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董梅 刘瑞春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将Wistar大鼠EAE模型分为5种发病形式:急性型、缓解-复发型、持续进展型、良性型和隐匿型。光镜下可见不同发病时期的EAE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都以血管“袖套”状改变、脑室周围及白质有脱髓鞘改变为主,伴有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大鼠多病程的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多发硬化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髓鞘修复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守刚 靳峰 +3 位作者 汪春娟 唐洲平 陈寒 张苏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0,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髓鞘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纯化OECs后,移植组将OECs悬液注入EAE大鼠的侧脑室;假手术组按以上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二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髓鞘修复的意义。方法:培养、纯化OECs后,移植组将OECs悬液注入EAE大鼠的侧脑室;假手术组按以上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二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神经元细胞凋亡表达情况。结果:OECs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织病理切片可见嗅鞘细胞移植组髓鞘修复明显优于假手术组;OECs移植组在各时间点上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OECs移植可以促进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髓鞘修复,改善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程度,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移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学志 王赵伟 +3 位作者 李剑敏 张正学 尤文挺 朱洁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169-171,I0004,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行为学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EAE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下...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EAE模型,治疗组给予姜黄素进行干预,观察行为学变化,LFB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EAE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临床评分明显下降,病程缩短,而且恢复较快。脑组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略有减轻。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改善EAE大鼠临床症状,抑制炎症细胞浸润,促进恢复,对EAE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姜黄素 炎症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联合磁化传递对比成像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芳 陆菁菁 +3 位作者 金征宇 徐雁 关鸿志 蔡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1,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剂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增强磁共振(MR)检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病变的敏感性及其增强病灶的磁化传递率(MTR)的变化。方法11只EAE组大鼠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行常规T1加权像、T2加权像、三维T...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剂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增强磁共振(MR)检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病变的敏感性及其增强病灶的磁化传递率(MTR)的变化。方法11只EAE组大鼠及10只对照组大鼠行常规T1加权像、T2加权像、三维T1磁化传递、三维T1非磁化传递、钆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增强T1加权像及USPIO增强T2加权像扫描。计算USPIO及钆增强检出EAE病变的敏感性、EAE组大鼠第1次出现US-PIO异常强化的区域及前一次扫描相应区域的MTR。大鼠脑组织行HE及髓鞘染色。结果钆对比剂增强扫描未发现EAE大鼠脑内异常对比增强灶,USPIO增强扫描显示11只大鼠脑内均有异常沉积。EAE组大鼠USPIO异常强化区的MTR值与出现强化前同一区域的MTR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USPIO强化区可见炎细胞浸润及脱髓鞘改变,对照组大鼠MR平扫及增强扫描无阳性显示。结论USPIO增强MR检出EAE病变的敏感性高。与USPIO增强扫描相结合,磁化传递成像能够提示EAE病变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对比剂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TNF-α和i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雅菲 高娟 +2 位作者 檀国军 杨静 郭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 allergic encephalom yelitis,EAE)大鼠,探讨药物对于疾病发病、炎性细胞浸润及TNF-α和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口服给药干预,观... 目的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 allergic encephalom yelitis,EAE)大鼠,探讨药物对于疾病发病、炎性细胞浸润及TNF-α和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脊髓匀浆诱导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口服给药干预,观察药物对大鼠发病、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TNF-α和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阿托伐他汀降低了大鼠发病率(P<0.05),改善了大鼠发病的严重程度(P<0.05),抑制了炎性细胞向脊髓组织的的浸润(P<0.05),降低了脊髓中iNOS的表达(P<0.05),但对于血清中TNF-α的水平没有影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了大鼠的发病率,减轻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脊髓炎大鼠发病的严重程度及炎性细胞的浸润、iN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阿托伐他汀 肿瘤坏死因子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大鼠急性期炎性反应和髓鞘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康宁 樊永平 +4 位作者 陈克龙 周建平 邵燕 刘洪艳 杨文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大鼠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1∶1混合,制成乳剂作为免疫抗原,给Lewis大鼠4足垫内注射,建立大鼠EAE... 目的观察二黄胶囊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大鼠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1∶1混合,制成乳剂作为免疫抗原,给Lewis大鼠4足垫内注射,建立大鼠EAE模型。观察二黄胶囊对EAE大鼠发病情况、神经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的影响。结果 二黄胶囊可显著改善EAE的发病程度,降低血清MBP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各剂量组大鼠大脑的2个取材部位、小脑、脑干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黄各剂量组大脑和小脑、脑干的髓鞘病变灶计数均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黄中剂量组脊髓纵切标本、二黄大、中剂量组脊髓横切标本的髓鞘病变灶计数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黄胶囊对EAE大鼠的体质量、动物发病情况和脑、脊髓病理改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二黄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岭 宋春杰 +1 位作者 朱克 王鲁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系 ,在EAE小鼠发病 6d后给予静脉注射。小鼠每天称体重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 ,取脊髓进行PLP免疫组化染色 ,应用数字化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注射扩散性抗原决定簇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的治疗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 ,并伴有复发率的下降、首次复发时间的延迟 (P <0 0 5 )。PLP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接受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治疗组小鼠脊髓内PLP像素水平为正常值的 94 37%± 0 5 2 %,而对照组小鼠为正常PLP水平的 91 94%± 0 5 0 %(P <0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小鼠脊髓内脱髓鞘病变下降 30 %。结论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可明显减少脱髓鞘病变 ,改善EAE的临床症状 ,为多发性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T淋巴细胞 Trl细胞 表位扩散 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 多发硬化 MS 扩散抗原决定簇特异Th2/T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外周血SIL-2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和忠 余昌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清S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0.2mg/(kg.d),0.4mg/(kg.d)],...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清S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0.2mg/(kg.d),0.4mg/(kg.d)],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的SIL-2R水平。结果:高剂量组未出现临床症状;低剂量组EAE临床症状较模型组轻。高剂量组SIL-2R浓度为(36.43±5.43)mg/mL,与模型组和低剂量Tri组比较P<0.01和P<0.05;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EAE的治疗有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IL-2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雷公藤内酯醇 可溶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克生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施 方恢林 +3 位作者 朱振国 朱攀 曾庆意 郑荣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观察咪唑克生(idazoxan,IDA)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8周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AE组和... 目的:观察咪唑克生(idazoxan,IDA)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8周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AE组和IDA干预组各12只,采用MOG35-55诱导经典EAE模型,干预组采用IDA 2mg/kg腹腔注射、每天两次、共15d。观察每组大鼠发病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HE染色和LFB髓鞘染色方法观察病理改变,采用伊文思蓝荧光定量方法检测BBB通透性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BBB紧密连接超微结构,并用Western blot检测BBB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JAM-1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动物无一发病,与EAE组比较,IDA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炎性病灶和脱髓鞘病灶明显减少,BBB通透性明显降低,BBB超微结构的破坏明显减轻,BBB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A可能通过上调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5的表达从而减轻EAE时的血脑屏障破坏而发挥对EAE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克生 屏障 紧密连接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泼尼松龙保护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轴突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顺和 谭晓姝 +1 位作者 李苒 石海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10-1713,共4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中枢神经轴突损伤的影响以及与炎症反应及髓鞘脱失的关系。方法用MOG35-55蛋白多肽免疫C57BL/6J小鼠复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 目的探讨泼尼松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中枢神经轴突损伤的影响以及与炎症反应及髓鞘脱失的关系。方法用MOG35-55蛋白多肽免疫C57BL/6J小鼠复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动物模型EAE,采用轴突的Bielschowsky染色结合常规形态学染色和神经系统髓鞘染色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别。结果泼尼松龙能促进EAE临床症状的缓解;减轻中枢神经轴突损伤,同时能清除病灶中浸润的炎症细胞及降低神经髓鞘的脱失。但是当停止用药后,该疾病又复发,轴突的损伤与未治疗对照组相同。结论泼尼松龙能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缓解,对轴突损伤有短暂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突损伤 泼尼松龙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穹窿下器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建亚 马常升 +1 位作者 曹翠丽 李聪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穹窿下器(subfornical organ,SFO)的形态。方法建立大鼠EAE模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EAE不同时期SFO的形态改变。结果 SFO在EAE发病极期出现脱髓鞘改变...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穹窿下器(subfornical organ,SFO)的形态。方法建立大鼠EAE模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EAE不同时期SFO的形态改变。结果 SFO在EAE发病极期出现脱髓鞘改变。SFO室管膜细胞在发病潜伏期出现胞间连接扩大现象,其他各期少见。本研究发现SFO室管膜下组织与血管之间由完整的隔膜分开。结论 SFO在EAE时发生的改变与临床进展呈一致性,参与脑的免疫调节。隔膜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穹窿下器 室管膜细胞 胞间连接 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祥 乔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7-1700,1704,共5页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影响,探讨HHcy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意义。方法:饮水中添加4%蛋氨酸使C57BL/6鼠具有HHcy,以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鼠制备EAE模型,分别产生四组观察对象:普通...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影响,探讨HHcy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意义。方法:饮水中添加4%蛋氨酸使C57BL/6鼠具有HHcy,以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鼠制备EAE模型,分别产生四组观察对象:普通喂养的正常鼠和EAE鼠(HC组和EAE组),添加蛋氨酸辅食的小鼠和EAE鼠(HC+Hcy组和EAE+Hcy组)。制模后3周内的不同时间段,评估各组小鼠症状,测定血清Hcy水平;3周后比较各EAE组小鼠细胞TNF-α、IFN-γ和IL-17因子水平。结果:EAE和HC组小鼠血清Hcy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EAE+Hcy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和体重减轻均较EAE组严重(P<0.05);EAE+Hcy组小鼠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EAE组(P<0.05),而IL-17水平在两组中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AE疾病过程中Hcy水平无明显升高,但HHcy可加重EAE的临床症状,其机理同Hcy促进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产生有关,而与IL-17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早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荣伟 陈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EAE模型组及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视神经...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EAE模型组及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视神经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β,β-APP)、2,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2,3-cyclic nucleopide 3-phosphdiesterase,CNPase)蛋白表达。结果: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正常髓鞘蛋白CNPase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加(31.8±1.0vs10.6±0.7,P<0.05),轴索损害的标志物β-APP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80.4±9.4vs182.7±9.1,P<0.05)。结论:β-榄香烯可保护EAE小鼠视神经的髓鞘及轴索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2 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修饰的巨噬细胞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金泉 张继红 刘春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修饰的巨噬细胞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诱导C57BL/6小鼠建立主动免疫EAE模型,免疫9 d后制备腹腔巨噬细胞,用PBS或法舒地尔处理72 h(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对...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修饰的巨噬细胞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诱导C57BL/6小鼠建立主动免疫EAE模型,免疫9 d后制备腹腔巨噬细胞,用PBS或法舒地尔处理72 h(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巨噬细胞经尾静脉回输至EAE模型小鼠中,每只5×10^(7)个细胞。治疗10 d后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临床行为和体质量变化;经腹腔分离2组小鼠巨噬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组M1和M2型巨噬细胞比例;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M1和M2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分析白细胞介素(IL)-10和IL-12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35,P<0.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下降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5,P=0.011)。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实验组细胞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Arg-1)、YM-1和FIZZ mRNA与IL-10细胞因子水平升高,M1型标志物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IL-12细胞因子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91,P<0.001;t=11.094,P<0.001;t=6.182,P<0.001;t=3.942,P<0.001;t=4.132,P<0.001;t=3.198,P<0.001)。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F4/80^(+)CD206^(+)巨噬细胞比例增加,而F4/80^(+)CD16/32^(+)巨噬细胞比例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18,P<0.001;t=12.105,P<0.001)。结论法舒地尔修饰的巨噬细胞可改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主要是通过改善机体巨噬细胞极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致敏抗原——髓鞘素的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慧芳 吕佩源 +3 位作者 林嘉友 胡爱祥 李玲 陈竞清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 介绍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致敏抗原———髓鞘素的一种制备方法。方法 取牛脊髓白质加入蔗糖溶液制成脊髓匀浆 ,在 4℃通过不连续梯度离心 ,得到粗制的髓鞘素 ,进一步去除其中的磷脂、胆固醇和核酸等成分 ,得到纯化... 目的 介绍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致敏抗原———髓鞘素的一种制备方法。方法 取牛脊髓白质加入蔗糖溶液制成脊髓匀浆 ,在 4℃通过不连续梯度离心 ,得到粗制的髓鞘素 ,进一步去除其中的磷脂、胆固醇和核酸等成分 ,得到纯化的髓鞘素。计算其含量 ,检测其主要成分及相对分子质量 ,并通过对豚鼠进行免疫 ,检测其诱发EAE的活性。结果 所提取的髓鞘素具有与文献报道结果类似的理化特性和强大的EAE诱发活性。结论 本方法提纯的髓鞘素有强的免疫活性 ,易取材 ,操作简便 ,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髓鞘素 梯密度 豚鼠 离心法 致敏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MBP诱导免疫耐受预防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16
作者 余奇文 张冬青 +4 位作者 柏峻 马安伦 李宁丽 张继英 聂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73-474,478,共3页
目的 :探讨口服耐受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预防作用。方法 :给予健康Lewis大鼠口服MBP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随后以MBP +CFA于足底免疫 ,检测口服耐受对实验大鼠EAE发病的预防作用及对MBP特异性淋转率、细胞因子和抗MBP抗体... 目的 :探讨口服耐受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预防作用。方法 :给予健康Lewis大鼠口服MBP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随后以MBP +CFA于足底免疫 ,检测口服耐受对实验大鼠EAE发病的预防作用及对MBP特异性淋转率、细胞因子和抗MBP抗体等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致病组EAE发病率为 91 7% ,MBP特异性淋转率、IFN γ与TNF α含量升高 ,IL 10降低 ;口服耐受组EAE发病率为 2 1 4 % ,MBP特异性淋转率、IFN γ、TNF α回复至正常 ,IL 10含量低于正常。MBP抗体水平两组均比正常对照组高。结论 :口服耐受可降低宿主自身免疫反应性 ,减低EAE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P 诱导 免疫耐受 预防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AQP-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研究
17
作者 翁益云 夏君慧 +2 位作者 叶好好 张国勇 张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1-638,共8页
目的: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MOGIgd)为抗原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并检测AQP-4、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①采用分子克隆技术诱导表达MOGIgd-TrxA融合蛋白,纯化后以此融合蛋白为抗原于侧腹... 目的: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细胞外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MOGIgd)为抗原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并检测AQP-4、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①采用分子克隆技术诱导表达MOGIgd-TrxA融合蛋白,纯化后以此融合蛋白为抗原于侧腹壁皮下多点注射免疫C57BL/6小鼠作为实验组(MOG组);同时以硫氧还蛋白(TrxA)、豚鼠脊髓匀浆(GPSCH)免疫小鼠分别作为阴性、阳性组。评估动物的临床神经功能、组织病理情况,评价模型的质量。②免疫组化法、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AQP-4表达水平;经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①MOG组及GP-SCH组小鼠均呈慢性非缓解型病程,两组在发病时间、达峰时间、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xA组无一动物发病。模型组(包括MOG组和GPSCH组)动物HE染色可见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胶质结节形成,髓鞘染色可见斑片状髓鞘脱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均有不同程度受累。免疫组化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显示MOG组和GPSCH组病灶周围炎症浸润处AQP-4表达与TrxA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②MOG组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4.71±1.61)%,GPSCH组为(1.44±0.65)%,均明显低于TrxA组(P<0.01),且MOG组和GPSCH组之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MOGIgd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模型稳定,发病率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MS的免疫发病机制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打下基础。EAE模型动物AQP-4的表达量与炎症浸润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MOG AQP-4 CD4+CD25+调节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意义
18
作者 董梅 刘瑞春 +1 位作者 郭力 李春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0-872,875,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病理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探讨MMPs在EAE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EAE大鼠模型组织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MMP-2、-9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小血... 目的: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病理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探讨MMPs在EAE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EAE大鼠模型组织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MMP-2、-9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小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呈袖套状改变,血管周围明显脱髓鞘,电镜下可见髓鞘松散、断裂,轴索细胞器消失,神经元内质网扩张脱颗粒。免疫组化染色MMP-2、-9在脊膜细胞、炎细胞和内皮细胞内均呈阳性表达。结论:MMPs参与EAE发病的各个环节,具有破坏血脑屏障、降解髓鞘、损伤轴索和产生免疫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病理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AM-1和MCP-1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的表达
19
作者 曹小鹏 曹芃 +4 位作者 高晓唯 刘李平 雷英 郭月英 贺陆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变化,为研究视神经炎(optic neurikis,ON...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视神经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表达变化,为研究视神经炎(optic neurikis,ON)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用豚鼠脑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诱导Wistar大鼠,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免疫后7d、12d、18d、25d组,通过行为学观察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通过HE染色法观察各组视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VCAM-1和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功能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大鼠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功能评分增加,至18d,达到最大的1.9分。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神经组织结构正常,而免疫组大鼠视神经组织出现结构的异常,免疫后18d,病变程度达最高峰,这和功能评分的结果相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没有VCAM-1和MCP-1表达;免疫后7d,VCAM-1和MCP-1开始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45±8.65和47.86±9.65;免疫后12d,VCAM-1和MCP-1表达均进一步增加,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7.34±5.76和86.45±5.6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后18d,VCAM-1和MCP-1表达达到高峰,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2.53±9.56和153.56±12.4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后25d,VCAM-1和MCP-1表达减少,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23±7.58和116.49±8.83。结论 VCAM-1和MCP-1参与了ON的发病过程,ON是一种免疫因素介导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多发硬化 视神经炎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实验性治疗
20
作者 石海波 王顺和 +5 位作者 郑娟 李晗宇 姜蓉 唐艳 陈舜琦 张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并与已论证的传统治疗方法甲基泼尼松龙对EAE实验治疗做临床对比其疗效。方... 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并与已论证的传统治疗方法甲基泼尼松龙对EAE实验治疗做临床对比其疗效。方法: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混合液诱导SD大鼠建立EAE模型,免疫10d后将FK506分别以1mg/kg,0.5mg/kg剂量给予每日腹腔注射EAE大鼠,连续给药10d,观察其发病情况,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比率,免疫后30d,观察脑、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显示神经再生的形态学证据。结果:FK506能减轻EAE的临床症状,促进EAE的临床缓解和恢复;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浸润;减轻髓鞘和轴突损伤,促进轴突再生作用,且停药后未见动物复发。结论:FK506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有一定的实验性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硬化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大鼠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