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的实验生态学研究:初始密度及食物对其种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绍丽 马洪钢 宋微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1-646,共6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就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及食物密度等因素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 (隶属纤毛门 ,盾纤目 )的种群自然增长率 (r)及世代时间 (G)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初始种群密度与r值呈负相关 ,与G则呈正相关 ,初始密度为 1i...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就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及食物密度等因素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 (隶属纤毛门 ,盾纤目 )的种群自然增长率 (r)及世代时间 (G)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初始种群密度与r值呈负相关 ,与G则呈正相关 ,初始密度为 1ind ml时 ,r值达最大值 2 6 1 d,G值则为最小值为 0 2 9d ;r值随食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当食物密度为 2 8E +0 8ind ml时 ,r值达最大值为 2 0 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拟阿脑虫 种群自然增长率 世代时间 实验生态学 海洋纤毛虫 初始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Ⅰ):生态恢复实验与长期定位 被引量:11
2
作者 达良俊 宋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共11页
模拟了常绿阔叶林的4种不同受损程度(间伐大树、清理下木、清除地上植被以及植被和表土完全破坏).各设1个20m×20m的样地,并与设置的1个对照样地比较,研究其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和生境变化:同时针对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缺乏种... 模拟了常绿阔叶林的4种不同受损程度(间伐大树、清理下木、清除地上植被以及植被和表土完全破坏).各设1个20m×20m的样地,并与设置的1个对照样地比较,研究其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和生境变化:同时针对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缺乏种源的特点,开展播种、植苗人工恢复试验.三年来的追踪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样地在群落物种组成、外貌及群落结构上均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恢复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生态恢复 实验生态学 长期定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实验生态学改进人工气候箱应用的研究
3
作者 杨 沛 吴海昌 《昆虫天敌》 CSCD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实验生态学的研究是数学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发展的基础,而实验生态学中常用的人工气候箱的设置和应用尤为重要,文中报道了对上述设备进行完善和改进的研究。
关键词 人工气候模拟设备 实验生态学 人工气候箱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暴发病的实验室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乔振国 耿隆坤 +3 位作者 刘健 黄聪年 高建军 陆建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34,共5页
于 1994 ,1995年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溶藻弧菌 ( Virbrio alginolgicus)、副溶血弧菌 ( V.parahaemolyticus)、和非 0 1-霍乱弧菌 ( V.cholerae non- 1)的单一菌株与对虾病毒感染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 2 3.5~ 2 5℃和 2 ... 于 1994 ,1995年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溶藻弧菌 ( Virbrio alginolgicus)、副溶血弧菌 ( V.parahaemolyticus)、和非 0 1-霍乱弧菌 ( V.cholerae non- 1)的单一菌株与对虾病毒感染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 2 3.5~ 2 5℃和 2 9.5~ 31℃温度条件下用病虾匀浆感染时 ,实验水体中细菌数量、弧菌数量的消长情况及其与对虾感染病毒的关系。结果表明 ,3种弧菌单独感染均可使对虾致病 ,但在与对虾病毒匀浆共同感染时 ,感染结果有较大差异 ,其中溶藻弧菌与对虾病虾匀浆的共同感染结果比单独感染的致病率高 4倍 ;在实验设定的低温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对虾病虾匀浆感染 ,实验第 8天 ,低温组感染死亡率为 80 ,高温组感染死亡率为零 ;低温组的弧菌数量为高温组的近 6倍 ,而细菌数量高温组为低温组的近 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弧菌 实验生态学 对虾 暴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9
5
作者 乔永民 于霞 张其中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生态学实验是生态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学学科特点提出了强化实验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式,突出能力培养;独立设置实验课,增加学时;增加投入,更新和综合利用实验设备等改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生态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9
6
作者 何磊 陈欣 +1 位作者 唐建军 程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7-190,196,共5页
生态学实验是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但易受到时间、空间、设备等限制,生态学实体实验的开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和科研实践能力,以氮素循环实验为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将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相结合,构... 生态学实验是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但易受到时间、空间、设备等限制,生态学实体实验的开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和科研实践能力,以氮素循环实验为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将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实验相结合,构建基于虚实结合的生态学实验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基于以虚补实、以虚促实、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思路,从实验方案构建、教学方式、考核指标及体系特色等方向进行阐述。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拓展了实验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可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解决学生实验受时空和地点的限制问题,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虚实结合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智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1-152,共2页
生态学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从事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探究性实验为核... 生态学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从事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以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探究性实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生态学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生态学实验》模块式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6
8
作者 闫小红 周兵 +3 位作者 曹裕松 李晓红 黄族豪 肖春玲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96-99,共4页
实验教学是《环境生态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环境生态学实验》进行了模块式教学改革。结果表明,模块式实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实验 模块式教学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惠 王晓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4期191-192,共2页
实验教学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结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考评方法四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的积极性和... 实验教学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结构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考评方法四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生态学实验课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的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俊华 夏江宝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1期121-123,共3页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针对传统的生态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组织欠规范,以及实验教学时数不足和考核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在教学模式、教学...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针对传统的生态学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不完善、教学组织欠规范,以及实验教学时数不足和考核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生态学实验教学水平,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教学模式改革 第二课堂 多元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的有机质分解测定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磊 陈欣 唐建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4-176,210,共4页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手段,该文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生态学开放实验教学,设计了基于稳定性同位素的有机质分解测定实验。该实验探究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拓宽了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的认知,有助于学生了解稳定性同位...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手段,该文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生态学开放实验教学,设计了基于稳定性同位素的有机质分解测定实验。该实验探究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拓宽了学生对生态学研究方法的认知,有助于学生了解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设计、参与相关生态学实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同位素 有机质分解 生态学实验教学 稳定性氮同位素 稳定性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生态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海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3-185,共3页
结合高职院校生态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对生态学基础实验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使之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态学实验教学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翻转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翠丽 曹琦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2期224-225,228,共3页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中的分支,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微信和微课的翻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塔里木大学农业...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中的分支,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微信和微课的翻转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校中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塔里木大学农业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了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了农业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本研究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实验 微信 微课 翻转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实验实在论——综合权衡真实性与有效性、准确性、精确性
14
作者 肖显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25-31,共7页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科学实验中,较高的有效性、准确性、精确性与较高的真实性相对应。但是,在生态学实验中,情况有所不同:有效性与真实性相对应,真实性与准确性、精确性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针对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科学实验中,较高的有效性、准确性、精确性与较高的真实性相对应。但是,在生态学实验中,情况有所不同:有效性与真实性相对应,真实性与准确性、精确性存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针对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验室实验、野外实验和综合实验中做出选择,恰当地设计并实施生态学实验,在获得更大的准确性、精确性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真实性。这是生态学实验实在论,应该成为生态学实验者进行生态学实验的一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实在论 真实性 有效性 准确性 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态学思维形态演化规律初探——兼论系统科学理论在现代生态学发展中的作用
15
作者 李锋瑞 马廷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71-76,共6页
本文从生态学发展过程的基本事实出发,从哲学认识论深度探讨了生态学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思维形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同时,还就当代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现代生态学科学深化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实验生态学 现代生态学 系统科学理论 思维形态 演化规律 研究对象 生态学研究 发展史 科学方法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实验“可重复”吗
16
作者 姚亭秀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72,共2页
本文基于生态学实验研究的具体案例,简述生态学实验遵循“可重复性原则”的方式,以此对生态学实验是否可重复进行释疑。
关键词 生态学实验 可重复性原则 湖泊生态系统 微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江苏森林生态学发展趋势
17
作者 王中磊 郝日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51-54,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分析 ,提出在 2 1世纪江苏森林生态学发展中应优先发展试验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 ,并就此两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最后结合未来社会对森林生态学的要求 ,提出了江苏森林生态学在 2 1世纪...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学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分析 ,提出在 2 1世纪江苏森林生态学发展中应优先发展试验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 ,并就此两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最后结合未来社会对森林生态学的要求 ,提出了江苏森林生态学在 2 1世纪发展所面临的几个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实验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 21世纪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梯度和规格体重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耗氧率(R_O)和排氨率(R_N)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银环 曹伏君 +1 位作者 罗杰 叶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2-397,共6页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规格体重等特质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耗氧率(R_O)和排氨率(R_N)的影响,以及氧氮比(O︰N)对大弹涂鱼能源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恒定时,大弹涂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规格体重等特质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耗氧率(R_O)和排氨率(R_N)的影响,以及氧氮比(O︰N)对大弹涂鱼能源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恒定时,大弹涂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随大弹涂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体重(W)与单位体重的耗氧率之间的关系呈负指数相关。温度和体重对大弹涂鱼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F>0.01)。随着温度的升高(16—31oC),大弹涂鱼耗氧率明显升高;在31—36oC时,耗氧率从高位缓慢下降;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一直上升到最高。大弹涂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而温度和体重的交替作用对耗氧率、排氨率影响不显著。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温度下大弹涂鱼平均O︰N比为23.1,呼吸Q_(10)平均值为1.495,排泄Q_(10)平均值为1.798;大、中规格的大弹涂鱼O︰N比值接近,比小规格鱼的O︰N比值低。16—31oC时大弹涂鱼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蛋白质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生态学方法 大弹涂鱼 温度梯度 体重规格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产资源
19
《南方水产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21-22,共2页
980608 新西兰北部的智利牡蛎种群附着的年分布=Annual pattern settlement in pop-ulations of Chilean oysters Tiostrea chilensis(Philippi,1845)from northern New Zealand[刊,英]/Jeffs A G,Hooker s H,Creese R G∥J.Shell.Res..... 980608 新西兰北部的智利牡蛎种群附着的年分布=Annual pattern settlement in pop-ulations of Chilean oysters Tiostrea chilensis(Philippi,1845)from northern New Zealand[刊,英]/Jeffs A G,Hooker s H,Creese R G∥J.Shell.Res..—1997,16(1).—91~95调查了新西兰北部智利牡蛎 Tiostr(?)achilensis 两个种群仔贝附着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现存生物量 种群 生态环境 新西兰 浮游植物 沿岸水域 渔获量 实验生态学 象山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