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神树”造型的文化视野看北方民族宗教文化的审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崇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98,共4页
把高大挺拔或古朴苍劲的树木视为神灵的居所、神灵的象征甚至是神灵的化身,在北方民族的生命崇拜意识中是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普遍意义的。神树的造型从远古以来就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萨满教的法事仪轨之中,出现在"敖包祭"中,后... 把高大挺拔或古朴苍劲的树木视为神灵的居所、神灵的象征甚至是神灵的化身,在北方民族的生命崇拜意识中是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普遍意义的。神树的造型从远古以来就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萨满教的法事仪轨之中,出现在"敖包祭"中,后来逐渐成为东部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地区民俗祭祀活动之中的主要对象,并演化为多神崇拜意识之一反映在日常的生活和诸多文化活动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使北方民族宗教文化的审美形态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神树造型则以不同的形态变化及物化形式形象地展现出北方宗教文化的审美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民族 神树造型 宗教文化 审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波讨源 融会贯通——读《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
2
作者 赵伯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 明清时期 文学 中国 小说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陈文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英玉 齐璐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
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其中创造性人格是推动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探究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意义将会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从审美教育与创... 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其中创造性人格是推动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探究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意义将会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从审美教育与创造性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将对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发展 创造性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 被引量:19
4
作者 边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7-59,共3页
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问题,文章从为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儿童选择多种形式的审美对象,给予儿童必要的提问和引导,指引儿童习练审美的方法、策略或程序,依托有关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 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学前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问题,文章从为儿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为儿童选择多种形式的审美对象,给予儿童必要的提问和引导,指引儿童习练审美的方法、策略或程序,依托有关审美对象的背景知识和信息以及注重同伴的合作与分享等方面,综合阐述了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审美发展 支架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学与人类学的审美结合简评汤龙发教授的《审美人类学》
5
作者 何林君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4期94-94,共1页
环境学与人类学的审美结合简评汤龙发教授的《审美人类学》何林君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质量日趋下滑。如何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审美建造、乃至人类的存亡。这不仅引起了环境学家、人类学家等等... 环境学与人类学的审美结合简评汤龙发教授的《审美人类学》何林君当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质量日趋下滑。如何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审美建造、乃至人类的存亡。这不仅引起了环境学家、人类学家等等的进一步研究,也吸引了美学家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环境学 审美建造 审美教育 美的规律 审美发展 理论研究 社会环境 美学规律 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艺术课程 构架科学体系——复旦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振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7期24-25,共2页
纳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 纳入教学计划的艺术类公共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渠道。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素质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服从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如,复旦大学相关院系,早在恢复高考初期便曾开设过一些美学、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类选修课。直到1987年我校公共艺术教研室(1993年更名为艺术教育中心)正式成立。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教育课程才作为学校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被列为向全校各院系学生开放的公选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大学 实践性研究 艺术课程 课程建设 科学体系 构架 专业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 受教育者 艺术教育课程 全面发展人才 1993年 1987年 公共课程 教学计划 教育工作 普通高校 审美素质 高校教育 审美发展 艺术素质 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美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我国美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杜卫本文着眼于我国80年代以来美育理论研究的实际.分析其基本理论框架、主要论题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我国美育理论研究发展的前景。中国的美育思想有悠久的历史.而美育理论的研究却是在二十世纪开始... 我国美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前瞻杜卫本文着眼于我国80年代以来美育理论研究的实际.分析其基本理论框架、主要论题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我国美育理论研究发展的前景。中国的美育思想有悠久的历史.而美育理论的研究却是在二十世纪开始的,并且形成了两个发展时期,一个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理论 美育研究 艺术教育 审美能力 美育功能 大众文化 蔡元培 王国维 审美意识 审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章回小说辨体研究——读《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有感
8
作者 吴光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 《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 辨体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 文体规范 小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