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刑事诉讼法对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视角
1
作者 刘少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85,286,共13页
我国2012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程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与完善。此种修改凸显了尊重诉讼规律、回应现实问题、契合时代发展、体现刑事政策的鲜明特色。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出的... 我国2012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程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与完善。此种修改凸显了尊重诉讼规律、回应现实问题、契合时代发展、体现刑事政策的鲜明特色。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其对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发挥着导向与规范的作用。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视角,审视新刑事诉讼法在审判程序方面的改革,指出其进步之处与缺陷所在,对于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改革主要从审判程序的设置、审判对象、证据制度、二审程序与再审程序等方面突出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事审判程序 审判程序设置 审判对象 证据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犯罪审判程序论 被引量:8
2
作者 马贵翔 柴晓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59,共4页
我国关于共同犯罪审判程序的法律规定零散稀疏、立法位阶较低,难以有效规范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案件的审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当合并审理使庭审流于形式,指控排序和指定辩护等制度的缺失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不当的分案审理使案件... 我国关于共同犯罪审判程序的法律规定零散稀疏、立法位阶较低,难以有效规范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案件的审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当合并审理使庭审流于形式,指控排序和指定辩护等制度的缺失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不当的分案审理使案件事实难以查明。共同犯罪审判程序具有别于一人单独犯罪案件审判程序的独特机理,立法应当对共同犯罪牵连管辖、合并审理和分案审理的条件、合并审理的质证规则、共同犯罪案件被告人的指控排序和指定辩护制度、上诉权利的行使等作出系统周详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审判程序 合并审理 分案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诏狱审判程序的构成及其运行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天辉 毛佩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3,228,共10页
在皇权推动下,明英宗正统时期确立诏狱审判程序,其法律性质上属于司法惯例,而非规范化的法律审判程序,这给后世皇帝突破程序留下空间。在诏狱审判程序设计上,具有皇权主导、参与部门权力相互制衡和非法司部门参与的特点,但其运行过程中... 在皇权推动下,明英宗正统时期确立诏狱审判程序,其法律性质上属于司法惯例,而非规范化的法律审判程序,这给后世皇帝突破程序留下空间。在诏狱审判程序设计上,具有皇权主导、参与部门权力相互制衡和非法司部门参与的特点,但其运行过程中,因程序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参与部门非法定授权、违反权力制衡规律等因素,带来司法审判不公,被权臣所操纵等弊端,其历史命运也走到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诏狱 审判程序 明英宗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程序反向运行的法律控制研究——以审判程序为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宁 石晓波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刑事程序反向运行是两大法系国家刑事法律中共同存在的非常态制度,具有运行上的逆向性、适用上的例外性和法定性,具有有利于发现真相和维护程序权威的积极价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违程序的经济性和人道性。通过选取审判程序作为考察对象... 刑事程序反向运行是两大法系国家刑事法律中共同存在的非常态制度,具有运行上的逆向性、适用上的例外性和法定性,具有有利于发现真相和维护程序权威的积极价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违程序的经济性和人道性。通过选取审判程序作为考察对象,发现审判阶段的反向程序撤回起诉和发回重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异化现象,应强化程序的司法审查、肯定当事人的诉讼参与和贯彻无罪推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程序反向运行 审判程序 撤回起诉 发回重审 法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缺席审判程序之审视——基于刑事一体化原理之考量 被引量:7
5
作者 梅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历经特别没收程序和强制医疗程序的"隐性"承认,最终由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所确立。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能够经受诉讼参与原则的拷问,在刑事一体化立场亦符合刑罚目的的要求。对比域外...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历经特别没收程序和强制医疗程序的"隐性"承认,最终由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所确立。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能够经受诉讼参与原则的拷问,在刑事一体化立场亦符合刑罚目的的要求。对比域外立法,我国设置贪污受贿犯罪的缺席审判程序,旨在严密海外追逃、追赃的刑事法网。基于提高诉讼效率、保障被害人权益和彰显刑罚目的的考量,应当在明晰轻罪范畴的基础上构建轻刑案件的缺席审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一体化 《刑事诉讼法》 缺席审判程序 刑罚目的 轻刑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朝末年的刑事审判程序——以审级制度为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娜鹤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8-143,共6页
清末关于审判制度的改革并不彻底,在审判厅完全设置地区,审判程序按照四级三审制进行;审判厅部分设置地区是由州县行政长官负责初审,但第二审改由审判厅进行,府、按察使司以及督抚的司法机能完全丧失,实现了司法和行政的分离;在审判厅... 清末关于审判制度的改革并不彻底,在审判厅完全设置地区,审判程序按照四级三审制进行;审判厅部分设置地区是由州县行政长官负责初审,但第二审改由审判厅进行,府、按察使司以及督抚的司法机能完全丧失,实现了司法和行政的分离;在审判厅未设置地区仍使用逐级审转复核制。行政兼理司法与四级三审制的并用反映出清末司法改革的不彻底性,但当时的清政府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试图通过程序的制定弱化制度间的不兼容,通过四级三审制的审判程序对逐级审转复核制审判程序下的案件加以司法救济,力图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审判程序 审级制度 逐级审转复核制 四级三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刑事诉讼中的特别审判程序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晓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辩诉交易 检察机关 审判程序 被告人 诉讼程序 意大利 证据材料 刑事诉讼法 诉讼中 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泉司法档案所见县知事兼理审判程序及其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铮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9-136,2+160,共8页
1912至1927年间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下诉讼审判程序大量援引《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的条款。通过龙泉司法档案可以发现,由当事人本人负责的传讯制度与缺席审判制度,列明援据法律的、规范化的判决或堂谕制作,以及具有终审意义的上诉制度,... 1912至1927年间县知事兼理司法制度下诉讼审判程序大量援引《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的条款。通过龙泉司法档案可以发现,由当事人本人负责的传讯制度与缺席审判制度,列明援据法律的、规范化的判决或堂谕制作,以及具有终审意义的上诉制度,都是对传统诉讼机制的重大变革,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诉讼审判制度的动作方式,也有效地革除了传统诉讼机制中容易出现的屡票不案、反复翻讼等弊。虽然离审判独立的司法改变目标相距甚远,但从县级审判机构诉讼审判的运作机制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诉讼制度从传统向近代化演进的重大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程序 县知事兼理司法 龙泉司法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判程序违法处理中的因果关系考量
9
作者 占善刚 徐莹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151,共15页
在“续审制”的背景下,第二审法院如果认为上诉有理由,原则上应撤销原判决自行裁判,特定情形下方能发回重审。无论是基于实体法上的错误还是审判程序违法,上诉是否有理由均应以其与原判决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第二审法院只有在审判程序... 在“续审制”的背景下,第二审法院如果认为上诉有理由,原则上应撤销原判决自行裁判,特定情形下方能发回重审。无论是基于实体法上的错误还是审判程序违法,上诉是否有理由均应以其与原判决存在因果关系为前提,第二审法院只有在审判程序违法对判决结果有影响时方可撤销原判决。我国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乃至1991年正式颁行的《民事诉讼法》均明文规定了审判程序违法处理中的因果关系标准,但未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妥当地适用,并对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时以“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标准代替因果关系标准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行《民事诉讼法》区分对待实体错误与程序违法,规定只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才发回重审,不符合审判程序违法处理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也弱化了第二审法院对第一审程序违法的处理功能,亟待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程序违法 因果关系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撤销原判决 自行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改革刑事审判程序的几点意见
10
作者 徐静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13,共3页
对改革刑事审判程序的几点意见徐静村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的问题。已经酝酿了数年时间。由于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司法机关积极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界持续进行深入研讨,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对改革刑事审判程序的几点意见徐静村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的问题。已经酝酿了数年时间。由于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司法机关积极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界持续进行深入研讨,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是应当看到.目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程序 检察机关 被告人 简易程序 刑事案件 刑事诉讼法 免予起诉制度 退回补充侦查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自诉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中的心理疏导机制研究——以“吴中样本”为视角
11
作者 卢宁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已经对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中的心理疏导机制作出了原则规定,但对司法实践中有关心理疏导的启动程序和适用对象、心理咨询师的选任和身份定位、心理评估报告的性质和具体运用、心理咨询师的法庭教育内容等...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已经对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中的心理疏导机制作出了原则规定,但对司法实践中有关心理疏导的启动程序和适用对象、心理咨询师的选任和身份定位、心理评估报告的性质和具体运用、心理咨询师的法庭教育内容等仍需进一步规范和探索。在明晰心理疏导机制的概念和价值功能基础上,展示具有自身特色的"吴中样本",可以为思考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实现心理疏导和全程法庭教育良性互动提供完善与创新的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机制 全程法庭教育 刑事审判程序 “爱心妈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降低刑事审判程序成本的政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东 《学海》 CSSCI 2004年第3期97-105,共9页
刑事诉讼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司法资源的活动 ,刑事审判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 ,降低诉讼成本。成本分析是对刑事审判程序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 ,刑事审判程序成本具有交易成本的性质。刑事审判程序成本政策主要有成本转... 刑事诉讼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司法资源的活动 ,刑事审判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 ,降低诉讼成本。成本分析是对刑事审判程序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 ,刑事审判程序成本具有交易成本的性质。刑事审判程序成本政策主要有成本转嫁和成本降低两个方面。减少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 ,缩短诉讼周期 ,避免诉讼迟延 ,完善简易程序 ,加强司法独立 ,健全刑事审判程序体系等是降低成本 ,提高诉讼效率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程序 诉讼成本 刑事诉讼 诉讼周期 简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公正性及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友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4-75,共2页
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公正性及实现李友忠公正是现代法律制度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是法律的精神实质。审判,作为法律适用形式之一。被视为救治社会冲突的最终和最彻底形式,它的公正性则是保持法律制度永恒生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刑... 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公正性及实现李友忠公正是现代法律制度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是法律的精神实质。审判,作为法律适用形式之一。被视为救治社会冲突的最终和最彻底形式,它的公正性则是保持法律制度永恒生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刑事审判,一方面,要在准确、及时地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审判程序 起诉状一本主义 审判人员 控辩双方 直接言词原则 被告人 程序公正性 庭审前 控辩平等 职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审判程序和法”关系论述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祺国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22,共2页
“审判程序和法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 “审判程序和法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象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8页)这是马克思在1842年底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提交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所作的论述。在我国诉讼理论界,在论及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相互关系时,总是离不开引用马克思的这一论述,以此来概括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有偏颇的,诉讼理论界对其的理解也是值得商榷的。现冒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命形式 相互关系 审判程序 两者关系 历史条件 程序法与实体法 诉讼理论 社会关系 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控诉审判程序质疑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朝曦 孙保齐 《政法论丛》 CSSCI 1996年第4期34-36,共3页
无控诉审判程序质疑于朝曦,孙保齐无控诉审判程序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5条设立的不经侦查预审和审查起诉,而直接由人民法院判决的一种特殊的刑事诉讼程序。其基本特征是... 无控诉审判程序质疑于朝曦,孙保齐无控诉审判程序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5条设立的不经侦查预审和审查起诉,而直接由人民法院判决的一种特殊的刑事诉讼程序。其基本特征是,有受刑事处罚人而无控告人,有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法 民事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妨碍公务 审判人员 第二审人民法院 控审分离 受处罚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建林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8-71,共4页
在 1 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已不适应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应建设更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 ,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
关键词 刑事审判程序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犯罪 完善 中国 符合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诉案件适用简易审判程序初探
17
作者 薛喜堂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6-77,共2页
自诉案件适用简易审判程序初探薛喜堂一自诉案件适用简易审判程序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的审判一般都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公诉案件的规定进行的。比如,在开庭之前都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开庭审判... 自诉案件适用简易审判程序初探薛喜堂一自诉案件适用简易审判程序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的审判一般都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关于公诉案件的规定进行的。比如,在开庭之前都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开庭审判时都要经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诉案件 刑事诉讼法 简易程序 简易审判 公诉案件 开庭审判 审判程序 人民法院 法庭审判 法庭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席审判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差异化构建与调适--以节省司法资源与追回国家资产为视角
18
作者 郑英龙 路浩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4,156,共15页
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主要功能、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竞合。同时,二者在竞合的表象后面,在适用案件范围和适用条件上呈现出弱层次性,而在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上存在本质差别。缺席审判程序是刑事对人之诉,对案件的证明标准与... 缺席审判程序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主要功能、适用对象上存在明显竞合。同时,二者在竞合的表象后面,在适用案件范围和适用条件上呈现出弱层次性,而在程序性质和证明标准上存在本质差别。缺席审判程序是刑事对人之诉,对案件的证明标准与普通案件无异;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对物之诉,带有强烈的民事程序属性,对案件的证明标准相对较低。二者存在的上述差异,尤其在证明标准方面的差异,为司法实践的程序选择适用提供了客观衡量基准。在具体程序选择问题上,检察机关可构建基于政策和法律的二元考量模式。此外,两种程序的竞合关系及存在的证明标准差异也使得二者具有互相转换的理论可行性。立足于当前司法实践和立法现状,可在补全各程序的必备条件后进行程序转换,这不仅可节省司法资源和追回国家资产,也有利于“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基于诉审关系,两种程序转换的主体应为检察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缺席审判程序 对人之诉 对物之诉 证明标准 程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处理刑事涉案财物的行为性质与程序选择——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视角
19
作者 初殿清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42,共13页
法院处理刑事涉案财物的程序选择,需以实体法上对应的“特别没收”权力性质作为思考起点,分析法院处理刑事涉案财物的行为性质,进而讨论不同行为性质之下的审判程序选择。特别没收权力性质包括三类:刑事法律后果体系中的刑罚、刑事法律... 法院处理刑事涉案财物的程序选择,需以实体法上对应的“特别没收”权力性质作为思考起点,分析法院处理刑事涉案财物的行为性质,进而讨论不同行为性质之下的审判程序选择。特别没收权力性质包括三类:刑事法律后果体系中的刑罚、刑事法律后果体系中的非刑罚措施、刑事法律后果体系之外的权力样态。法院处理涉案财物的行为性质分别属于:审理量刑事项、审理非刑罚措施事项、审理民事诉讼客体。据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审判程序和案外人参与模式。《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程序选择的基本前提,应当明确法院处理涉案财物的行为性质是审理刑事法律后果体系中的非刑罚措施;根据审判内容逻辑,可将涉案财物处理环节放在定罪环节之后、量刑环节之前;对于情况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审限”,辅以“另行审理”;应明确听证等听取案外人意见方法的法律效力及其如何与案件审理相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刑事涉案财物 特别没收 行为性质 审判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缺席审判与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适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晓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是应对因涉嫌贪污贿赂等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境外无法进行刑事追诉难题的程序创新,其创设具有对外宣示和对内回应双重价值。这一程序与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存在适用范围的竞合。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覆盖事项全面...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是应对因涉嫌贪污贿赂等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境外无法进行刑事追诉难题的程序创新,其创设具有对外宣示和对内回应双重价值。这一程序与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存在适用范围的竞合。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覆盖事项全面、规范解释优先和裁判效力权威的优势,决定了其效力位阶高于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但在具体适用中,当二者存在适用空间模糊时,由于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在裁判稳定性和可执行性方面的优势,应当优先适用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 对人追诉 对物没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