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文学的审美本质与重建文本的诗学——评贺仲明《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
1
作者 郝璐 雷鸣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5,共7页
茨维坦·托多洛夫把文学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三种:投射、评论和诗学。投射是批评家透过文学作品对作者、对社会、或对他感兴趣的其他某个批评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竭力贯穿并超越作品;评论则自始至终在作品内部进行,对作品进行详... 茨维坦·托多洛夫把文学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三种:投射、评论和诗学。投射是批评家透过文学作品对作者、对社会、或对他感兴趣的其他某个批评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竭力贯穿并超越作品;评论则自始至终在作品内部进行,对作品进行详细解释;诗学探寻特定作品中所体现的一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托多洛夫 批评对象 审美本质 审美变迁 回归文学 当代乡土小说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冲动:席勒美学思想观照下体育的审美本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韵 邹玉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3,共5页
在席勒美学思想关照下,依循其在人性省思基础上提出的人需要超越内在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状态,转而追寻作为一种审美的自由存在着的人的游戏冲动这一核心理念,对体育本质进行了与之相应的美学解读。研究认为,体育中的人是在生命... 在席勒美学思想关照下,依循其在人性省思基础上提出的人需要超越内在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对立状态,转而追寻作为一种审美的自由存在着的人的游戏冲动这一核心理念,对体育本质进行了与之相应的美学解读。研究认为,体育中的人是在生命潜能的释放与理性思维的运用这一内在交融,又不断冲突着的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间,生成着融二者于一身的游戏冲动。这一游戏冲动的实现,使人在体育的过程中,既能够切身体验着体育所给予人的生命潜能的释放,也能够在理性思维的指引下实现着体育的规范与形式,使体育运动中的人呈现出一种审美而自由的"活的形象",而这也正是体育的审美本质之真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美学 体育本质 席勒美学 游戏冲动 审美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旅游的审美本质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刚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0-52,共3页
一 关于旅游活动的本质特性,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又由于旅游活动在现代商品社会极易显出的经济意义,许多人倾向于从经济的角度去解答这个问题。但是,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是19世纪以后的事,而在这之前,非经... 一 关于旅游活动的本质特性,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各自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又由于旅游活动在现代商品社会极易显出的经济意义,许多人倾向于从经济的角度去解答这个问题。但是,旅游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是19世纪以后的事,而在这之前,非经济性的旅游现象早已出现;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本质 旅游活动 旅游现象 现代商品社会 本质特性 经济活动 旅游审美 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旅游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谐”及其审美本质 被引量:9
4
作者 田晓宝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3,47,共6页
合唱是一种最为接近和注重"和谐"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古典合唱中,"和谐"作为一种特定的表现形态,则是审美中主客体的统一。"和谐"无疑是一种基于"美感"和"快感"的审美经验,有其感性... 合唱是一种最为接近和注重"和谐"的艺术形式。在西方古典合唱中,"和谐"作为一种特定的表现形态,则是审美中主客体的统一。"和谐"无疑是一种基于"美感"和"快感"的审美经验,有其感性的一面,但对于音乐而言,"和谐"更是理性的。古典合唱中的"和谐"体现出从"发现自然中的和谐与变化"到"人与自然的主客观和谐"、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古典合唱 审美本质 协和 不协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 被引量:7
5
作者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4,共10页
21世纪汉语美学主流基本已否弃了审美本质论。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也不再享有经典根据地位。但对实践美学的反思批判恰恰深化了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论的问题意识,回应这些问题成为深入诠释马克思美学... 21世纪汉语美学主流基本已否弃了审美本质论。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也不再享有经典根据地位。但对实践美学的反思批判恰恰深化了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与审美本质论的问题意识,回应这些问题成为深入诠释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动力。"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与"人的本质"三位一体结构及其超越性,所展示的不仅是有解释力的审美本质及其贯通的新实践美学系统,而且提供了抗衡现代虚无主义的真善美精神视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规律” 审美本质 自由劳动 人的本质 新实践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艺术的审美本质——与何新、涂途商榷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来祥 栾贻信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41-48,共8页
艺术的审美本质是一个似乎早已解决,实际上并未解决的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学习与探索》曾发表了两篇文章(八○年六期、何新《试论审美的艺术观》;八一年四期、涂途《艺术的审美作用及其他》)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何新同志立... 艺术的审美本质是一个似乎早已解决,实际上并未解决的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学习与探索》曾发表了两篇文章(八○年六期、何新《试论审美的艺术观》;八一年四期、涂途《艺术的审美作用及其他》)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何新同志立足于冲破“艺术理论的某些禁区”,针对艺术的传统意义,艺术是对生活的形象反映,提出了“艺术以自身为内容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审美情感 审美本质 审美意识 别林斯基 再现艺术 感性与理性 认识论 无目的性 为艺术而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叙述距离的审美本质及艺术生成 被引量:4
7
作者 白春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22-127,136,共7页
叙述距离是美学和文艺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叙述距离是小说叙述主体(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是作者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精心创造出来的,它的有效控制是读者审美距离形成的必要前... 叙述距离是美学和文艺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叙述距离是小说叙述主体(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是作者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各种叙事技巧精心创造出来的,它的有效控制是读者审美距离形成的必要前提,所以,距离控制是小说最根本的修辞目的;而陌生化是小说叙述距离的修辞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叙述距离 审美本质 艺术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审美本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志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7,共6页
在音乐美学史上 ,关于音乐的审美本质始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的焦点 .不同的观点长期并存 ,除了受音乐审美对象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规定外 ,最根本的还是受既有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限制 ,尤其是对人的心理 控制与反映 这一具有... 在音乐美学史上 ,关于音乐的审美本质始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的焦点 .不同的观点长期并存 ,除了受音乐审美对象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规定外 ,最根本的还是受既有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限制 ,尤其是对人的心理 控制与反映 这一具有主导性要素缺乏本质性的把握所致 .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思想方法的 具体思维 ,克服了以往经验思维、抽象思维的孤立、静止和封闭性等弊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本质 具体思维 主体 控制反映 自觉 形式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音乐的审美本质——情绪力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晓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28-134,共7页
(一) 在音乐审美本质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模拟论”、“情感论”和“形式论”三种不同的观点。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音乐家主张“音乐模拟自然”,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他们的模拟往往是消极的。
关键词 音乐作品 审美功能 节奏 艺术形式 音乐家 音乐审美本质 情绪结构 音乐形象 主题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审美本质的三级层次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培杰 《齐鲁学刊》 CSSCI 1993年第2期64-69,46,共7页
如果说理论应当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那么,舞蹈美学理论的建树则面临着比其他艺术更多的困难。原始人类给我们留下了绘画、雕塑、工艺制品;文明时代的先民创造了文字,记录下当时的诗歌;乐谱尽管成熟较晚,但今人仍能再现数百年前的音乐作... 如果说理论应当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那么,舞蹈美学理论的建树则面临着比其他艺术更多的困难。原始人类给我们留下了绘画、雕塑、工艺制品;文明时代的先民创造了文字,记录下当时的诗歌;乐谱尽管成熟较晚,但今人仍能再现数百年前的音乐作品。这些艺术作品正是理论探讨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在这方面,舞蹈所能提供的材料是最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艺术特征 程式化 动作性 演员 道具 观众 服装 生活原型 审美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文学的审美本质
11
作者 凌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2-136,共5页
在探讨文学的审美本质时,以往的文学理论家大都强调文学所具有的“形象”特质。例如俄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比别林斯基稍晚的另一位俄国美学大师普列... 在探讨文学的审美本质时,以往的文学理论家大都强调文学所具有的“形象”特质。例如俄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比别林斯基稍晚的另一位俄国美学大师普列汉诺夫也说:“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象 文学形象 审美本质 论文学 社会生活 文学理论家 审美 文学创作 再现性 别林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性论、文学的审美本质和潜意识问题的讨论
1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21-21,共1页
近两年来,我们教研室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学习邓小平同志“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并结合我们的业务和当前理论界状况,举行小型的学术讨论会,探索理论上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们先后于1992... 近两年来,我们教研室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学习邓小平同志“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并结合我们的业务和当前理论界状况,举行小型的学术讨论会,探索理论上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们先后于1992年10月10日、12月12日和今年6月7日。就人性论,文学的审美本质,潜意识等理论问题进行讨论,以澄清是非,提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10月10日的讨论会上,与会者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人性论在中国也必将得到发展,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过去关于人性论的提法,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潜意识 审美本质 文学 学术讨论会 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 理论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的文艺审美本质观
13
作者 吕智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28-35,共8页
文艺的本质,是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毛泽东在他的有关文艺问题的讲话、书信和文章中,曾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些阐述和说明,尤其是在他的《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尤为深刻,他从文学艺术的源泉谈起,进而深入... 文艺的本质,是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毛泽东在他的有关文艺问题的讲话、书信和文章中,曾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些阐述和说明,尤其是在他的《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尤为深刻,他从文学艺术的源泉谈起,进而深入到文艺特征、文艺创作、作品构成、文艺创作主体意识等领域,对文艺的本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学艺术 文艺创作 文艺作品 社会本质 文艺审美 审美价值 审美本质 文艺本质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艺术与科学、伦理的关系看艺术的审美本质
14
作者 马龙潜 《文史哲》 1983年第2期75-80,共6页
建国以来,我国美学界对艺术本质研究的主导倾向,是把问题仅局限于认识论、反映论的范围来探讨,将其排除于心理学和伦理实践之外。《审美情感与艺术本质》(见《文史哲》)八一年第三期)一文,曾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并指出了将认识论、心... 建国以来,我国美学界对艺术本质研究的主导倾向,是把问题仅局限于认识论、反映论的范围来探讨,将其排除于心理学和伦理实践之外。《审美情感与艺术本质》(见《文史哲》)八一年第三期)一文,曾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并指出了将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统一在一起,来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途径。我认为,这切中了艺术本质研究的要害。因为艺术不仅认识、再现现实,而且还以情感、想像为特质,同时它还是一种客观的“第二自然”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感 审美本质 心理学 艺术本质 美学理论 实践活动 中国古典美学 意志 审美意识 西方美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审美本质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周来祥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1期51-55,43,共6页
艺术审美本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于把握的问题。艺术作为现实美的反映和审美意识的物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创造过程中,表现为客观美的对象和主观审美把握的对立统一。正是这个主客观相互对应的审美关系,决定着艺术的... 艺术审美本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于把握的问题。艺术作为现实美的反映和审美意识的物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具体的创造过程中,表现为客观美的对象和主观审美把握的对立统一。正是这个主客观相互对应的审美关系,决定着艺术的特殊对象和内容,同时也决定着审美把握的特殊形式。别林斯基离开了艺术的特殊对象和内容的规定性,单从反映形式上去区别艺术和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本质 审美意识 审美把握 审美关系 感性与理性 现实美 主客观 心理学 审美情感 意志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身体力行的艺术——舞蹈审美本质论
16
作者 徐亮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46-50,共5页
关于舞蹈的审美本质,历来众说纷纭。这不仅是理论界的一种混乱,舞蹈艺术实践也常常呈现出种种捉摸不定的景象。摹仿性、叙事性、抒情性等各种被认为是所有艺术必备的本性,使得我们的不少舞蹈有时看来象是戏剧表演,有时象是电影片断... 关于舞蹈的审美本质,历来众说纷纭。这不仅是理论界的一种混乱,舞蹈艺术实践也常常呈现出种种捉摸不定的景象。摹仿性、叙事性、抒情性等各种被认为是所有艺术必备的本性,使得我们的不少舞蹈有时看来象是戏剧表演,有时象是电影片断,有时又象情绪发泄。但尽管如此,舞蹈的审美特性也一再显露出来。因为,即使它在摹仿或抒情,只要进入舞蹈语汇,只要音乐节奏动起来,舞者手舞足蹈起来,人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明显事实,即艺术家的身体表演和所有动作的力的意义,它们或强或弱,或紧或慢,整个过程显示出一个力的运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语汇 审美本质 艺术实践 体力 戏剧表演 电影片断 审美特性 音乐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本质和旅游审美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中伟 胡希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产物,要同时实现这两种冲动的理想美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存在经验美,经验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溶解美,具有松弛作用;一种是振奋美,具有振奋作用。旅游是一种游... 本文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产物,要同时实现这两种冲动的理想美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存在经验美,经验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溶解美,具有松弛作用;一种是振奋美,具有振奋作用。旅游是一种游戏审美,通过旅游可以调解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达到平衡。人在旅游审美过程中,有三种境界,即情趣、意境和艺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本质 旅游审美 溶解美 振奋美 游戏美 审美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芳自赏的“审美”本质——与刘锋杰先生商榷
18
作者 王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20,324,共7页
刘锋杰教授认为审美是文学的本体性质,近60年来的定义大都与此在不同程度上相悖。究其根源,一是注重事物的普遍性、文学的外部关系而忽略事物的特殊性、文学的内部关系,二是当代中国文学缺乏巨大的艺术力量。这种"审美"本质... 刘锋杰教授认为审美是文学的本体性质,近60年来的定义大都与此在不同程度上相悖。究其根源,一是注重事物的普遍性、文学的外部关系而忽略事物的特殊性、文学的内部关系,二是当代中国文学缺乏巨大的艺术力量。这种"审美"本质论因将审美绝对化而违背了文学史实,否弃了不同阶段文学定义的差别,贬低了文学周边的多维关系,抹煞了当代文学的整体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审美本质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矫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88-391,共4页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之源,儒家文化思想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儒家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能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表达美的含义与其他艺术形...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之源,儒家文化思想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儒家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能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表达美的含义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受到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儒家的审美观是美善统一,将伦理道德作为审美活动的根基,蕴藏了对美的本质看法。"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以特有的思想意蕴和精神文化内涵,凸显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必将走向创新的辉煌时代,走出一条既有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特色审美、又具时代气息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园林景观 设计审美 儒家思想 审美本质 审美形态 审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设计的审美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群山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3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服装设计 审美关系 审美本质 审美感受 设计者 着装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