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倒氧气助燃”与“倾倒二氧化碳灭火”实验的组合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德前 周梅华 张羿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7-70,共4页
利用亚克力塑料板制作一个敞口的实验盒,通过实验盒中间的隔板可以排除烟囱效应对倾倒气体操作的干扰。在实验盒里依次进行倾倒氧气助燃、倾倒二氧化碳灭火两个组合实验,不仅现象有趣,而且结论可靠。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提高了实验教学... 利用亚克力塑料板制作一个敞口的实验盒,通过实验盒中间的隔板可以排除烟囱效应对倾倒气体操作的干扰。在实验盒里依次进行倾倒氧气助燃、倾倒二氧化碳灭火两个组合实验,不仅现象有趣,而且结论可靠。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氧气助燃 倾倒二氧化碳灭火 实验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二氧化硫实验的组合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永臻 魏海 李德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2,共3页
利用含硫火柴头、高锰酸钾稀溶液、氯化钡溶液、品红试纸和Y形试管等物品,设计了火柴头爆燃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及品红试纸褪色、检验SO2-4等系列实验。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直观、有趣、安全、环保等优点,不仅检验了二氧... 利用含硫火柴头、高锰酸钾稀溶液、氯化钡溶液、品红试纸和Y形试管等物品,设计了火柴头爆燃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及品红试纸褪色、检验SO2-4等系列实验。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直观、有趣、安全、环保等优点,不仅检验了二氧化硫气体的存在,还能说明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因此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柴头爆燃 检验二氧化硫 高锰酸钾稀溶液褪色 实验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利 王春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3年第4期46-47,51,共3页
本文基于组合轴系结构实验组件开发的<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文章中对实验目的、所采用的实验器件、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实验器件 实验内容 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耳形气膜孔的参数化设计与组合实验优化
4
作者 钱小东 鲍阿美 +2 位作者 魏双 卢宇峰 陈榴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0-467,476,共9页
孔型是提高气膜冷效的关键途径,猫儿形气膜孔冷却效果好,但是构型复杂。基于Isight软件,采用参数化建模优化猫儿形气膜孔。通过敏感性分析减少设计变量并缩小变量的取值范围,组合运用拉丁超立方法和均匀设计法构建实验样本,提高冷效预... 孔型是提高气膜冷效的关键途径,猫儿形气膜孔冷却效果好,但是构型复杂。基于Isight软件,采用参数化建模优化猫儿形气膜孔。通过敏感性分析减少设计变量并缩小变量的取值范围,组合运用拉丁超立方法和均匀设计法构建实验样本,提高冷效预测代理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代理模型的冷效预测值与数值模拟的偏差小于1.0%。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获得的优化孔的面平均冷效比参考孔提高了85.7%。采用实验方法测量结果显示,与参考孔相比,优化孔的面平均冷效提高了76%,横向冷效与中心线冷效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代理模型 参数化建模 敏感性分析 组合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旋转正交设计优化鹰嘴豆蛋白酶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继贤 程卫东 +1 位作者 田洪磊 詹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6-201,共6页
实验选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分步依次酶解鹰嘴豆蛋白,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实验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初始p H8.5,初始温度55℃,鹰嘴豆蛋白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碱性蛋白酶的... 实验选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分步依次酶解鹰嘴豆蛋白,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实验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初始p H8.5,初始温度55℃,鹰嘴豆蛋白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2000U/g,作用时间为2.5h,风味蛋白酶的添加量为4000U/g,作用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其最大水解度可达2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旋转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鹰嘴豆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白藜芦醇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黎继烈 励建荣 +2 位作者 李忠海 王卫 姜瑞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以花生根为原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探讨超声波提取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超声功率290 W,萃取时间5.5 min,液料比18∶1,白藜芦醇得率为(3.96±0.01)‰。乙醇浓度、料... 以花生根为原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探讨超声波提取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超声功率290 W,萃取时间5.5 min,液料比18∶1,白藜芦醇得率为(3.96±0.01)‰。乙醇浓度、料液比可极显著影响提取得率,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则影响显著提取得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乙醇浓度,其料液比、萃取时间和超声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藜芦醇 超声波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Pd/Hβ-Al_2O_3催化小桐子油一步加氢工艺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少朋 陈玉保 +5 位作者 赵永彦 杨顺平 高燕妮 郝亚杰 赵兴玲 苏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3-518,共6页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石化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使生物航空煤油的制备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得到一步催化加氢制生物航空煤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本文以小桐子油为原料、Pd/Hβ-Al_2O_3为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一步加氢制生物航空煤油...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石化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使生物航空煤油的制备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得到一步催化加氢制生物航空煤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本文以小桐子油为原料、Pd/Hβ-Al_2O_3为催化剂,在高压反应釜中一步加氢制生物航空煤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响应面法对工艺的反应条件(温度、氢压、转速)对C_8~C_(16)烃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310℃、氢压2.48MPa、转速86.17r/min为最佳实验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验证试验,脱氧率为99.98%,C_8~C_(16)烃的含量为7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小桐子油 生物航空煤油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珠硫酸酯化修饰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迎庆 干信 +1 位作者 谢笔钧 肖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0-143,共4页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实验设计方法,探讨了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珠的硫酸酯化修饰的最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硫酸基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度、氯磺酸用量和时间,且温度和氯磺酸用量两因子间相互作用极显著。回归方程达到...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实验设计方法,探讨了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珠的硫酸酯化修饰的最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硫酸基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度、氯磺酸用量和时间,且温度和氯磺酸用量两因子间相互作用极显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通过预测与验证得到硫酸酯化最优化工艺条件为:10g魔芋葡甘聚糖凝胶珠,氯磺酸用量为5.27mL,反应温度为39.4℃,反应时间为3.88h,在此条件下产物硫酸基含量质量分数为(24.40±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硫酸酯化 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对榨汁苹果表面腐生酵母菌杀菌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卫 李军 李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78,共5页
应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方法(CentralCompositeDesign)研究了二氧化氯对榨汁苹果原料表面的腐生酵母的杀菌规律。通过回归分析,用数学模型的方式表示了二氧化氯对苹果表面腐生酵母菌的杀菌规律,指出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浓度、杀菌时... 应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方法(CentralCompositeDesign)研究了二氧化氯对榨汁苹果原料表面的腐生酵母的杀菌规律。通过回归分析,用数学模型的方式表示了二氧化氯对苹果表面腐生酵母菌的杀菌规律,指出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浓度、杀菌时间、杀菌液值和灭菌温度与杀菌效果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得出的数学模型的验证,证明该方程可以用于描述二氧化氯对腐生酵母的杀菌规律,并可对杀菌效果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腐生酵母 杀菌 数学模型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的工艺优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家宝 范广琦 +4 位作者 林欣梅 梁雪梅 牛萌萌 康维良 鹿保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9-165,共7页
以大米、绿豆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以物料湿度、螺杆转速及五区机桶温度为响应因子,以体积密度(BD)、水溶性指数(WSI)、糊化度(DG)为响应值,采用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RD),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物... 以大米、绿豆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以物料湿度、螺杆转速及五区机桶温度为响应因子,以体积密度(BD)、水溶性指数(WSI)、糊化度(DG)为响应值,采用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RD),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物料湿度14%,螺杆转速545 r/min,机桶五区温度175℃经过实验验证在此条件处理下,大米-绿豆婴儿膨化营养米粉的体积密度(BD)为0.064 7、水溶性指数(WSI)为31.225 0、糊化度(DG)为91.363 2,与预测值相接近。通过扫描电镜及体外消化实验对产品进行分析可知;挤压后淀粉颗粒表面碎片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致密度降低;婴儿膨化营养米粉淀粉消化速率高于市售婴儿营养米粉,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与市售婴儿营养米粉消化率分别为91.37%和88.14%(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婴儿营养米粉 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RD) 响应面分析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