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国艺术史上的审丑意识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在中国艺术史的长廊里,珠玉纷披的艺术美使人属耳流目,留连忘返。但艺术的丑同样令人心灵颤动,体会到古拙天真的原始力量,感受到诙谐轻松的智慧机锋,领略到规范之外的神秘朦胧。作为艺术美的对立范畴——丑,不仅是美的补充和映衬,而且...
在中国艺术史的长廊里,珠玉纷披的艺术美使人属耳流目,留连忘返。但艺术的丑同样令人心灵颤动,体会到古拙天真的原始力量,感受到诙谐轻松的智慧机锋,领略到规范之外的神秘朦胧。作为艺术美的对立范畴——丑,不仅是美的补充和映衬,而且有其独特的历史流程和价值指向,是中国艺术上称为珍贵的奇观异景,同样值得我们的深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丑意识
中国艺术史
艺术
丑
美
丑
庄子
丑
角
丑
怪
贯休
艺术美
审
美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丑意识在池莉小说中的凸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建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池莉
小说
审丑意识
人性精神
生活体验
平民化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女小说家的审丑意识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幸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9-72,共4页
有人说:男子最珍重的品德是“刚强”,而女子是“柔弱”。我认为,柔弱并非女子最珍重的品德,只不过是女子的天性、局限性而已。诚如弗尼吉亚·美尔芙所指出的:“女小说家只有在勇敢地承认了女性的局限性后,才能去追求至善至美。”①...
有人说:男子最珍重的品德是“刚强”,而女子是“柔弱”。我认为,柔弱并非女子最珍重的品德,只不过是女子的天性、局限性而已。诚如弗尼吉亚·美尔芙所指出的:“女小说家只有在勇敢地承认了女性的局限性后,才能去追求至善至美。”①从某种视角看来,局限性即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丑意识
小说家
女子
作家作品
独特性
爱情
创作高潮
男子
茹志鹃
张爱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孤独的沙漠》中解读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
4
作者
张海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49-50,共2页
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通常以赞美为主要特性,作者通过表现人、事和物的美来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人们的审美意识带来的文学作品特性,但是,有美即有丑,对于丑陋的一面,作者如果只做蒙蔽或者一笔带过,那么就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因而...
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通常以赞美为主要特性,作者通过表现人、事和物的美来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人们的审美意识带来的文学作品特性,但是,有美即有丑,对于丑陋的一面,作者如果只做蒙蔽或者一笔带过,那么就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因而,当今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种写实主义的批判方式——审丑。本文从审美特性出发,对《孤独的沙漠》这一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审丑意识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的沙漠》
生态文学
审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丑意识·超越意识·农民意识批判——关于军事文学的思考
5
作者
叶鹏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5期97-101,90,共6页
题材本身的辩白至少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不惜血本地系统地一代代培养和造就军队专业作家。这些军队专业作家的任务似乎非常简单而确定;以文学的形式,表现这支军队的历史——历经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也表明...
题材本身的辩白至少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不惜血本地系统地一代代培养和造就军队专业作家。这些军队专业作家的任务似乎非常简单而确定;以文学的形式,表现这支军队的历史——历经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也表明这支军队的现状——历经变化的和平时期的军营,为此明确的任务,就在那些绿生生的作品脊背上,烙下了褐色的功利疤印。文学自然无法超越功利,但功利却无法创造出真正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文学
农民
意识
审丑意识
超越
意识
军队
军人
艺术美
新时期
批判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期先锋文学的审丑特征及价值取向》
6
作者
王洪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文革后“新时期”产生了足以改变整个民族审美/审丑意识及心理的先锋文学,但新时期以来从美学(Aesthetics,本文称为“感性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者却几乎成为一个空白。本论文力图以理论和实...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文革后“新时期”产生了足以改变整个民族审美/审丑意识及心理的先锋文学,但新时期以来从美学(Aesthetics,本文称为“感性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者却几乎成为一个空白。本论文力图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触及先锋文学这一中国人最为现代、最为敏感的心理意识领域和审美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审丑意识
感性学
文革
空白
审
美
新时期
十年
价值取向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味小说”的审美价值取向
被引量:
3
7
作者
罗昌智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7期24-26,共3页
“汉味小说”以其别致的艺术审美方式展示了武汉地域文化的形态特征,体现出特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即:世俗化的创作指向,原生态的叙事结构,冷峭凄婉的审丑意识,醇厚丰腴的文化风情。
关键词
世俗化
原生态
审丑意识
汉味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审美品格
8
作者
唐晴川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1,共4页
纵观 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 ,可以看到女性写作已不再停留在社会的、自然的层面上 ,而是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 ,在更高的层面上触及和深入到女性解放这一时代使命 ,并在艰难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审...
纵观 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 ,可以看到女性写作已不再停留在社会的、自然的层面上 ,而是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 ,在更高的层面上触及和深入到女性解放这一时代使命 ,并在艰难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审美品格。本文通过对 90年代女性写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个案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审
美品格
形而上意义
审丑意识
悲剧
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女性文学热点透视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10,116,共6页
当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坚实的文化存在 ,但同时也是一个虽然美丽却又斑驳繁复的文化探险领域。在一个强大的父权审美机制下进行写作的文学女性 ,保持着自身独异的精神气质和哲理思辩意识 ,以女性敏感而幽...
当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坚实的文化存在 ,但同时也是一个虽然美丽却又斑驳繁复的文化探险领域。在一个强大的父权审美机制下进行写作的文学女性 ,保持着自身独异的精神气质和哲理思辩意识 ,以女性敏感而幽闭的心灵在“沉默”中顽强叩击“世界”与“历史”的真相 ,以“清丽而越轨”的笔致书写出属于“女性”独有的身后那段被男权文化驱逐压抑着的历史处境和现实的生存困境。穿越女性文学异彩纷呈的外部表象诸如“私人化写作”、“审丑意识”、“文化建构”、“姐妹情谊”、“母女关系”等等 ,思索考察作为当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存在的女性书写行为将会发掘出一个具有新的知识增长点的学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私人写作
审丑意识
文化建构
姐妹情谊
母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艺术史上的审丑意识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浩
机构
西北大学中文系唐代文学研究室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文摘
在中国艺术史的长廊里,珠玉纷披的艺术美使人属耳流目,留连忘返。但艺术的丑同样令人心灵颤动,体会到古拙天真的原始力量,感受到诙谐轻松的智慧机锋,领略到规范之外的神秘朦胧。作为艺术美的对立范畴——丑,不仅是美的补充和映衬,而且有其独特的历史流程和价值指向,是中国艺术上称为珍贵的奇观异景,同样值得我们的深入探索研究。
关键词
审丑意识
中国艺术史
艺术
丑
美
丑
庄子
丑
角
丑
怪
贯休
艺术美
审
美注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丑意识在池莉小说中的凸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建华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池莉
小说
审丑意识
人性精神
生活体验
平民化
意识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女小说家的审丑意识
被引量:
3
3
作者
胡幸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9-72,共4页
文摘
有人说:男子最珍重的品德是“刚强”,而女子是“柔弱”。我认为,柔弱并非女子最珍重的品德,只不过是女子的天性、局限性而已。诚如弗尼吉亚·美尔芙所指出的:“女小说家只有在勇敢地承认了女性的局限性后,才能去追求至善至美。”①从某种视角看来,局限性即独特性。
关键词
审丑意识
小说家
女子
作家作品
独特性
爱情
创作高潮
男子
茹志鹃
张爱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孤独的沙漠》中解读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
4
作者
张海燕
机构
中原工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49-50,共2页
文摘
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通常以赞美为主要特性,作者通过表现人、事和物的美来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思想,这是人们的审美意识带来的文学作品特性,但是,有美即有丑,对于丑陋的一面,作者如果只做蒙蔽或者一笔带过,那么就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因而,当今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种写实主义的批判方式——审丑。本文从审美特性出发,对《孤独的沙漠》这一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审丑意识进行剖析。
关键词
《孤独的沙漠》
生态文学
审丑意识
分类号
I712.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丑意识·超越意识·农民意识批判——关于军事文学的思考
5
作者
叶鹏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5期97-101,90,共6页
文摘
题材本身的辩白至少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不惜血本地系统地一代代培养和造就军队专业作家。这些军队专业作家的任务似乎非常简单而确定;以文学的形式,表现这支军队的历史——历经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也表明这支军队的现状——历经变化的和平时期的军营,为此明确的任务,就在那些绿生生的作品脊背上,烙下了褐色的功利疤印。文学自然无法超越功利,但功利却无法创造出真正的文学。
关键词
军事文学
农民
意识
审丑意识
超越
意识
军队
军人
艺术美
新时期
批判
文学传统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期先锋文学的审丑特征及价值取向》
6
作者
王洪岳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文摘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中国文革后“新时期”产生了足以改变整个民族审美/审丑意识及心理的先锋文学,但新时期以来从美学(Aesthetics,本文称为“感性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者却几乎成为一个空白。本论文力图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触及先锋文学这一中国人最为现代、最为敏感的心理意识领域和审美领域。
关键词
先锋文学
审丑意识
感性学
文革
空白
审
美
新时期
十年
价值取向
领域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味小说”的审美价值取向
被引量:
3
7
作者
罗昌智
机构
荆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7期24-26,共3页
文摘
“汉味小说”以其别致的艺术审美方式展示了武汉地域文化的形态特征,体现出特有的审美价值取向,即:世俗化的创作指向,原生态的叙事结构,冷峭凄婉的审丑意识,醇厚丰腴的文化风情。
关键词
世俗化
原生态
审丑意识
汉味风情
分类号
I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审美品格
8
作者
唐晴川
机构
兰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1,共4页
文摘
纵观 19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 ,可以看到女性写作已不再停留在社会的、自然的层面上 ,而是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 ,在更高的层面上触及和深入到女性解放这一时代使命 ,并在艰难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审美品格。本文通过对 90年代女性写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个案的分析 。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审
美品格
形而上意义
审丑意识
悲剧
意识
Keywords
feminist writing
aesthetics
metaphysical significance
examination of the ugly
awareness of the tragic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女性文学热点透视
被引量:
1
9
作者
胡辛
机构
南昌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6-110,116,共6页
文摘
当代女性文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坚实的文化存在 ,但同时也是一个虽然美丽却又斑驳繁复的文化探险领域。在一个强大的父权审美机制下进行写作的文学女性 ,保持着自身独异的精神气质和哲理思辩意识 ,以女性敏感而幽闭的心灵在“沉默”中顽强叩击“世界”与“历史”的真相 ,以“清丽而越轨”的笔致书写出属于“女性”独有的身后那段被男权文化驱逐压抑着的历史处境和现实的生存困境。穿越女性文学异彩纷呈的外部表象诸如“私人化写作”、“审丑意识”、“文化建构”、“姐妹情谊”、“母女关系”等等 ,思索考察作为当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存在的女性书写行为将会发掘出一个具有新的知识增长点的学术领域。
关键词
女性文学
私人写作
审丑意识
文化建构
姐妹情谊
母女关系
Keywords
female literature
private writing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ister-hood
mother-danghter relationship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国艺术史上的审丑意识
李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审丑意识在池莉小说中的凸现
郑建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女小说家的审丑意识
胡幸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孤独的沙漠》中解读生态文学中的审丑意识
张海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审丑意识·超越意识·农民意识批判——关于军事文学的思考
叶鹏
《当代作家评论》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时期先锋文学的审丑特征及价值取向》
王洪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汉味小说”的审美价值取向
罗昌智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审美品格
唐晴川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当代女性文学热点透视
胡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