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学视野中的陶渊明人生观和审美人生境界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耀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23-28,共6页
“与化为一”是渊明在玄学影响下所确立的人生观 ,“以化为居”便能以平淡高远的胸襟面对人生一切境遇 ,创造出艺术化审美化的人生境界。渊明以自然性分作为选择仕隐出处的依据 ,把士大夫不屑躬行的劳作生活转化为超越的人生审美境界。... “与化为一”是渊明在玄学影响下所确立的人生观 ,“以化为居”便能以平淡高远的胸襟面对人生一切境遇 ,创造出艺术化审美化的人生境界。渊明以自然性分作为选择仕隐出处的依据 ,把士大夫不屑躬行的劳作生活转化为超越的人生审美境界。寄言出意的玄理被渊明融入到这种审美的人生境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人生 审美人生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逆境歌吟中的审美人生
2
作者 徐定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富于戏剧性的仕宦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的人生忧患,他以其独特的心智一一加以化解,并将其升华至审美的境界。在那无数的逆境歌吟中,苏轼给后人树起了...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富于戏剧性的仕宦经历,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的人生忧患,他以其独特的心智一一加以化解,并将其升华至审美的境界。在那无数的逆境歌吟中,苏轼给后人树起了一座生命之美的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逆境歌吟 超凡入圣 审美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作品阅读与审美人生教育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新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42-43,共2页
审美活动的任务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审美活动,理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 审美活动的任务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审美活动,理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造,培养高尚的审美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阅读 审美人生教育 审美意识 创新精神 中学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人生——超越启蒙主义的鲁迅 被引量:5
4
作者 韩毓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6期4-11,共8页
从认识世界到体味人生,这是近代精神向现代精神转向的重要标志。必须指出的是,“科学”和“民主”的世界观,在“五四”之前就已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先觉者的自觉追求。科学已被视为高于一切手段的“变法之本原”和“富强之长计”。... 从认识世界到体味人生,这是近代精神向现代精神转向的重要标志。必须指出的是,“科学”和“民主”的世界观,在“五四”之前就已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先觉者的自觉追求。科学已被视为高于一切手段的“变法之本原”和“富强之长计”。“难者曰: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之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达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可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主义 鲁迅 体味人生 审美人生 世界观 认识世界 近代知识分子 现代精神 王国维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滕王阁序》的审美人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78-80,共3页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国人特殊的审美人生化作作者胸中的自然之美,人事之美,命运之美。相通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髓。
关键词 《滕王阁序》 审美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审美人生──尼采美学思想的人生启示
6
作者 张红娟 《现代哲学》 1999年第4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审美人生 尼采美学 人生启示 美学思想 审美人生 审美能力 审美文化 审美境界 美育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动画《你的名字》:幽玄之境折射审美人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朝政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9-82,共4页
新海诚是目前日本动画电影领军人物,尤其是《你的名字》更是取得巨大成就,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新海诚热”。新海诚动画电影以一种崭新的模式推动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本文将以《你的名字》为例,从叙事特点、审美特征以及在电影中所展现的... 新海诚是目前日本动画电影领军人物,尤其是《你的名字》更是取得巨大成就,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新海诚热”。新海诚动画电影以一种崭新的模式推动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本文将以《你的名字》为例,从叙事特点、审美特征以及在电影中所展现的日本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新海诚动画电影,解释“新海诚式”动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海诚 日本动画 动画电影 艺术的发展 《你的名字》 审美人生 叙事特点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下的审美人生观
8
作者 关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审美人生 商品经济 超越功利 内外统一 审美理想 现实人生 存在方式 外在美 审美原则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出版
9
作者 春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人生意蕴 现代意义 人生审美 人生境界 理想人格建构 艺术生命化 精神境界 人的生存意义 人生美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重提“人生艺术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2,共6页
人生艺术化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思想的重要资源,它要求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涵养人格与心灵,倡导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人生精神。这种理论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艺术化生活方式、西方唯美主义"生活艺术化"思潮及后现代"日常生活审... 人生艺术化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思想的重要资源,它要求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涵养人格与心灵,倡导远功利而入世的审美人生精神。这种理论与中国传统文人的艺术化生活方式、西方唯美主义"生活艺术化"思潮及后现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等产生了不同的张力,在今天具有积极的文化批判意义,需要我们在理论上重新清理、传承、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艺术作品 人生艺术化 审美人生 艺术精神 民族传统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卫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87,共6页
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探求对国人进行感性启蒙和反思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传统美学和吸收西方现代美学而创造的一种审美人生观,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思想是建构与本民族传统美学血肉相联... 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探求对国人进行感性启蒙和反思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传统美学和吸收西方现代美学而创造的一种审美人生观,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思想是建构与本民族传统美学血肉相联的、关注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的中国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艺术化 中国现代美学 审美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采美学思想的人生启示
12
作者 张红娟 《广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1期58-62,共5页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审美人生观,这不仅在美学史 上具有革新的意义,而且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审美人生仍然有其非同寻常的意义。为此, 我们要加强美育,提高审美能力,以走向审美人生。
关键词 尼采 美学 审美人生 审美能力 审美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美学的自然之思
13
作者 钟仕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3,共9页
人生美学一直是中国现代美学所关注的话题。当代人生美学的研究已经从人生美学的基本理论、审美形态向学科层面推进。在已有的研究中,似乎较少关注自然与人生美学的关系。本文提出人生美学的自然之思,其基本观点是,人生即是"向死之... 人生美学一直是中国现代美学所关注的话题。当代人生美学的研究已经从人生美学的基本理论、审美形态向学科层面推进。在已有的研究中,似乎较少关注自然与人生美学的关系。本文提出人生美学的自然之思,其基本观点是,人生即是"向死之生"的自然过程,人生美学的研究似乎应该首先关注人在这个自然过程中的审美需要。从自然出发来审视人生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人生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者说,人生美学的自然之思的中心问题是建造起审美的自然人生,在顺应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和社会法则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追求人生的自由和超越,以满足人生的审美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美学 向死之生 自然 审美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海德格尔与禅宗审美体验论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可扬 班秀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7,共6页
海德格尔与禅宗美学思想都是以对人生意义的体悟、对人生境况的思考为出发点的。由这一出发点,他们将审美与人生紧密联系了起来,并且在对人生的审美化、体验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致性,即二者从“存在”、“实相”的被遮蔽,诉诸此... 海德格尔与禅宗美学思想都是以对人生意义的体悟、对人生境况的思考为出发点的。由这一出发点,他们将审美与人生紧密联系了起来,并且在对人生的审美化、体验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致性,即二者从“存在”、“实相”的被遮蔽,诉诸此在人世的“畏”和“悟”,最终通达诗意的栖居和人生的真谛,洞悉审美与人生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审美体验论 存在与存在者 禅宗美学思想 形而上学 “存在” 审美人生 《存在与时间》 诗意的栖居 传统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美·人生——庄子美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红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46-52,共7页
庄子的思想,“至博、至大、至深、至约”,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文风。庄子是中国历史上富有特色的哲人和美学家。庄子美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巨大影响,近年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人认为,其哲学即其美学。我想补充一点,就是庄子美学更... 庄子的思想,“至博、至大、至深、至约”,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文风。庄子是中国历史上富有特色的哲人和美学家。庄子美学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巨大影响,近年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有人认为,其哲学即其美学。我想补充一点,就是庄子美学更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人生自由的强烈愿望。庄子人生哲学就是要寻求一种逍遥自由,适意自得的艺术的、审美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只有在精神与“道”契合时才能达到。要达到与“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美学 思想探析 审美人生境界 人生哲学 中国艺术精神 人生理想 人生自由 中国历史 富有特色 巨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文化的审美塑造——劳动美学研究札记
16
作者 章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5期71-75,共5页
人类的审美情感原本就寓于生命活动的丰富性中,原始审美与劳动活动难解难分。审美活动绝非仅限于纯艺术领域,当今企业劳动环境的风貌、生产工具及对象产品的造型,以及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中的美的形象,都是基础审美活动的对象。企业文化... 人类的审美情感原本就寓于生命活动的丰富性中,原始审美与劳动活动难解难分。审美活动绝非仅限于纯艺术领域,当今企业劳动环境的风貌、生产工具及对象产品的造型,以及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中的美的形象,都是基础审美活动的对象。企业文化建设既需要强化科学精神,也应当培养审美的人生态度,企业文化审美塑造的目的就在于劳动者生命动力的开发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塑造 劳动美学 企业文化建设 劳动者 札记 企业精神 企业形象 生命动力 审美人生 企业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神精神:逃离启蒙辩证法魔圈的符咒——尼采《悲剧的诞生》的现代性解读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伟胜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为了疗救现代性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疾病,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主张复苏以酒神精神为根基的审美的悲剧文化,将生命本能从理性的压制下解脱出来,倡导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这种获得形而上之"醉&q... 为了疗救现代性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社会疾病,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主张复苏以酒神精神为根基的审美的悲剧文化,将生命本能从理性的压制下解脱出来,倡导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这种获得形而上之"醉"的酒神精神作为生命的"极端体验",通过激发人内在充沛勃发的生命力祛除了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从而否定和颠覆了日常性经验,挣脱了现代性"同一性"的磨难。尼采所开出的疗救处方既不同于黑格尔所开创的启蒙辩证法的内在批判之路,同时又与早期浪漫派以建造恢复已丧失统一性的新神话的方式区别开来,显示出他企图逃离启蒙辩证法魔圈的别样的运思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神精神 审美人生 极端体验 启蒙辩证法 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人格生命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海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杜甫,横空出世,辉映千古,这与其说由于其诗作感天动地,勿宁说是因为其人格的魅力折服了千秋万代人,“惟杜少陵在唐人中砥节固穷,忠义自许,故其为诗感慨忧时,根柢性情,非徒嘲风弄月而已也。”对后人来说,读他的诗,便是与其高大、永恒的... 杜甫,横空出世,辉映千古,这与其说由于其诗作感天动地,勿宁说是因为其人格的魅力折服了千秋万代人,“惟杜少陵在唐人中砥节固穷,忠义自许,故其为诗感慨忧时,根柢性情,非徒嘲风弄月而已也。”对后人来说,读他的诗,便是与其高大、永恒的人格生命对话,从中汲取不尽的精神营养。 一、仁者之心 杜甫生在一个有着悠久儒学传统的家庭,这种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对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他自云:“不敢忘本,不敢违仁”,“仁”,正是他终生奉为圭臬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人格的魅力 唐玄宗 《秋兴八首》 审美人生 沉郁顿挫 李白 故国平居有所思 儒学传统 《文心雕龙·神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氏兄弟的古砖收藏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伯存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78,共4页
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二人有着太多的同与异,在改造国民性、“立人”思想等方面有着高度一致,他们的差异性也很明显,荣与辱、冷与热、刚健与恬静、战斗人生与审美人生等等,构成“有意味的参照”。他们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镜像。在... 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二人有着太多的同与异,在改造国民性、“立人”思想等方面有着高度一致,他们的差异性也很明显,荣与辱、冷与热、刚健与恬静、战斗人生与审美人生等等,构成“有意味的参照”。他们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镜像。在生活情趣、个人爱好方面他们颇有相通相似之处,比如,收藏古砖及拓片,鲁迅勉力搜集、研究古砖十余年,周作人深受鲁迅影响,对古砖迷恋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藏 兄弟 “立人”思想 审美人生 改造国民性 生活情趣 个人爱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生活范式的追寻——论凌叔华的散文创作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冰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4-188,共5页
凌叔华的散文创作通过独特的审美想象,借助于对自然和人情的抒写,构筑了一个自我的精神空间,从而获得心灵的诗意的栖息地。与此同时,凌叔华以绘画之技融入作文之艺,营造了清淡素雅的意境,传达出和谐、静穆、圆融之心境。本文主要从以上... 凌叔华的散文创作通过独特的审美想象,借助于对自然和人情的抒写,构筑了一个自我的精神空间,从而获得心灵的诗意的栖息地。与此同时,凌叔华以绘画之技融入作文之艺,营造了清淡素雅的意境,传达出和谐、静穆、圆融之心境。本文主要从以上两方面探讨凌叔华散文创作,旨在论证凌叔华散文创作纯粹是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表达了对美的生活范式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叔华 散文 生活范武 审美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