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审美中介学说及其理论效应
1
作者 梁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审美中介原则是康德美学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 ,它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我们的思维视域 ,并由此构成贯穿现当代西方美学的隐性线索 ,但长期以来该理论原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关的研究也尚在起步阶段。本文由此详细考察... 审美中介原则是康德美学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 ,它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入我们的思维视域 ,并由此构成贯穿现当代西方美学的隐性线索 ,但长期以来该理论原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关的研究也尚在起步阶段。本文由此详细考察了审美中介学说的创立与演变 ,并指出它与政治问题(实质是人的问题)的结合是它在后世产生的最为持久的效应 ,审美乌托邦即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产物。康德勾勒了审美乌托邦的思辨轮廓 (它的目的是导向自由的道德王国 ) ,而促使它真正成为一种艺术政治学说却是由席勒、马尔库塞等美学家相继完成的。虽然由于美自身的囿闭注定该理论的不可实现性和改造现实社会的软弱性 ,但审美乌托邦体现了一种终极状态的审美理想 ,即人类对幸福和完善社会的永久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中介学说 康德 判断力 目的性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中介——兼与劳承万、胡经之等同志商榷
2
作者 李德军 《人文杂志》 1988年第3期105-111,共7页
审美中介概念是近年来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近几年来在美感问题研究上的专著和文章,对审美中介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关键词 审美中介 美学研究 学术界 重要问题 代表性 审美心理 审美对象 审美主体 审美体验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想象的审美中介作用
3
作者 赵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4-55,共2页
当创作作为一种过程消融于作品文本时,创作任务也就完成了,随之便是以接受活动作为它的延伸。欣赏主体是通过文本的具体化,使客观对象转化成审美对象。只有欣赏主体的积极参与,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法国著名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 当创作作为一种过程消融于作品文本时,创作任务也就完成了,随之便是以接受活动作为它的延伸。欣赏主体是通过文本的具体化,使客观对象转化成审美对象。只有欣赏主体的积极参与,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法国著名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说:“读者受作者摆布的时代过去了,作品问世之后,真正能主宰作品命运的是被作家称之为上帝的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中介 作品 中介作用 欣赏主体 审美对象 欣赏者 文学欣赏 作家 克洛德·西蒙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田汉戏剧创作的审美中介
4
作者 谢雍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3,共6页
诗:田汉戏剧创作的审美中介谢雍君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就严格意义而言,戏剧不是‘文学’,戏剧是一种诗的艺术,因为它创造了一切诗所具有的基本幻想──虚幻的历史。戏剧实质上是人类生活──目的... 诗:田汉戏剧创作的审美中介谢雍君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就严格意义而言,戏剧不是‘文学’,戏剧是一种诗的艺术,因为它创造了一切诗所具有的基本幻想──虚幻的历史。戏剧实质上是人类生活──目的、手段、得失、浮沉以至死亡──的映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中介 《西厢记》 戏剧创作 戏曲艺术 诗的语言 文成公主 田汉剧作 话剧创作 戏曲创作 旧体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美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苏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63,共8页
关于审美与艺术的关系 ,中外美学史上历来存在政教中心论与审美中心论之争。但两者都没有给审美找到在艺术中的正确位置。确立审美在艺术中的地位的两条途径是 :其一 ,为了包容不是以“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各种现代艺术 ,应该把“美的... 关于审美与艺术的关系 ,中外美学史上历来存在政教中心论与审美中心论之争。但两者都没有给审美找到在艺术中的正确位置。确立审美在艺术中的地位的两条途径是 :其一 ,为了包容不是以“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各种现代艺术 ,应该把“美的艺术”扩大到“审美的艺术” ,但“美的艺术”仍是艺术的主流。其二 ,为了纠正审美中心论忽视审美与艺术中的其他因素以及审美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社会因素的联系这一理论错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艺术 中心 中介 政教中心论 审美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介思维与文艺阐释
6
作者 黄丹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只有以新的方法论为武器,才能对文艺进行科学的阐释。我们在中介思维指导下,以系统论和发生学的方法,把文艺放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这三大生成系统中加以完形考察,必然得出文艺是审美意识的... 只有以新的方法论为武器,才能对文艺进行科学的阐释。我们在中介思维指导下,以系统论和发生学的方法,把文艺放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关系这三大生成系统中加以完形考察,必然得出文艺是审美意识的自由物化形式之新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主体 审美意识 审美客体 审美活动 主客体关系 审美中介 中介思维 实践活动 系统论 审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介论到以人为本的形式美学——访劳承万教授
7
作者 陶原珂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5-86,共2页
劳承万是湛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审美中介论》、《审美的文化选择》和《现代美学原理纲要》等。
关键词 审美中介 现代美学 中介 以人为本 形式美学 劳承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艺的民俗中介
8
作者 李宁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9-12,24,共5页
从目前文艺学的研究态势看,静态的个案分析已向动态的系统与整体研究倾斜。特别是对文艺与其他相近学科的渗透研究,成为一种学术时尚。继文艺心理学异军突起之后,文艺社会学、文艺人类学、文学语言学、文艺民俗学纷纷崛起,各领风骚。而... 从目前文艺学的研究态势看,静态的个案分析已向动态的系统与整体研究倾斜。特别是对文艺与其他相近学科的渗透研究,成为一种学术时尚。继文艺心理学异军突起之后,文艺社会学、文艺人类学、文学语言学、文艺民俗学纷纷崛起,各领风骚。而这些新学科的共同特点,就是牢牢抓住了文艺与相近学科相互影响与转换的中介。实际上,对文艺系统中各种关系的研究,说到底就是中介研究。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与中介”辨证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反对把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相互关系,看成是非此即彼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要充分认识对立双方进行转化的中介。“一切矛盾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的东西都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本文所以提出对文艺民俗中介的分析与界定,一方面想从文艺发生学的角度,讨论文艺与社会生活关系中,民俗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则想在文艺的整个运行机制中,讨论民俗作为客观的制约因素所具有的中介质。当然,除了民俗外,构成文艺系统的客观中介还应包括,作为文艺的外在物化形态与表现形式的语言(材料)中介。而本文主要讨论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内涵 文艺家 审美中介 客观生活 艺术形象 作家 民俗意蕴 文艺民俗学 观念化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经实践改造的自然现象为什么也能成为审美对象?
9
作者 周长鼎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24-29,共6页
在美学研究中,说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根源已属不易,说明自然美的根源就更难,而说明未经实践改造的自然美的根源尤为困难。只有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才有可能破解这个难题。循着下列相互联系的三条思路展开,就可以说明这类自然... 在美学研究中,说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根源已属不易,说明自然美的根源就更难,而说明未经实践改造的自然美的根源尤为困难。只有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才有可能破解这个难题。循着下列相互联系的三条思路展开,就可以说明这类自然美的根源:其一,着眼于经由实践改造自然同人的关系;其二,着眼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精神活动的作用;其三,着眼于形式美和形式审美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 人化自然 改造自然与人的关系 精神活动 形式 审美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尝试与学派的追求——评劳承万教授主编的《文艺学美学丛书》
10
作者 申家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4-87,共4页
改革尝试与学派的追求———评劳承万教授主编的《文艺学美学丛书》申家仁劳承万教授继《审美中介论》之后,接连推出了《审美的文化选择》、《人类审美深层结构论》、《诗性智慧》(节奏韵律论)、《美学文艺学逻辑体系探索》等卓有... 改革尝试与学派的追求———评劳承万教授主编的《文艺学美学丛书》申家仁劳承万教授继《审美中介论》之后,接连推出了《审美的文化选择》、《人类审美深层结构论》、《诗性智慧》(节奏韵律论)、《美学文艺学逻辑体系探索》等卓有影响的著作,取得可观的学术成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文艺美学 学术价值 审美中介论》 劳承万 《文艺学美学丛书》
全文增补中
戏曲艺术的结合部及其结合的艺术——淮剧《难咽的苦果》探索历程评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寿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27,共4页
以剧场效应为主要体现尺度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艰难的境地。近几年来,由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崛起,戏曲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轰动效应几乎一去不返,能演百场的新戏寥若晨星。然而,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淮剧《难咽的苦果》却能在19个月的时间... 以剧场效应为主要体现尺度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艰难的境地。近几年来,由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崛起,戏曲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轰动效应几乎一去不返,能演百场的新戏寥若晨星。然而,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淮剧《难咽的苦果》却能在19个月的时间里,演满700场。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戏数易其稿的艺术探索之路,剖析其成功的必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探索 必然因素 淮剧 结合部 观众 审美中介 剧场效果 艺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学林
12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劳承万,男,1936年生,广东化州人,湛江师范学院“康德一牟宗三”研究所教授。已出版的论著《审美中介论》(1986年/发行量达十余万册),是“劫后求生”(1957—1986年)的即兴之作。旨在打破主一客二元对立之惯性传统理论模式。求... 劳承万,男,1936年生,广东化州人,湛江师范学院“康德一牟宗三”研究所教授。已出版的论著《审美中介论》(1986年/发行量达十余万册),是“劫后求生”(1957—1986年)的即兴之作。旨在打破主一客二元对立之惯性传统理论模式。求取审美主客体间的中介领域。在批判的意义上,是“美(存在)——决定美感(意识)”的异音,但仅限于认识论层次;《审美的文化选择》(1991年)。属前书之续篇(书名有媚俗倾向)。既深化审美认识论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中介论》 审美认识论 当代 湛江师范学院 传统理论 二元对立 文化选择 媚俗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史是小说艺术发展史——读金汉《中国当代小说史》
13
作者 俞志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80-81,共2页
从河姆渡的骨针到毕加索的现代派几何画,从《旧约·苏罗门之歌》到贝多芬的交响乐,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经过对文学艺术符号的层层解构,逐步剥离,将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宣传功能、人伦教化功能、历... 从河姆渡的骨针到毕加索的现代派几何画,从《旧约·苏罗门之歌》到贝多芬的交响乐,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经过对文学艺术符号的层层解构,逐步剥离,将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宣传功能、人伦教化功能、历史认识功能等等,统统分隶、归附于各自该属的门类,袒露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文艺区别于其它各个门类的与人类最为重要而直接的联系,那就是,文艺作品不是人对客观外界的简单的、机械的反映,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解释。这是《中国当代小说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小说史》),所展示的全新的信息,也是我阅读该著作所获得的最初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史 中国当代小说 小说艺术 发展史 审美中介 文学时代 文艺作品 宏观把握 文学史 米开朗琪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