多但起点颇高的智慧型小说家。这类小说家的显著特点在于,他们从一开始便能熟练地进入小说的叙事状态,并对自身相对稔熟的某一领域有着独特的审美发现,在叙事表达上也呈现出自身特有的审美格调,从而使作品在某个时期内均可维持在一定的艺术水准上,像张者、须一瓜、畀愚、张万新等,
关键词
陈昌平
小说创作
审美格调
中国
当代文学
意识形态
权力结构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王家卫文艺电影的审美格调再探
吴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初唐“四杰”文学审美的重大走向
吴功正
《中州学刊》
CSSCI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
冯肖华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媒体时代影视文化传播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评《影视文化与新媒体艺术》
任少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内涵
冉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幽暗深处的历史回响——评陈昌平的小说创作
洪治纲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