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庄子审美方法论的现代解读
1
作者
姚鹤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9-63,共5页
庄子的"美"的理念与他对"道"的解释是合一的,自然之道即"大美"。大美和道不可言传,只能"意致"。"意致"大美和道的前提是"虚静"。庄子的这一审美方法论的逻辑关系,可以运...
庄子的"美"的理念与他对"道"的解释是合一的,自然之道即"大美"。大美和道不可言传,只能"意致"。"意致"大美和道的前提是"虚静"。庄子的这一审美方法论的逻辑关系,可以运用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加以解释,其正误参半也应从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角度上给予恰当的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美”的理念
意致”
“虚静”
审美方法论
现代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创造中的对立强化规律——刘熙载的审美方法论之二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型传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4期119-125,共7页
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用阴阳相间、强弱相成、刚柔相形、两物相对待的矛盾法则来解剖艺术,从一百多个对应范畴出发来评定作家作品,用对立面“相磨相盪”的矛盾运动来分析艺术的创造过程,说明他是把艺术美视为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和谐统...
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用阴阳相间、强弱相成、刚柔相形、两物相对待的矛盾法则来解剖艺术,从一百多个对应范畴出发来评定作家作品,用对立面“相磨相盪”的矛盾运动来分析艺术的创造过程,说明他是把艺术美视为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和谐统一体的。这是刘氏审美方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这个结论尚未触及到艺术美的特殊本质,因为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共同规律,并非艺术所独有。应当把对立统一法则当作研究艺术内部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应当把它视为可以照搬到艺术中来的现成结论。刘氏审美方法的精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造
艺术美
审美方法论
创造过程
构成艺术
艺术
审美
生活素材
非艺术
审美
创造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艺概》的审美方法论之一
被引量:
2
3
作者
陶型传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把先秦哲学中关于事物内部相形相对、矛盾变化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到艺术审美范畴,从艺术内部诸因素的矛盾关系中,揭示艺术美的构成和创造规律,提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哲理意义的见解,初步形成了一个辩证的审美...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把先秦哲学中关于事物内部相形相对、矛盾变化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到艺术审美范畴,从艺术内部诸因素的矛盾关系中,揭示艺术美的构成和创造规律,提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哲理意义的见解,初步形成了一个辩证的审美方法体系。其中,关于“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的观点,就是刘氏这一审美方法体系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
审美
范畴
章法美
创造规律
庄子
审美方法论
构成规律
表现形式
艺术品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的世界观与审美方法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有关老子美学思想的研究中,有的同志生硬地在老子谈到带“美”字的语句中探寻老子的审美观点。实际上,老子谈到带美字的片言只语并不重要,倒是那些从表面看来与美无关的哲学范畴,却涉及到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老子真正影响了...
在有关老子美学思想的研究中,有的同志生硬地在老子谈到带“美”字的语句中探寻老子的审美观点。实际上,老子谈到带美字的片言只语并不重要,倒是那些从表面看来与美无关的哲学范畴,却涉及到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老子真正影响了中国美学体系的思想,正是那些并未谈到美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
辩证法思想
审美方法论
世界观与
方法论
老子美学
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史
老子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建疆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5-18,24,共5页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王建疆老子修道论美学包括审美方法论、审美人格论和审美体验论三大部分。其审美方法论探讨如何致道审美的问题;其审美人格论则展示得道之人或“玄德”之人的风采,意在垂示一种理想人格的标本,体现人与道通的境界,...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王建疆老子修道论美学包括审美方法论、审美人格论和审美体验论三大部分。其审美方法论探讨如何致道审美的问题;其审美人格论则展示得道之人或“玄德”之人的风采,意在垂示一种理想人格的标本,体现人与道通的境界,为后世浪漫主义创作开了先河;其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美学范畴
道论
审美方法论
哲学本体论
无为而无不为
“道”
涤除玄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审美方法论的现代解读
1
作者
姚鹤鸣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9-63,共5页
文摘
庄子的"美"的理念与他对"道"的解释是合一的,自然之道即"大美"。大美和道不可言传,只能"意致"。"意致"大美和道的前提是"虚静"。庄子的这一审美方法论的逻辑关系,可以运用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加以解释,其正误参半也应从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角度上给予恰当的评判。
关键词
庄子
“美”的理念
意致”
“虚静”
审美方法论
现代解读
Keywords
Zhuang Zi
the ideal of beauty
mental conceiving
being clarified
the modern explanation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3-0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创造中的对立强化规律——刘熙载的审美方法论之二
被引量:
4
2
作者
陶型传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4期119-125,共7页
文摘
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用阴阳相间、强弱相成、刚柔相形、两物相对待的矛盾法则来解剖艺术,从一百多个对应范畴出发来评定作家作品,用对立面“相磨相盪”的矛盾运动来分析艺术的创造过程,说明他是把艺术美视为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和谐统一体的。这是刘氏审美方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这个结论尚未触及到艺术美的特殊本质,因为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的共同规律,并非艺术所独有。应当把对立统一法则当作研究艺术内部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应当把它视为可以照搬到艺术中来的现成结论。刘氏审美方法的精到之处。
关键词
艺术创造
艺术美
审美方法论
创造过程
构成艺术
艺术
审美
生活素材
非艺术
审美
创造
艺术作品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艺概》的审美方法论之一
被引量:
2
3
作者
陶型传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文摘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一书中,把先秦哲学中关于事物内部相形相对、矛盾变化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到艺术审美范畴,从艺术内部诸因素的矛盾关系中,揭示艺术美的构成和创造规律,提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哲理意义的见解,初步形成了一个辩证的审美方法体系。其中,关于“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的观点,就是刘氏这一审美方法体系的核心。
关键词
艺术美
审美
范畴
章法美
创造规律
庄子
审美方法论
构成规律
表现形式
艺术品
艺术作品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的世界观与审美方法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建疆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0-64,共5页
文摘
在有关老子美学思想的研究中,有的同志生硬地在老子谈到带“美”字的语句中探寻老子的审美观点。实际上,老子谈到带美字的片言只语并不重要,倒是那些从表面看来与美无关的哲学范畴,却涉及到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老子真正影响了中国美学体系的思想,正是那些并未谈到美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
《老子》
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
辩证法思想
审美方法论
世界观与
方法论
老子美学
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史
老子哲学
分类号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建疆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15-18,24,共5页
文摘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王建疆老子修道论美学包括审美方法论、审美人格论和审美体验论三大部分。其审美方法论探讨如何致道审美的问题;其审美人格论则展示得道之人或“玄德”之人的风采,意在垂示一种理想人格的标本,体现人与道通的境界,为后世浪漫主义创作开了先河;其审美...
关键词
《老子》
美学范畴
道论
审美方法论
哲学本体论
无为而无不为
“道”
涤除玄鉴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庄子审美方法论的现代解读
姚鹤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艺术创造中的对立强化规律——刘熙载的审美方法论之二
陶型传
《文艺理论研究》
198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物一无文”和“物无一则无文”——《艺概》的审美方法论之一
陶型传
《文艺理论研究》
198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老子的世界观与审美方法论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
王建疆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