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之根,时代之魂——关于内蒙民族舞蹈发展的民族性及其审美个性 被引量:5
1
作者 代欢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内蒙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一支独秀。无论在民俗风情、语言特征、宗教信仰等各方面,都充分显示出本民族独特的气质与艺术魅力。作为学习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专业舞者来说,我们不但需要将其民族自身的舞蹈语言与技... 内蒙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一支独秀。无论在民俗风情、语言特征、宗教信仰等各方面,都充分显示出本民族独特的气质与艺术魅力。作为学习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专业舞者来说,我们不但需要将其民族自身的舞蹈语言与技术学为一技之长,同时更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其民族舞蹈发展的起源与传承……本文主要是就内蒙民族舞蹈发展的民族性与审美个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探讨与阐述。内蒙民族舞蹈的民族性,是指其在舞蹈的历史发展与变异的大背景下,形成舞蹈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始终以体现人民游牧生活为主的前提下表现出其本身所具有的较为浓厚的地方色彩;而所谓内蒙民族舞蹈的审美个性,则是指我们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通过舞蹈语言与内涵的审美共性的掌握,进而从微观层面探讨内蒙民族舞蹈的审美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民族 舞蹈 民族性 审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高校审美教育与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冬 《美术大观》 2011年第5期168-169,共2页
文章从"重技轻艺"和美术专业大量扩招两个方面剖析了高校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高校美育应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帮助学生进行审美实践以及... 文章从"重技轻艺"和美术专业大量扩招两个方面剖析了高校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普通高校中开展审美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高校美育应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帮助学生进行审美实践以及完善学生人格三个方面进行审美教学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美育 教学观念 审美个性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文化馆审美教育中审美个性的培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雯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101-101,共1页
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个性的培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阐述了审美教育和审美个性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我国文化馆在群众审美个性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促进文化馆审美教育中群众审美个性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逸鹏画作风格和审美个性探究
4
作者 宁瑶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5期15-17,共3页
林逸鹏的画作体现出简约、宁静、抽象的风格,这与其所竭力倡导的新精神有关,也与其独特的审美个性有关。他继承了传统优秀文化,又借鉴了外来文化的精华,用自己的创作启迪人们用"对于和平的理解和追求"的新精神为中国画作开辟... 林逸鹏的画作体现出简约、宁静、抽象的风格,这与其所竭力倡导的新精神有关,也与其独特的审美个性有关。他继承了传统优秀文化,又借鉴了外来文化的精华,用自己的创作启迪人们用"对于和平的理解和追求"的新精神为中国画作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 简约 宁静 抽象 审美个性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乐府歌星孟奇玉的演唱兼论通俗唱法的技法特点与审美个性
5
作者 王霭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通俗唱法 技法特点 技巧方法 歌唱艺术 自我意识 通俗音乐 审美个性 声音位置 歌曲 音乐会演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德星花鸟画的审美个性
6
作者 应稼昌 《改革与开放》 2005年第2期46-47,共2页
传统神韵与现代构成共建出清冷静谧的灵境.奇崛的艺术语言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显示出高德星花鸟画的审美个性所在。
关键词 花鸟画 艺术语言 审美个性 神韵 传统 精神气质 现代 冷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行渐远的“美丽乡愁”总是挥之不去——对沈从文艺术作品审美个性的再认识
7
作者 任志刚 《阴山学刊》 2015年第6期34-38,107,共6页
沈从文笔下,湘西边寨有三美,即山水美、民俗美、人性美,凸显了一抹淡淡沉落的"乡愁"。他融合贯通政治观、宗教观、道德观、人生信仰和价值取舍等诸多文化要素,呈现了特定历史年代别致、善美而纯真的山水人情。他书写的人与自... 沈从文笔下,湘西边寨有三美,即山水美、民俗美、人性美,凸显了一抹淡淡沉落的"乡愁"。他融合贯通政治观、宗教观、道德观、人生信仰和价值取舍等诸多文化要素,呈现了特定历史年代别致、善美而纯真的山水人情。他书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对于当下亦有借鉴和反观意义:城镇化进程中,道德滑落、人性缺失、功利严重、价值扭曲等问题丛生,处理好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统一,有助于重铸民族精神,最终实现"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纯美人性 自然的和谐 审美个性 乡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词的审美个性
8
作者 吴帆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79-81,共3页
论苏轼词的审美个性吴帆苏轼的词既能从心所欲,从肺腑中流出,又不逾越词之"规矩",既能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创造,又能超逸形体之外而富有远韵,这是苏轼词所独具的审美个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 论苏轼词的审美个性吴帆苏轼的词既能从心所欲,从肺腑中流出,又不逾越词之"规矩",既能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创造,又能超逸形体之外而富有远韵,这是苏轼词所独具的审美个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苏轼以前的婉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婉约词 花蕊夫人 审美个性 审美特征 《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国维 豪放词 富春江 政治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与原则的统一——论学术期刊编辑的审美准则
9
作者 高建立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5-67,共3页
编辑审美是编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渗透着编辑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特征。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是学术期刊保持持久生命力和自身特色的基础,而编辑主体的审美原则则是学术期刊保持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的关键。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 编辑审美是编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渗透着编辑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特征。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是学术期刊保持持久生命力和自身特色的基础,而编辑主体的审美原则则是学术期刊保持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的关键。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学术期刊编辑的审美准则。遵守这一编辑审美准则,对办好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编辑 审美个性 审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音乐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轩辕 《江苏教育》 2022年第17期31-35,共5页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会受自身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影响,必然会对音乐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化审美素养,必须发挥其积极性,全面激活通感机制,增强音乐感知能力。而建构和运用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能够有力促进学生... 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会受自身的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影响,必然会对音乐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化审美素养,必须发挥其积极性,全面激活通感机制,增强音乐感知能力。而建构和运用个性化审美通感教学方法,能够有力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感受音乐的美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 个性审美 听视”通感“ 听动”通感“ 异类”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审美的培养
11
作者 张西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年第20期79-79,共1页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个性化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提升高中生对语文内容的个性化审美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了解语文内容,体会语文学科文字的魅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个性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大梓 李勋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正确把握艺术形态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一般审美共性和特殊审美个性两方面,对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揭示它们之间具有审美共性的同时又具有各自审美特点的美学本质。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数码图形艺术 审美共性 审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图形与传统绘画的审美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大梓 李勋祥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9-74,共6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中,正确把握艺术形态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形式美、物质媒介性与技艺性、历史文化积淀性、沉浸感、交互性五个方面,对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揭示它们之间具有各自审美特点的美学...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中,正确把握艺术形态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形式美、物质媒介性与技艺性、历史文化积淀性、沉浸感、交互性五个方面,对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揭示它们之间具有各自审美特点的美学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数码图形艺术 审美共性 审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建辉 《云梦学刊》 2006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文学教育是一项涉及到民族文化素质的十分重大的文化工程,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历史来看,英美文学教学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英美文学教学首先需要更新文学观念,其次是要在教学中选择好文学文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并进而... 文学教育是一项涉及到民族文化素质的十分重大的文化工程,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历史来看,英美文学教学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英美文学教学首先需要更新文学观念,其次是要在教学中选择好文学文本,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并进而通过审美教育,提升本民族国民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学 文学观念 审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的个性与目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华威 冯伟一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期97-97,共1页
个人的感觉、认知、情感、价值、信仰、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倾向等因素在想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我们把它称作审美个性。而这种审美个性直接影响设计者在设... 个人的感觉、认知、情感、价值、信仰、性格、气质、能力、兴趣、倾向等因素在想象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人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我们把它称作审美个性。而这种审美个性直接影响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的个性表现。设计的目的性即它的功能性,以服装设计为例,除了少数是概念性设计或者作为一种纯粹的欣赏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作品 审美个性 心理功能 心理结构 个性表现 服装设计 设计者 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作个性及其二重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宪年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33-140,共8页
随着作家现代意识的觉醒和加强,创作个性愈来愈被艺术家所重视,并成为艺术生命的独特标志。与此相适应,批评界也对作家的创作个性给予特别的关注,除刊出了不少对它的专题研究文章外,即使是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也往往有专节谈创作个性。... 随着作家现代意识的觉醒和加强,创作个性愈来愈被艺术家所重视,并成为艺术生命的独特标志。与此相适应,批评界也对作家的创作个性给予特别的关注,除刊出了不少对它的专题研究文章外,即使是对作家、作品的评论,也往往有专节谈创作个性。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实属可喜,然欣喜之余却又感到不满和焦虑,因为在这些文章中,有时往往把创作个性和作家人格、作家个性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个性 作家主体 二重性 审美潜能 艺术家 作家人格 审美个性 艺术作品 个性潜能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个性与欣赏个性
17
作者 陈宪年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创作个性 创作主体 潜在读者 欣赏主体 文艺创作 个性审美心理 作家 艺术家 心理要素 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探析——评《服装与表演艺术》
18
作者 徐剑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3-I0004,共2页
服装一直是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纺织服装工艺的快速进步,服装已从早期单一的遮衣蔽体之物逐渐转变为民众审美表达的载体。音乐作为对服装表演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其与服装表演艺术的深度融合,成为了... 服装一直是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纺织服装工艺的快速进步,服装已从早期单一的遮衣蔽体之物逐渐转变为民众审美表达的载体。音乐作为对服装表演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其与服装表演艺术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民众审美个性的集中体现,音乐在服装艺术表演中不仅能够引导服装表演模特展现其情绪波澜,还能调动现场观众的氛围,引起情感共鸣并给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由郭海燕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2月出版的《服装与表演艺术》一书基于音乐本身特性和服装表演艺术形态,立足二者的深度融合,阐明了音乐与服装表演的依存关系,以及音乐艺术在服装表演中的重要性,为音乐艺术在服装表演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了促进二者深度融合,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迎合大众需求和个性化的审美表达,利用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彰显不同服装表演的内涵,借助音乐艺术展现现代服装艺术,彰显服装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表演 服装工艺 审美表达 深度融合 大众需求 音乐艺术形式 审美个性 视听盛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思维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策略
19
作者 罗正文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49-151,共3页
文章基于对服装立体裁剪中创意思维的应用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法等方式,对服装立体剪裁的现状以及创意思维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创意思维在服装立体剪裁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能为服装立体剪裁拓展思路,打破传统... 文章基于对服装立体裁剪中创意思维的应用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实地调查法、文献法等方式,对服装立体剪裁的现状以及创意思维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创意思维在服装立体剪裁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能为服装立体剪裁拓展思路,打破传统设计思维,更符合当代人的个性化审美需求。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还需要寻求更科学的应用策略,通过在造型结构、材料肌理、构成理论以及折纸艺术等方面应用创意思维,促进服装立体剪裁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思维 立体裁剪 个性审美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越文化关系研究的新开拓——评顾琅川新著《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
20
作者 王吉鹏 吴金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1,83,共5页
从僻处一隅的浙东大地走出的鲁迅、周作人兄弟,作为站在时代思想制高点上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对浙东文化的接纳与扬弃、突破与升华中,走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但二人对浙东文化感应与取舍又不尽相同,使其在五四文坛各领一极,各呈辉煌... 从僻处一隅的浙东大地走出的鲁迅、周作人兄弟,作为站在时代思想制高点上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对浙东文化的接纳与扬弃、突破与升华中,走向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但二人对浙东文化感应与取舍又不尽相同,使其在五四文坛各领一极,各呈辉煌。而鲁迅、周作人自幼寝馈其间的浙东大地及其文化有着怎样的内涵特征,对二人产生了何种相同或相异的影响,其各自的思想人格及审美个性又有哪些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文化 文化关系 鲁迅 兄弟 现代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审美个性 思想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