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振动速度与噪音的横梁动态特性优化
1
作者 叶寒 高艺 +8 位作者 刘军 张军 李莉 刘旭波 李诗晨 董高翔 姜乐付 郭俊辉 刘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6,共8页
针对某型小五轴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对其横梁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采用锤击模态测试实验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横梁的固有频率进行研究;测量主轴不同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和振动噪音,通过赋权处理,建立振动评价指标... 针对某型小五轴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不高的问题,对其横梁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采用锤击模态测试实验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横梁的固有频率进行研究;测量主轴不同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和振动噪音,通过赋权处理,建立振动评价指标方程,得到优化目标;对所研究横梁进行形状优化.试验与仿真所得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为5.76%;基于主轴振动情况确定83~117 Hz的频率范围,作为横梁设计时需要避开的低阶固有频率范围.经过形状优化后,横梁的一阶固有频率为139 Hz,相较于原横梁增加了约20.870%,横梁的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性能 模态测试实验 有限元 赋权处理 振动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CSA与GA的铣刀刀尖点频响函数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孝茹 朱坚民 +1 位作者 张统超 王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2-280,共9页
基于响应耦合子结构分析法建立了铣刀刀尖点的频响函数预测模型,针对其中主轴—刀柄基座系统频响函数矩阵难以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实验模态测试与遗传算法寻优相结合的主轴—刀柄基座系统频响函数矩阵的优化拟合方法。... 基于响应耦合子结构分析法建立了铣刀刀尖点的频响函数预测模型,针对其中主轴—刀柄基座系统频响函数矩阵难以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实验模态测试与遗传算法寻优相结合的主轴—刀柄基座系统频响函数矩阵的优化拟合方法。以VMC850E型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上述方法对铣刀刀尖点频响函数进行了预测,并与其实测频响函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刀尖点的预测频响函数曲线与实测频响函数曲线符合较好,预测频响函数的固有频率与实测固有频率在0~4 000Hz范围内的相对误差小于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刀刀尖点 频响函数预测 响应耦合子结构分析法 遗传算法 实验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铣刀精确建模的刀尖点频响函数预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坚民 何丹丹 张统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2-151,共10页
为准确地获取铣刀刀尖点频响函数,提出一种基于铣刀精确建模的刀尖点频响函数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RCSA理论和Timoshenko梁理论,将机床-主轴-刀柄-刀具系统划分为机床-主轴-刀柄-部分刀杆和剩余铣刀两个部分,并将剩余铣刀细分为剩余... 为准确地获取铣刀刀尖点频响函数,提出一种基于铣刀精确建模的刀尖点频响函数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RCSA理论和Timoshenko梁理论,将机床-主轴-刀柄-刀具系统划分为机床-主轴-刀柄-部分刀杆和剩余铣刀两个部分,并将剩余铣刀细分为剩余刀杆、过渡段以及多段刀齿。将铣刀分为对称型铣刀和非对称型铣刀两类,并针对每类铣刀各部分分别进行精确建模。以多把2刃和4刃铣刀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测试,比较本文方法、等效质量法预测的铣刀刀尖点频响函数与实测刀尖点频响函数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等效质量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所预测频响函数的固有频率与实测频响函数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尖点频响函数预测 响应耦合子结构分析法 等效质量法 铣刀精确建模 实验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综合的压电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俊峰 张宪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1,156,共6页
利用模态理论和μ综合方法,对智能柔性悬臂梁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研究。以压电陶瓷为作动器,电阻应变计为传感器,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实验模态测试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误差。... 利用模态理论和μ综合方法,对智能柔性悬臂梁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研究。以压电陶瓷为作动器,电阻应变计为传感器,采用有限元方法和实验模态测试方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模型,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有限元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误差。考虑外部扰动和量测噪声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系统固有频率、阻尼比和作动器参数的不确定性,选择模态位移信号为评价量,根据信号的频率特性选择合适的加权函数,利用μ综合方法设计振动控制器。从频域角度分析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抑制不确定干扰对输出应变的影响,能在系统不确定性情况下满足控制要求,说明控制器具有鲁棒性。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抑制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 振动主动控制 有限元法 Μ综合 实验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峰 李鹏南 +3 位作者 陈明 邱新义 李树健 黄文亮 《工具技术》 2018年第9期15-20,共6页
加工中心的动力稳定性与其组成部件的尺寸结构联系紧密,合理的尺寸结构能获得优良的抗振性能。采用整机实验模态测试法辨识出加工中心工作台为机床的主要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采用UG和Workbench软件对工作台不同T型槽尺寸参数进行静力学... 加工中心的动力稳定性与其组成部件的尺寸结构联系紧密,合理的尺寸结构能获得优良的抗振性能。采用整机实验模态测试法辨识出加工中心工作台为机床的主要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采用UG和Workbench软件对工作台不同T型槽尺寸参数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并结合灵敏度分析确定灵敏参数,最终以灵敏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工作台前三阶固有频率的加权平均值、质量和刚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工作台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型,利用MATLAB得到最优解。优化后,工作台X、Y、Z三个方向的刚度分别提高了6. 71%、11. 49%、10. 33%,前三阶固有频率分别提高了0. 95%、0. 21%、0. 35%,质量下降了0. 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台 实验模态测试 灵敏度分析 静力学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