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
18
1
作者
毛宇
苏姗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审美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美的境界,从而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等基本特性的师生关系。审美型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并使学生的...
审美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美的境界,从而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等基本特性的师生关系。审美型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并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立美——为学生创设一种审美环境和审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两方面构建审美型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审美型
师生关系
特征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拿破仑》历史传记片的类型创作与审美构型
2
作者
郭宣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影片《拿破仑》由点及面地讲述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影片中,约瑟芬与拿破仑的爱情成为叙事的主轴,取代了宏大的历史叙事。拿破仑的形象也得以从历史结构中脱出,他与现代意义上的法国的关系被象征性地解绑了。约瑟芬被转译为一个...
影片《拿破仑》由点及面地讲述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影片中,约瑟芬与拿破仑的爱情成为叙事的主轴,取代了宏大的历史叙事。拿破仑的形象也得以从历史结构中脱出,他与现代意义上的法国的关系被象征性地解绑了。约瑟芬被转译为一个与法国同等地位的存在,同约瑟芬的情感联系与拿破仑的事业进展相互关联。影片着重体现了拿破仑的焦虑与不安之感,多次用特写镜头展现拿破仑紧锁的眉头和面孔。通过儿女情长的微观叙事,《拿破仑》从另一个视角实现了对19世纪法国的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破仑》
历史传记片
雷德利·斯科特
审美
构
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需求型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
3
作者
赵惠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3-98,共6页
本文通过色彩感、好奇心、性本能、创造本能和其它感觉功能在审美心理形成中的作用 ,论述了需求型审美心理的形成过程和规律。
关键词
需求
型
审美
心理
本能
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的另一世界探秘——对“内审美”新概念的再思考
被引量:
11
4
作者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58,共5页
内审美是相对于建立在审美对象基础上的、以耳目视听为媒介的感官型审美的内在精神型审美。它包括在宗教或功夫密修中的内景呈现,内视、内照、内乐;在文艺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由人生修养中的"无美而乐"所形成的无对象无形式...
内审美是相对于建立在审美对象基础上的、以耳目视听为媒介的感官型审美的内在精神型审美。它包括在宗教或功夫密修中的内景呈现,内视、内照、内乐;在文艺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由人生修养中的"无美而乐"所形成的无对象无形式的精神悦乐和静逸型的人生境界内审美。内审美跟文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联系与区别,境界审美与其他内审美的联系与区别,都将展示审美的另一世界的奥秘。内审美"是立足于美学史的一个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
审美
感官
型
审美
境界
审美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学流派的美学形态与艺术类型
5
作者
艾斐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6期3-10,共8页
要真切地认识和准确地划分中国当代文学流派,就必须首先了解文学流派的艺术类型和美学形态。这是一条准绳,这是一把钥匙。没有它,中国当代文学流派在我们面前就永远是一片混沌、一团云雾。关于文学流派的艺术类型和美学形态,从未有人在...
要真切地认识和准确地划分中国当代文学流派,就必须首先了解文学流派的艺术类型和美学形态。这是一条准绳,这是一把钥匙。没有它,中国当代文学流派在我们面前就永远是一片混沌、一团云雾。关于文学流派的艺术类型和美学形态,从未有人在理论上述及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流派
美学形态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社团
艺术风格
审美型
题材
五十年代
创作实践
作家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士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7,共3页
城市文化概念主要是一个空间范畴,是人类以不同于乡村的城市为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创造出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及精神价值体系。城市与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从世界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主要可划...
城市文化概念主要是一个空间范畴,是人类以不同于乡村的城市为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创造出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及精神价值体系。城市与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从世界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主要可划分出经济型城市文化、政治型城市文化和审美型城市文化三种基本类型。把都市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研究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核心,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利益。文化城市既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逻辑,也是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型
城市文化
政治
型
城市文化
审美型
城市文化
文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7
作者
郑仓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3-47,共5页
一 认知型、评价型、审美型等认识方式,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这三种方式在遵循认识是主体对客体反映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具有各自不同的运行特点。
关键词
认识活动
人类
认识方式
运行特点
审美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作心态的紊乱与新潮作家的窘困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9-71,共3页
纵观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两种现象特别引人注意:一方面,传统的社会政治型的批判功能正在弱化下去;另一方面,赓续在政治动变之后现代商品经济的勃兴,带来了审美型的娱悦功能的日益强化。二者有如隐约奔走的山势,千折百回,至今已极尽其态...
纵观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两种现象特别引人注意:一方面,传统的社会政治型的批判功能正在弱化下去;另一方面,赓续在政治动变之后现代商品经济的勃兴,带来了审美型的娱悦功能的日益强化。二者有如隐约奔走的山势,千折百回,至今已极尽其态,煌然在目。两种现象之间有对峙,也有联系,兴衰消长,影响和制约着当今文坛。批判功能的弱化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文学渴望回归艺术本体的努力,对封建主义的愤怒声讨推进到对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由正面揭露国民劣根性到通过人性和生命本能的途径进行侧面抨击,急切直露地呐喊改革变换为委婉含蓄的呼唤,此外还有理性向感性退却,感觉第一,思考第二,等等。但是,娱悦功能的日益强化,却是批判功能逐渐弱化的重要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心态
新潮作家
艺术本体
批判意识
传统文化心理
委婉含蓄
生命本能
国民劣根性
文学创作
审美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色与文艺学的建构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52-58,共7页
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这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专家们的共同愿望和一致行动。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当代文艺学的伟大历史任务,我也来谈一点自己的意见。我认为,为了建构好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关键在于把握住这个“...
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这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专家们的共同愿望和一致行动。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当代文艺学的伟大历史任务,我也来谈一点自己的意见。我认为,为了建构好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关键在于把握住这个“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新体系
审美
直觉
型
整体性
体验性
中庸性
模糊性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
18
1
作者
毛宇
苏姗姗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文摘
审美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美的境界,从而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等基本特性的师生关系。审美型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的生活态’度,并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立美——为学生创设一种审美环境和审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两方面构建审美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审美型
师生关系
特征
建构
Keywo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拿破仑》历史传记片的类型创作与审美构型
2
作者
郭宣淇
机构
兰州城市学院传媒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文摘
影片《拿破仑》由点及面地讲述了拿破仑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影片中,约瑟芬与拿破仑的爱情成为叙事的主轴,取代了宏大的历史叙事。拿破仑的形象也得以从历史结构中脱出,他与现代意义上的法国的关系被象征性地解绑了。约瑟芬被转译为一个与法国同等地位的存在,同约瑟芬的情感联系与拿破仑的事业进展相互关联。影片着重体现了拿破仑的焦虑与不安之感,多次用特写镜头展现拿破仑紧锁的眉头和面孔。通过儿女情长的微观叙事,《拿破仑》从另一个视角实现了对19世纪法国的再现。
关键词
《拿破仑》
历史传记片
雷德利·斯科特
审美
构
型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需求型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
3
作者
赵惠霞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3-98,共6页
文摘
本文通过色彩感、好奇心、性本能、创造本能和其它感觉功能在审美心理形成中的作用 ,论述了需求型审美心理的形成过程和规律。
关键词
需求
型
审美
心理
本能
形象
分类号
B83-069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的另一世界探秘——对“内审美”新概念的再思考
被引量:
11
4
作者
王建疆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摘
内审美是相对于建立在审美对象基础上的、以耳目视听为媒介的感官型审美的内在精神型审美。它包括在宗教或功夫密修中的内景呈现,内视、内照、内乐;在文艺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由人生修养中的"无美而乐"所形成的无对象无形式的精神悦乐和静逸型的人生境界内审美。内审美跟文艺审美和生活审美的联系与区别,境界审美与其他内审美的联系与区别,都将展示审美的另一世界的奥秘。内审美"是立足于美学史的一个创造。"
关键词
内
审美
感官
型
审美
境界
审美
特征
Keywords
inner aesthetic
sense aesthetic
state aesthetic
properties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学流派的美学形态与艺术类型
5
作者
艾斐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6期3-10,共8页
文摘
要真切地认识和准确地划分中国当代文学流派,就必须首先了解文学流派的艺术类型和美学形态。这是一条准绳,这是一把钥匙。没有它,中国当代文学流派在我们面前就永远是一片混沌、一团云雾。关于文学流派的艺术类型和美学形态,从未有人在理论上述及过。
关键词
文学流派
美学形态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社团
艺术风格
审美型
题材
五十年代
创作实践
作家群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
8
6
作者
刘士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7,共3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首批建设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编号:10JBG011)暨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三期文科专项特色研究基地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城市文化概念主要是一个空间范畴,是人类以不同于乡村的城市为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创造出的一种空间文化形态及精神价值体系。城市与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和直接,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从世界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主要可划分出经济型城市文化、政治型城市文化和审美型城市文化三种基本类型。把都市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研究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核心,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利益。文化城市既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逻辑,也是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
经济
型
城市文化
政治
型
城市文化
审美型
城市文化
文化城市
Keywords
urb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of economy
urb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of politics
urban culturecharacteristic Of aesthetics cultural city
分类号
C912.8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7
作者
郑仓元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3-47,共5页
文摘
一 认知型、评价型、审美型等认识方式,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这三种方式在遵循认识是主体对客体反映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具有各自不同的运行特点。
关键词
认识活动
人类
认识方式
运行特点
审美型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作心态的紊乱与新潮作家的窘困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密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9-71,共3页
文摘
纵观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两种现象特别引人注意:一方面,传统的社会政治型的批判功能正在弱化下去;另一方面,赓续在政治动变之后现代商品经济的勃兴,带来了审美型的娱悦功能的日益强化。二者有如隐约奔走的山势,千折百回,至今已极尽其态,煌然在目。两种现象之间有对峙,也有联系,兴衰消长,影响和制约着当今文坛。批判功能的弱化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文学渴望回归艺术本体的努力,对封建主义的愤怒声讨推进到对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由正面揭露国民劣根性到通过人性和生命本能的途径进行侧面抨击,急切直露地呐喊改革变换为委婉含蓄的呼唤,此外还有理性向感性退却,感觉第一,思考第二,等等。但是,娱悦功能的日益强化,却是批判功能逐渐弱化的重要的动因。
关键词
创作心态
新潮作家
艺术本体
批判意识
传统文化心理
委婉含蓄
生命本能
国民劣根性
文学创作
审美型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色与文艺学的建构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玉能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52-58,共7页
文摘
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这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专家们的共同愿望和一致行动。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一当代文艺学的伟大历史任务,我也来谈一点自己的意见。我认为,为了建构好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关键在于把握住这个“中国特色”。
关键词
文艺学新体系
审美
直觉
型
整体性
体验性
中庸性
模糊性
中国特色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审美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毛宇
苏姗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拿破仑》历史传记片的类型创作与审美构型
郭宣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需求型审美心理的形成规律
赵惠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审美的另一世界探秘——对“内审美”新概念的再思考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文学流派的美学形态与艺术类型
艾斐
《齐鲁学刊》
CSSCI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刘士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析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郑仓元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创作心态的紊乱与新潮作家的窘困
刘密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特色与文艺学的建构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