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空间维度解析《我的白鸽》之审美意蕴
1
作者 周新民 马绍玺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我的白鸽》是陈忠实基于真实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而创作的“小说化”散文。文本围绕“白鸽”建构了心理、地理和伦理三重表意空间,融“诗性”和“思性”于一体,既有对原乡现实景观、历史景观的本真描绘,又有对心理隐痛、心理寂寞的真... 《我的白鸽》是陈忠实基于真实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而创作的“小说化”散文。文本围绕“白鸽”建构了心理、地理和伦理三重表意空间,融“诗性”和“思性”于一体,既有对原乡现实景观、历史景观的本真描绘,又有对心理隐痛、心理寂寞的真实表达,还有对生命伦理关系的深刻观照。从空间书写的维度出发,对文本的空间形式进行解码,方能深入挖掘其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白鸽》 心理空间 地理空间 伦理空间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赋中的舞蹈及汉舞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德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0,214,215,共13页
汉赋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有关乐舞的赋文历来被视为研究美术史和艺术现象的重要资料。汉代乐舞赋以及其他诸多同时期的文论中所见对舞蹈场景丰富而细腻的描写,侧面展现出中国历史上第... 汉赋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有关乐舞的赋文历来被视为研究美术史和艺术现象的重要资料。汉代乐舞赋以及其他诸多同时期的文论中所见对舞蹈场景丰富而细腻的描写,侧面展现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舞蹈艺术高峰期的盛况。汉代乐舞百戏的兴盛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生动的视听资源和丰富立体的审美视角,而文人们对舞蹈活动的参与也推动了舞蹈艺术在理论上的提升。汉代文人在赋体写作中巧妙地融入了身体动作的意象元素,以罗列、白描、夸饰、比喻等修辞手法诠释了舞蹈艺术形式的审美意蕴,抒发了舞蹈“气”与“体”的生命律动,这让处于汉代文学艺术高峰的汉赋扮演了汉代乐舞艺术传承媒介的角色。因而,我们可以从汉赋中挖掘出汉代舞蹈的审美意蕴,加深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的理解,进一步丰富中华传统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舞蹈元素 文人活动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园林造景中荷花的应用及其审美意蕴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武书丞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6期168-170,共3页
在我国古代文化体系中,荷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和清新雅致的色彩使其备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在现代城市园林中,荷花也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分析了荷花在城市园林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应用途径... 在我国古代文化体系中,荷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和清新雅致的色彩使其备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在现代城市园林中,荷花也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分析了荷花在城市园林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应用途径、应用原则,展现了荷花在提升市园林景观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了荷花的审美意蕴,从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品质美的维度进行了探究。通过研究,可为城市园林造景中荷花的应用提供实践指导,也有利于人们深化对荷花审美意蕴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 植物景观 荷花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评价中审美意蕴的开掘--以档案袋评价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文 黎平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9,共5页
审美就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教育评价①中审美意蕴的开掘是指在评价中通过确证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使其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创造性地完成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当代教育评价从... 审美就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教育评价①中审美意蕴的开掘是指在评价中通过确证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使其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创造性地完成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当代教育评价从理念、功能、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审美意蕴开掘 档案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视域下“茶画”的历史流变及审美意蕴 被引量:9
5
作者 陶亚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219,共8页
“茶画”是指人物、山水、花鸟画中以品茶、煮茶、茶事、茶具等内容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创作,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伴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演变,“茶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独特精神... “茶画”是指人物、山水、花鸟画中以品茶、煮茶、茶事、茶具等内容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创作,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伴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演变,“茶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独特精神风貌。探索“茶画”和“茶文化”的历史流变,研究凝结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茶画”的审美表达方式,以及“儒、释、道”精神下“茶画”与“茶文化”意境营造的契合关系,将有助于揭示“茶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思维方式与艺术特征,凸显中国文人的哲理情思、艺术精神、审美追求,为“茶画”和“茶文化”的审美构建提供一个新的切入视角和观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画 茶文化 审美意蕴 陆羽《茶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服饰的审美意蕴论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丽琴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7期15-18,共4页
壮族服饰是一种审美符号与情感指符,它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壮族审美心理的物化,汇集了壮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壮族对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投射出强烈的壮民族传统审美情感之光。
关键词 壮族服饰 审美意蕴 情感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早期闽南语流行歌的历史流变及其审美意蕴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5,共7页
台湾闽南语流行歌的歌词从日据时期的初创期开始,就从未能够脱离开汉文言与国语(白话)的影响,这些歌词大多是文言诗歌的旧体形式(如对偶、押韵、长短句)与新文化新思想的结合体,并且大都采用文言、国语(白话)与方言语汇的交杂并用的书... 台湾闽南语流行歌的歌词从日据时期的初创期开始,就从未能够脱离开汉文言与国语(白话)的影响,这些歌词大多是文言诗歌的旧体形式(如对偶、押韵、长短句)与新文化新思想的结合体,并且大都采用文言、国语(白话)与方言语汇的交杂并用的书写方式。台湾早期的闽南语流行歌对此后台湾文坛的歌词创作有着持续的影响。据此可看出作为中华区域文学的台湾方言文学之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闽南语流行歌 早期流变 审美意蕴 歌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6
8
作者 黄仲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古代文学文本中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造境抒情,其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亭意象的审美意蕴可以在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方面体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古代文学文本中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造境抒情,其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亭意象的审美意蕴可以在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方面体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亭意象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为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审美意蕴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金花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0-61,共2页
高为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声乐作品为数不多,但是却对我国的声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体现了其精湛的作曲技法,更是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诗意美、曲韵美、声腔美等审美特征。本文将以其作品... 高为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声乐作品为数不多,但是却对我国的声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体现了其精湛的作曲技法,更是彰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诗意美、曲韵美、声腔美等审美特征。本文将以其作品《静夜思》、《赠别》、《元曲小唱(三首》为例,分析其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词曲内涵、音乐本体以及音乐情感等方面所蕴含的审美意蕴,以为演唱这些作品的演唱者提供可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为杰 古诗词 艺术歌曲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外包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志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224,共2页
文章通过中国元素用于化妆品外包装设计作品的探析,揭示出强化民族审美意蕴、提升审美品位真谛,中国元素及其所隐含的审美意蕴是创立民族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化妆品 外包装设计 中国元素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时尚文化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清平 《学术论坛》 2004年第3期20-23,共4页
由于具有感性自由的丰富内涵,当代时尚文化不仅在现象学层面上直接显现为审美现象,而且还体现出包括准功利性和人本性在内的一些与传统艺术很为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向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启发性的崭新课题。所以,有必要建立一门专... 由于具有感性自由的丰富内涵,当代时尚文化不仅在现象学层面上直接显现为审美现象,而且还体现出包括准功利性和人本性在内的一些与传统艺术很为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向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启发性的崭新课题。所以,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时尚文化审美意蕴的时尚美学,以适应社会现实和美学研究两方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文化 审美意蕴 准功利性 人本性 时尚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泉青瓷艺术设计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德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龙泉青瓷艺术设计逐渐由无意识创作转变为有审美意蕴创作,是人类文化进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传统青瓷艺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现代龙泉青瓷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设计,以达到龙泉青瓷文化与现代人们高品质、深厚文化底蕴的生活... 龙泉青瓷艺术设计逐渐由无意识创作转变为有审美意蕴创作,是人类文化进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传统青瓷艺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现代龙泉青瓷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设计,以达到龙泉青瓷文化与现代人们高品质、深厚文化底蕴的生活情调更好的融合,突出龙泉青瓷独到的"形态美"审美意蕴,从而达到艺术性与寓意性,精神与物质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青瓷 艺术设计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影视动画中色彩艺术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付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75,共2页
色彩是影视动画中视觉语言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它对影视动画在艺术上的情感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实拍电影相比,影视动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这就使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发挥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对于影视动画而言,色彩除了具有再现对象、... 色彩是影视动画中视觉语言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它对影视动画在艺术上的情感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实拍电影相比,影视动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这就使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发挥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对于影视动画而言,色彩除了具有再现对象、表达制作人情感与内涵的功能之外,更是体现动画片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色彩作为影视动画中视觉语言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影视动画中色彩艺术的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动画 色彩艺术 视觉语言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的完美融合——论《桃花扇》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瑛 尹志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1-212,共2页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艺术建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其创作主旨,而其创作意图也需要特殊的艺术匠心来表达。把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洽一处并且通过独出心裁的艺术建构表达出来,这...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艺术建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其创作主旨,而其创作意图也需要特殊的艺术匠心来表达。把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洽一处并且通过独出心裁的艺术建构表达出来,这是《桃花扇》审美意蕴异常丰厚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中国古典戏曲 孔尚任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唐文士阶层赏玩之风的审美意蕴——以白居易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凌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中唐文士阶层盛行赏园、赏石、赏花、游玩等休闲活动,形成了一股富有审美意蕴的赏玩之风,折射出中唐文士审美生活的丰富样态和多元面相。中唐文士阶层赏玩之风推重悠闲自得的审美情趣,追求适意为尚的审美理想,推崇"境心相遇"... 中唐文士阶层盛行赏园、赏石、赏花、游玩等休闲活动,形成了一股富有审美意蕴的赏玩之风,折射出中唐文士审美生活的丰富样态和多元面相。中唐文士阶层赏玩之风推重悠闲自得的审美情趣,追求适意为尚的审美理想,推崇"境心相遇"的审美境界。中唐赏玩之风深受庄子齐物论、南宗禅张扬自性等思想的滋养。审丑尚怪之风是中唐文士阶层赏玩活动的特殊形态,在张扬审美个性、引领文士阶层审美时尚和审美观念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文士阶层 赏玩之风 审美生活 审美意蕴 审丑尚怪之风 白居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汪曾祺京味散文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军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9,共5页
汪曾祺创作了大量的京味散文,平民化的取材,舒缓散淡的文笔以及乐感和谐的审美意蕴是这类散文的共性,这不仅源于其对童年记忆和情感的提炼,更来源于其有意识的文体自觉,从而形成汪曾祺京味散文独特而浓郁的北京胡同特色。
关键词 汪曾祺 京味散文 审美意蕴 胡同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图示的有限表达与审美意蕴的无限开拓——人体素描教学断想 被引量:3
17
作者 甘庭俭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千奇纷呈,人体素描作为一种主要以二维平面形式呈现的绘画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严谨的素描训练如何表达当代人自由的艺术观念?这个当今学院艺术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重新认识素描,变革其思维方式。... 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千奇纷呈,人体素描作为一种主要以二维平面形式呈现的绘画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严谨的素描训练如何表达当代人自由的艺术观念?这个当今学院艺术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重新认识素描,变革其思维方式。文章以人体素描为例,阐释了如何在素描写生中融入观念,并深入分析了作为西方素描基本造型元素中的线是如何融入东方思维的。在阐释素描作为一种有限表达的视觉图示的同时,也提供了这种表现形式向无限审美意蕴拓展的可能途径,为国内人体素描教学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图示 审美意蕴 人体素描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诗词名花的人格化吟咏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7-210,共4页
咏花诗词作为咏物诗词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历代诗词中蔚为大宗,在唐宋时达臻巅峰。名花意象丰富精深的内涵和审美意蕴亦于此时达到了顶点,这与唐宋之际著名的文人墨客的大力歌咏与推崇是分不开的。他们在继承前代咏花的基础之上将其赋予了... 咏花诗词作为咏物诗词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历代诗词中蔚为大宗,在唐宋时达臻巅峰。名花意象丰富精深的内涵和审美意蕴亦于此时达到了顶点,这与唐宋之际著名的文人墨客的大力歌咏与推崇是分不开的。他们在继承前代咏花的基础之上将其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人格化的内涵,生发出寄寓身世、标举人格、悦君求名、壮怀抒志四种歌咏模式,对咏花诗词的发展与创新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审美意蕴在此之上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唐宋名人以其神来之笔写尽了名花的美态、风骨与品格,使名花形神更加深入人心,积淀成为更加厚重而别具韵味的中国传统意象代代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词 名花 人格化 吟咏模式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水墨漫画的审美意蕴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学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9-143,共5页
当代水墨漫画的表现形式源于传统文人画,然在意象的创构方面有了新的拓展。本文从漫画构思、意象创构、笔墨表现和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代水墨漫画独特面貌的形成须具备四个审美内涵:"机巧幽默的构思、深刻思想的呈现&quo... 当代水墨漫画的表现形式源于传统文人画,然在意象的创构方面有了新的拓展。本文从漫画构思、意象创构、笔墨表现和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当代水墨漫画独特面貌的形成须具备四个审美内涵:"机巧幽默的构思、深刻思想的呈现","形神兼备的意象、超越现实的创造","生动空灵的笔墨、形式多样的表现"和"令人遐思的意境、韵味无穷的魅力",同时提出了当代水墨漫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水墨漫画 文人画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的大众性与独特性研究或审美意蕴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春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X期3-4,共2页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审美价值,进而产生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感受到经典名篇的独特性与审美意蕴,以此来提高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审美价值,进而产生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感受到经典名篇的独特性与审美意蕴,以此来提高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并能够积极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经典名篇 独特性 审美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