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细胞分离机大量采集实验猕猴外周血单核细胞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晓梅 曹春渝 +5 位作者 高家红 黄璋琼 陆彩霞 陈瑜 陈洁 代解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使用COBE Spectra血液成分分离机大量采集实验猕猴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继而可从中分离得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为进一步利用猕猴开展免疫学研究、基因治疗提供足够的目的细胞,探讨采集的关键技术,建立安全、有效的采集... 目的使用COBE Spectra血液成分分离机大量采集实验猕猴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继而可从中分离得到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为进一步利用猕猴开展免疫学研究、基因治疗提供足够的目的细胞,探讨采集的关键技术,建立安全、有效的采集方法。方法体重为4~5 kg的实验猕猴5只,采集前一个月内分3次进行自体或异体血液于4℃储备共120 mL,用于采集时填充管路。5只猴采集前接受rhGM-CSF 20μg/kg皮下注射动员4~5 d,麻醉动物后行股动脉穿刺,选择自动外周血干细胞收集程序(Auto-PBSC)进行采集。采集结束后管路中血液以10 mL/min回输给动物3~5 min。结果生长因子连续注射第4天外周血白细胞数增至最高,收获细胞数量随循环血量和采集次数增加而增多。经动员的所有猴能够采集到需要的PBMC,最多达9.9×108,采集次数1~3次,循环血量达750~1420 mL,实验结束后1只猕猴因心脏衰竭死亡。结论人用血细胞分离机可用于4~5 kg实验猕猴PBMC的大量采集。由于动物不同于人体,为保证采集成功需要选用适合于猕猴的程序,采集前做好储血和生长因子动员准备,稳定的麻醉保定,提高抗凝剂比例,积极处理并发症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猕猴 外周血单核细胞 造血干细胞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人工饲养实验猕猴心理康乐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晓梅 李春花 +1 位作者 叶尤松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促进实验猕猴心理康乐,既能减少动物异常行为的发生、获得可靠的科学数据,同时也是实现这一珍贵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内容。实验猕猴社会化集群、环境优化、婴猴饲养方式是影响动物心理康乐几个较大的因素,本文对其研究进... 目的促进实验猕猴心理康乐,既能减少动物异常行为的发生、获得可靠的科学数据,同时也是实现这一珍贵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内容。实验猕猴社会化集群、环境优化、婴猴饲养方式是影响动物心理康乐几个较大的因素,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推进我国灵长类实验动物福利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猕猴 动物福利 心理康乐 异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猕猴肠道耶尔森菌感染状况调查及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勤 玉罕为 +1 位作者 曾真 郭光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为了调查耶尔森菌在实验猕猴中的感染携带状况,用冷增菌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选择ID32E肠杆菌鉴定测试条及ATB G5药敏测试条,采用ATB细菌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调查2 525 只实验猕猴,其中15 只检出耶尔森菌阳性,感染率为0.59... 为了调查耶尔森菌在实验猕猴中的感染携带状况,用冷增菌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选择ID32E肠杆菌鉴定测试条及ATB G5药敏测试条,采用ATB细菌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调查2 525 只实验猕猴,其中15 只检出耶尔森菌阳性,感染率为0.59%。耶尔森菌在实验猕猴中带菌率不高,且带菌猴均未表现出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猕猴 耶尔森菌 肠杆菌鉴定条 药敏测试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猕猴头颈部CT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春梅 李志雄 周建华 《畜禽业》 2012年第4期30-32,共3页
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6~10岁;全身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采用平扫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头颈部CT影像图片。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2D或3D的图像重组处理获得了实验猕猴头... 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6~10岁;全身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采用平扫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头颈部CT影像图片。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2D或3D的图像重组处理获得了实验猕猴头部结构CT连续断层扫描图像和重建图像。CT影像能够较好的显示及分辨猕猴头颈部的组织器官结构,如颈椎、颅骨、视神经等;但对脑的灰、白质的区分和软组织的分辨不够理想。试验获得了正常成年猕猕头颈部的影像学基础资料,为CT技术在猕猴影像学研究、解剖学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猕猴 头颈部 CT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猕猴全身CT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范春梅 李志雄 周建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应用CT技术对成年实验猕猴全身进行断层扫描,探讨CT技术对猕猴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建立正常成年猴CT影像图谱,为CT技术在猕猴解剖学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影像学的基础资料。方法:(1)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 目的:应用CT技术对成年实验猕猴全身进行断层扫描,探讨CT技术对猕猴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建立正常成年猴CT影像图谱,为CT技术在猕猴解剖学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影像学的基础资料。方法:(1)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6~10岁,进行全身CT断层扫描。(2)试验猴全身麻醉后,置于CT诊断床上,取头前尾后仰卧位,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全身CT影像图片。(3)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2D或3D图像重组处理。结果:(1)获得实验猕猴活体结构CT连续断层图像数据集。(2)从扫描和重建图像中精选具有解剖意义的图像,编辑建立实验猕猴CT影像图谱。文中展示4幅代表性扫描图片和5幅三维重建图像。(3)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阐述猕猴结构特点及与人类的区别。结论:(1)CT影像能够较好显示及分辨猕猴的组织器官结构,骨骼、大血管界面清晰;但软组织、神经、肌肉组织等显示不够清晰。(2)试验获得了正常成年猕猴全身的影像学基础资料,为CT技术在猕猴影像学研究、解剖学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3)在猕猴CT影像学方面做了初步摸索,对猕猴进行CT扫描的技术参数选择及猕猴各器官组织定量统计数据的建立等有待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猕猴 CT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观察实验猕猴腹部及盆腔的大血管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春梅 李志雄 车敏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5期51-53,共3页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实验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为猕猴血管系统的研究、数字化猴的建立及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1)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6~10岁,进行腹部及盆腔CT断层扫描试验;(2)试验猴全身麻醉后,采用平扫...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实验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为猕猴血管系统的研究、数字化猴的建立及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1)选择实验猕猴10只,雌雄各半,年龄6~10岁,进行腹部及盆腔CT断层扫描试验;(2)试验猴全身麻醉后,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腹部及盆腔CT横断面影像图片;(3)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三维的图像重组处理。结果:(1)获得了良好的肝脾血管、门静脉、肾动静脉、肠系膜动脉、髂内外动脉等腹部及盆腔大血管三维重建的立体影像,本文显示了5幅图像;(2)从比较解剖学的角度,观察到了猕猴腹部及盆腔血管的结构特点及与人类的区别。结论:(1)CT三维重建能很好地反映了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走行及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它是有效的、无创伤性的、直观的观察大血管系统的理想方法;(2)本试验获得的正常成年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系统的影像学资料,为CT技术在实验猕猴的影像学研究、解剖学研究、数字化猴的建立及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3)本试验应用CT对猕猴大血管系统的研究只是做了初步探索,有关猕猴腹部及盆腔大血管定量统计数据的建立等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猕猴 CT 三维重建 腹部及盆腔 大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猕猴感染弓形虫及衣原体血清学检测
7
作者 黄翠琴 陈仁锋 +3 位作者 王琨 温福利 王寿昆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为了解福建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23只实验猕猴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IgG)和衣原体抗体(IgG)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抗体总阳... 为了解福建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23只实验猕猴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IgG)和衣原体抗体(IgG)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88%(6/123)和3.25%(4/123),弓形虫与衣原体抗体滴度的方差值均小于平均值,说明其滴度分布为均匀分布。试验结果对实验猕猴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衣原体 实验猕猴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属实验动物的动物福利要求 被引量:1
8
作者 邱索平 耿聪 +2 位作者 李丹丹 陈永红 林志雄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7期62-64,共3页
为了确保猕猴属实验动物的顺利出口,满足国际上对实验用猴越来越高的动物福利要求,本文从制度建设,人员要求,以及饲养、隔离、运输环节的动物福利要求进行了分析,起草了一套完整的动物福利规范,供国内养殖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参考。
关键词 猕猴实验动物 隔离检疫 运输 动物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愤怒郁怒情绪反应猕猴模型制备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魏盛 张惠云 +1 位作者 孙鹏 乔明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研制愤怒郁怒情绪反应猕猴模型,为愤怒郁怒情绪反应脑中枢机理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对象。方法: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经由社会层级压力应激法诱发猕猴出现怒情绪,进而应用前期研制《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对猕猴不同情绪类型... 目的:研制愤怒郁怒情绪反应猕猴模型,为愤怒郁怒情绪反应脑中枢机理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对象。方法:以雌性实验猕猴为对象,经由社会层级压力应激法诱发猕猴出现怒情绪,进而应用前期研制《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对猕猴不同情绪类型进行量化打分,并依据打分结果及判别标准鉴别分化出愤怒、郁怒情绪亚型,以期完成怒情绪不同亚型评价。结果:刺激造模后,愤怒模型组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郁怒模型组猕猴愤怒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及愤怒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愤怒模型组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郁怒模型组猕猴抑郁因子积分较正常对照组及愤怒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应用社会层级压力应激法造模能较好诱导出实验猕猴出现预期靶情绪,主观观测及客观评分结果可作为评价实验猕猴愤怒郁怒靶情绪的测量方法,该思路及手段可为愤怒郁怒产生机制及愤怒郁怒诱发情志病证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合适的实验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怒 郁怒 猕猴模型 雌性实验猕猴情绪评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