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的结构运动与“意”的审美转化——王夫之诗歌结构论平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节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35,共8页
王夫之诗歌美学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以结构养深情”的命题。这个命题的基本原理是,由诗歌的结构运动导致主体(作者或读者)情感的审美升华。为认清美的“深情”是如何“养”起来的,我们先要研究王夫之的诗歌结构理论。诗歌结构是动态的结... 王夫之诗歌美学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以结构养深情”的命题。这个命题的基本原理是,由诗歌的结构运动导致主体(作者或读者)情感的审美升华。为认清美的“深情”是如何“养”起来的,我们先要研究王夫之的诗歌结构理论。诗歌结构是动态的结构,王夫之称之为“势”(有时也径称为“结构”);与“势”相对应的范畴是“意”。诗歌结构论围绕着“势”与“意”的矛盾而展开。他从“势”的运动性出发,深刻地阐明了“意”怎样由诗歌的内容因素转化为诗歌的结构因素。这个过程就是“意”由功利刺激物转化为审美启示物——“兴起之意”的过程。他称这一矛盾运动为“取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结构 审美转化 审美升华 审美启示 内容因素 基本原理 古诗 明诗 功利 审美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意蕴
2
作者 常珍珍 《福建茶叶》 2020年第4期129-129,共1页
人们容易对艺术品产生直观感情,并在不断欣赏中获得愉悦,这一过程便是审美的过程。而审美行为中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又不可分割,为人们鉴赏艺术价值提供指引,最终形成审美升华。本文将从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阐述艺术鉴... 人们容易对艺术品产生直观感情,并在不断欣赏中获得愉悦,这一过程便是审美的过程。而审美行为中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又不可分割,为人们鉴赏艺术价值提供指引,最终形成审美升华。本文将从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阐述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鉴赏 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 审美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祖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60,共9页
文学批评学是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不能没有一些大家公认的批评原则和内在尺度。但自从不提"文学批评标准"以来,文学批评的尺度和原则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为了加强文学批评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本文提出应以历史理性... 文学批评学是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不能没有一些大家公认的批评原则和内在尺度。但自从不提"文学批评标准"以来,文学批评的尺度和原则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为了加强文学批评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本文提出应以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审美升华作为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并对它们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以及在应用时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做了必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 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 审美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活动是人类情感解放的手段
4
作者 李春青 《江汉论坛》 1988年第5期48-52,共5页
自古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艺术活动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各有不同.政治家认为它是政治的工具,道德家认为它是伦理教化的方式,神学家认为它是宣扬宗教思想的手段.这些观点虽各执一端,却都有一定道理.这说明艺术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 自古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艺术活动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各有不同.政治家认为它是政治的工具,道德家认为它是伦理教化的方式,神学家认为它是宣扬宗教思想的手段.这些观点虽各执一端,却都有一定道理.这说明艺术活动是一种多侧面、多层次、多属性、多功能的复杂精神活动.但这并不等于说艺术活动就没有自己质的规定性了.与其他精神活动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活动 审美活动 审美自由 多侧面 审美升华 情感压抑 艺术活动 审美情感 弗洛伊德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