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美——艺术审美创造的追求——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探略
1
作者 张居华 《理论月刊》 CSSCI 1993年第4期13-15,共3页
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极为重视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美、生活丑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审美把握,以此作为进入艺术审美创造的必要准备和坚实根基。但是,相比之下,他更重视对艺术美的追求,主张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头脑"的审美创造能... 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极为重视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美、生活丑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审美把握,以此作为进入艺术审美创造的必要准备和坚实根基。但是,相比之下,他更重视对艺术美的追求,主张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头脑"的审美创造能力,使生活美、生活丑经过艺术发现、发明和创造,升华或转化为艺术美。毛泽东认为,生活美和艺术美两者都是美,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前者而追求后者,原因就在于艺术美源于生活美而又高于生活美。这里所说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 作家艺术家 审美创造过程 毛泽东 生活美 文艺美学思想 世界观 艺术载体 审美意象 审美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之维:对电视纪录片本性的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纪实性 审美创造过程 艺术性 审美之维 审美情境 人文精神 电视文化 审美价值 创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银宝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8-81,共4页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作品 审美特征 音乐形象 黑格尔美学思想 时间艺术 社会生活 审美创造过程 审美感受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的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调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8,共8页
一、把握审美意识的座标,探求中国古典文学美学建构中国古典美学是源远流长、饶有丰富宝藏和民族传统的。然而,由于古代文人的论述往往以文化为大背景,或者侧重于创作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对具体作品的体味与悟解,而不潜心于逻辑性的分解,... 一、把握审美意识的座标,探求中国古典文学美学建构中国古典美学是源远流长、饶有丰富宝藏和民族传统的。然而,由于古代文人的论述往往以文化为大背景,或者侧重于创作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对具体作品的体味与悟解,而不潜心于逻辑性的分解,因而除了比较少数的古典文论著作如《文心雕龙》、《原诗》等等,在探讨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的同时涉及到文学美学建构的考索外,一般说来,对文学美学框架整体的建树和探求是比较少的。当然,这不等于说在中国的滚滚滔滔的、具有历时性的美学史长河中,就没有与之并存的共时性的、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富有民族特征的体系。文学美学体系是有的,它只是作为哲学、伦理学等等的附庸而存在,再不然便是和文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审美创造过程 审美主体 美学建构 中国古典美学 西方美学 审美范畴 审美原则 审美形态 美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与生命的对话——评颜翔林的《死亡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海燕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2期93-93,共1页
“人类有史以来无数的经验晓喻这样一个无须用语言陈述的知识命题和逻辑判断:死亡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有限时间的必然归宿,它的生命的终极。”这是《死亡美学》(颜翔林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第二章里的第一句话,这... “人类有史以来无数的经验晓喻这样一个无须用语言陈述的知识命题和逻辑判断:死亡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有限时间的必然归宿,它的生命的终极。”这是《死亡美学》(颜翔林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第二章里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叩响了一个生与死的对话。生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美学 美学意义 生命意识 生命不朽 生命存在 人的存在 生命冲动 怀疑论美学 美学研究 审美创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朱自清散文艺术论》
6
作者 梦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1-192,共2页
评《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梦舟近年来,朱自清家乡扬州的三位论者──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研究代表朱自清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散文,推出了《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论》)的专著。《艺术论》... 评《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梦舟近年来,朱自清家乡扬州的三位论者──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研究代表朱自清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散文,推出了《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论》)的专著。《艺术论》对朱自清散文的评论不仅仅限于文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艺术论 审美心理 审美创造心理 散文研究 艺术感觉 人格理想 审美创造主体 艺术思维 审美创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的文学观念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湖北省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学术讨论综述
7
作者 张居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80-64,共2页
湖北省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于1989年7月12日至18日,在丹江口市举行以“文学观念更新与新体系建立”为中心议题的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联系近年来文艺理论领域内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重新学习马列、毛泽... 湖北省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于1989年7月12日至18日,在丹江口市举行以“文学观念更新与新体系建立”为中心议题的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联系近年来文艺理论领域内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重新学习马列、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则,郑重提出:拨正文艺理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学观念 学术讨论会 观念更新 文学理论 体系建立 社会生活 审美创造过程 论述文 意象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的艺术美学思想
8
作者 凌南申 《文史哲》 1987年第5期40-47,共8页
苏轼对艺术价值的看法,与其人生哲学相联系,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苏轼对审美享受的看法,一是强调“适意”,即在审美欣赏中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在审美创造中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艺术表现的自由结合;二是... 苏轼对艺术价值的看法,与其人生哲学相联系,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苏轼对审美享受的看法,一是强调“适意”,即在审美欣赏中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在审美创造中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艺术表现的自由结合;二是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其核心是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享受中的能动作用。苏轼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的统一,其所概括的统一形态主要有“常形之美”、“形神之美”、“常理之美”三种。苏轼强调“意”与自然的统一,并探讨了统一的过程,提出了“性与画会”及“境与意会”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美学思想 艺术美 寓意于物 人生哲学 审美创造过程 艺术表现 审美客体 艺术价值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
9
作者 张居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6期22-26,共5页
【正】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 【正】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周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中,《讲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文艺美学著作。自问世以来,它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审美走向和世界文坛的美学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极少数人无视以至否定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前些时候,不是就有人说毛泽东文艺思想蕴涵着“颇深的反美学倾向”吗?但愿这是莫大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生活美 社会生活 审美走向 审美创造过程 延安文艺座谈会 文艺美学思想 美学影响 美学倾向 文艺论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