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技审度与新科技文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大椿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60,198,199,共17页
审度科技文化,其要在审时度势,得出恰当的结论,作出必要的抉择。从科技审度的观点看,科学成为主流文化后所滋生的科技文化霸权,已使科学与文化渐行渐远。随着宽容文化理念的兴起,在科学与艺术、人文之间,出现了对话与融合的趋势。当下...
审度科技文化,其要在审时度势,得出恰当的结论,作出必要的抉择。从科技审度的观点看,科学成为主流文化后所滋生的科技文化霸权,已使科学与文化渐行渐远。随着宽容文化理念的兴起,在科学与艺术、人文之间,出现了对话与融合的趋势。当下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重新找回科学所失去的文化内蕴,重建一种有文化的科学,即所谓新科技文化。寻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乃是科技发展中最主要的价值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审度
科技文化
对话融合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底线思维与科技审度: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益东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3,199,共14页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底线思维解决非共识下的议而不决;科技审度和审度思维所特有的执两用中、包容互补、多元开放、整合升级、共识决策等,可提供有效的治理对策。科技转型是治理科技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科技审度可发挥重要的启发与引导作用,以构建真善美的新型科技发展模式,加快世界科学中心建设,据此总结出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以作为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审度
高风险社会
动车困境
误识内卷
科技重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作人借鉴西方Essai的考古探源与历史审度
被引量:
3
3
作者
庄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92,共7页
本文通过西方Essai文体的涵义及其嬗变的考古探源,论述周作人采择Essai中的絮语体随笔,同时融合民族散文的传统,率先提倡、尝试"美文"的多维构因与历史功绩,但其摒弃论议体随笔亦给文体创造与现代散文带来不可弥补的硬伤。
关键词
周作人
借鉴
Essai
考古探源
历史
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科技审度的历史实践视角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大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
采用历史实践视角是马克思科技审度的重要特点。马克思的历史实践视角即所谓历史的视角,以及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劳动的视角、资本化的视角、人性复归的视角。采用历史实践视角,马克思对科技的审度可被梳理为:在科技史探究下把握科技,以...
采用历史实践视角是马克思科技审度的重要特点。马克思的历史实践视角即所谓历史的视角,以及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劳动的视角、资本化的视角、人性复归的视角。采用历史实践视角,马克思对科技的审度可被梳理为:在科技史探究下把握科技,以生产实践为"母体"剖析科技,以批判资本"暴力"为目标审视科技,在人类解放的自由愿景中驾驭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科技
审度
历史视角
生产实践
资本化
人性复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另类、审度、文化科学及其他——对质疑的回应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大椿
《哲学分析》
2013年第6期43-53,192,共11页
对《哲学分析》论坛"科技时代怎样看待科学"有关质疑的回应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何谓另类科学哲学?"另类"的关键词是什么?第二,"审度"与"辩护"、"批判(解构)"有何不同?第三,何...
对《哲学分析》论坛"科技时代怎样看待科学"有关质疑的回应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何谓另类科学哲学?"另类"的关键词是什么?第二,"审度"与"辩护"、"批判(解构)"有何不同?第三,何谓科学文化?为什么要文化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类科学哲学
审度
辩护
解构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钟律四书之钟律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5,63,共7页
本文通过对钟律专著——《钟律书》一卷,《钟律纬》一卷,《钟律通考》六卷,《钟律陈数》一卷——四书所述内容的全面考察,初步得出如下结论:钟律一词有着——起源干黄钟、贵乎适中的有关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的制度——这一基...
本文通过对钟律专著——《钟律书》一卷,《钟律纬》一卷,《钟律通考》六卷,《钟律陈数》一卷——四书所述内容的全面考察,初步得出如下结论:钟律一词有着——起源干黄钟、贵乎适中的有关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的制度——这一基本内涵。准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钟律概念的框架或有所损益,钟律的异名概念“律吕”、“律学”也曾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律四书
黄钟
适中
有关备数
和声
审度
嘉量
权衡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本与开新的变奏:文化重建问题的学理检视
7
作者
崔丽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文化的生成、存续和化育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并与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及社会生产方式紧密关联。文化重建的多维场景中,通过对原有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和对外来文化的甄别性借鉴,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达致文化自身推陈出新的...
文化的生成、存续和化育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并与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及社会生产方式紧密关联。文化重建的多维场景中,通过对原有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和对外来文化的甄别性借鉴,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达致文化自身推陈出新的整体层级跃迁。这一过程,对于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重建
固本
开新
文化发展
繁荣
学理
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审度与新科技文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大椿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60,198,199,共17页
文摘
审度科技文化,其要在审时度势,得出恰当的结论,作出必要的抉择。从科技审度的观点看,科学成为主流文化后所滋生的科技文化霸权,已使科学与文化渐行渐远。随着宽容文化理念的兴起,在科学与艺术、人文之间,出现了对话与融合的趋势。当下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重新找回科学所失去的文化内蕴,重建一种有文化的科学,即所谓新科技文化。寻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乃是科技发展中最主要的价值走向。
关键词
科技
审度
科技文化
对话融合
真善美
Keywords
reconside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alogue and integration
unity of the truth
goodness
beauty and holiness
分类号
N1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底线思维与科技审度: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
被引量:
4
2
作者
刘益东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73,199,共14页
文摘
当前AI大爆发及其应对乏力表明,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人类社会的脆弱及学界研究的薄弱,更加凸显人类风险防控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及其引发的科技危机与人类安全危机,已把人类带入高风险社会。用底线思维与刘大椿提出的科技审度予以破解:底线思维解决非共识下的议而不决;科技审度和审度思维所特有的执两用中、包容互补、多元开放、整合升级、共识决策等,可提供有效的治理对策。科技转型是治理科技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科技审度可发挥重要的启发与引导作用,以构建真善美的新型科技发展模式,加快世界科学中心建设,据此总结出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以作为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指南。
关键词
科技
审度
高风险社会
动车困境
误识内卷
科技重大风险
Keywords
reconside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 risk society
emu train’s dilemma,involution of mistaken recognition,catastrophic risks of s&t
分类号
N1 [自然科学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作人借鉴西方Essai的考古探源与历史审度
被引量:
3
3
作者
庄萱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92,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西方Essai文体的涵义及其嬗变的考古探源,论述周作人采择Essai中的絮语体随笔,同时融合民族散文的传统,率先提倡、尝试"美文"的多维构因与历史功绩,但其摒弃论议体随笔亦给文体创造与现代散文带来不可弥补的硬伤。
关键词
周作人
借鉴
Essai
考古探源
历史
审度
Keywords
Zhou Zuo-ren
using for reference
Essai
origin exploration
historic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I207.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科技审度的历史实践视角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大椿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20,共11页
文摘
采用历史实践视角是马克思科技审度的重要特点。马克思的历史实践视角即所谓历史的视角,以及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劳动的视角、资本化的视角、人性复归的视角。采用历史实践视角,马克思对科技的审度可被梳理为:在科技史探究下把握科技,以生产实践为"母体"剖析科技,以批判资本"暴力"为目标审视科技,在人类解放的自由愿景中驾驭科技。
关键词
马克思
科技
审度
历史视角
生产实践
资本化
人性复归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另类、审度、文化科学及其他——对质疑的回应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大椿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哲学分析》
2013年第6期43-53,192,共11页
文摘
对《哲学分析》论坛"科技时代怎样看待科学"有关质疑的回应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何谓另类科学哲学?"另类"的关键词是什么?第二,"审度"与"辩护"、"批判(解构)"有何不同?第三,何谓科学文化?为什么要文化科学?
关键词
另类科学哲学
审度
辩护
解构
文化科学
Keywords
alternative philosophy of science
reconsideration
justification
deconstruction
civilized science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钟律四书之钟律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洪军
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5,63,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钟律专著——《钟律书》一卷,《钟律纬》一卷,《钟律通考》六卷,《钟律陈数》一卷——四书所述内容的全面考察,初步得出如下结论:钟律一词有着——起源干黄钟、贵乎适中的有关备数、和声、审度、嘉量、权衡的制度——这一基本内涵。准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钟律概念的框架或有所损益,钟律的异名概念“律吕”、“律学”也曾出现。
关键词
钟律四书
黄钟
适中
有关备数
和声
审度
嘉量
权衡的制度
Keywords
four bell-temperament books, Huangzhong, moderate, harmony, observe and judge, balance system
分类号
J61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本与开新的变奏:文化重建问题的学理检视
7
作者
崔丽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文摘
文化的生成、存续和化育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并与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及社会生产方式紧密关联。文化重建的多维场景中,通过对原有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和对外来文化的甄别性借鉴,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达致文化自身推陈出新的整体层级跃迁。这一过程,对于我们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文化重建
固本
开新
文化发展
繁荣
学理
审度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技审度与新科技文化
刘大椿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底线思维与科技审度:高风险社会治理的要义与进路
刘益东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周作人借鉴西方Essai的考古探源与历史审度
庄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科技审度的历史实践视角
刘大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另类、审度、文化科学及其他——对质疑的回应
刘大椿
《哲学分析》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钟律四书之钟律考
王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固本与开新的变奏:文化重建问题的学理检视
崔丽娜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