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鸣:一个更需重视的悲剧生成审美机制——从“中国无悲剧说”谈起 被引量:6
1
作者 寇鹏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中国无悲剧说"的根本症结是我们把悲剧的"双轨"审美机制变成了"单轨制"。共鸣与超越是悲剧的两种审美机制,但实际上我们基本上只强调悲剧"崇高美"的超越性而看轻其情感的共鸣性。注重文学的... "中国无悲剧说"的根本症结是我们把悲剧的"双轨"审美机制变成了"单轨制"。共鸣与超越是悲剧的两种审美机制,但实际上我们基本上只强调悲剧"崇高美"的超越性而看轻其情感的共鸣性。注重文学的超越性,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学界的基本立场。由于"革命文学"、"阶级论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一直强调"斗争反抗"的"高昂"格调,"十七年"时期文学更是成了政治的工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于西方各种现代主义的热衷追捧,这些使得我们文学中共鸣式的情感叙事实际上至今仍然十分薄弱,在这种特殊语境中共鸣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共鸣式"悲剧,充分肯定悲剧在疏导人情、慰藉情感等方面的功用,将共鸣本身就作为悲剧真正的目的之一而不必一定要转化到"思想性"价值方面来,从而还原悲剧的"双轨"审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共鸣 崇高 审美机制 重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意境的审美机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洪 《中国园林》 1999年第4期61-62,共2页
本文从造园、欣赏两个方面,运用心理学、美学等基本原理,阐述园林意境的审美机制,为设计者创造园林意境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欣赏者体验园林意境指明欣赏途径。
关键词 园林意境 园林景象 园林意象 审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的“直观”——日本民艺审美机制的生成与衍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彭肜 武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58,I0003,共7页
“直观”是日本民艺思想体系中认识“下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指导民艺实践的前提条件,对它的准确把握是透析民艺精神内核和其现实价值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柳宗悦所创建的民艺“直观”审美机制的生成路径、逻辑结构与后续衍义展开研究。... “直观”是日本民艺思想体系中认识“下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指导民艺实践的前提条件,对它的准确把握是透析民艺精神内核和其现实价值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柳宗悦所创建的民艺“直观”审美机制的生成路径、逻辑结构与后续衍义展开研究。首先其思想来源具有融合东西和超越二元的双重特性,既受到西方柏格森和布莱克的直观思想影响,又吸纳了东方的“不二”物观。在此基础上,柳宗悦以“直观”“知识”和“自由”三者的逻辑关系和“感性知识”为结构基础,完成了早期民艺运动审美机制的构建。而柳宗理和深泽直人在工业设计领域继承和发展了民艺的“直观”思想,对其完成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衍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艺 审美机制 直观 感性知识 生成与衍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篇复仇小说的不同审美机制——《铸剑》与《复仇的话》比较论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钱模祥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8-12,共5页
1923年6月《现代日本小说集》出版,辑录了鲁迅先生翻译的六位日本作家的十一篇作品。在菊池宽名下,有《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和《复仇的话》两篇。这是两篇历史题材小说,都发表在1918年,鲁迅的翻译相当及时。在小说集附录的《关于作者的... 1923年6月《现代日本小说集》出版,辑录了鲁迅先生翻译的六位日本作家的十一篇作品。在菊池宽名下,有《三浦右卫门的最后》和《复仇的话》两篇。这是两篇历史题材小说,都发表在1918年,鲁迅的翻译相当及时。在小说集附录的《关于作者的说明》中,鲁迅又对菊池宽的生平与创作作了专门介绍,可见他对菊池宽的历史题材小说是相当重视的。耐人寻味的是,在相距不到四年之后,鲁迅写成了他的第二篇历史小说《铸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剑》 鲁迅 比较论析 宴之敖者 审美机制 眉间 小说集 作品 历史小说 历史题材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里的北京--20世纪90年代电影的“京味”审美机制
5
作者 刘祎 胡洪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2,共4页
一、“京味”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诞生于城市,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特有的视听表达方式和合理想象,对城市形象进行复制、想象乃至重塑;另一方面,一座城市的特有气质,也成为电影的一种艺术要素,并反过来影响电影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作为中国... 一、“京味”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诞生于城市,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特有的视听表达方式和合理想象,对城市形象进行复制、想象乃至重塑;另一方面,一座城市的特有气质,也成为电影的一种艺术要素,并反过来影响电影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作为中国电影的诞生之地之一,北京这座城市的形象,也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日渐清晰,并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中得到了丰富多彩的刻画和表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依托最初的“京味”文学,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人文气质的“京味”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想象 视听表达 审美机制 城市形象 地域文化 人文气质 京味 艺术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审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青 《现代园艺》 2020年第9期136-137,共2页
就影响明代山水画风格的主要方面,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体悟,阐述其中蕴含的内在关系。明代山水画审美机制研究最具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将自然山水与人紧密联系起来,凸显中国传统山水画审美机制的本质,即人与自然山川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山水画 风格 审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玄言诗的审美机制
7
作者 钱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0-89,共2页
玄言诗以说玄理为主,文学价值不高,但却曾经流行于西晋末与东晋相当一段时期。为什么当时诗人喜欢创作并且能够欣赏这种诗歌?玄言诗的审美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
关键词 玄言诗 审美机制 玄理 玄学人生观 玄谈 许询 言志抒情 理语 诗的形式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杂文的审美机制
8
作者 张中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7-33,3,共8页
《论鲁迅杂文的审美机制》从审美视角、审美核心、审美形态三个角度对鲁迅杂文进行了全新的评价。
关键词 鲁迅杂文 审美机制 审美形态 审美核心 审美视角 思维方式 瞿秋白 审美观照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特定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学纪录片的审美创造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英 修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 人类学纪录片是纪实与审美的融合统一,其审美创造机制在心理层面上源于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理解、感悟而产生的创作冲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体现为摄影和剪辑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艺术层面上主要以修辞和叙事的妙用来创造富有审美文化内涵的影像符号。审美创造机制的综合作用使人类学纪录片得以超越"政论性"的话语模式,呈现为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的审美幻象,在真实的风景下潜藏着品读不尽的审美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纪录片 审美创造机制 审美幻象 影视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解读流程中的审美心理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明华 秦志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20-123,共4页
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 ,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会。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为培养健康的审美趣... 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 ,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会。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为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 ,构建审美心理机制 ,可用“澄怀味象”、“内觉体验”、“量质转化”的原则加以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文学教育 文学作品 文学解读流程 审美心理机制 审美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电视真人选秀节目的审美文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军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7,共5页
在当代电视荧屏上,真人选秀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重要节目样式,当代真人选秀节目之所以能够在电视荧屏上盛极一时,是因为其内在蕴含着狂欢化的娱乐民主、过程化的传受互动机制、拟剧化存在的审美文化机制,这些构成了当代真人选秀... 在当代电视荧屏上,真人选秀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重要节目样式,当代真人选秀节目之所以能够在电视荧屏上盛极一时,是因为其内在蕴含着狂欢化的娱乐民主、过程化的传受互动机制、拟剧化存在的审美文化机制,这些构成了当代真人选秀节目审美文化机制的主要内容。只有建立起良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当代真人选秀节目才能超越以虚假低俗为表征的发展困境,真正地实现健康有序而生机勃勃的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电视传播 真人选秀节目 审美文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艺术审美心理机制描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18,共2页
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审美心理机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审美心理要素主要包括审美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它在影视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彼此间有着微妙而又复杂的互动过... 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的审美心理机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审美心理要素主要包括审美感知、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它在影视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彼此间有着微妙而又复杂的互动过程,不是各种心理要素简单机械地相加,而是诸要素之间复杂融合的结果,它们彼此诱发、互相渗透,共同形成一种动态的审美心理机制,在影视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审美心理机制 诱发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探微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庆龄 赵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是一种在戏剧情境中完成的撩诱与触动交融、整合、互动的心理过程。戏剧接受的角色效应、集体心理体验和语言体验等共同促使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的形成。观众通过与演员和其他观众的直接交流,进入了一种心心相印... 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是一种在戏剧情境中完成的撩诱与触动交融、整合、互动的心理过程。戏剧接受的角色效应、集体心理体验和语言体验等共同促使戏剧审美接受心理机制的形成。观众通过与演员和其他观众的直接交流,进入了一种心心相印的交融状态,促成集体心理体验,从而触发感知心理机制,在联想和想象中,观众潜在的审美心理机制得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审美接受心理机制 集体心理体验 角色效应 语言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契论第1信号系统与审美心理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秀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2-97,共6页
卢卡契关于第1信号系统与审美心理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他对巴甫洛夫困惑的突围,对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生理转化的认识,对不同审美创造个体的对比分析,以及对第1信号系统激发性综合在审美创造中的特殊意义和功能的阐明上。
关键词 卢卡契 第1信号系统 审美心理机制 审美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与认同的逻辑:论电视艺术审美认同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建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在艺术审美认同活动中,从发生动力和实际过程看,主体的审美认同与审美需求始终是相伴相随、有机统一、难以分割的。"需求—认同"现象广泛存在于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电视艺术也不例外,"需求—认同"贯穿电视艺术的生... 在艺术审美认同活动中,从发生动力和实际过程看,主体的审美认同与审美需求始终是相伴相随、有机统一、难以分割的。"需求—认同"现象广泛存在于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电视艺术也不例外,"需求—认同"贯穿电视艺术的生产创作、文本构成以及传播与接受活动的全部流程或要素当中,并推动电视艺术审美认同发生发展。电视艺术"需求—认同"的内涵在于"需求性认同"与"认同性需求"的高度统一。研究电视艺术"需求—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需求—认同 需求性认同 认同性需求 审美认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鲁荣 袁鲁燕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2期492-492,共1页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茶艺表演过程中主题创作的意义和茶艺表演的审美机制,茶艺表演的审美机制是通过茶艺制造者与品评者来共同造就的,茶艺表演的审美机制也是茶艺表演的重要部分。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意见能够对我茶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推动... 本文详细的分析了茶艺表演过程中主题创作的意义和茶艺表演的审美机制,茶艺表演的审美机制是通过茶艺制造者与品评者来共同造就的,茶艺表演的审美机制也是茶艺表演的重要部分。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意见能够对我茶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前茶艺表演 主题创作 审美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教育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钮燕枫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59-63,共5页
本文多角度阐述了审美教育的内在机制 ,探索了审美教育的特点 。
关键词 审美生理机制 审美心理机制 审美社会机制 审美教育 心理因素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娱乐审美心理机制初探
18
作者 尹江春 《电影文学》 1988年第3期75-77,共3页
电影从诞生起就具备艺术与商品的双重特性。但目前我国电影评论界却存在着抬高“探索片”贬低“娱乐片”的现象。诚然,“探索片”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清所明快的艺术风格受到评论界和某些知识阶层的欢迎。但往往由于它摒弃情节性和故... 电影从诞生起就具备艺术与商品的双重特性。但目前我国电影评论界却存在着抬高“探索片”贬低“娱乐片”的现象。诚然,“探索片”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清所明快的艺术风格受到评论界和某些知识阶层的欢迎。但往往由于它摒弃情节性和故事性,涵义玄奥,形式怪诞,又不易为广大电影观众所接受。而有些娱乐片,又常常因质量低劣或其它问题而遭到冷落和批评,创作人员对此望而却步。因此有必要对娱乐片的审美心理机制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理机制 电影评论 娱乐片 艺术构思 知识阶层 艺术风格 电影观众 创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美学视域下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与审美心理探究——评《影视美学(第3版)》
19
作者 王沣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星河中,影视艺术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了文化的夜空。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影视艺术不仅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美学特性和审美心...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星河中,影视艺术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了文化的夜空。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影视艺术不仅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美学特性和审美心理机制,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心理探究 美学特性 影视美学 审美心理机制 主题内涵 表现形式 第3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生理机制研究理论描述
20
作者 吴绍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71-74,共4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感性世界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只有在科学从感性世界的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双重形式出发对,也就是说,只有在科学从自然出发时,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审美活动是人类的生理机能和文化心...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感性世界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只有在科学从感性世界的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双重形式出发对,也就是说,只有在科学从自然出发时,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审美活动是人类的生理机能和文化心理构结相互作用的表现和结果,审美的发生是以人脑及感觉神经系统等生理机制为基础的,对审美活动的研究,也应以自然科学中的生理学为基础。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生理机制 审美活动 神经生理学 心理学家 相互作用 审美情感 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心理学 有机体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