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宏贵 周丹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章阐述了“发现程序”的由来、含义及其利弊 ,剖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 ,论述了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就如何设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现程序提出了一些见解。笔者认为 :我国在立法... 文章阐述了“发现程序”的由来、含义及其利弊 ,剖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 ,论述了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就如何设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现程序提出了一些见解。笔者认为 :我国在立法上可以直接采用“证据交换程序”、“确立争点程序”等提法 ,是否进入上述程序 ,采用当事人申请和法官依职权决定两种方式 ;当事人双方在法官主持下交换证据 ;法官也可应当事人申请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 ;同时必须建立举证时限制度 ,原则上当事人应在庭审前举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民事诉讼法 立法 证据交换制度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发现程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之构想 被引量:9
2
作者 占善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本文以审前程序之意旨及其功能为切入点 ,分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所存在的妨碍庭审公正及效率的纰漏 ,并就如何进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程序公正 言词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7-23,共7页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 ,虽然也有审前的准备程序 ,但从立法和司法的现状来看 ,该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功能缺陷 ,起不到证据整理、争点固定和促成和解的功能。改革审前准备程序应当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 ,在诉讼模式的选择上采辩论主义与职...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 ,虽然也有审前的准备程序 ,但从立法和司法的现状来看 ,该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功能缺陷 ,起不到证据整理、争点固定和促成和解的功能。改革审前准备程序应当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 ,在诉讼模式的选择上采辩论主义与职权进行主义相结合的模式。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不能搞一刀切 ,在第一审程序中 ,对不同的案件 ,应当设计不同的审前准备程序供法院选择适用 ,对于简单的案件 ,作必要准备后及时开庭 ,对于复杂的案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中国 民事诉讼法 立法 司法 辩论主义 职权进行主义 改革 诉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民事诉讼中的审前准备程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程序 审前准备程序 民事诉讼 诉讼公正 英美法系国家 诉讼效率 民事纠纷 完善 加拿大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晴辉 陈红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2-116,共5页
本文从“直接开庭”存在的弊端入手 ,以程序正义为出发点 ,在比较、分析不同国家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司法实践 。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中国 审前准备程序 争点 证据开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36,共7页
民事诉讼中的审前准备程序是开庭审理前独立的诉讼阶段,各国对此规定不尽相同。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民事诉讼活动由只注重开庭审理逐步向开庭审理与审前准备并重转变。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 民事诉讼中的审前准备程序是开庭审理前独立的诉讼阶段,各国对此规定不尽相同。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民事诉讼活动由只注重开庭审理逐步向开庭审理与审前准备并重转变。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诉讼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和阶段。目前,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存在主持主体不明确、独立性不够突出、诉答失权制度缺失、证据收集与交换不完善、庭前会议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应从我国司法实践出发,借鉴国外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成功经验,建立我国特有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以彰显程序正义,保障实体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改革构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硕 《政法论丛》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审前准备程序是法院受理案件开庭审理之前所进行的全部诉讼活动,以当事人整理争点和收集证据为主要内容,其在保证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维护程序安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 审前准备程序是法院受理案件开庭审理之前所进行的全部诉讼活动,以当事人整理争点和收集证据为主要内容,其在保证诉讼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维护程序安定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的审前程序实际上仍然局限于仅为法官审理案件提供准备的狭隘范围内,其弊端已经开始逐步显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准备程序 现状 改革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探析
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8-238,共1页
李邦军撰文《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探析》指出,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准备程序。我国现行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主要存在诉答程序、证据交换、证据失权和证据收集等方面的缺陷,难以起到... 李邦军撰文《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探析》指出,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准备程序。我国现行的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主要存在诉答程序、证据交换、证据失权和证据收集等方面的缺陷,难以起到确定争点、整理证据及促进和解的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加以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前准备程序 民事诉讼法 程序改革 准备 证据交换 诉答程序 证据收集 证据失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审前程序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9
作者 许尚豪 蔡卫忠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1-74,共4页
审前程序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方向 ,但对审前程序的认识 ,还处于较为功利的层面上 ,缺乏认真和务实的研究和考察 ,对一些基本问题尚存在一些偏颇甚至是错误的观念 ,对此必须予以厘清 ,否则就无法健康有序地推进我国的司法改革。
关键词 程序 审前准备程序 证据交换制度 中国 司法程序 诉讼体制 改革 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审前会议”之立法比较和实务运作 被引量:5
10
作者 柯葛壮 《东方法学》 2013年第3期137-146,共10页
在比较和参考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审前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新刑诉法框架下"审前会议"的具体运作方法。(1)为增强审前会议的案件分流功能,审前会议的议题范围除立法明确规定的以外,至少还可以包括... 在比较和参考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的"审前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新刑诉法框架下"审前会议"的具体运作方法。(1)为增强审前会议的案件分流功能,审前会议的议题范围除立法明确规定的以外,至少还可以包括以下两项重要内容:听取是否适用简易程序的意见和听取是否适用刑事和解的意见。(2)审前会议在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应对讨论的问题作出必要的处理决定。包括非法证据排除的问题等。(3)在特殊情况下,审前会议可以进行必要的审前证据调查。适用审前会议调查证人的目的和场合限于以下两种:一是为及时收集和保全证人证言,以免证据灭失;二是为保护证人目的而适用审前会议调查证人,作为证人出庭之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议 审前准备程序 裁决 证据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案多人少”的应对困境及其出路——以民事案件为中心的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海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58,共11页
"案多人少"是目前我国法院系统的一个实践问题。"案多人少"的现有应对之策陷入如下困境:员额制下增人不现实;减案是治本之策,但提高诉讼门槛迫使当事人远离诉讼欠缺正当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因权威性不足影响运行... "案多人少"是目前我国法院系统的一个实践问题。"案多人少"的现有应对之策陷入如下困境:员额制下增人不现实;减案是治本之策,但提高诉讼门槛迫使当事人远离诉讼欠缺正当性;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因权威性不足影响运行实效;深度挖潜提高诉讼效率已达边际。即便是当下法院颇为倚重的繁简分流,也因存在内在逻辑冲突而制约其运行实效。在我国2002 2014年民事诉讼案件的结案方式中,撤诉和调解结案率共计60%左右。可见,通过撤诉和调解结案的纠纷中蕴含着当事人能够和解的极大可能性,这为扩展调解程序的强制性适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并且还应对审前准备程序进行实质化改造,使其具有独立分流案件的程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多人少” 繁简分流 强制调解 审前准备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