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 被引量:13
1
作者 傅守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24,共5页
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霸权性的理性化进程,造成对人的全面统治与异化。作为人类整体反思的一部分,大众文化批判是针对技术理性和物欲至上思潮的一种文化哲学思考与辨析;而大众文化内蕴的审美化生存,即... 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霸权性的理性化进程,造成对人的全面统治与异化。作为人类整体反思的一部分,大众文化批判是针对技术理性和物欲至上思潮的一种文化哲学思考与辨析;而大众文化内蕴的审美化生存,即现代人感性存在的快感体验与大众向度,又是大众文化内在活力与文化市场机制外的民间智慧的体现,“感性、愉快、当下”应该是大众文化审美品格的起点。可惜的是,无信仰的繁盛与无原则的喧哗成为当今时代大众文化的普遍性样态,崇高品格的匮乏与英雄人格的稀缺成为消费时代文化被金钱和功利普遍“钙化”的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审美化生存 文化哲学 审美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满人生: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 被引量:5
2
作者 范秀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与歌相伴,这是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黑衣壮人以山歌超越了苦难的人生,以山歌提升了平庸的人生,以山歌创造了诗意的人生。通过歌唱,黑衣壮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生命的意义。黑衣壮山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在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 与歌相伴,这是黑衣壮人的审美化生存方式。黑衣壮人以山歌超越了苦难的人生,以山歌提升了平庸的人生,以山歌创造了诗意的人生。通过歌唱,黑衣壮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生命的意义。黑衣壮山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在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人也能实现审美化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衣壮 审美化生存 精神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化生存”: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拥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6,共2页
当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有必要从知识社会学、存在论的角度作一些新的开拓。将宗白华由一个叙述者还原为一个具体的人 ,将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还原为一种特定的知识 ,考察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环境中所经受的具体困境 ,以某种话语体系的构... 当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有必要从知识社会学、存在论的角度作一些新的开拓。将宗白华由一个叙述者还原为一个具体的人 ,将宗白华的美学思想还原为一种特定的知识 ,考察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环境中所经受的具体困境 ,以某种话语体系的构建作为当事人对其生存困境的反抗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美学与存在的关系。本文将着重讨论所谓“审美化生存”的问题。宗白华其一生实践着“审美化生存”的人生境界 ,这种人生实践如何与他的美学、艺术理论相吻合 ?他的精神资源来自哪里 ?他是怎样通过经典的“误读”来开辟自己的言说空间的 ?对古代社会的“记忆”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学理之中 ?他如何重建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 ?古典式的诗情能否见容于当下现实 ?就宗白华这个具体的人来说 ,这种“审美化生存”的特殊困难是什么 ?他如何应付并且如何用学理的言说来自我支持 ?这些都是我要考察的问题。在考察中 ,我注重区分作为共名的时代困境与结合着特定生存体验的个人困境。宗白华的美学可以说就是一种比较美学。它体现的是比较美学的一个特定形态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初期 ,二元对立思维还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出现的 ,它不可避免地带着一些传统学术的痼疾。比方说 ,集体叙事 ,逻辑问题先于存在真实 ,价值判断的色彩过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化生存”: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 知识社会学 存在论 精神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自然的冒险之旅
4
作者 石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5-56,共2页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解读动画影片《里约大冒险》,通过审视目前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精神生态践踏的现状,以自然与人类共存共生的关系为出发点来探究美的本质和美的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予以审美观照,从而指出在现...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视角解读动画影片《里约大冒险》,通过审视目前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精神生态践踏的现状,以自然与人类共存共生的关系为出发点来探究美的本质和美的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予以审美观照,从而指出在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应该也必须在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身保持和谐的审美状态中通过物性和心性的回归最终实现人类的审美化生存:回归自然、回归和谐本真的诗意的栖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和谐 回归 审美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