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媒介时代微文学的文化特质与审美向度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存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125,共7页
数字媒介时代催生了微文学的大发展,微文学在发展承继中,构建出了相对完整的微文学发展谱系。微文学在有限文本空间内追求复杂审美效果,体现出了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质,亦具有了传统文学审美所难以涵盖的独立审美向度。微文学...
数字媒介时代催生了微文学的大发展,微文学在发展承继中,构建出了相对完整的微文学发展谱系。微文学在有限文本空间内追求复杂审美效果,体现出了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质,亦具有了传统文学审美所难以涵盖的独立审美向度。微文学独立审美向度的开拓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视域,丰富文学的表现方式,促进文学在数字媒介时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学
生成发展
文化特质
审美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池莉小说的民间文化形态及审美向度——兼议“池莉现象”
2
作者
王桂青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池莉的小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丰富而驳杂的民间文化形态和社会图景。这是一个以武汉的花楼街、吉庆街抑或是沔水镇为表征的、以生存和日常生活为常态的民间社会,一个有着强健的生命力、却也容易藏污纳垢的世俗民间社会。
关键词
池莉小说
民间
生存
审美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只小猪2》的民族文化审美向度
3
作者
李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三只小猪2》是2017年国内上映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在创作主题、人物形象、场景设置、色彩搭配等方面极具创造性,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又锐意创新极富时代特征,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发展方向,代表了新时期中国动...
《三只小猪2》是2017年国内上映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在创作主题、人物形象、场景设置、色彩搭配等方面极具创造性,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又锐意创新极富时代特征,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发展方向,代表了新时期中国动画的审美趋向。《三只小猪2》的成功,说明新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风格正在发生转变,而当今国产动画电影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立足民族,以民族文化作为支撑,追求意境,注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审美向度
动画电影
猪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
创作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时间化: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向度之一
被引量:
1
4
作者
鲁勇
金婷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4,共5页
时间是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之一,对音乐中时间形态和表现进行观照,对于判定音乐的审美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在板式结构、单位拍值、音腔关系等方面具有值无定值、长于变易的形态特征,体现出其在时间维度上的非限定性;在...
时间是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之一,对音乐中时间形态和表现进行观照,对于判定音乐的审美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在板式结构、单位拍值、音腔关系等方面具有值无定值、长于变易的形态特征,体现出其在时间维度上的非限定性;在音乐表现上则往往通过留白、润腔等方式体现出对现实时间的否定与超越。以此为依据,“超时间化”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向度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审美向度
超时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美经典影片翻拍中的审美向度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2,共3页
经典影片翻拍是一个将作品进行本土化和当下化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经典翻拍是一个把过去的东西用另外一种情感解读出来的情怀。从理论角度来说,电影"翻拍"是指对已有的相同题材、相近故事的进行再次创作的行为。新世纪以来...
经典影片翻拍是一个将作品进行本土化和当下化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经典翻拍是一个把过去的东西用另外一种情感解读出来的情怀。从理论角度来说,电影"翻拍"是指对已有的相同题材、相近故事的进行再次创作的行为。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作品进入创作者的视野,在目前电影工业化制作大潮的背景之下,许多高难度的电影语言得以实现,这就为导演的想象力打开了更大的空间,也使经典影片有了重拍的更大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影片
翻拍
审美向度
电影语言
影视作品
技术支持
创作者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戏曲语言的诗意审美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董淑华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110-110,112,共2页
中国戏曲是以"虚拟"为美学基础的写意戏剧体系。中国的戏曲语言是用虚拟创造的方法而形成的具有非写实精神态度的一种物化方式,是一种具有诗意性的形式美。唱词是中国戏曲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追求再现生活的真实场景,强...
中国戏曲是以"虚拟"为美学基础的写意戏剧体系。中国的戏曲语言是用虚拟创造的方法而形成的具有非写实精神态度的一种物化方式,是一种具有诗意性的形式美。唱词是中国戏曲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追求再现生活的真实场景,强调营造诗意的生活意境。念白多数也是表现一种节奏和精神审美向度的写意性诗化语言。中国戏曲语言还讲究含蓄。这种含蓄是在和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追求的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语言
虚拟
诗意
审美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巴作家群”创作的地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黄群英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0,共4页
"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崛起的,以反映康巴藏族人民生活为主的文学创作群体。作品中呈现的康巴地区的自然风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康巴人的情怀建构了一个属于"康巴作家群"创作的独特的领地,显示出了&qu...
"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崛起的,以反映康巴藏族人民生活为主的文学创作群体。作品中呈现的康巴地区的自然风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康巴人的情怀建构了一个属于"康巴作家群"创作的独特的领地,显示出了"康巴作家群"以自己人身份书写康巴地域的独特眼光,给当代文坛带来新的审美体验,揭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新的审美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巴作家群”
地域文学
地域特色
审美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人格分裂说”辨误
被引量:
2
8
作者
范卫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4,共7页
欧阳修俗词的真伪问题实质上牵扯到对欧阳修人格的评价。随着欧阳修俗词"伪作说"的被否定,如何评价欧阳修人格的问题又凸显出来。面对德业文章道貌俨然而情词创作缠绵沉挚的欧阳修,有些学者用"双重人格""多重...
欧阳修俗词的真伪问题实质上牵扯到对欧阳修人格的评价。随着欧阳修俗词"伪作说"的被否定,如何评价欧阳修人格的问题又凸显出来。面对德业文章道貌俨然而情词创作缠绵沉挚的欧阳修,有些学者用"双重人格""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的概念评价其人格。这种评价客观上造成了对欧阳修人格的根本性否定:欧阳修要么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从心理学角度),要么是多重人格的"伪君子"(从伦理学角度)。其实,欧阳修不仅人格健全、高尚,而且达到了审美人格的境界,他那缠绵沉挚、锐感多情的小词正是他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创造的审美人格的显现,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用"人格分裂"等概念评价欧阳修。评价欧阳修词作及其人格,应取审美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多重人格
人格分裂
审美
人格
审美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媒介时代微文学的文化特质与审美向度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存
机构
南阳理工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125,共7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微传播时代文学书写的媒介化变迁”(2019-JCZD-014)
文摘
数字媒介时代催生了微文学的大发展,微文学在发展承继中,构建出了相对完整的微文学发展谱系。微文学在有限文本空间内追求复杂审美效果,体现出了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质,亦具有了传统文学审美所难以涵盖的独立审美向度。微文学独立审美向度的开拓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视域,丰富文学的表现方式,促进文学在数字媒介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微文学
生成发展
文化特质
审美向度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池莉小说的民间文化形态及审美向度——兼议“池莉现象”
2
作者
王桂青
机构
上海金融学院人文艺术系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文摘
池莉的小说给我们呈现出一幅丰富而驳杂的民间文化形态和社会图景。这是一个以武汉的花楼街、吉庆街抑或是沔水镇为表征的、以生存和日常生活为常态的民间社会,一个有着强健的生命力、却也容易藏污纳垢的世俗民间社会。
关键词
池莉小说
民间
生存
审美向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只小猪2》的民族文化审美向度
3
作者
李天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1,共4页
文摘
《三只小猪2》是2017年国内上映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在创作主题、人物形象、场景设置、色彩搭配等方面极具创造性,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又锐意创新极富时代特征,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发展方向,代表了新时期中国动画的审美趋向。《三只小猪2》的成功,说明新时期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风格正在发生转变,而当今国产动画电影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立足民族,以民族文化作为支撑,追求意境,注重创新.
关键词
民族文化
审美向度
动画电影
猪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
创作主题
分类号
J95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时间化: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向度之一
被引量:
1
4
作者
鲁勇
金婷婷
机构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4,共5页
基金
2020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声乐美学思想史论”(项目编号:202010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时间是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之一,对音乐中时间形态和表现进行观照,对于判定音乐的审美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在板式结构、单位拍值、音腔关系等方面具有值无定值、长于变易的形态特征,体现出其在时间维度上的非限定性;在音乐表现上则往往通过留白、润腔等方式体现出对现实时间的否定与超越。以此为依据,“超时间化”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向度之一。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审美向度
超时间化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J60-0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美经典影片翻拍中的审美向度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佳
机构
长春财经学院外语教研部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2,共3页
文摘
经典影片翻拍是一个将作品进行本土化和当下化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经典翻拍是一个把过去的东西用另外一种情感解读出来的情怀。从理论角度来说,电影"翻拍"是指对已有的相同题材、相近故事的进行再次创作的行为。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优秀影视作品进入创作者的视野,在目前电影工业化制作大潮的背景之下,许多高难度的电影语言得以实现,这就为导演的想象力打开了更大的空间,也使经典影片有了重拍的更大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经典影片
翻拍
审美向度
电影语言
影视作品
技术支持
创作者
本土化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戏曲语言的诗意审美特征
被引量:
2
6
作者
董淑华
机构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7期110-110,112,共2页
文摘
中国戏曲是以"虚拟"为美学基础的写意戏剧体系。中国的戏曲语言是用虚拟创造的方法而形成的具有非写实精神态度的一种物化方式,是一种具有诗意性的形式美。唱词是中国戏曲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追求再现生活的真实场景,强调营造诗意的生活意境。念白多数也是表现一种节奏和精神审美向度的写意性诗化语言。中国戏曲语言还讲究含蓄。这种含蓄是在和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追求的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语言
虚拟
诗意
审美向度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巴作家群”创作的地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黄群英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0,共4页
基金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四川康巴作家群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4YJA751007
+1 种基金
西南科技大学重点团队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13SXT016
文摘
"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崛起的,以反映康巴藏族人民生活为主的文学创作群体。作品中呈现的康巴地区的自然风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康巴人的情怀建构了一个属于"康巴作家群"创作的独特的领地,显示出了"康巴作家群"以自己人身份书写康巴地域的独特眼光,给当代文坛带来新的审美体验,揭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新的审美向度。
关键词
“康巴作家群”
地域文学
地域特色
审美向度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人格分裂说”辨误
被引量:
2
8
作者
范卫平
机构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4,共7页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欧阳修人格范式与宋代文化关系研究"(1012-08)
文摘
欧阳修俗词的真伪问题实质上牵扯到对欧阳修人格的评价。随着欧阳修俗词"伪作说"的被否定,如何评价欧阳修人格的问题又凸显出来。面对德业文章道貌俨然而情词创作缠绵沉挚的欧阳修,有些学者用"双重人格""多重人格""人格分裂"的概念评价其人格。这种评价客观上造成了对欧阳修人格的根本性否定:欧阳修要么是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从心理学角度),要么是多重人格的"伪君子"(从伦理学角度)。其实,欧阳修不仅人格健全、高尚,而且达到了审美人格的境界,他那缠绵沉挚、锐感多情的小词正是他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创造的审美人格的显现,因此,我们认为,不宜用"人格分裂"等概念评价欧阳修。评价欧阳修词作及其人格,应取审美的向度。
关键词
欧阳修
多重人格
人格分裂
审美
人格
审美向度
Keywords
Ouyang Xiu
multiple personality
aesthetic personality
aesthetic dimension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媒介时代微文学的文化特质与审美向度
李存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池莉小说的民间文化形态及审美向度——兼议“池莉现象”
王桂青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只小猪2》的民族文化审美向度
李天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时间化: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向度之一
鲁勇
金婷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英美经典影片翻拍中的审美向度
张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中国戏曲语言的诗意审美特征
董淑华
《电影评介》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康巴作家群”创作的地域特征研究
黄群英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欧阳修人格分裂说”辨误
范卫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