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PD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实验条件的优化进 被引量:46
1
作者 夏铭 栾非时 李景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针叶树种红松(Pinuskoraiensis)和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为材料,研究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各种实验条件。RAPD对模板浓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从10... 针叶树种红松(Pinuskoraiensis)和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为材料,研究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各种实验条件。RAPD对模板浓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广,从10~80ng/反应均可得到一致的结果;dNTP的适宜浓度为150~300m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以1~2U为佳。对于十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合适的复性温度为35~37℃;1min的延伸时间足以满足2kb以下的DNA片段的合成;热循环的次数以40次为宜。按照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 多态DNA 影响因素 实验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实验条件对穿梭箱系统研究大、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鲁燕侠 张癸荣 +2 位作者 聂凌云 王馥郁 吕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研究大、小鼠穿梭箱实验最佳训练条件,为神经系统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小鼠穿梭实验视频分析系统,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大、小鼠学习记忆形成及保持的影响。结果条件刺激时长为5 s时,KM鼠的单纯光刺激组学习成绩明显好... 目的研究大、小鼠穿梭箱实验最佳训练条件,为神经系统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小鼠穿梭实验视频分析系统,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大、小鼠学习记忆形成及保持的影响。结果条件刺激时长为5 s时,KM鼠的单纯光刺激组学习成绩明显好于声光联合刺激组;单纯给予光刺激时,KM鼠条件刺激时长为10 s组的成绩明显好于5 s组;当给予声光联合刺激,刺激时长为10 s时,Wistar大鼠白天训练组与夜晚训练组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差异,但Wistar大鼠的学习成绩明显好于SD大鼠。训练达标后,KM鼠记忆至少能保持21 d;Wistar大鼠记忆至少保持28 d。结论大小鼠学习记忆的形成与实验动物的选择及实验条件的设置密切相关。适当延长条件刺激时间有利于KM鼠条件反射的形成;训练时辰对Wistar大鼠的记忆获得没有影响;无论是KM小鼠,还是Wistar大鼠,训练达标后,其记忆均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条件 穿梭箱 大小鼠 学习记忆 行为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粉晶衍射仪定量测量海泡石矿样的实验条件 被引量:12
3
作者 迟广成 张泉 +2 位作者 赵爱林 钟辉 胡建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2-286,共5页
在完成海泡石矿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测试、均匀性检验、稳定性和粒度分布特征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X射线粉晶衍射定量测量海泡石的实验条件,利用海泡石、刚玉和萤石纯样配制一系列海泡石质量分数已知的标准样品,采用内标定量... 在完成海泡石矿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测试、均匀性检验、稳定性和粒度分布特征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X射线粉晶衍射定量测量海泡石的实验条件,利用海泡石、刚玉和萤石纯样配制一系列海泡石质量分数已知的标准样品,采用内标定量法、固体计数器和计数强度测试技术,对低、中、高3种不同含量的海泡石样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获得的海泡石样品定量测量数据符合现有的行业标准,采用的定量测试方法与测量条件满足黏土开采企业和实验研究单位测试要求,达到了X射线粉晶衍射法定量分析黏土矿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X射线粉晶衍射法 内标法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条件对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房俊卓 张霞 徐崇福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通过实验验证了多物相试样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基体效应,着重研究了参比强度K值、衍射强度、混合物各物相粒度、X射线管功率等实验条件对物相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相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采用积分强度、使各物相颗粒尽... 通过实验验证了多物相试样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基体效应,着重研究了参比强度K值、衍射强度、混合物各物相粒度、X射线管功率等实验条件对物相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相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采用积分强度、使各物相颗粒尽可能细而且均匀、采用较高的X射线管功率以及适合的扫描速率均有利于提高物相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衍射强度 物相定量分析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岳刚 严莲荷 +1 位作者 周进 周申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8-360,共3页
本文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 (Catalytic Wet Oxidation,CWO)处理高浓度有机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优选催化剂中共计制备十四种催化剂并进行实验 ,得出 Ce、Cu复合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实验条件优化中根据对正交实验数据结... 本文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 (Catalytic Wet Oxidation,CWO)处理高浓度有机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优选催化剂中共计制备十四种催化剂并进行实验 ,得出 Ce、Cu复合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实验条件优化中根据对正交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的极差分析发现 CWO法处理废水时的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是 :H2 O2 用量 >Ce、Cu复合催化剂用量 >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FENTON试剂 催化剂 COD 实验条件 优化选择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测定PP熔点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江 余双平 +2 位作者 傅利玉 胡进伟 黄海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2,共5页
为了优化出DSC测定聚丙烯(PP)熔点过程中的最佳实验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测试PP熔点过程中常见影响因素(升温次数、吹扫气流速、升温速率、试样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主... 为了优化出DSC测定聚丙烯(PP)熔点过程中的最佳实验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测试PP熔点过程中常见影响因素(升温次数、吹扫气流速、升温速率、试样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主次大小并优化出最佳的测试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测定PP的熔点只需第2次升温,继续增加升温次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吹扫气流速、升温速率与试样质量3个主要因素对PP熔点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吹扫气流速变大,升温速率变快,试样质量越大,测得的PP熔点均变大。正交试验发现,该3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升温速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试样质量次之,吹扫气流速的影响相对较小。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为:试样质量5 mg,升温速率5 K/min,吹扫气流速60 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聚丙烯 熔点 影响因素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废水处理中催化剂和实验条件的优选 被引量:7
7
作者 董岳刚 严莲荷 +1 位作者 赵晓蕾 周申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9-151,157,共4页
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催化剂选择实验中以分子筛为载体共制备一元催化剂、二元催化剂和三元催化剂共计 16种 ,并以之分别处理分散黄、分散蓝、分散红、活性红和活性黑 5种染料... 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催化剂选择实验中以分子筛为载体共制备一元催化剂、二元催化剂和三元催化剂共计 16种 ,并以之分别处理分散黄、分散蓝、分散红、活性红和活性黑 5种染料以及甲基橙 ,得出了Ce系列和Cu系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COD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可达 90 0 %以上。在以活性红染料为处理对象进行了条件的优化实验中 ,得到了最佳的条件是每 10 0mL活性红染料废水应加入H2 O2 溶液1 0mL ,催化剂 1 0g ,处理时间为 2 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法 废水处理 催化剂 实验条件 优选 FENTON试剂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条件对减压膜蒸馏法脱除水溶液中MIBK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唐建军 周康根 +2 位作者 张启修 李青刚 马荣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本文采用平板式减压膜蒸馏技术对水溶液中 MIBK的脱除进行了研究 ,分别考察了料液温度、料液流量及减压侧压力对
关键词 减压膜蒸膜 甲基异丁基甲酮 脱除因子 实验条件 MIBK 萃取剂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破坏K562和HL60白血病细胞实验条件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宝琴 肖谧 +2 位作者 张镇西 苗丽霞 陈美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在5 -氨基乙酰丙酸( 5 -aminolaevulinicacid ,ALA)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灭活K5 62和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实验中,光敏剂的浓度、暗室孵育时间、光源波长及ALA -PDT后继续培养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 0 .5、1、1.5... 目的研究在5 -氨基乙酰丙酸( 5 -aminolaevulinicacid ,ALA)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灭活K5 62和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实验中,光敏剂的浓度、暗室孵育时间、光源波长及ALA -PDT后继续培养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 0 .5、1、1.5、2mmol/L)的ALA避光孵育细胞不同时间( 1、2、4、6、12h) ,给予不同波长( 4 10、5 77nm)光源照射后,即刻处理或继续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ALA +光照能对白血病细胞产生灭活作用。细胞存活率随AL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细胞密度为2×10 5个/ml,ALA浓度2mmol/L ,暗室孵育4h细胞存活率最低,光源波长为410nm时细胞存活率低于偏离此波长时的存活率。PDT后2 4hK5 62细胞的存活率较PDT后即刻的升高,而HL60则进一步降低,ALA -PDT对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外周血干细胞存活率影响不大。结论ALA -PDT能够灭活K5 62和HL60白血病细胞。较理想的实验条件是2mmol/LALA避光孵育2×10 5/ml细胞,4h、光源波长410nm ,PDT后2 4h。在此条件下,K5 62细胞对PDT的反应不如HL60细胞敏感,对PBMC无灭活作用,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A-PDT K562细胞 HL60细胞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制备实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封享华 彭杰 +2 位作者 封丽 熊竹 丁世敏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摘要:通过实验定量和定性地研究了多种因素对甲烷制备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制备实验的反应主要是在NaAc与NaOH熔融的情况下发生,并由此解释了甲烷制备过程中,试管容易破裂的原因;防止水分在反应物中的存... 摘要:通过实验定量和定性地研究了多种因素对甲烷制备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制备实验的反应主要是在NaAc与NaOH熔融的情况下发生,并由此解释了甲烷制备过程中,试管容易破裂的原因;防止水分在反应物中的存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优化后的实验条件能全面解决实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制备 实验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提高本科实验条件建设质量之举措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志强 张学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高校实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构建科学、完善、系统的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文章从如何改变传统单纯的专项建设模式,重基础、依托学科,"多方位"带动本科实验教学条件建设... 高校实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构建科学、完善、系统的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文章从如何改变传统单纯的专项建设模式,重基础、依托学科,"多方位"带动本科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多渠道"实现资金投入保障以及条件建设效益监控等方面阐述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并结合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实际,介绍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实践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实验条件建设 实验教学 资金保障 效益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聚醚的合成与实验条件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博 梁亮 聂丽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39,共4页
以3,5-二羟基苯甲醇和氯化苄为原料,经Willamson醚化反应和卤代反应合成了1-3代以CH2Br为核的树枝状聚醚,并分别用核磁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了结构和熔点分析。对比了氯化亚砜、三溴化磷、四溴化碳卤代试剂的卤代效果,以及聚乙二醇-400... 以3,5-二羟基苯甲醇和氯化苄为原料,经Willamson醚化反应和卤代反应合成了1-3代以CH2Br为核的树枝状聚醚,并分别用核磁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了结构和熔点分析。对比了氯化亚砜、三溴化磷、四溴化碳卤代试剂的卤代效果,以及聚乙二醇-400、18-冠-6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Williamson醚化反应可以合成确定结构的1-3代树枝状聚醚,其熔点分别为80℃、107℃、122℃。以四溴化碳为卤化剂,冠醚为催化剂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物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 树枝状 合成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硫化物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桂玲 赵凤芹 +2 位作者 张彩霞 郑明芮 李洪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3,38,共6页
在碱性介质中,水和废水中硫化物S2-可与碘反应,产物与CN-反应生成硫氰酸根,再与Fe3+反应,形成红色的硫氰酸铁,此生成物处于波长460nm处,可以通过对此红色液体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据吸光值大小确定水和废水中硫化物含量。
关键词 碱性溶剂吸收 分光光度法 硫化物测定 实验条件的优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钠提取海带中碘的实验条件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孝容 孙国峰 +1 位作者 江滔 王晓丽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48,共4页
探讨了以亚硝酸钠作为氧化剂提取海带中碘的实验条件,介绍了该实验方法和操作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碘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的重现性较好,用于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2.3%(n=4),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22%~99.90... 探讨了以亚硝酸钠作为氧化剂提取海带中碘的实验条件,介绍了该实验方法和操作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碘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的重现性较好,用于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2.3%(n=4),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22%~99.90%。提取方法精密度高、可操作性强,可用于高中化学“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碘提取 亚硝酸钠 氧化萃取 实验条件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提取海带中碘的实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孝容 熊俊如 张桃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1,共4页
对普通高中化学三大版本《实验化学》教材"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HAc调节p H 3~4,H2O2作氧化剂提取海带中碘,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7%~1.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2%~1.4%。本... 对普通高中化学三大版本《实验化学》教材"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HAc调节p H 3~4,H2O2作氧化剂提取海带中碘,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7%~1.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2%~1.4%。本方法用HAc调节p H较《实验化学》用H2SO4调节的实验条件更稳定,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可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中碘的提取 过氧化氢 实验条件优化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的实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28
16
作者 沈平 伍军 +1 位作者 李浩然 冯雅丽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7-51,共5页
笔者对洛伐他汀固态发酵的8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 并根据正交试验水平极差计算选取了高产洛伐他汀的优化水平组合, 即温度25 ℃, 周期11 d, 碳源为可溶性淀粉3%, 补水量自第3 天开始为10%, 不加硫酸镁, 0 1%磷酸二氢钾, ... 笔者对洛伐他汀固态发酵的8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 并根据正交试验水平极差计算选取了高产洛伐他汀的优化水平组合, 即温度25 ℃, 周期11 d, 碳源为可溶性淀粉3%, 补水量自第3 天开始为10%, 不加硫酸镁, 0 1%磷酸二氢钾, 氮源为0 2% NaNO3, pH值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实验条件优化 固态发酵生产 红曲 正交实验设计 可溶性淀粉 磷酸二氢钾 NaNO3 正交试验 补水量 硫酸镁 pH值 水平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实验条件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婷 卢一卉 +3 位作者 李远蓉 石沛 胡建莹 田玉文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2-44,共3页
针对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实验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采用简单比较法对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实验条件(包括电极连接方式、氯化钠加入量、碳棒根数、电压等)分别进行了探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旨在为中学化学教师顺利进行实验教学提供参... 针对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实验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采用简单比较法对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实验条件(包括电极连接方式、氯化钠加入量、碳棒根数、电压等)分别进行了探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旨在为中学化学教师顺利进行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实验结果显示:在10V电压下,使用三电极(用铝片作阴极,用铁片和石墨电极作阳极)进行实验,在230 mL污水中,加入5.0g氯化钠,碳棒数量在2~3根平行捆绑时,实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电浮选凝聚法 实验条件探究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菊珍 周培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实验条件 优化 SPME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法富集纯化Os实验条件研究及其在负离子热电离质谱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欣尉 杨显德 +2 位作者 李超 周利敏 赵鸿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9-447,共9页
微蒸馏是富集纯化Os的一项重要化学前处理技术,提高Os回收率对提高Os的负离子热电离质谱(NTIMS)测量精度尤为重要。在微蒸馏过程中,蒸馏温度、吸收液体积、蒸馏时间等对Os回收率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微蒸馏的实验条件不够明确,导致Os回... 微蒸馏是富集纯化Os的一项重要化学前处理技术,提高Os回收率对提高Os的负离子热电离质谱(NTIMS)测量精度尤为重要。在微蒸馏过程中,蒸馏温度、吸收液体积、蒸馏时间等对Os回收率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微蒸馏的实验条件不够明确,导致Os回收率不稳定,影响NTIMS测量精度,易增加所得Re-Os年龄误差。本文以自制的含Os溶液为对象,以ICP-MS为测量手段,对微蒸馏过程中多种实验条件对Os回收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最佳微蒸馏实验条件,满足后续NTIMS对Os信号强度的测量要求。结果表明:在溶液蒸干温度为120℃并保持15 min,微蒸馏温度为80℃,氢溴酸吸收液体积为15μL,微蒸馏时间为2 h的条件下,获得Os回收率为80%~90%,能够满足多种地质样品尤其是中酸性岩浆岩、热液硫化物等pg级地质样品的NTIMS测量要求,在保证Os信号强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热电离质谱 微蒸馏最佳实验条件 Os回收率 Os富集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提高本科实验条件建设质量之举措(续)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志强 张学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22,共4页
高校实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构建科学、完善、系统的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文章从如何改变传统单纯的专项建设模式,重基础、依托学科,"多方位"带动本科实验教学条件建设... 高校实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构建科学、完善、系统的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文章从如何改变传统单纯的专项建设模式,重基础、依托学科,"多方位"带动本科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多渠道"实现资金投入保障以及条件建设效益监控等方面阐述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并结合学校建设与管理的实际,介绍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实践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实验条件建设 实验教学 资金保障 效益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