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邢建昌
张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6,共12页
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审美文论的一个前奏、一个序曲,是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70年代末再掀论争的形象思维的讨论。形象思维讨论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文学艺术不同于概念认...
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审美文论的一个前奏、一个序曲,是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70年代末再掀论争的形象思维的讨论。形象思维讨论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文学艺术不同于概念认识的形象特征。从形象认识说到情感说,铺平了通向文学审美本质说的道路。对于审美的感召、教育、拯救、解放功能的强调,说明审美文论是一种带有强烈功利诉求的文论范式。审美文论的价值系统在进入90年代后表现出了与时代氛围的龃龉,不能有效言说新的文化现实。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说明:任何一种本质论都不过是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文学意义的觉解。即使在某个时段内占据主导性的本质论,最终都会被取代,被超越。研究文学是为了体悟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内在的生命意义,而不是给它找一个独一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审美文论
功利话语
反本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认识文论”走向“审美文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书瀛
张婷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审美文论
革命
文论
认识论文艺学
新时期文艺学
中国
文论
认识论美学
现实主义文艺
文艺现象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意识形态高浮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学存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朱光潜在1979年提出的"意识形态高浮论"下启20世纪80年代初由钱中文、童庆炳等主张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生成的重要源头之一,推动了对文学性质的科学认识。但是把文学的基本特性与意识...
朱光潜在1979年提出的"意识形态高浮论"下启20世纪80年代初由钱中文、童庆炳等主张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生成的重要源头之一,推动了对文学性质的科学认识。但是把文学的基本特性与意识形态相关联,仍然限制了这一话题的更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意识形态高浮论”
“
审美
意识形态论”
20世纪80年代
审美文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异相到整合:20世纪中国文论的走向
4
作者
蒲向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文论
审美文论
20世纪
革命
文论
“革命文学”
形而上学
古代
文论
文学本体论
文学理论
解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
被引量:
2
1
作者
邢建昌
张皓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6,共12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80年以来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及其相关问题”[项目编号:14JJD750002]
李春青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建设及关联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2AZD013]的阶段成果
文摘
本文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审美文论的一个前奏、一个序曲,是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70年代末再掀论争的形象思维的讨论。形象思维讨论的意义,在于确立了文学艺术不同于概念认识的形象特征。从形象认识说到情感说,铺平了通向文学审美本质说的道路。对于审美的感召、教育、拯救、解放功能的强调,说明审美文论是一种带有强烈功利诉求的文论范式。审美文论的价值系统在进入90年代后表现出了与时代氛围的龃龉,不能有效言说新的文化现实。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说明:任何一种本质论都不过是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文学意义的觉解。即使在某个时段内占据主导性的本质论,最终都会被取代,被超越。研究文学是为了体悟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内在的生命意义,而不是给它找一个独一的本质。
关键词
形象思维
审美文论
功利话语
反本质主义
Keywords
image thinking
aesthetic poetics
utilitarian discourse
anti-essentialism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认识文论”走向“审美文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书瀛
张婷婷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解放军艺术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审美文论
革命
文论
认识论文艺学
新时期文艺学
中国
文论
认识论美学
现实主义文艺
文艺现象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象思维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意识形态高浮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学存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4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政治学的历史形态与当代创新"(13BZW002)
文摘
朱光潜在1979年提出的"意识形态高浮论"下启20世纪80年代初由钱中文、童庆炳等主张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审美文论生成的重要源头之一,推动了对文学性质的科学认识。但是把文学的基本特性与意识形态相关联,仍然限制了这一话题的更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朱光潜
“意识形态高浮论”
“
审美
意识形态论”
20世纪80年代
审美文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异相到整合:20世纪中国文论的走向
4
作者
蒲向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3-127,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文论
审美文论
20世纪
革命
文论
“革命文学”
形而上学
古代
文论
文学本体论
文学理论
解构理论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审美文论的发生、发展及其流变--一个知识谱系学的考察
邢建昌
张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认识文论”走向“审美文论”
杜书瀛
张婷婷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意识形态高浮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
赵学存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异相到整合:20世纪中国文论的走向
蒲向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