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从本刊网站查询作者稿件审理结果的启事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作者 审理 稿件 查询 网站 启事 编辑部 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异步审理的功能定位及规则建构
2
作者 孙志煜 冯文婷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7,共7页
数字技术的迭代催生司法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首次对非同步审理作出回应,建构起“三位一体”的数字诉讼体系。异步审理作为该体系中最具解构性的程序创新,其本质是对民事诉讼基本价值序列的重构。作为民事诉讼程... 数字技术的迭代催生司法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首次对非同步审理作出回应,建构起“三位一体”的数字诉讼体系。异步审理作为该体系中最具解构性的程序创新,其本质是对民事诉讼基本价值序列的重构。作为民事诉讼程序革新产物,异步审理对直接言词原则的虚置、对集中审理主义的悖反以及对庭审中心主义的解构,均触及传统诉讼程序的价值内核,其功能定位与规则建构亟待理论回应。异步审理的功能定位应确立“原则-例外”二元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就程序适用条件、程序转换、审判公开等方面进行规则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审理 同步审理 在线诉讼 互联网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纠纷异步审理制度构建
3
作者 王恬 杨逢柱 王丽莎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0-85,共6页
在互联网医疗普遍应用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诉讼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医疗纠纷快速解决的现实需求。本研究从缺乏法律适用依据、获取电子医疗数据存在障碍及纠纷解决信任度低等方面提出该制度的适用困境,分析出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为异步... 在互联网医疗普遍应用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诉讼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医疗纠纷快速解决的现实需求。本研究从缺乏法律适用依据、获取电子医疗数据存在障碍及纠纷解决信任度低等方面提出该制度的适用困境,分析出产生上述困境的原因为异步审理规则尚不完善、电子医疗数据获取规定不完善、异步审理效率及认可度不高。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可通过建立统一且细化的异步审理规则、强化区块链对电子医疗数据的保全力度并完善获取规定、强化互联网异步审理诉讼平台建设等方式优化异步审理制度,针对性建立互联网医疗纠纷异步审理制度,为异步审理的诉讼方式应用于互联网医疗纠纷解决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审理 互联网医疗 医疗纠纷 电子医疗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理顺序的反思与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雅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2,共9页
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审理顺序既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又关涉被告人刑民责任的协同确定,是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立法尚未对此类案件的审理顺序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在探索过程中... 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审理顺序既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又关涉被告人刑民责任的协同确定,是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立法尚未对此类案件的审理顺序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在探索过程中做法不一,有“先刑后民”的,有“刑民并进”的,严重影响了司法的规范性。为保障实现修复生态环境、协同刑民责任等多元化诉讼目的,人民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应遵循刑事惩罚与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的基本理念,采用“刑—民—刑”为主、“先刑后民”为辅的审理模式,并通过强化判决说理性对“刑—民—刑”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防范。此外,还应正确看待和解与调解对审理顺序的影响,一旦发现对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的公告可能影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应及时调整审理顺序,先行作出刑事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审理顺序 “先刑后民” “刑—民—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法院场景下的直接言词原则--以视频审理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江涛 江国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在法理上,直接言词原则乃司法裁判的一般原则,因此,当然地适用于视频审理之中。但基于视频审理模式场域的虚拟化,衍生出直接的相对化和言词的数据化,使得“在线”冲击了“在场”、“平面”破坏了“直面”、“数说”影响了“言说”。就... 在法理上,直接言词原则乃司法裁判的一般原则,因此,当然地适用于视频审理之中。但基于视频审理模式场域的虚拟化,衍生出直接的相对化和言词的数据化,使得“在线”冲击了“在场”、“平面”破坏了“直面”、“数说”影响了“言说”。就其性质而言,视频审理模式中“在线”仍具有“在场”的亲历性;以“人—机—人”呈现的“平面”仍具有“直面”的直接性;“数说”在本质上仍不失“言说”的言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审理 直接言词原则 亲历性 直接性 言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法院在线诉讼“异步审理”模式 被引量:38
6
作者 谢登科 赵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8,共11页
在线庭审在空间维度上使庭审从实体物理空间转换到虚拟网络空间,在线诉讼异步审理则在时间维度上改变了传统诉讼活动的实现样态。在“异步审理”模式下,法官与当事人诉讼活动的“非同步”性,使其诉讼信息交流方式呈现“离散”状态,诉讼... 在线庭审在空间维度上使庭审从实体物理空间转换到虚拟网络空间,在线诉讼异步审理则在时间维度上改变了传统诉讼活动的实现样态。在“异步审理”模式下,法官与当事人诉讼活动的“非同步”性,使其诉讼信息交流方式呈现“离散”状态,诉讼时间线的延长使各审理环节失去紧密联系,法官心证的形成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因其非同步性的审理外观,异步审理呈现出“书面外观+口头内在”的特征。但是,法官仍然需要亲历诉讼两造“留言式”的互动争讼,并以当事人主张的证据和争辩作为裁判形成的基础,因而其并未背离直接言词审理原则的基本精神。异步审理的特殊审理形态及其与传统同步审理的运行差异,决定了在对其规则构建时应当设置必要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法院 异步审理 同步审理 在线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审死刑案件的公开审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铭暄 朱本欣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7,共4页
公开审判与司法公正,二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审死刑案件普遍实行公开审判,不仅在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程序人权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限制死刑的适用,彰显对生命权的特别尊重方面,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开庭审理是公开审... 公开审判与司法公正,二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审死刑案件普遍实行公开审判,不仅在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程序人权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限制死刑的适用,彰显对生命权的特别尊重方面,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开庭审理是公开审判最基本的要求。目前司法实践以《刑事诉讼法》第187条作为法律依据,对死刑二审案件实行所谓的“书面审理”的做法,不仅是对该法律规定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生命至上与程序公正理念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死刑案件 公开审理制度 《刑事诉讼法》 司法公正 犯罪事实 生命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的变革与优化之策——由知识产权法庭到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被引量:7
8
作者 黄玉烨 李青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230,共8页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有利于统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实现民、行两大诉讼程序的对接。但知识产权法庭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而非独立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其本身无权设立派出法庭,这可能会抑制其效能的发挥。...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有利于统一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裁判标准,实现民、行两大诉讼程序的对接。但知识产权法庭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而非独立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其本身无权设立派出法庭,这可能会抑制其效能的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审理大量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制度设计亦不符合其职能定位。我国应当将该知识产权法庭从最高人民法院中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高级人民法院级别"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同时逐步增加地方知识产权法院的数量,允许知识产权上诉法院设置派出法庭,赋予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直接裁决知识产权效力的权力,发挥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指导作用,以真正建立体系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庭 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上诉审理机制 派出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实体要件的审理程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韩长印 郑金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7-84,共8页
我国现行《破产法》并未明确将破产原因等破产实体要件作为当事人争议和法院审理的对象为其设定正式的审理程序。司法实践中,不少法院是把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都放在破产受理这一程序中进行审查的,这样做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程序... 我国现行《破产法》并未明确将破产原因等破产实体要件作为当事人争议和法院审理的对象为其设定正式的审理程序。司法实践中,不少法院是把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都放在破产受理这一程序中进行审查的,这样做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程序启动及案件受理效力等方面有关程序正当性的怀疑,但毕竟受理程序并非正式的审理程序,其程序空间较为狭小,难以承受审理破产实体要件的沉重任务。从增加整个破产程序运行的正当性和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出发,新《破产法》有必要为破产实体要件设立较为正式的审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理程序 破产原因 实体要件 审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面审”抑或“开庭审”: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审理方式探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贾志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45,共14页
自刑事速裁程序试点以来,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是否应省略庭审程序即采用书面审理方式存在争议。在刑事一体化的理论视野下,基于与域外处罚令程序的对比,我国速裁程序目前并不具备"书面审"的条件。从实体维度来看,速裁程序所适... 自刑事速裁程序试点以来,我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是否应省略庭审程序即采用书面审理方式存在争议。在刑事一体化的理论视野下,基于与域外处罚令程序的对比,我国速裁程序目前并不具备"书面审"的条件。从实体维度来看,速裁程序所适用的案件尚未"轻微"到可以书面审理的程度,处罚令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在某种程度上是与我国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大致相当,速裁程序采用"书面审"有违比例原则。在程序维度上,速裁程序审前阶段对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还未"充分"到足以省略庭审的程度,庭审程序在保障和核查被告人认罪认罚及程序选择的自愿性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当务之急乃进一步完善速裁案件的庭审程序,而非将其省略。首先,在宏观认识上应明确开庭审理对于速裁程序的意义;其次,在微观操作层面应重塑开庭审理的具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速裁程序 处罚令程序 书面审理 开庭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法院在线审理刑事案件之隐忧及纾解 被引量:32
11
作者 韩旭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4,共11页
“智慧法院”建设的倡导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推动法院在线审理刑事案件呈迅猛发展之势。但是在线审理存在冲击直接言词原则、减损司法的威仪、被告人辩护权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不仅加剧庭审的形式化,而且导致审理程序公正性和司法... “智慧法院”建设的倡导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推动法院在线审理刑事案件呈迅猛发展之势。但是在线审理存在冲击直接言词原则、减损司法的威仪、被告人辩护权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不仅加剧庭审的形式化,而且导致审理程序公正性和司法权威性的降低。在线审理刑事案件仅是线下物理空间审理的例外和补充,主要适用于速裁程序审理且被告人同意的案件和召开庭前会议以及证人、鉴定人在特殊情况下作证的环节,不能将线上审理常态化和普遍化。法院应尊重和保障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法律援助全覆盖应“覆盖”至在线审理的案件,在线审理具有不同于线下审理的特点,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庭审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应尽快制定在线审理的技术规范,并将5G技术应用于在线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线上审理 权利保障 程序正当 司法威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犯罪案件的分案审理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杰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1-204,共14页
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以及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应该并案审理。分案审理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以采用:一种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并案审理无法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另一种是为保护被告人的利益而有必要... 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以及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应该并案审理。分案审理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以采用:一种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并案审理无法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另一种是为保护被告人的利益而有必要分案审理的。分案审理,应该设立科学合理的决定程序:赋予法院分案审理的审查决定权,赋予被告人对分案审理决定的参与权、救济权,明确分案审理违法的程序性后果等。分案审理后,应该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尤其应该赋予被告人对共犯的完整对质权。妥善处理前案裁判与后案裁判的关系,明确前案裁判对后案裁判没有预决效力,最多只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分案审理 并案审理 对质权 裁判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审理模式下证据失权制度重构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会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0-160,共11页
适时提出义务是实现集中审理的重要一环,而适时提出义务的正当性亦离不开集中审理的制度体系。受对策性立法的影响,举证时限与集中审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出现了背离:2001年《证据规定》为提升诉讼效率而规定举证时限,未能在集中审理的框... 适时提出义务是实现集中审理的重要一环,而适时提出义务的正当性亦离不开集中审理的制度体系。受对策性立法的影响,举证时限与集中审理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出现了背离:2001年《证据规定》为提升诉讼效率而规定举证时限,未能在集中审理的框架内整体谋划,而当时当事人证据收集手段与程序保障的不足,又进一步消减了证据失权的正当性;至2012年《民事诉讼法》及其后的《民诉法解释》,集中审理的改革思路初步形成,争点整理程序得以完善,但证据失权却流于空文。举证时限应在集中审理的制度框架下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证据收集能力与程序保障情况,重构宽严得当的失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失权 诉讼促进 集中审理 证据收集 程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常态化现象透析与问题疏解——以D省Z市中院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田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4,共10页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上诉的案件,屡屡遭遇"开庭难"。刑事二审案件不开庭审理的常态化现象,源自于法律条文粗疏、...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上诉的案件,屡屡遭遇"开庭难"。刑事二审案件不开庭审理的常态化现象,源自于法律条文粗疏、法官认知偏差、案多人少压力、司法场域约束等多重因素。我们应该培塑法官对审理方式适用的价值认知,调整相关法律条文的模糊失当,设置可量化的审理方式适用标准,优化审理方式适用流程等措施,实现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规范化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常态化 审理方式适用 现象透析 疏解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能动”与现实修正:新民主主义外侨案件审理的司法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齐滨 孙光妍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81-83,共3页
哈尔滨地理位置毗邻俄罗斯、朝鲜和日本,自开埠以来,大量的外侨涌入使哈尔滨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并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多元文化的特色。在学术界对"司法能动"热议的今天,笔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哈尔滨解放区审理外侨案件进行普查... 哈尔滨地理位置毗邻俄罗斯、朝鲜和日本,自开埠以来,大量的外侨涌入使哈尔滨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并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多元文化的特色。在学术界对"司法能动"热议的今天,笔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哈尔滨解放区审理外侨案件进行普查和分析发现,哈尔滨解放区法院为了及时地处理外侨纠纷、维护政权稳定,尝试了民国法律"六法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时期 案件审理 司法能动 司法经验 哈尔滨 地理位置 多元文化 政权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二审审理方式之改革 被引量:21
16
作者 陈永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二审对于纠正一审裁判的错误,保障正确惩罚犯罪、防止无罪的人受到错误追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二审法院对被追诉方上诉的案件很少开庭审理,这对于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正义和程序公正都极其不利。二审开庭审理是许多国家... 二审对于纠正一审裁判的错误,保障正确惩罚犯罪、防止无罪的人受到错误追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二审法院对被追诉方上诉的案件很少开庭审理,这对于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正义和程序公正都极其不利。二审开庭审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行作法。建议我国在未来立法时规定无论是对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还是对辩护方上诉的案件,二审法院都应当开庭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理方式 刑事二审制度 检察机关 抗诉案件 刑事诉讼 程序公正 实体正义 审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刑事案件审理模式之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同君 赵鹰 韦跃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162,共4页
审理重大刑事案件模式不仅关系着刑罚目的之实现,而且关联着被犯罪所破坏之社会关系的恢复,更是刑事司法取得民众认同的重要条件。延期审理不仅有损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效应之发挥与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而且为权钱交易、司法腐败... 审理重大刑事案件模式不仅关系着刑罚目的之实现,而且关联着被犯罪所破坏之社会关系的恢复,更是刑事司法取得民众认同的重要条件。延期审理不仅有损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效应之发挥与恢复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而且为权钱交易、司法腐败提供了制度空间,因此,重大刑事案件审理模式应奉行集中审理原则。为此,必须明确重大刑事案件的范围、完善相应的诉讼规范,并向社会及时公开案件审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刑事案件刑罚目的 集中审理延期审理 刑事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公益诉讼审理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7,共13页
行政公益诉讼审理的直接法律依据近乎空白,司法解释不详,人们对《行政诉讼法》诸多审理规则能否适用于行政公益诉讼常处于困惑状态。本文依据《行政诉讼法》和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将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作为讨论起点,围绕对提起行政公... 行政公益诉讼审理的直接法律依据近乎空白,司法解释不详,人们对《行政诉讼法》诸多审理规则能否适用于行政公益诉讼常处于困惑状态。本文依据《行政诉讼法》和公益诉讼司法解释,将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条件作为讨论起点,围绕对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审查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后的审理两个领域,阐述当下行政公益诉讼审理最为突出、颇有争议的系列问题,包括起诉条件的构成、是否应当存在起诉期限、审查起诉的方式与内容,以及是否可以适用一并审查、裁定驳回起诉、简易程序、调解、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和撤诉等《行政诉讼法》的既有规定。在此基础上,对公益诉讼司法解释与法律规则的完善提出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公益诉讼 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与融合:民事二审审理方式实践运行与规则预设的检视和改造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承运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5-193,共9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上坚持二审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例外"为基本取向,但多年来二审审理的实践选择却并未遵循立法预设的路径,甚至呈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与冲突。随着司法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新《民事诉讼法》... 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上坚持二审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例外"为基本取向,但多年来二审审理的实践选择却并未遵循立法预设的路径,甚至呈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与冲突。随着司法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新《民事诉讼法》的出台,二审开庭得到强化,从表面上看实现了实践向理论的回归,但数据的背后却暗含着对开庭方式的异化和扭曲。面对复杂的司法现状,我们不能简单地做出价值判断,而应对实践与规则各自做出检视和反思,通过理念对接和程序改造消弭冲突的进路,实现多元司法价值的平衡与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审理方式 审判公正 审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审理的集中化研究——以庭审程序为中心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万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庭审是集中审理的关键,集中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开庭审理中得以落实的,审理是否实现了集中化也主要是在开庭审理阶段体现出来。对于我国是否实现了审理的集中化,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国立法上并没有严格区分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虽然... 庭审是集中审理的关键,集中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开庭审理中得以落实的,审理是否实现了集中化也主要是在开庭审理阶段体现出来。对于我国是否实现了审理的集中化,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国立法上并没有严格区分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虽然有些案件表现出来的是只经过一次庭审即告终结,但这实际上是建立在多次"非正式开庭"基础上的。而且由于"非正式开庭"喧宾夺主成为法官获取案件信息的主要渠道,开庭本身都不具有实质意义,就更谈不上有集中、连续地开庭审理的可能。有鉴于此,为了实现审理的集中化,就需要对现有的开庭审理程序进行改革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集中审理 庭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