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反小说”与小说审美定势的突破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
2
|
受众审美心理定势的突破与重建 |
高鑫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2 |
5
|
|
|
3
|
论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定势─—兼论京剧振兴 |
刘本锋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4
|
论传承中的民族宗教与民族传统艺术审美的关系 |
王峰秀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5
|
编辑心理定势 |
何双及
|
《编辑之友》
|
1987 |
1
|
|
|
6
|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 |
姚莉苹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7
|
新时期戏曲观众审美心理探析 |
张朝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
8
|
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 |
钱中文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77
|
|
|
9
|
艺术鉴赏心理定势探略 |
蔡印明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0 |
1
|
|
|
10
|
古涧幽梅夕照红──朱敦儒词审美意象和创作心理浅析 |
姚曼波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
11
|
艺术想象及其心理动力结构——审美认识论基本概念研究之一 |
潘家森
|
《中州学刊》
|
1986 |
0 |
|
|
12
|
文学艺术家的心理定势 |
梁安全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
13
|
历史、人性与自然的镜像——贾平凹的“世纪写作”论纲 |
张学昕
张博实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4
|
论语篇翻译中形与意的关系 |
王心洁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0 |
|
|
15
|
通俗文学的趋众性与模式化 |
刘安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
16
|
文艺社会心理学论纲 |
黄怀璞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
17
|
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 |
陈培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
18
|
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形态与风格比较 |
罗卉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
19
|
中国戏曲“大团圆”的理性审视 |
林荣芹
杭巧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2
|
|
|
20
|
悲喜交错乎?──莫里哀喜剧艺术风格质疑 |
胡健生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