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色的石油多彩的诗——略论曾涵复石油诗的审美世界
1
作者 毛序竹 赵伶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36,共3页
中国当代诗歌的分野有一片属于石油诗。曾涵复是四川乃至中国石油行业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石油诗,关注石油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佳作迭出,独领风骚。读他的石油诗,可以领略其不倦的人生追求和审美理想,感受其别样的思想情怀... 中国当代诗歌的分野有一片属于石油诗。曾涵复是四川乃至中国石油行业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石油诗,关注石油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佳作迭出,独领风骚。读他的石油诗,可以领略其不倦的人生追求和审美理想,感受其别样的思想情怀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涵复 石油诗 四川石油诗人 审美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世界的文化审美与文化现象的审美世界——阿城、郑万隆、李杭育小说创作鸟瞰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文超 《江淮论坛》 1987年第2期64-70,共7页
有的文学思潮,所打旗号上书写的词儿也许不那么严密,但创作实绩却令人刮目相看。“文学寻根”思潮大概属于这一类。我们想论述的,是在这一思潮中成就显著,引起文艺界内外注意的三位青年作家。尽管生活、创作经历不尽相同,但在一九八四... 有的文学思潮,所打旗号上书写的词儿也许不那么严密,但创作实绩却令人刮目相看。“文学寻根”思潮大概属于这一类。我们想论述的,是在这一思潮中成就显著,引起文艺界内外注意的三位青年作家。尽管生活、创作经历不尽相同,但在一九八四、八五年前后,同其它作家一起,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世界 文化现象 文学思潮 文学寻根 中国文学 郑万隆 创作经历 李杭育 作家 现象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世界的本质:效应形态论
3
作者 苗启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美是融心物于一体的形态。如何从客观性立场上界说美的心物一体性,是一直困惑人们的问题。本文提出:这样心物一体的形态,是事物人心在其规定情境中相互作用的作用方式,反应方式所组成的效应化的状态,即效应形态,而非事物的本来属... 美是融心物于一体的形态。如何从客观性立场上界说美的心物一体性,是一直困惑人们的问题。本文提出:这样心物一体的形态,是事物人心在其规定情境中相互作用的作用方式,反应方式所组成的效应化的状态,即效应形态,而非事物的本来属性。在效应形态中,事物突破了其物与物、心与物之间的界线(物的东西有其神态特征,心的东西有其物态特征),将二者融为一体。审美世界的物质就是这突破了物物界线和心物界线的效应形态所组成的效应化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世界 效应形态 心物同化 效应化的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
4
作者 胡传吉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苏炜是出色的文学家(小说、散文、诗词皆有代表作)、书画家、音乐家,也是重要的学者、师者,诸艺皆得心应手、颇有成就。苏炜的长篇小说《迷谷》,“以怪力乱神之奇幻,续接《山海经》之神话,再现屈赋之南方雄奇浪漫。《迷谷》创造无与伦... 苏炜是出色的文学家(小说、散文、诗词皆有代表作)、书画家、音乐家,也是重要的学者、师者,诸艺皆得心应手、颇有成就。苏炜的长篇小说《迷谷》,“以怪力乱神之奇幻,续接《山海经》之神话,再现屈赋之南方雄奇浪漫。《迷谷》创造无与伦比的感觉及审美世界,作者集神话、历史及现实为一体,于天大地大中树立人之大,是难得一见的奇书与大书,其貌及状,有如在赤水及昆仑之间遗失的玄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世界 苏炜 《山海经》 《迷谷》 屈赋 怪力乱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与人生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卫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8-93,79,共7页
当人们把审美从认识论的范畴和实践论的范畴还原为生存论范畴的时候,就会发现,孔子的“乐”、庄子的“游”、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席勒的“活的形象”,直至马克思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都是将审美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生存方... 当人们把审美从认识论的范畴和实践论的范畴还原为生存论范畴的时候,就会发现,孔子的“乐”、庄子的“游”、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席勒的“活的形象”,直至马克思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都是将审美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境界来加以追求的。在艺术实践中,人们通过情感的对象化与形式化来扩大个体生存的意义和影响,并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中进入对现实人生的超越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与理性 人生价值 审美超越 审美表现 人生境界 生命境界 审美世界 审美形式 审美解放 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曾繁仁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美育在当代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中介作用 ,具体表现在对审美世界观的培养、文化的养成 ,对德智体其它各育的渗透和协调 ,对人文精神的补缺与弘扬 。
关键词 美育 素质教育 中介作用 审美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育与建构和谐人格 被引量:2
7
作者 贾静 宋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80,共5页
技术的统治和建立在技术文明基础上的平面文化是导致个体人格失衡和精神危机的主要根源,而重建审美之维就是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必要途径。当代美育对于个体和谐人格完整人性的建构,主要通过审美态度的陶养、审美趣味与能力的提... 技术的统治和建立在技术文明基础上的平面文化是导致个体人格失衡和精神危机的主要根源,而重建审美之维就是恢复人性完整建构和谐人格的必要途径。当代美育对于个体和谐人格完整人性的建构,主要通过审美态度的陶养、审美趣味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境界的培养来实现的。美育对于塑造和谐人格的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其二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平衡,其三是当下性与永恒性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育 和谐人格 审美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山区家族的苦情和沉思——评施原钰的小说
8
作者 解怀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施原钰,多年的山区家乡生活和在县机关工作,赋予了他许多厚重深切的人生体验和感悟,那艰苦的人生经历和多愁善感深沉好思的头脑,又孕育了他执着而艰难的艺术追求。在温馨而酸楚的创作劳动中,他以他的自我、生活、文学,为我们描绘了这样... 施原钰,多年的山区家乡生活和在县机关工作,赋予了他许多厚重深切的人生体验和感悟,那艰苦的人生经历和多愁善感深沉好思的头脑,又孕育了他执着而艰难的艺术追求。在温馨而酸楚的创作劳动中,他以他的自我、生活、文学,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艺术审美世界;多情纤细、委婉深沉的笔调渲染出凝重悲凉的氛围,飘逸着人生的苦涩味和清冷的色调,流淌着哀婉真挚的情绪。贫瘠闭塞的黄土山地作了自然和文化的背景,承载着多味的人生和一个个感情动荡的灵魂。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画廊,所展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小说 人生体验 艺术追求 形象画廊 审美世界 人生经历 作品 艺术世界 现实生活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绕家园,心系雨象:论赵晓梦
9
作者 周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9-70,共2页
梦绕家园,心系雨象:论赵晓梦周原赵晓梦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各大小报刊发表作品,至今已有200多篇作品问世,现结集《爱的小雨》和《给雨取个名》出版。他以一颗聪颖敏慧之心统摄生活种种物象,融化为优美而朴实,清纯而又情深... 梦绕家园,心系雨象:论赵晓梦周原赵晓梦从1986年开始在全国各大小报刊发表作品,至今已有200多篇作品问世,现结集《爱的小雨》和《给雨取个名》出版。他以一颗聪颖敏慧之心统摄生活种种物象,融化为优美而朴实,清纯而又情深的文字,抗拒着虚假与享乐对生活的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童年记忆 家园意识 传统意蕴 目的和价值 雨意象 中国诗学 审美世界 社会责任心 学生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回潮?(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沃尔夫冈·韦尔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100,共8页
对于美学话语圈中最近常提的所谓"美的回潮",本文认为其实更应视之为美这一话题的回潮,并从三方面加以论证。1)十九世纪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的艺术理论中,美的对立面一直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美,而是针对美的具体观念。2)当下对于... 对于美学话语圈中最近常提的所谓"美的回潮",本文认为其实更应视之为美这一话题的回潮,并从三方面加以论证。1)十九世纪以来尤其是二十世纪的艺术理论中,美的对立面一直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美,而是针对美的具体观念。2)当下对于美的诉求,其理由与效果甚为可疑。3)当下话语中显然缺少有关美的吸引力,或崇高的、惊人的美及其普遍性的讨论。最近对美的兴趣重新燃起,其原因大部分还很肤浅于表,且外在于艺术本身,这一兴趣的根源在于日常世界的审美化。虽说我们所发现的许多美受到文化制约,崇高的美却并非如此,其吸引力的泉源比具体文化远为深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话语 日常世界审美 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