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审美乌托邦到异托邦:当代西方空间理论的美学变奏 |
黄大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2
|
走向“审美乌托邦”:现代中国的纯文学思潮 |
马睿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3
|
审美乌托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
邹强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4
|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身份认同与审美乌托邦 |
于冬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5
|
论审美乌托邦 |
颜翔林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6
|
阿多诺审美乌托邦的记忆伦理及转化 |
丁文俊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7
|
审美乌托邦的中西比较 |
邹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8
|
法兰克福学派与审美乌托邦 |
邹强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1
|
|
9
|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美学基础 |
周均平
邹强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劳伦斯审美乌托邦的本体论研究 |
赵文薇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1
|
新时代的旅游策略:艺术与节日双重构建的审美乌托邦——以乌镇戏剧节为例 |
史晓林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2
|
审美实践与审美乌托邦——评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 |
赵昌龙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2
|
|
13
|
从道德政治到审美乌托邦的建构--现代性批判视野中的席勒美学思想 |
李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从爱欲解放到审美的乌托邦——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探幽 |
肖军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3
|
|
15
|
论王尔德的审美原教旨主义 |
黄金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6
|
美学与乌托邦 |
姚文放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7
|
批判理论的选择:从社会批判到审美批判 |
孙盛涛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8
|
国外政治美学研究的五种范式 |
文苑仲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9
|
超越形式禁忌与形式崇拜——马尔库塞“美学形式”论探讨 |
谭好哲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20
|
守护神圣的写作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