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的审美层次 |
邹元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2 |
1
|
|
2
|
跃向更高的审美层次——论新时期江苏滑稽戏及其嬗变 |
蒋柏连
|
《艺术百家》
|
1988 |
0 |
|
3
|
审美层次漫议 |
柳村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7 |
0 |
|
4
|
进入内心世界的审美层次——浅论《一捻红》中人物自身灵魂的格斗 |
常征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5
|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端午的鸭蛋》解读 |
方小凤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简论诗歌翻译的层次性 |
许钧
|
《外语研究》
|
1987 |
1
|
|
7
|
江山多娇与艺术多元─—论郭保林游记散文的审美尝试 |
何宗文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8
|
论美感的审美心理过程 |
李森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8
|
|
9
|
基于诗歌意象的文创产品设计 |
朱上上
吴俊骞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0
|
关于语言文化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二) |
张颂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1
|
图书流行的选题对策 |
孙晶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2
|
如何认识鲁迅对梅兰芳的批评——兼与陈鸣树、蒋星煜两位先生商榷 |
刘丽华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2
|
|
13
|
电影艺术中的理性因素 |
王炜
|
《电影文学》
|
1988 |
2
|
|
14
|
高晓声与赵树理的比较研究 |
栾梅健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15
|
执着追求《香魂女》 历时二年做“嫁衣”——访影片《香魂女》责任编辑尹江春 |
常松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16
|
动漫产业 |
刘志明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7
|
艺术中人体美的精神内涵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8
|
《电影评论艺术》 |
张维
肖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9
|
简论《文心雕龙》的美学结构系统 |
熊重生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20
|
基于案例分析的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评《素质教育的课程论解读》 |
李海霞
刘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