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院庭长的审判监督权 被引量:6
1
作者 万毅 杨春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将院庭长的审判监督权制度化和程序化。从内涵上讲,院庭长的审判监督权可分为审判行政事务监督权和审判业务监督权。其中,院庭长的审判业务监督权因为带有指令权的性质,而可能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将院庭长的审判监督权制度化和程序化。从内涵上讲,院庭长的审判监督权可分为审判行政事务监督权和审判业务监督权。其中,院庭长的审判业务监督权因为带有指令权的性质,而可能与法官的办案主体地位相悖,其存在具有某种现实合理性,但需要从制度层面严格规范、从操作层面严格规制,此项赋权实际上是一项具有过渡性的改革措施,这一改革对于改革者和被改革者来说,都属一种无奈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审判权运行机制 审判监督权 指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与协调: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国强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29,共2页
公诉权与审判监督权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公诉权具有审判监督的属性,也是检察机关最根本的监督手段;审判监督职能的实现,离不开公诉权的行使。二者的冲突可以通过转变公诉立场、调整监督时机、改进监督方法加以解决。
关键词 公诉权 审判监督权 法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事再审程序两个理论问题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举证时限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至此,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需要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 重构 对立统一关系 举证时限制度 审判监督权 时限问题 提起主体 再审诉权 当事人 检察院 学术界 申诉权 法院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