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审美困境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天豪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改编对电影和小说来说是双赢的,许多经典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后进入更多人视野,这对文学的传播和推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十七年"红色经典就是很好的例证。随着第五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改编对电影和小说来说是双赢的,许多经典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后进入更多人视野,这对文学的传播和推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十七年"红色经典就是很好的例证。随着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小说改编电影的数量迅速增长,笔者曾做过不完全统计,80年代以来被改编为电影的小说已经超过400部,这对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来说显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考察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状况,小说改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但当前对小说改编的研究主要限于文本、叙事、互文比较等方面,较少关注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改编电影
第五代导演
当代小说研究
红色经典
学术增长点
经典小说
审美困境
十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困境与报告文学自身特殊性--兼论赵瑜的报告文学创作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
近年来,报告文学呈现数量多、精度低的反差,受市场冷遇的同时也面临创作断层、内部文体之争的困境。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反思和重新挖掘。报告文学有着鲜明的文体特殊性,作为知识分子的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具有时代责任和...
近年来,报告文学呈现数量多、精度低的反差,受市场冷遇的同时也面临创作断层、内部文体之争的困境。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反思和重新挖掘。报告文学有着鲜明的文体特殊性,作为知识分子的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具有时代责任和审美意义双重品格。报告文学的"讲真话"是基于采访、文献、叙事、语言等全面的美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审美困境
文体特殊性
赵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自拍像艺术的技术逻辑与审美困境
3
作者
邹潇
《浙江社会科学》
2025年第9期143-154,160,共13页
当代自拍像艺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凭借智能手机“拍摄-修饰-发布”的一体化流程与社交媒体的即时传播机制,自拍成为大众构建自我形象的首要手段。在技术的强力主导下,人像艺术的门槛降低,其制作模式亦被技术逻辑所规训,诱导某些自拍...
当代自拍像艺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凭借智能手机“拍摄-修饰-发布”的一体化流程与社交媒体的即时传播机制,自拍成为大众构建自我形象的首要手段。在技术的强力主导下,人像艺术的门槛降低,其制作模式亦被技术逻辑所规训,诱导某些自拍者陷入“重复自证”的反馈焦虑之中,引发自拍像审美追求上的危机。同时,基于技术美颜建立的容貌自信干扰了自拍者对自我本质的认知,以追求外界反馈为驱动的传播模式导致部分沉迷“技术造颜”的自拍者陷入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误认”困境。在技术逻辑和大众文化的助推下,自拍像艺术的严肃性渐趋消解,且容易成为一种自我情感投射的社交游戏。在技术和社会评价体系的双重规训下,一些自拍者容易产生认同焦虑的复杂心理,人像艺术复杂的身体特征和丰富的情感内涵面临被隐匿的风险,其审美呈现单一化、浅层化的特征。这种现象挑战了传统人像艺术创作中对身体的多元表达,引发我们对当代人像艺术审美多元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拍像
媒介技术
审美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审美困境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天豪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影视的文学改编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61)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当代敦煌文学研究”(20YB034)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改编对电影和小说来说是双赢的,许多经典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后进入更多人视野,这对文学的传播和推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十七年"红色经典就是很好的例证。随着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小说改编电影的数量迅速增长,笔者曾做过不完全统计,80年代以来被改编为电影的小说已经超过400部,这对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来说显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考察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状况,小说改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但当前对小说改编的研究主要限于文本、叙事、互文比较等方面,较少关注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
小说改编电影
第五代导演
当代小说研究
红色经典
学术增长点
经典小说
审美困境
十七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困境与报告文学自身特殊性--兼论赵瑜的报告文学创作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浏
机构
《东吴学术》编辑部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53,共6页
文摘
近年来,报告文学呈现数量多、精度低的反差,受市场冷遇的同时也面临创作断层、内部文体之争的困境。报告文学的文体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反思和重新挖掘。报告文学有着鲜明的文体特殊性,作为知识分子的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具有时代责任和审美意义双重品格。报告文学的"讲真话"是基于采访、文献、叙事、语言等全面的美学建构。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审美困境
文体特殊性
赵瑜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自拍像艺术的技术逻辑与审美困境
3
作者
邹潇
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2025年第9期143-154,160,共13页
文摘
当代自拍像艺术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凭借智能手机“拍摄-修饰-发布”的一体化流程与社交媒体的即时传播机制,自拍成为大众构建自我形象的首要手段。在技术的强力主导下,人像艺术的门槛降低,其制作模式亦被技术逻辑所规训,诱导某些自拍者陷入“重复自证”的反馈焦虑之中,引发自拍像审美追求上的危机。同时,基于技术美颜建立的容貌自信干扰了自拍者对自我本质的认知,以追求外界反馈为驱动的传播模式导致部分沉迷“技术造颜”的自拍者陷入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误认”困境。在技术逻辑和大众文化的助推下,自拍像艺术的严肃性渐趋消解,且容易成为一种自我情感投射的社交游戏。在技术和社会评价体系的双重规训下,一些自拍者容易产生认同焦虑的复杂心理,人像艺术复杂的身体特征和丰富的情感内涵面临被隐匿的风险,其审美呈现单一化、浅层化的特征。这种现象挑战了传统人像艺术创作中对身体的多元表达,引发我们对当代人像艺术审美多元性的讨论。
关键词
自拍像
媒介技术
审美困境
Keywords
self-portrait
media technology
aesthetic dilemmas
分类号
J405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80年代以来小说改编电影的审美困境
杨天豪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审美困境与报告文学自身特殊性--兼论赵瑜的报告文学创作
刘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自拍像艺术的技术逻辑与审美困境
邹潇
《浙江社会科学》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