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的审美层次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元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试图对作为审美对象的五种主要审美层次的抽取(即:生命的形式、情感的形式、运动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和自由的形式),论证艺术审美形式不论处在哪一个审美层次上,都有其相应的审美价值,但“自由的形式”是艺术审美形式所追寻的“终... 本文试图对作为审美对象的五种主要审美层次的抽取(即:生命的形式、情感的形式、运动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和自由的形式),论证艺术审美形式不论处在哪一个审美层次上,都有其相应的审美价值,但“自由的形式”是艺术审美形式所追寻的“终极的实在”,感性具体地显现美的本质存在的形式只能是“自由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式 审美形式 审美层次 苏珊·朗格 生命形式 形式美 审美价值 艺术作品 审美观照 艺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向更高的审美层次——论新时期江苏滑稽戏及其嬗变
2
作者 蒋柏连 《艺术百家》 1988年第3期4-16,共13页
过去对滑稽戏的社会评价大抵毁誉参半。毁之者说它低级庸俗,不入雅流,看看好笑,想想无聊;誉之者则赞它是民族喜剧,独秀江南,笑星高照,赏心说目。还有一批观众,却也有趣:又看、又笑、又骂,且多为席中常客。这种奇特的状况,曾引起我意欲... 过去对滑稽戏的社会评价大抵毁誉参半。毁之者说它低级庸俗,不入雅流,看看好笑,想想无聊;誉之者则赞它是民族喜剧,独秀江南,笑星高照,赏心说目。还有一批观众,却也有趣:又看、又笑、又骂,且多为席中常客。这种奇特的状况,曾引起我意欲一探其究竟的兴趣。初入门庭,顿觉眼花缭乱,恰似跌入迷宫,纷纭众说,仿佛都有道理,却又很难从理论上加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稽戏 审美层次 喜剧 社会评价 观众 民族 江苏 喜剧性格 兴趣 喜剧情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层次漫议
3
作者 柳村 《云南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69-73,共5页
一、艺术生产中常有的一个悖论 伏尔泰曾经站在高雅的审美层次上说过,真正的艺术鉴赏力,正象哲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一样,只属于很少数的享有特权的魂灵。根据他对当时法国情况的估计,不仅外省还统统够不上高层次的审美趣味,便是在巴黎... 一、艺术生产中常有的一个悖论 伏尔泰曾经站在高雅的审美层次上说过,真正的艺术鉴赏力,正象哲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一样,只属于很少数的享有特权的魂灵。根据他对当时法国情况的估计,不仅外省还统统够不上高层次的审美趣味,便是在巴黎,六十万人口中也只有区区三千人算是有一点儿优雅可靠的对美的敏感。所以,他一方面看到了鉴赏力本是和文明同步生长的东西,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层次 漫议 共通感 康德 悖论 人类审美 鉴赏判断 时间向度 审美鉴赏力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入内心世界的审美层次——浅论《一捻红》中人物自身灵魂的格斗
4
作者 常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3-76,共4页
旅美台湾著名作家聂华苓主编的《台湾中短篇小说选》精选了77篇台湾现代中短篇小说,其中,她自己的作品只选了一篇——《一捻红》,可见《一捻红》这篇作品在作家自己的心目中占什么样的位置。这篇小说的题材、主题、人物,不管从哪一方面... 旅美台湾著名作家聂华苓主编的《台湾中短篇小说选》精选了77篇台湾现代中短篇小说,其中,她自己的作品只选了一篇——《一捻红》,可见《一捻红》这篇作品在作家自己的心目中占什么样的位置。这篇小说的题材、主题、人物,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是属于那种强刺激的爆炸性作品。但是,它夺魁了。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聂华苓是一位严肃的作家,这篇小说属于纯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必须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进行考察。考察的结果,不能不承认成功的关键在于作品进入了内心世界的审美层次,增强了作品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表现的深刻性。如果也用“爆炸”这个词汇的话,那就是它爆炸在人的心灵深处,爆炸的声音不大,但震率很高,使人心灵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层次 内心世界 文学作品 聂华苓 台湾 审美角度 中短篇小说 性格系统 作家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端午的鸭蛋》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小凤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48,共2页
汪曾祺是一个淡薄超然的人,一个安于微小、安于平常的人。这种性格、气质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平和、平淡。他的散文鄙弃了宏大的叙事方式。将作品的视角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将笔触伸人到传统文化的层面,由日常生活之物上升到诗... 汪曾祺是一个淡薄超然的人,一个安于微小、安于平常的人。这种性格、气质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平和、平淡。他的散文鄙弃了宏大的叙事方式。将作品的视角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将笔触伸人到传统文化的层面,由日常生活之物上升到诗情雅意的审美层次,呈现出诗意化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审美层次 解读 鸭蛋 端午 创作风格 叙事方式 视角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诗歌翻译的层次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钧 《外语研究》 1987年第3期62-66,共5页
近年来,对于诗歌翻译的可行性问题,大家的观点似乎越来越趋于一致:诗歌大抵上是可以翻译的,但存在着难以超越的界限。然而对于译诗的标准,则众说纷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译诗应神形兼备。但如何做到神形兼备呢?尽管在实践上许多人作了... 近年来,对于诗歌翻译的可行性问题,大家的观点似乎越来越趋于一致:诗歌大抵上是可以翻译的,但存在着难以超越的界限。然而对于译诗的标准,则众说纷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译诗应神形兼备。但如何做到神形兼备呢?尽管在实践上许多人作了尝试,但在理论上却缺乏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语言符号 语义层次 思维层次 译诗 翻译家 层次 审美层次 三个层次 概念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山多娇与艺术多元─—论郭保林游记散文的审美尝试
7
作者 何宗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36-41,共6页
当代游记散文的创作已走入一格式化的胡同,无非“摹景记游”、“移步换形”而已。散文作家郭保林不满于这种格局,在创作实践中有新的审美尝试。本文对他运用的时空跳跃拓展艺术空间以及历时性的动态描写、多景物的交融、正反结合的情... 当代游记散文的创作已走入一格式化的胡同,无非“摹景记游”、“移步换形”而已。散文作家郭保林不满于这种格局,在创作实践中有新的审美尝试。本文对他运用的时空跳跃拓展艺术空间以及历时性的动态描写、多景物的交融、正反结合的情思切入等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认为他的游记散文以丰富的审美内容带来了审美层次的多元化,展示了游记散文的多套路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散文 时空跳跃 大文化 审美层次多元化 弹性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感的审美心理过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74-78,共5页
本文从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模式和美感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审美经验型、审美观念型和审美理想型不同层次审美心理模式及其审美欣赏型、审美分析型和审美评判型不同层次美感的基本特征,进而考察了具有不同审美心理模式的审美主体面对不同的... 本文从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模式和美感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审美经验型、审美观念型和审美理想型不同层次审美心理模式及其审美欣赏型、审美分析型和审美评判型不同层次美感的基本特征,进而考察了具有不同审美心理模式的审美主体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形成不同的审美过程,产生不同的美感的审美心理过程,以及美感与审美心理模式、审美对象、审美过程的相互对应关系,描述了审美主体在审美心理功能作用下美感的产生、持续和强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模式 审美主体 审美过程 审美感知 审美欣赏 审美对象 审美心理层次 审美评判 审美经验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诗歌意象的文创产品设计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上上 吴俊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目的对诗歌意象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将诗歌意象视为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结构,分析其构成及表现方法,同时对比研究文创产品意象的结构层次组成,找寻诗歌意象结构层次与文创产品意象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究诗歌意象... 目的对诗歌意象应用到文创产品设计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将诗歌意象视为一个多层次的审美结构,分析其构成及表现方法,同时对比研究文创产品意象的结构层次组成,找寻诗歌意象结构层次与文创产品意象结构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探究诗歌意象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流程,最后通过设计实例对流程进行实证性研究。结论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将为文创产品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象 文创产品设计 审美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语言文化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语言文化 语言传播 语言游戏 有声语言 语言观 杂记 形态语言 审美层次 形象与感情 《奥塞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流行的选题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晶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59,共2页
有效的媒介宣传能最大限度地使一本真正的好书为经销商和读者所了解,也可能使一本平庸的书侥幸成为畅销书。
关键词 选题 流行趋势 新奇性 传播学 审美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鲁迅对梅兰芳的批评——兼与陈鸣树、蒋星煜两位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丽华 《鲁迅研究动态》 1987年第4期25-29,共5页
《戏剧艺术》一九八六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陈鸣树《审美的认同与异趋——鲁迅论梅兰芳新探》一文和蒋星煜的《鲁迅先生论梅兰芳——〈略论梅兰芳及其他〉》,前者从审美观的角度辨析鲁迅与梅兰芳的不同,后者着重分析鲁迅《略论梅兰芳及其他... 《戏剧艺术》一九八六年第二期上发表了陈鸣树《审美的认同与异趋——鲁迅论梅兰芳新探》一文和蒋星煜的《鲁迅先生论梅兰芳——〈略论梅兰芳及其他〉》,前者从审美观的角度辨析鲁迅与梅兰芳的不同,后者着重分析鲁迅《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下),认为鲁迅对梅兰芳的批评存在偏激之处,对鲁迅提出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鲁迅 戏剧艺术 重分析 认同 审美层次 艺术形式 历史唯物主义 艺术家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艺术中的理性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炜 《电影文学》 1988年第3期71-74,共4页
中国电影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电影创作者手中,任何激动人心的天才的预测部无法取代现实;清醒地分衍,掌握时代文化状态与电影现状,才能更好地进入到对未来的创造之中。因此,电影工作者及电影观众心目中,已越来越坚定地形成这样一种... 中国电影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电影创作者手中,任何激动人心的天才的预测部无法取代现实;清醒地分衍,掌握时代文化状态与电影现状,才能更好地进入到对未来的创造之中。因此,电影工作者及电影观众心目中,已越来越坚定地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如果不从根本上对电影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以提高电影艺术的审美层次、增强电影的艺术表现性及其作为富有道德内涵、分析人生观点的工具所应具有的丰蕴,那么我们对电影所寄予的希望将会越来越渺茫。事实表明,许多国产片拍出来后,无法掌握观众,一些有价值的探索性影片也无法同观众进行正常的交流。当我们对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趋势做种种思辨的时候,不得不使我们重视这样一个基本性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中国电影呼唤着什么?这样,我们不能不把目光首先投向做为电影基础的剧本创作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理性因素 电影观众 中国电影 电影工作者 艺术表现性 文化状态 审美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晓声与赵树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栾梅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82-87,共6页
高晓声和赵树理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家,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风貌也是迥异各别,殊多差异。然而,他们在农村题材创作上隆起的两座明显高峰,却同样是引人注目。我们感兴趣的是,对这两座“高峰”的测量、观察与比较,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新文... 高晓声和赵树理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家,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风貌也是迥异各别,殊多差异。然而,他们在农村题材创作上隆起的两座明显高峰,却同样是引人注目。我们感兴趣的是,对这两座“高峰”的测量、观察与比较,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新文学以来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演进与发展,进一步体会这两座“高峰”的上下与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高晓声 主体意识 农村题材 作家 作品 小说创作 审美层次 美学风貌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着追求《香魂女》 历时二年做“嫁衣”——访影片《香魂女》责任编辑尹江春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4-26,共3页
当影片《香魂女》获得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消息传来之后,就听说该片的责任编辑为使小说搬上银幕,历时二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初春的一天下午,风和日丽,我怀着钦佩的心情,访问了长影总编室的尹江春同志。尹江春衣着朴素、热... 当影片《香魂女》获得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消息传来之后,就听说该片的责任编辑为使小说搬上银幕,历时二年,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初春的一天下午,风和日丽,我怀着钦佩的心情,访问了长影总编室的尹江春同志。尹江春衣着朴素、热情健谈。我说明来意后,他惊诧不置地说:“噢?!可不要写我,我只不过尽了一名责任编辑的责任而已,还是多写写编导吧。”经过我再三解释后,他才说:“如果是为了促进同行和观众们的相互了解和支持,那就谈点个人在发现,推荐和扶植《香魂女》中的一些情况吧。”“最近,有的报刊报道,说您是偶然在一个刊物上发现这个小说后,才极力推荐的,是否是这样的?”我开门见山地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魂女 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 周大新 文艺片 国际影坛 情节片 湘女 审美层次 角度新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产业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1,共1页
游戏,是文化艺术的起源之一。从动物的嬉戏到人类的游戏,关于审美层次的递进即在物质文明之上的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伟大的革命。当前经济危机中文艺抄底的现实也说明,来自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文化艺术的反作用力。不... 游戏,是文化艺术的起源之一。从动物的嬉戏到人类的游戏,关于审美层次的递进即在物质文明之上的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伟大的革命。当前经济危机中文艺抄底的现实也说明,来自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文化艺术的反作用力。不仅不可忽视,而且不能违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产业 文化艺术 反作用力 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 物质文明 审美层次 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中人体美的精神内涵
17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8-68,共1页
邵燕祥在《人与美》(《光明日报》1989年1月6日)一文中指出:对于人体美,正如对美和美感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派,不同的人们,从不同的审美层次和审美角度上,作出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解释。这里着重指古典的写实风格。
关键词 精神内涵 人体美 审美层次 造型艺术 审美角度 人体艺术 邵燕祥 现代派艺术 艺术语言 艺术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评论艺术》
18
作者 张维 肖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80-80,共1页
近年来,随着电影事业的长足发展,广大现众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涌现了一支蔚为大观的影评大军。他们生气灌注,富于创见,用自己锐利的眼光扫视银幕,品评影片,为银幕与观众心灵的沟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关键词 电影评论 艺术 电影事业 审美层次 银幕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文心雕龙》的美学结构系统
19
作者 熊重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63-67,共5页
刘勰论文,旨在“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寻根”即是“正末归本”,寻文体之根本,以治“文体解散”之弊;“索源”则是“沿波计源”,索情采之心源,以挽“文绣鞶帨”之风。《文心雕龙》就是按照“寻根”“索源”的思维方式,在“文”的... 刘勰论文,旨在“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寻根”即是“正末归本”,寻文体之根本,以治“文体解散”之弊;“索源”则是“沿波计源”,索情采之心源,以挽“文绣鞶帨”之风。《文心雕龙》就是按照“寻根”“索源”的思维方式,在“文”的不同审美层次与“心”的不同心理层次上建立起来的美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审美层次 文之枢纽 文体风格 论文叙笔 美学体系 思维方式 心理层次 审美理想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分析的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评《素质教育的课程论解读》
20
作者 李海霞 刘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I0007-I0007,共1页
素质教育涉及很多学科,是各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语文教育是构建科学文化体系大楼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既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感知能力和思想意识,还可以不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层次。因... 素质教育涉及很多学科,是各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语文教育是构建科学文化体系大楼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既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感知能力和思想意识,还可以不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层次。因此,语文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教育博士王华女在其著作《素质教育的课程论解读》中进行了详细论述。笔者在开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J20170074)时对本书作了重点研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论 学科综合 审美层次 立德树人 语文知识 课题编号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