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音乐与茶文化的审美互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菲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日常生活质量更加重视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中茶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至今仍在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茶艺表演是茶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日常生活质量更加重视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中茶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至今仍在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茶艺表演是茶文化组成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同时也是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关键,能够使品茶者在繁琐的茶艺流程中欣赏和感受茶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人的静心和沉淀。而表演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音乐来打造氛围,促进情感的传递,提高表演的效果。因此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需要音乐和茶文化的相互结合,传统音乐与茶文化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并且传统音乐对茶文化的发展有着推进作用,使茶艺文化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音乐 茶文化 审美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音乐与茶文化的审美互动性研究
2
作者 贾伊娜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1期336-336,共1页
传统音乐与茶文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要更好地促进两者的发展,加强传统音乐与茶文化两者之间的互动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就对传统音乐与茶文化的审美互动进行以下的研究。
关键词 传统音乐 茶文化 审美互动 韵律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观区域与全域的批评实践——以雷达的陕西文学批评为考察中心
3
作者 景淑梅 李继凯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5,共9页
雷达是我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同时也是陕西当代文学发展中热忱而又持久的促进者、见证者和参与者。雷达独树一帜、现场感极强的文学评论在全国包括陕西文学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他长年累月关注着陕西作家的文... 雷达是我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同时也是陕西当代文学发展中热忱而又持久的促进者、见证者和参与者。雷达独树一帜、现场感极强的文学评论在全国包括陕西文学界具有深远的影响。他长年累月关注着陕西作家的文学创作,在区域与全域互动、结合的批评实践中,在点面结合的通观视野中撰写了大量评论文章,既是各地作者心悦诚服的良师益友,也是全国读者亲切可靠的导读者和启发者。还客观上为深入解读陕西作家作品尤其是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等文学大家的作品进行了系统、全面、准确的剖析,高屋建瓴地为批评界树立了评论典范。他精心主持编选的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等作家研究资料文集,不仅丰富了陕西文学的研究资料库,更为读者领略陕西文学的深层魅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雷达情系陕西文学,既源于他内心深处的“秦人”乡土情怀及其母亲的影响,也受到在京“陕派”多位批评家的影响。雷达的陕西文学批评,既具有整体和审美观照的特点,又具有历史和现实结合的特点,能够将规律性、目的性与生命体验完美融合,不仅展现出深刻的理性分析,而且内涵有审美的韵味和诗性的激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文学批评 区域与全域 互动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动漫艺术与民间艺术发展的美学思考——以河北民间艺术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桂荣 闫树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3,共3页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数字化时代已渐趋式微,当代流行的数字动漫艺术也因其缺乏创意而为人所诟病。从美学的角度看,要解决这一困境,就是要实现动漫艺术和民间艺术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互动,使动漫艺术从民间艺术中获得丰厚的内容资源和精...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数字化时代已渐趋式微,当代流行的数字动漫艺术也因其缺乏创意而为人所诟病。从美学的角度看,要解决这一困境,就是要实现动漫艺术和民间艺术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互动,使动漫艺术从民间艺术中获得丰厚的内容资源和精神滋养,而民间艺术借动漫艺术的新型形式以捕捉新的发展契机,以此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艺术 民间艺术 审美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态人文主义新型美学 被引量:8
5
作者 程相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中国生态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明确强调它与生态人文主义的密切关系。生态美学理论建构的方向是借鉴生态学原理来深化完善生态人文主义,以"根植于生态系统之中具身的心灵"这个命题作为基点,来进一步探讨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之... 中国生态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明确强调它与生态人文主义的密切关系。生态美学理论建构的方向是借鉴生态学原理来深化完善生态人文主义,以"根植于生态系统之中具身的心灵"这个命题作为基点,来进一步探讨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审美互动。倡导生态人文主义的最终意义不仅是为了引导人类摆脱生态危机而幸存,更加重要的是倡导人类通过肩负生态责任而升华人性境界,从而使得人类生命获得尊严、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文主义 中国生态美学 价值立场 生态审美 审美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