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审美日常化的话语困境及人文批判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国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136,共5页
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隐含着为大众文化"合法化"辩护的话语情境,也迎合了文化范式向"后现代"转型的趋向。但这个命题也显示出内在逻辑的混乱性,因而在自我"释义"中始终面临无...
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隐含着为大众文化"合法化"辩护的话语情境,也迎合了文化范式向"后现代"转型的趋向。但这个命题也显示出内在逻辑的混乱性,因而在自我"释义"中始终面临无法圆满的困境。在大众审美文化日趋深入到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之时,我们必须站在人性升华和精神进化的维度,呼唤人文精神以巩固社会伦理的底线,防止文化恶果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日常化
美学
大众文化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的审美内涵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康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由2003年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所引发的学界关于"审美日常化"的思考,由于持续的理论关注与学术内涵的阐发,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理论话语,成为我们思考当代文化、文学现象的一种方式。从"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的合法性...
由2003年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所引发的学界关于"审美日常化"的思考,由于持续的理论关注与学术内涵的阐发,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理论话语,成为我们思考当代文化、文学现象的一种方式。从"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的合法性存在、中国语境、审美表征、审美弱化以及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对于物化世界的超越这几个层面可以窥见这一理论话语的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日常化
日常
生活
审美
性
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赋能”与陕北道情“审美日常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建华
胡颖
张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210-216,共7页
陕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剧种,它形式多样,剧情朴实生动,曾为陕北人民喜闻乐见,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因为剧种口述式传承,演唱者皆用方言,且服装、化妆等滞后于现代社会审美,随着传承人更新断代,这种戏剧已濒临灭绝。如何...
陕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剧种,它形式多样,剧情朴实生动,曾为陕北人民喜闻乐见,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因为剧种口述式传承,演唱者皆用方言,且服装、化妆等滞后于现代社会审美,随着传承人更新断代,这种戏剧已濒临灭绝。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是陕北政府、学者及民众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审美日常化”或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承途径。从官方推介、官网建设、传承人培养转化、优化整合现有道情视频、自媒体运营、道情动画、道情剪纸、道情植入影视剧等方式,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陕北道情传承相融合的路径模式,力求使道情小戏“审美日常化”成为今后陕北道情传承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道情
技术赋能
多元融合
审美日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崇高降陨与日常再造:从生活美学看短视频的审美进路
被引量:
8
4
作者
冷凇
张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短视频构筑了一个多主体、去中心、大众化、短浅化的后现代景观,它在短时间内获得数亿拥趸,更多是依靠市场导向和欲望驱动。以美学的眼光去考察短视频内容,不难发现短视频虽源于生活却未高于生活,短视频带给人的生理快感也并不是高级精...
短视频构筑了一个多主体、去中心、大众化、短浅化的后现代景观,它在短时间内获得数亿拥趸,更多是依靠市场导向和欲望驱动。以美学的眼光去考察短视频内容,不难发现短视频虽源于生活却未高于生活,短视频带给人的生理快感也并不是高级精神愉悦层面的美感。短视频未来向好发展,仍需在构建和传递艺术美、生活美等领域下功夫。其实,短视频内容中包含着构建美的元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创化意象、营造生活美的氛围、挖掘民俗风情本身蕴含的美,才能实现短视频内容的美学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审美
意象
生活美学
日常化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语境下中国民间艺术之原位性探讨
5
作者
王会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中国民间艺术原位性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体现,在民间艺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的原位性及其研究民间艺术原位性的方法和相关问题,以期在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中突出其原位性,彰显民间艺术的原位之美,使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原位性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体现,在民间艺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的原位性及其研究民间艺术原位性的方法和相关问题,以期在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中突出其原位性,彰显民间艺术的原位之美,使民间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民间艺术
原位性
审美日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日常化的话语困境及人文批判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国源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现代议程与文化范式转型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8ZWD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费瑟斯通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隐含着为大众文化"合法化"辩护的话语情境,也迎合了文化范式向"后现代"转型的趋向。但这个命题也显示出内在逻辑的混乱性,因而在自我"释义"中始终面临无法圆满的困境。在大众审美文化日趋深入到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之时,我们必须站在人性升华和精神进化的维度,呼唤人文精神以巩固社会伦理的底线,防止文化恶果的出现。
关键词
审美日常化
美学
大众文化
人文精神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的审美内涵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康艳
机构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8-221,共4页
文摘
由2003年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所引发的学界关于"审美日常化"的思考,由于持续的理论关注与学术内涵的阐发,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理论话语,成为我们思考当代文化、文学现象的一种方式。从"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的合法性存在、中国语境、审美表征、审美弱化以及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对于物化世界的超越这几个层面可以窥见这一理论话语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
审美日常化
日常
生活
审美
性
物化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赋能”与陕北道情“审美日常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建华
胡颖
张静
机构
榆林学院文学院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210-21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皮影戏史论研究及抄本整理”(项目编号:19EB197)
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陕北道情唱本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22GK36)。
文摘
陕北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剧种,它形式多样,剧情朴实生动,曾为陕北人民喜闻乐见,是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因为剧种口述式传承,演唱者皆用方言,且服装、化妆等滞后于现代社会审美,随着传承人更新断代,这种戏剧已濒临灭绝。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是陕北政府、学者及民众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审美日常化”或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承途径。从官方推介、官网建设、传承人培养转化、优化整合现有道情视频、自媒体运营、道情动画、道情剪纸、道情植入影视剧等方式,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陕北道情传承相融合的路径模式,力求使道情小戏“审美日常化”成为今后陕北道情传承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陕北道情
技术赋能
多元融合
审美日常化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崇高降陨与日常再造:从生活美学看短视频的审美进路
被引量:
8
4
作者
冷凇
张丽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基金
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突发性危机事件中视频传播舆论引导力与公信力研究”(项目编号:GD2001)的研究成果。
文摘
短视频构筑了一个多主体、去中心、大众化、短浅化的后现代景观,它在短时间内获得数亿拥趸,更多是依靠市场导向和欲望驱动。以美学的眼光去考察短视频内容,不难发现短视频虽源于生活却未高于生活,短视频带给人的生理快感也并不是高级精神愉悦层面的美感。短视频未来向好发展,仍需在构建和传递艺术美、生活美等领域下功夫。其实,短视频内容中包含着构建美的元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创化意象、营造生活美的氛围、挖掘民俗风情本身蕴含的美,才能实现短视频内容的美学升级。
关键词
短视频
审美
意象
生活美学
日常化
审美
分类号
B84-0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语境下中国民间艺术之原位性探讨
5
作者
王会莹
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系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8,共5页
文摘
中国民间艺术原位性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体现,在民间艺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的原位性及其研究民间艺术原位性的方法和相关问题,以期在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中突出其原位性,彰显民间艺术的原位之美,使民间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民间艺术
原位性
审美日常化
分类号
J02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审美日常化的话语困境及人文批判
徐国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审美日常化”理论话语的审美内涵分析
康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技术赋能”与陕北道情“审美日常化”路径探索
张建华
胡颖
张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崇高降陨与日常再造:从生活美学看短视频的审美进路
冷凇
张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文化语境下中国民间艺术之原位性探讨
王会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