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视阈下《西游记》审美媒介的演进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萍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1,共3页
数百年来,《西游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译本总体上忠实于原著。影像时代开启后,影视大众传媒发挥了双面作用,综合的感官享受吸引了大量受众,同时激起了对继承还是变革原著精神的审美讨论。电子技术时代,创作者往往借用《西游记》题材讲... 数百年来,《西游记》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译本总体上忠实于原著。影像时代开启后,影视大众传媒发挥了双面作用,综合的感官享受吸引了大量受众,同时激起了对继承还是变革原著精神的审美讨论。电子技术时代,创作者往往借用《西游记》题材讲述新故事,网游则使观众与读者亲临故事之中。审美媒介在对大众欲望的迎合中不断演进,但形式的变幻亦促使我们思考"精神"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西游记》 审美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蜘蛛侠:纵横宇宙》对媒介审美边界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惠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蜘蛛宇宙”系列的最新作品《蜘蛛侠:纵横宇宙》继续推进2D与3D动画的融合,漫画不仅以视觉元素形式存在,而且将漫画创作思维融入动画制作过程中,使其作为创作方法与审美方式存在。《蜘蛛侠:纵横宇宙》进一步强化视觉空间的情感属性,引... “蜘蛛宇宙”系列的最新作品《蜘蛛侠:纵横宇宙》继续推进2D与3D动画的融合,漫画不仅以视觉元素形式存在,而且将漫画创作思维融入动画制作过程中,使其作为创作方法与审美方式存在。《蜘蛛侠:纵横宇宙》进一步强化视觉空间的情感属性,引导观众沉浸于风格化视觉空间所蕴藉的丰沛的情绪和情感当中,以期建立超级英雄与观众共通的情感空间。影片对媒介审美边界的持续探索,使之脱离了传统的动画审美范式,极大扩展了动画本体美学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侠:纵横宇宙》 媒介审美 审美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审美素养的提升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贺 霍美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在媒介破壁、资源互享、内容兼融、利益共赢的融媒体时代,媒介对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无孔不入的掌控,使得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从感知模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借助融合媒体"信息、信源、受众"三... 在媒介破壁、资源互享、内容兼融、利益共赢的融媒体时代,媒介对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无孔不入的掌控,使得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从感知模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借助融合媒体"信息、信源、受众"三位一体的自媒体属性,引导青少年在日常媒介行为中自发自觉地开展媒介素养自我教育,成为时下焦点话题。经过论证可见,将新兴的网络博物馆、微信公益以及阿普艺术融入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从网络博物馆与青少年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微信公益"与青少年审美情感力培养、阿普艺术与青少年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三个维度积极打破传统媒介审美教育的思维框架,将极大地提升青少年媒介审美能力,创新性地营造更为多元、美化的社会人文环境,进而营造更为和谐正向的媒介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媒体 媒介素养 媒介审美素养 教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介审美特性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益 夏光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媒介的拟仿世界具有突出的虚拟特性,跨越时空界域使媒介审美打上时空集聚效应的烙印,新媒介审美还突显出显著的便携化、泛化与浅表化特性。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融合与裂变的过程,在相互融合的变革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形态,通过交互与... 媒介的拟仿世界具有突出的虚拟特性,跨越时空界域使媒介审美打上时空集聚效应的烙印,新媒介审美还突显出显著的便携化、泛化与浅表化特性。媒介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融合与裂变的过程,在相互融合的变革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的形态,通过交互与互动,更充分地达成传播和交流的目的,更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效果,更完美地获得审美心理满足与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审美 虚拟 跨越时空 便携 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养性灵使之同进高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明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5期80-85,共6页
语文教学理应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各种审美媒介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以“陶养性灵,使之同进高尚”(蔡元培语)为重任。然而长期以来,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它还持有种种偏见,因而影响了审美教育的... 语文教学理应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各种审美媒介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以“陶养性灵,使之同进高尚”(蔡元培语)为重任。然而长期以来,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它还持有种种偏见,因而影响了审美教育的质量。为此,我们有必要廓清一些偏狭认识,以深入研究和切实抓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 引导学生 审美情境 审美媒介 审美影响 创造美 语文教材 审美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的社会传播 被引量:6
6
作者 潘智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73-81,共9页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对审美的社会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作了阐释,着重剖析审美传播过程的因素和内容,并对传播中审美价值变异的现象、本质及意义作了探讨.
关键词 审美的社会传播 审美对象的共享性 审美传播关系 审美传播媒介 审美传播方式 审美价值的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审美文化研究回顾与思考
7
作者 陈文忠 孟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4-239,共6页
近二十年来,学界围绕审美文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方略、审美文化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审美文化的当代性、审美文化的研究与美学学科和美学史的关系、审美文化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前途... 近二十年来,学界围绕审美文化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方略、审美文化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审美文化的当代性、审美文化的研究与美学学科和美学史的关系、审美文化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颇多,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如审美文化的当代性、审美文化与审美教育的关系以及审美文化与当代媒介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研究 审美教育 审美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场”创设原则述略——中小学美育实施法初探
8
作者 沈德山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2,共3页
以情的感染为本质特征的审美教育,其基本施教方式是有别于伦理观念、科学知识的传授的,它不能用纯粹的理性灌输进行教育,而只有让学生在感性直观中理解,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方易奏效。感性直观、情感愉悦从何而来?必须借助于审美媒介。但... 以情的感染为本质特征的审美教育,其基本施教方式是有别于伦理观念、科学知识的传授的,它不能用纯粹的理性灌输进行教育,而只有让学生在感性直观中理解,在审美愉悦中陶冶方易奏效。感性直观、情感愉悦从何而来?必须借助于审美媒介。但审美价值的实现还有赖于审美主体的心理构建,而作为审美施教中的美感效应又得体现出施教者的预期性。因此,美育运行机制应该是施教者从施教的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审美心理结构,选择最典型的审美对象,布置最有利的审美氛围,以诱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行观赏玩味,主动热情地投入审美创造,最终产生预期审美效应的综合过程。这种复杂结构称为审美情境,似乎怠慢了审美主体及施教者,称为审美活动又失之笼统。心理学引进了物理学的场论创造了“心理场”的术语,我们也可仿它,名为“审美场”。不言而喻,创设审美场是整个审美教育中最为基本的工作,因而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 审美心理结构 施教者 中小学美育 本质特征 心理构建 审美媒介 科学知识 审美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剧叙事的清晰度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苗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4年第1期30-36,共7页
由于审美媒介和接受方式上的特点,特别是日常性接受造成的非关注性,使得电视剧在艺术本体个性上表现出与戏剧和电影的不同。这种个性的表现之一即电视剧在叙事方面要求有比较高的清晰度。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电视剧制作在追求色彩鲜明... 由于审美媒介和接受方式上的特点,特别是日常性接受造成的非关注性,使得电视剧在艺术本体个性上表现出与戏剧和电影的不同。这种个性的表现之一即电视剧在叙事方面要求有比较高的清晰度。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电视剧制作在追求色彩鲜明表意清楚的画面、朴实明晰的叙事语句和相对单纯的叙率结构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但恰恰是一些执著于高品位艺术追求的创作者在认识上仍然在有误区,结果是许多凝聚着匠心的艺术处理恰恰产生了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晰度 电视剧叙事 叙事方式 叙事结构 《红楼梦》 审美媒介 周恩来 高清晰度 表现手法 接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