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弥散磁共振成像观察实验性脑梗死ADC值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肖小华
吕衍春
+6 位作者
梁康福
苏镇培
殷梅
罗柏宁
孟悛悱
黄如训
李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8-350,T001,共4页
目的 用弥散磁共振成像观察实验性脑梗死灶水表面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方法 用 60只SD大鼠行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 (RHRSP)模型 ,在术后 1 0周按Longa’s方法改良行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术...
目的 用弥散磁共振成像观察实验性脑梗死灶水表面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方法 用 60只SD大鼠行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 (RHRSP)模型 ,在术后 1 0周按Longa’s方法改良行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术。分别在闭塞 1 2h内的不同时间点及再灌注 48h后行T2加权成像 (T2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 ,完成检查后将大鼠处死行TTC染色 ,比较在闭塞不同的时间点上在两次T2WI和DWI上病灶的演变和ADC值的改变。结果 缺血中心区的ADC值为 ( 0 45± 0 0 1 )× 1 0 - 5cm2 /s,半暗带为 ( 0 5 6± 0 0 2 )× 1 0 - 5cm2 /s,对侧平均值为 ( 0 66± 0 0 2 )× 1 0 - 5cm2 /s,相邻正常信号组织平均值为 ( 0 65± 0 0 3)× 1 0 - 5cm2 /s,经方差分析表明 ,前三者相互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而后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再灌注 48h后 ,在 3h内复流各组梗死灶的平均ADC值为 ( 0 65± 0 0 2 )× 1 0 - 5cm2 /s ,与相邻正常信号组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在 6h后复流各组的平均ADC值为 ( 0 70± 0 0 3)× 1 0 - 5cm2 /s,与相邻正常信号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实验性MCAO 1 2h内缺血或梗死灶的ADC值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值
弥散磁共振成像
实验性脑梗死
表面弥散系数值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神经功能检测评价实验性脑梗死病变的范围
被引量:
3
2
作者
管玉青
陆兵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能够可靠地评价实验性脑梗死范围的定量神经功能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49只7~9周龄雄性SD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1h栓塞手术(n=40)或假手术(n=9),手术前和术后第1,3,7,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
目的探讨能够可靠地评价实验性脑梗死范围的定量神经功能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49只7~9周龄雄性SD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1h栓塞手术(n=40)或假手术(n=9),手术前和术后第1,3,7,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定量检测(加速转轮试验和贴纸去除试验)。术后14d处死动物,脑组织行HE染色,用Winroof图象分析软件分析计算梗死病变面积(间接法),分析不同病变面积的实验动物之间神经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对病变面积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据梗死面积,大脑中动脉线栓的大鼠可分为两组:(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n=18),梗死面积(68.56±12.54%);(2)基底节梗死组(n=22),梗死面积(12.45±9.06)%。两组间的改良贴纸去除试验和加速转轮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死面积与术后1d的神经功能检测结果之间呈相关关系。结论神经功能定量检测指标可以可靠地评价和预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梗死面积及严重程度,这些试验可用于实验性脑梗死治疗研究中样本的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检测
病变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和体重指数对脑梗死大鼠病变范围的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管玉青
陆兵勋
+1 位作者
潘速跃
李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6-256,I0001,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和体重指数对评价实验性脑梗死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59只7~9周龄雄性SD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1h栓塞手术或假手术,术前和术后1,3,5,7,10,14d分别进行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和体重指数对评价实验性脑梗死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59只7~9周龄雄性SD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1h栓塞手术或假手术,术前和术后1,3,5,7,10,14d分别进行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以及体重测量。术后14d处死动物,对梗死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不同病变面积的实验动物之间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和体重指数的差异,分析病变面积与各时间点神经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和体重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手术组大鼠可分为3个亚组:①皮层加基底节梗死;②基底节梗死;③无病变。3组间的神经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及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死面积与神经功能检测结果之间呈相关关系。结论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和体重指数可以用于评价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病变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脑梗死
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散磁共振成像观察实验性脑梗死ADC值的变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肖小华
吕衍春
梁康福
苏镇培
殷梅
罗柏宁
孟悛悱
黄如训
李玲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8-350,T001,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编号 :0 0 1 3 3 8)
文摘
目的 用弥散磁共振成像观察实验性脑梗死灶水表面弥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方法 用 60只SD大鼠行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 (RHRSP)模型 ,在术后 1 0周按Longa’s方法改良行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术。分别在闭塞 1 2h内的不同时间点及再灌注 48h后行T2加权成像 (T2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 ,完成检查后将大鼠处死行TTC染色 ,比较在闭塞不同的时间点上在两次T2WI和DWI上病灶的演变和ADC值的改变。结果 缺血中心区的ADC值为 ( 0 45± 0 0 1 )× 1 0 - 5cm2 /s,半暗带为 ( 0 5 6± 0 0 2 )× 1 0 - 5cm2 /s,对侧平均值为 ( 0 66± 0 0 2 )× 1 0 - 5cm2 /s,相邻正常信号组织平均值为 ( 0 65± 0 0 3)× 1 0 - 5cm2 /s,经方差分析表明 ,前三者相互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而后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再灌注 48h后 ,在 3h内复流各组梗死灶的平均ADC值为 ( 0 65± 0 0 2 )× 1 0 - 5cm2 /s ,与相邻正常信号组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在 6h后复流各组的平均ADC值为 ( 0 70± 0 0 3)× 1 0 - 5cm2 /s,与相邻正常信号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实验性MCAO 1 2h内缺血或梗死灶的ADC值降低 。
关键词
ADC值
弥散磁共振成像
实验性脑梗死
表面弥散系数值
动物模型
Keywords
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perimental cerebral infarction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of water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神经功能检测评价实验性脑梗死病变的范围
被引量:
3
2
作者
管玉青
陆兵勋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能够可靠地评价实验性脑梗死范围的定量神经功能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49只7~9周龄雄性SD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1h栓塞手术(n=40)或假手术(n=9),手术前和术后第1,3,7,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定量检测(加速转轮试验和贴纸去除试验)。术后14d处死动物,脑组织行HE染色,用Winroof图象分析软件分析计算梗死病变面积(间接法),分析不同病变面积的实验动物之间神经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并对病变面积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据梗死面积,大脑中动脉线栓的大鼠可分为两组:(1)皮层+基底节梗死组(n=18),梗死面积(68.56±12.54%);(2)基底节梗死组(n=22),梗死面积(12.45±9.06)%。两组间的改良贴纸去除试验和加速转轮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死面积与术后1d的神经功能检测结果之间呈相关关系。结论神经功能定量检测指标可以可靠地评价和预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梗死面积及严重程度,这些试验可用于实验性脑梗死治疗研究中样本的分层。
关键词
实验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检测
病变范围
Keywords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neurological test
cerebral infarction
infarct size
rats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和体重指数对脑梗死大鼠病变范围的评价
被引量:
7
3
作者
管玉青
陆兵勋
潘速跃
李伟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6-256,I0001,I000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和体重指数对评价实验性脑梗死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59只7~9周龄雄性SD大鼠接受大脑中动脉1h栓塞手术或假手术,术前和术后1,3,5,7,10,14d分别进行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以及体重测量。术后14d处死动物,对梗死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不同病变面积的实验动物之间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和体重指数的差异,分析病变面积与各时间点神经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和体重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手术组大鼠可分为3个亚组:①皮层加基底节梗死;②基底节梗死;③无病变。3组间的神经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及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死面积与神经功能检测结果之间呈相关关系。结论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和体重指数可以用于评价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病变严重程度。
关键词
实验性脑梗死
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
体重指数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弥散磁共振成像观察实验性脑梗死ADC值的变化
肖小华
吕衍春
梁康福
苏镇培
殷梅
罗柏宁
孟悛悱
黄如训
李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良神经功能检测评价实验性脑梗死病变的范围
管玉青
陆兵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良神经损害程度评分和体重指数对脑梗死大鼠病变范围的评价
管玉青
陆兵勋
潘速跃
李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