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杜夫海纳的审美形而上学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晓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7,共7页
作为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顶峰,杜夫海纳的美学经历了从现象学到存在论的转向。这一转向体现在艺术的审美经验分析,即重建艺术与真理的关联;体现在自然的审美经验分析,即认为自然与人的统一并非源于审美的虚幻性,而是有其存在论的深层依据...
作为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顶峰,杜夫海纳的美学经历了从现象学到存在论的转向。这一转向体现在艺术的审美经验分析,即重建艺术与真理的关联;体现在自然的审美经验分析,即认为自然与人的统一并非源于审美的虚幻性,而是有其存在论的深层依据。杜夫海纳上述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而且对于哲学甚至伦理学都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形而上学
情感先验
现象学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现代美学批判与审美形而上学的重建——兼论《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的美学体系
2
作者
管雪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9,共6页
西方美学素有形而上学传统,后现代主义美学全面反形而上学,形成了诸如反本质主义、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等"形而下"的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否定了审美的超越性,也就否定了美学自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批判后现代主义美学,重建...
西方美学素有形而上学传统,后现代主义美学全面反形而上学,形成了诸如反本质主义、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等"形而下"的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否定了审美的超越性,也就否定了美学自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批判后现代主义美学,重建现代审美形而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
审美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美学:从“新时期”到“新时代”
被引量:
3
3
作者
潘知常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生命美学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生命美学的首要贡献是对美学学科本身的反省与思考,在生命美学看来,以审美哲学取代美学意味着关于审美问题的思考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从知识论向生命论的转换,生命美学直接回归于人类的审美活动,对...
生命美学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生命美学的首要贡献是对美学学科本身的反省与思考,在生命美学看来,以审美哲学取代美学意味着关于审美问题的思考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从知识论向生命论的转换,生命美学直接回归于人类的审美活动,对审美活动意义的哲学阐释就是审美哲学。生命美学的第二个贡献是对审美本体论维度的反省与思考,生命美学关注诗与思的对话,其基本思路是走向审美形而上学,审美形而上学把人类精神、人的审美的存在方式推到了美学的前台,把形而上学的重建作为自己的美学使命,"终极关怀"是审美形而上学的关键词。生命美学的第三个贡献是对审美价值论维度的反省与思考,生命美学关注诗与人生的对话,在克服虚无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审美救赎诗学,"审美救赎"是审美救赎诗学的关键词。作为审美哲学,生命美学在本体论维度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形而上学取向,在价值论维度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救赎诗学取向,生命美学即审美形而上学+审美救赎诗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命美学要解放思想,更加主动地回到中国传统美学,更加积极地直面西方近现代美学,突出生命美学的中国特色、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审美
活动
审美
哲学
审美形而上学
审美
救赎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蒂后哲学美学思想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清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是介于欧洲大陆唯理论与英美经验论之间的新实用主义美学形态,其性质属于社会与文化美学。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有两个精神维度:第一,消解审美形而上学,抵制理性化、逻辑化、知识化、形式化的审美文化形式,反对本体论层面...
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是介于欧洲大陆唯理论与英美经验论之间的新实用主义美学形态,其性质属于社会与文化美学。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有两个精神维度:第一,消解审美形而上学,抵制理性化、逻辑化、知识化、形式化的审美文化形式,反对本体论层面的本质主义及认识论层面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反对镜式美学及其所追求的深度模式;第二,建构多维文化目标,确定新的文化美学主题。从真、善、美的角度说,其目标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民幸福;从解释学的角度说,其目标是加强对话,减少痛苦;从反讽与教化的角度说,是逃避通约,走向创造;从哲学文学化的角度说,是偏离概念,关注人生。消解与重构两个维度紧紧围绕一个目标:营造和平、幸福、优雅的生活,如果民主、幸福与抽象观念发生冲突,那么,"民主先于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蒂
后哲学美学
消解
审美形而上学
建构多维文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杜夫海纳的审美形而上学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晓林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象学美学史"(11BZX084)
文摘
作为现象学美学发展的顶峰,杜夫海纳的美学经历了从现象学到存在论的转向。这一转向体现在艺术的审美经验分析,即重建艺术与真理的关联;体现在自然的审美经验分析,即认为自然与人的统一并非源于审美的虚幻性,而是有其存在论的深层依据。杜夫海纳上述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而且对于哲学甚至伦理学都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审美形而上学
情感先验
现象学美学
Keywords
Dufrenne, aesthetic metaphysics, affective a priori,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现代美学批判与审美形而上学的重建——兼论《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的美学体系
2
作者
管雪莲
机构
集美大学文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新左派运动与美国左翼戏剧之关系研究"(16YJA752006)
文摘
西方美学素有形而上学传统,后现代主义美学全面反形而上学,形成了诸如反本质主义、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等"形而下"的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否定了审美的超越性,也就否定了美学自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批判后现代主义美学,重建现代审美形而上学。
关键词
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
审美形而上学
Keywords
modern aesthetics, post-modern aesthetics, aesthetic metaphysics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美学:从“新时期”到“新时代”
被引量:
3
3
作者
潘知常
机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澳门电影电视传媒大学筹委会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文摘
生命美学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生命美学的首要贡献是对美学学科本身的反省与思考,在生命美学看来,以审美哲学取代美学意味着关于审美问题的思考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从知识论向生命论的转换,生命美学直接回归于人类的审美活动,对审美活动意义的哲学阐释就是审美哲学。生命美学的第二个贡献是对审美本体论维度的反省与思考,生命美学关注诗与思的对话,其基本思路是走向审美形而上学,审美形而上学把人类精神、人的审美的存在方式推到了美学的前台,把形而上学的重建作为自己的美学使命,"终极关怀"是审美形而上学的关键词。生命美学的第三个贡献是对审美价值论维度的反省与思考,生命美学关注诗与人生的对话,在克服虚无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审美救赎诗学,"审美救赎"是审美救赎诗学的关键词。作为审美哲学,生命美学在本体论维度形成了自己的审美形而上学取向,在价值论维度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救赎诗学取向,生命美学即审美形而上学+审美救赎诗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命美学要解放思想,更加主动地回到中国传统美学,更加积极地直面西方近现代美学,突出生命美学的中国特色、中国方案。
关键词
生命美学
审美
活动
审美
哲学
审美形而上学
审美
救赎诗学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蒂后哲学美学思想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清民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3,共5页
文摘
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是介于欧洲大陆唯理论与英美经验论之间的新实用主义美学形态,其性质属于社会与文化美学。罗蒂的后哲学美学有两个精神维度:第一,消解审美形而上学,抵制理性化、逻辑化、知识化、形式化的审美文化形式,反对本体论层面的本质主义及认识论层面的基础主义、表象主义,反对镜式美学及其所追求的深度模式;第二,建构多维文化目标,确定新的文化美学主题。从真、善、美的角度说,其目标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民幸福;从解释学的角度说,其目标是加强对话,减少痛苦;从反讽与教化的角度说,是逃避通约,走向创造;从哲学文学化的角度说,是偏离概念,关注人生。消解与重构两个维度紧紧围绕一个目标:营造和平、幸福、优雅的生活,如果民主、幸福与抽象观念发生冲突,那么,"民主先于哲学"。
关键词
罗蒂
后哲学美学
消解
审美形而上学
建构多维文化目标
Keywords
Porty
post philosophy - aesthetics
to clear up aesthetical metaphysics
to establish multi -cultural goal
分类号
B565.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杜夫海纳的审美形而上学
李晓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现代美学批判与审美形而上学的重建——兼论《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的美学体系
管雪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命美学:从“新时期”到“新时代”
潘知常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罗蒂后哲学美学思想的两个维度
张清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