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审公诉案件审理期限制度改革研究
1
作者 赵恒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6-276,共11页
随着刑事案件多层次诉讼体系不断完善,一审公诉案件审理期限制度逐渐成型。根据实务反馈和学理探讨,该制度总体上与一审审判程序类型多元化发展同频共振,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包括未能充分适应审判繁简分流的需要、影响公安司法机关... 随着刑事案件多层次诉讼体系不断完善,一审公诉案件审理期限制度逐渐成型。根据实务反馈和学理探讨,该制度总体上与一审审判程序类型多元化发展同频共振,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包括未能充分适应审判繁简分流的需要、影响公安司法机关的职权配置关系、损害被追诉人与被害人的合法权利等方面。对此,需要统筹采取应对方案:以审判中心主义理念统筹推进审理期限制度和相关制度改革;贯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以优化职权配置关系;调整现行审理期限规定以提升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水平;为被追诉人与被害人依法有效行使诉讼权利提供时间保障;完善法定审限内结案率等绩效考核制度以提高刑事审判质量。由此,方能为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提供智识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理期限 公诉案件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繁简分流 审判中心主义 职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审理民事案件的期限
2
作者 肖根宝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2期58-58,共1页
民事诉讼法(试行)对案件的受理、起诉书副本的送达、答辩、公告、上诉等期限都分别作了规定,而对案件审理期限却未作规定。作为审理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的“操作规程”,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未作具体规定,不能不说是现行民... 民事诉讼法(试行)对案件的受理、起诉书副本的送达、答辩、公告、上诉等期限都分别作了规定,而对案件审理期限却未作规定。作为审理民事案件(包括经济纠纷案件)的“操作规程”,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未作具体规定,不能不说是现行民诉法的一个瑕疵,很有必要议一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理民事案件 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法 经济纠纷案件 民诉法 法律程序 起诉书 双方当事人 瑕疵 提起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简易程序的规范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民事简易程序过于简单的立法设计,不利于两便精神与诉讼经济原则。因此除坚持《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外,应以公正与效率、方便诉讼与合法原则为理念对现行简易程序进行创新。规范化的简易程序应设计为:审判组织专职化;适用范围标准双重... 民事简易程序过于简单的立法设计,不利于两便精神与诉讼经济原则。因此除坚持《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外,应以公正与效率、方便诉讼与合法原则为理念对现行简易程序进行创新。规范化的简易程序应设计为:审判组织专职化;适用范围标准双重化———以诉讼标的额与案件性质为标准;开启网上远程立案新形式;增设庭前调解制度;延长审理期限;加设二审程序及独任审判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简易程序 《民事诉讼法》 两便精神 诉讼经济原则 适用范围 当事人 程序选择权 运行规则 庭前调解制度 诉讼文书 立案形式 审理期限 二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诉法修改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谢佑平 杨富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0-160,F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刑事诉讼法 集中审理原则 证据制度 简易程序 认罪制度 审理期限 二审程序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死刑复核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行政诉讼法审限之延长
5
作者 王春业 蒋礼巧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5,共5页
新行政诉讼法对审理期限进行了修改,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延长。然而,诉讼审限的延长将加大原告的诉讼成本、降低和减弱公民对司法救济的信心与期望、延缓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惩治并将加重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必须根据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和保... 新行政诉讼法对审理期限进行了修改,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延长。然而,诉讼审限的延长将加大原告的诉讼成本、降低和减弱公民对司法救济的信心与期望、延缓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惩治并将加重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必须根据行政诉讼自身的特点和保护公民权益的需要对行政诉讼审限进行改革与完善。要在现有的审理期限内加快审判进度,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简易程序,要以提高法官素质为契机提高审案效力和进度,并在未来行政诉讼法再修时将审理期限进行更多的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审理期限 简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祺国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8-12,共5页
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种案件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司法自由裁量问题。如何保证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遏制其滥用,是司法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属性 法律制度植根于社会之中。社会是法律的“母体”。一定的法律... 司法机关在处理各种案件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司法自由裁量问题。如何保证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遏制其滥用,是司法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属性 法律制度植根于社会之中。社会是法律的“母体”。一定的法律制度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离开社会基础的法律无异是“一纸空文”。透过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司法自由裁量权的生成与其他法律制度,司法制度一样拥有同样的基础:这就是社会对法律和司法的要求。人类社会自从有了法律和为实施法律设置专门的司法机构以来,都有—个司法自由裁量权问题。因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是何种性质的司法制度,作为重要专政工具之一的司法机关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的现实:即法律规范的普遍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裁量权 民事诉讼法 中止执行 民事案件 法律规范 免予起诉 执法观念 最高司法机关 审理期限 案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