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1
1
作者
茹卫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38-39,共2页
试论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上海浦东新区德州中学茹卫平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
试论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上海浦东新区德州中学茹卫平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审美感受能力
上海浦东新区
分类标准
科学的观察
黄鼠狼
审美
特征
人类情感
《济南的冬天》
心灵
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勰的审美创作能力论透视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天道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37,共5页
作为审美活动的极致,文艺审美创作活动,尤其是要真正达到文艺审美创作的顶峰,以创作出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审美创作主体则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旺盛的审美创作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创作主体所必须具备的这种审美创作能力进行过...
作为审美活动的极致,文艺审美创作活动,尤其是要真正达到文艺审美创作的顶峰,以创作出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审美创作主体则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旺盛的审美创作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创作主体所必须具备的这种审美创作能力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述。本文拟对其审美智能观中所涉及到的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直觉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创作
审美感受能力
想象
能力
审美
活动
审美
境界
审美
能力
审美
想象
审美
心理学
创作主体
智能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脑绘制能力培养浅谈
3
作者
袁公任
《职教论坛》
1998年第2期48-48,共1页
电脑绘制能力培养浅谈○袁公任人类文明跨入信息时代,作为信息社会代表物的电脑,给艺术的表现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一种新型的绘画形式———电脑画,已在后工业社会产生。特别是在设计领域,无论是环境艺术的立体效果图,...
电脑绘制能力培养浅谈○袁公任人类文明跨入信息时代,作为信息社会代表物的电脑,给艺术的表现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一种新型的绘画形式———电脑画,已在后工业社会产生。特别是在设计领域,无论是环境艺术的立体效果图,还是广告的CI平面设计,以及时装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培养
电脑绘图
基础教学
基础课
高等职业
艺术的表现形式
传统教学模式
手工绘制
审美感受能力
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
4
作者
宋生贵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3-79,共7页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宋生贵作为文化层面上的文艺,其具体的表现形态、价值体现等,必然与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等,直接或间接相关,并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转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文艺...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宋生贵作为文化层面上的文艺,其具体的表现形态、价值体现等,必然与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等,直接或间接相关,并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转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文艺之所以为文艺,究竟还有其超越时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文艺家
体验论
作家艺术家
文艺创作
审美感受能力
艺术世界
人生体验
情感积累
创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美育五人谈
被引量:
1
5
《中国大学教学》
1997年第6期21-23,共3页
大学美育五人谈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杨力杨力:美育(含艺术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为此,国家教委十分重视高校美育工作。19...
大学美育五人谈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杨力杨力:美育(含艺术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为此,国家教委十分重视高校美育工作。1995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美育
审美
教育
高校艺术教育
审美
文化
审美
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
想像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艺术与社会沟通
6
作者
潘一
《社会》
1983年第4期39-41,共3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互不相识的老人在花鸟市场里对花草盆景谈得挺热乎;一部优秀影片会获得各国观众的感情共鸣。这种现象表明了,艺术能打破个性间、情感间和地理间的局限,使人们产生共同的感受、情绪和语言,从而达到互相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互不相识的老人在花鸟市场里对花草盆景谈得挺热乎;一部优秀影片会获得各国观众的感情共鸣。这种现象表明了,艺术能打破个性间、情感间和地理间的局限,使人们产生共同的感受、情绪和语言,从而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艺术为什么会有这种社会沟通的功能呢?这是因为艺术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整个社会和大自然中,无不存在着线条、色彩、韵味、节奏、语言、心灵、动作的美学意义,并且只要是社会的人,无不在处处感受着这些。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人们欣赏艺术,先由欣赏者与艺术品或艺术家发生沟通。艺术被个体接受后,还要与别的人们沟通。这种沟通因为它的广泛性,才使艺术的社会沟通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正由于艺术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所以艺术与社会的沟通随时都在进行,只不过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不同罢了。城里的小孩可以去听音乐会,农村小孩可以听大人唱民歌,虽然途径不同,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同样得到培养,使相互的情感、思想得到了沟通。许多沟通形式由于进行的反复性和广泛性,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模式被固定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感受能力
日常生活
感情共鸣
社会生活
语言
社会沟通
地理
市场
艺术家
思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学翻译刍谈
7
作者
常清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3-94,共2页
文学翻译刍谈常清华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是文学生命延续的保证。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得以世代相传。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语文翻译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作为一名真正的文学翻译家,必须具备文学修养和学术修养,吸取...
文学翻译刍谈常清华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是文学生命延续的保证。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得以世代相传。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语文翻译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作为一名真正的文学翻译家,必须具备文学修养和学术修养,吸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完善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家
文学作品
翻译文学
学术修养
翻译工作者
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修养
表现
能力
语言风格
蒙古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1
1
作者
茹卫平
机构
上海浦东新区德州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38-39,共2页
文摘
试论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上海浦东新区德州中学茹卫平众所周知,感受首先离不开观察。作文教学时,我们比较重视指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的对象无疑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观察的途径、要求不同,就产生了科学的观察与文学的观察的不同特点。科学的观...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审美感受能力
上海浦东新区
分类标准
科学的观察
黄鼠狼
审美
特征
人类情感
《济南的冬天》
心灵
感受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勰的审美创作能力论透视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天道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3-37,共5页
文摘
作为审美活动的极致,文艺审美创作活动,尤其是要真正达到文艺审美创作的顶峰,以创作出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审美创作主体则必须具有超乎常人的、旺盛的审美创作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创作主体所必须具备的这种审美创作能力进行过多方面的论述。本文拟对其审美智能观中所涉及到的创作主体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直觉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
关键词
审美
创作
审美感受能力
想象
能力
审美
活动
审美
境界
审美
能力
审美
想象
审美
心理学
创作主体
智能观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脑绘制能力培养浅谈
3
作者
袁公任
机构
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1998年第2期48-48,共1页
文摘
电脑绘制能力培养浅谈○袁公任人类文明跨入信息时代,作为信息社会代表物的电脑,给艺术的表现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突破和创新。一种新型的绘画形式———电脑画,已在后工业社会产生。特别是在设计领域,无论是环境艺术的立体效果图,还是广告的CI平面设计,以及时装画...
关键词
能力
培养
电脑绘图
基础教学
基础课
高等职业
艺术的表现形式
传统教学模式
手工绘制
审美感受能力
辅助设计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
4
作者
宋生贵
机构
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3-79,共7页
文摘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宋生贵作为文化层面上的文艺,其具体的表现形态、价值体现等,必然与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等,直接或间接相关,并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转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文艺之所以为文艺,究竟还有其超越时空的...
关键词
生命体验
文艺家
体验论
作家艺术家
文艺创作
审美感受能力
艺术世界
人生体验
情感积累
创作者
分类号
I03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美育五人谈
被引量:
1
5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1997年第6期21-23,共3页
文摘
大学美育五人谈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杨力杨力:美育(含艺术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为此,国家教委十分重视高校美育工作。1995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全...
关键词
大学美育
审美
教育
高校艺术教育
审美
文化
审美
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
想像
道德教育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艺术与社会沟通
6
作者
潘一
出处
《社会》
1983年第4期39-41,共3页
文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互不相识的老人在花鸟市场里对花草盆景谈得挺热乎;一部优秀影片会获得各国观众的感情共鸣。这种现象表明了,艺术能打破个性间、情感间和地理间的局限,使人们产生共同的感受、情绪和语言,从而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艺术为什么会有这种社会沟通的功能呢?这是因为艺术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整个社会和大自然中,无不存在着线条、色彩、韵味、节奏、语言、心灵、动作的美学意义,并且只要是社会的人,无不在处处感受着这些。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人们欣赏艺术,先由欣赏者与艺术品或艺术家发生沟通。艺术被个体接受后,还要与别的人们沟通。这种沟通因为它的广泛性,才使艺术的社会沟通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正由于艺术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所以艺术与社会的沟通随时都在进行,只不过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不同罢了。城里的小孩可以去听音乐会,农村小孩可以听大人唱民歌,虽然途径不同,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同样得到培养,使相互的情感、思想得到了沟通。许多沟通形式由于进行的反复性和广泛性,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模式被固定下来。
关键词
审美感受能力
日常生活
感情共鸣
社会生活
语言
社会沟通
地理
市场
艺术家
思想品质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学翻译刍谈
7
作者
常清华
机构
哲里木文艺编辑部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3-94,共2页
文摘
文学翻译刍谈常清华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是文学生命延续的保证。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得以世代相传。随着社会发展民族语文翻译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所以,作为一名真正的文学翻译家,必须具备文学修养和学术修养,吸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完善知识结构。-...
关键词
文学翻译家
文学作品
翻译文学
学术修养
翻译工作者
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修养
表现
能力
语言风格
蒙古族文学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作文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茹卫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刘勰的审美创作能力论透视
李天道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脑绘制能力培养浅谈
袁公任
《职教论坛》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艺家的生命体验论略
宋生贵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学美育五人谈
《中国大学教学》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谈艺术与社会沟通
潘一
《社会》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文学翻译刍谈
常清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