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竞技武术套路的审美因素及其构成法则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刘健
杨艳梅
-
机构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24,共3页
-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试从竞技武术套路的"武德美、形体美、布局结构美、指定动作的高难美、器械与服饰美、音乐与动作和谐美"的视角,来诠释中华武术套路的美,并对其构成武术套路运动整体美的法则进行详细阐述。旨为今后武术文化的传承、对武术训练的科学发展、把握武术的本质和特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关键词
竞技武术套路
审美因素
构成法则
-
Keywords
competitive Wushu routine
aesthetic factors
rule of constitution
-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论审美产品中的非审美因素及其意义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高玉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4-98,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评价机制研究”(编号:12AZD01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非审美因素是审美产品的重要构成,非审美性也是审美产品的本质特征。很多审美产品最初都是实用产品,很多审美范畴最初都是实用范畴。一般来说,经典作品大多有很强的审美性,但经典和审美性之间并不是成正比例关系。提倡审美批评,并不是否定社会批评等其它艺术批评,而仅仅只是强调审美批评是其它一切批评的前提,审美批评与其它批评不是先后的关系,不是重要与不重要的关系,而是层次的不同。当下中国文学的很多写作越来越偏离审美性,但偏离审美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偏离文学性,有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说它缺乏审美性,但却不能说它缺乏文学性。
-
关键词
审美产品
审美性
非审美因素
艺术批评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教学活动中审美因素解读
- 3
-
-
作者
曾伦武
宋润霞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X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审美因素
教学活动
解读
心理状态
主观感受
审美活动
教育情景
美的
教育学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审美因素对数字界面信息可视化体验的影响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宋武
李艳
陈楚玲
方祺祥
詹敏
-
机构
华侨大学
-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8-48,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YJA760067)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FJ2019B131)
+1 种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19J01061)
中车株洲机车与华侨大学合作研究项目(2021-0015)。
-
文摘
目的探讨审美因素对界面信息可视化体验的影响。方法通过均衡形式的视认体验实验和对称形式的视认体验实验来佐证审美因素对界面信息可视化体验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可以从神经美学视角探索审美因素对数据可视化的积极作用。结论数字界面可视化体验的效果评价比较复杂,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任务执行的有效性、视觉认知的可用性和界面设计的美观度方面。操作绩效的有效性及信息认知可用性、易用性等方面学术界有一定的研究积累,界面设计美观度方面也有许多实践经验的论述,但是促进美观度提升的审美因素对任务绩效和认知负荷有何积极的影响尚需较为客观的量化研究。
-
关键词
审美因素
数字界面
可视化体验
神经美学
-
Keywords
esthetic factors
digital interface
visual experience
neuroaesthetics
-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
-
题名绘画审美因素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德宽
-
机构
南通师范学院宣传部
-
出处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42-144,共3页
-
文摘
在对视觉美感的追求上 ,绘画与版面设计有着相通之处。报纸版面设计若能有意识地借鉴绘画尤其是中国画的一些审美因素 ,诸如 ,疏密虚实、均衡与呼应、纵横开合、八线宜忌等 。
-
关键词
绘画审美因素
版面设计
报纸
-
Keywords
painting aesthetics, layout designing
-
分类号
TS88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试论散文创作的审美因素
- 6
-
-
作者
范昌灼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27,共5页
-
文摘
散文创作同美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自古散文离不开美——和谐、协调、崇高、舒悦。一个缺乏审美意识的作家,企图写出美的散文作品来,是难以思议的。在当今美学分支日趋多样、散文创作获得长足发展的情势下,二者主动地结合,将审美因素纳于创作中,更是一种自觉的要求。但遗憾的是,在这一领域内还未形成更为自觉的行动。
-
关键词
散文创作
审美因素
作家
审美个性
秦淮河
审美感受
审美意识
审美形式
作品
樱花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探寻古典茶诗中的审美因素
- 7
-
-
作者
净芳
-
机构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
文摘
茶清雅恬淡、苦中有甜、先苦后甜的特性,与文人向往的宁静、质朴、清爽、超脱的意境相吻合,象征着人生的历程,也与文人苦修而后成正果的过程相契合。品茶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和审美活动,因此,茶常常被用以抒发情怀。茶诗中包涵着诸多审美因素,首先涵盖了自然美,表现在茶诗中品茗环境的清静幽雅以及诗人对茶叶外形的赞美。其次是社会美,主要表现为茶诗中描绘的民俗风情之美、自由闲适之美和珍视友情之美。再次茶诗本身体现了一定的艺术美。
-
关键词
古典茶诗
审美因素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旗袍造型形式积淀因素初探
被引量:6
- 8
-
-
作者
陈媛媛
张晓帆
-
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设计与艺术系
杭州师范学院初教院
-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9-51,共3页
-
文摘
服装是文化的载体。历史上出现的服装,总是包含着某民族、某地区在某一时期的审美因素和文化因素。服装又是随时代变迁、发展的,因此又有了其流行性;而那些能够长期流传、积淀下来的服装造型形式,必然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对旗袍的这一服装造型形式的积淀因素作了初步的探索。
-
关键词
旗袍
服装造型
审美因素
流行性
地区
发展
初探
形式
文化因素
探索
-
分类号
TS9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
题名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被引量:4
- 9
-
-
作者
刘景裕
樊新
周曙
-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63-164,共2页
-
-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审美因素
素质教育内涵
动作示范
竞赛性
发现美
意志品质
人体生理机能
教学场地
人类灵魂工程师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教学内容审美化:课堂增魅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李如密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有效策略
教学内容
课堂
审美化
审美因素
引导学生
雕塑家
发现
教材
-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自然科学教学的审美化问题
- 11
-
-
作者
王经民
张美乔
廖欣
-
机构
东北工学院
-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92-96,共5页
-
文摘
人类开创自然科学的使命是要尽力了解整个世界的和谐,揭示事物发展的观客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指南。而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自然科学体系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更进一步讲,科学家们在向全世界宣布科学真理的同时,已经毫无保留地把自然的美奉献给了人类。因此,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提倡审美化是对继承和学习自然科学真理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并能欣赏与创造美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审美化
教学效果
科学美
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
审美因素
苏步青
感性形式
学习活动
凯库勒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审美态度的层次性
- 12
-
-
作者
董玉整
-
机构
广州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
文摘
一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欣赏美与创造美,也是人的整体活动中的必然部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是人对世界整体关系中的重要方面。所以,正常的人总有审美活动,总有创造美的自由。从这点来看,人对世界总有审美的态度,总有从美的方面来理解...
-
关键词
审美态度
审美活动
文化的层次性
审美主体
审美理想
审美能力
非审美因素
审美的态度
审美关系
美的规律
-
分类号
B83-069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论审美性教学的主体性意义
- 13
-
-
作者
王海红
-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1X期54-55,共2页
-
文摘
审美性教学对教师自身具有重大的主体性意义。审美性教学是教师主动发掘审美因素,进行审美领悟,实施审美设计的过程。审美性教学的实施过程是教师自觉将教育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是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审美性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这种创造性反过来会增加教师的成功体验,促进教师的自主化、专业化成长。应大力倡导审美性教学,发展与弘扬教师的主体性。
-
关键词
审美性
主体性
教学
意义
创造性活动
专业化成长
审美因素
审美领悟
审美设计
自我反思
成功体验
教师
自主化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试论文艺与政治的审美和谐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徐曙海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8-172,共5页
-
文摘
在构建和谐文化的历史语境下,文艺与政治既不是"从属"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交融的关系。文艺最重要的属性是审美,而进步政治本身可以经由审美主体化为政治审美因素,文艺应当表现和反映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之美,应当从根本上改变文艺与政治的疏离状态,实现交融,达到和谐之美。
-
关键词
政治审美因素
和谐文化
文艺
政治
-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
被引量:11
- 15
-
-
作者
金亚娜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3-58,共6页
-
-
关键词
审美文化
审美活动
审美意识
审美感受
审美价值
审美因素
审美趣味
审美评价
审美观念
审美心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卞利强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38-39,共2页
-
文摘
由于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体,因此长期以来许多人将美育与艺术教育等同起来。本文认为,美育的任务不只是艺术教育能够完成的,美育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的全过程中。因此,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尝试.并充分利用体育活动寓教于乐的特点,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审美教育
审美因素
构成因素
实施途径
-
分类号
N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中学生的职业审美意识
- 17
-
-
作者
邓德明
-
机构
武汉外国语学校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7年第2期58-59,共2页
-
文摘
目前,社会上初中毕业就业和高中毕业就业的,已为数不少。即使升大学继续深造,也有攻读什么专业,选择哪行作为未来职业的问题。因此,了解中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并据此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审美意识,已是必要的课题。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初中学生虽不像儿童时期那样,仅只是模仿大人的行为,学着照顾布娃娃,“办嫁嫁”、当老师、当售货员、采购、管理……。然而。
-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布娃娃
未来职业
职业理想
审美感受
思想教育
问过
大学外语
学习成绩
审美因素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耀州窑陶瓷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任超
-
机构
铜川市考古队
-
出处
《文博》
1996年第3期33-36,共4页
-
文摘
陶瓷有其实用价值,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它又是一种艺术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人类在制作陶瓷的时候,逐渐发现和发展了它们的审美因素.陶瓷的产生,开始只不过为了实用,“因为这些与美相联系的物质作用于人的感觉,本来是为了实用的目的,只是到后来。
-
关键词
耀州窑
陶瓷雕塑
审美价值
审美观念
审美趣味
审美因素
艺术品
陶瓷艺术
实用价值
陶瓷装饰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略论丑的审美化
- 19
-
-
作者
顾永芝
-
出处
《艺苑(美术版)》
1991年第3期19-21,共3页
-
文摘
丑是美的对立物,是违背、敌对、否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态,是内容上的假恶、卑劣与形式上的畸形、残缺的统一体。但是,正如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美丑并举,不可分割。例如在审美对象形态方面,人类早期以优美为美,通常所谓美只是优美,后扩展到崇高、滑稽等。
-
关键词
审美化
审美对象
审美因素
审美价值
审美意义
审美范畴
委拉斯凯兹
欧米哀尔
加西莫多
格尔尼卡
-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
-
题名论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
被引量:13
- 20
-
-
作者
张苏波
-
机构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4-76,共3页
-
文摘
引言
人类的物质生活是由于设计的不断创新的推动而不断地进步,陶瓷艺术设计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增添其审美的艺术性,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更新和享受,陶瓷艺术设计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陶瓷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无时不在设计上,生活中呈现出独特的无穷魅力。陶瓷艺术的色彩体现,除造型、肌理等审美因素外,其色彩本身的展现不是单一的。
-
关键词
陶瓷艺术设计
色彩应用
视觉美感
物质生活
审美因素
艺术性
人类
-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