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闲时代的审美契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启示与未来 被引量:2
1
作者 于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130,共9页
从休闲学视阈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具有极大的盲目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质是日常生活休闲化。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之所以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界、美学界以及整个文化界引起剧烈的争论,症结在于对审美概念的误用。... 从休闲学视阈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具有极大的盲目性。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质是日常生活休闲化。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之所以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界、美学界以及整个文化界引起剧烈的争论,症结在于对审美概念的误用。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日常生活休闲化是当下现实的特征,而断言日常生活已经审美化为时尚早。坚持休闲的审美指向,不断把日常生活休闲化提升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在休闲学领域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时代 审美契机 日常生活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和严羽美学思想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湖初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6-92,共7页
中西美学是自成体系的,二者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历程.如果把它们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二者异中有同,往往殊途同归.本文拟把中西美学史上处于历史转折重要关头的两个美学家——康德与严羽——作一番对比,以之证实上述结论.这对于开拓我们... 中西美学是自成体系的,二者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历程.如果把它们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二者异中有同,往往殊途同归.本文拟把中西美学史上处于历史转折重要关头的两个美学家——康德与严羽——作一番对比,以之证实上述结论.这对于开拓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建设崭新的美学理论体系,将是富有启发和裨益的.一、康德的审美四契机与严羽的“词、理、意、兴”说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对此,中西两位美学大师是怎么认识的呢?先看康德.他认为:美的问题是一个主观鉴赏问题.审美的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美的分析也就是“鉴赏判断”.他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质:“趣味是仅凭完全非功利的快或不快来判断对象的能力或表现它的方法,这种愉快的对象就是美的”;(二)量:“美是无须概念而普遍给人愉快的”;(三)关系:“美是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四)模态:“美是不凭概念而被认作必然产生愉快的对象.”这就是康德的所谓“鉴赏判断的四契机”(即四个要点).把康德的四契机和严羽的诗有“词、理、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美学思想 鉴赏判断 审美契机 审美活动 中西美学 美学理论 非功利 美学史 自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