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激持续时间对注意瞬脱影响的实验分离现象 被引量:4
1
作者 杜峰 张侃 葛列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53,共9页
通过三个实验 ,研究了注意瞬脱效应以便深入理解注意时间维度上的特性。实验一针对注意瞬脱效应(简称AB效应 )和刺激持续显示时间 (简称ED)之间的关系 ,发现SOA或者ED的延长能减小AB效应。实验二的结果再次证明ED的延长能减小AB效应 ,... 通过三个实验 ,研究了注意瞬脱效应以便深入理解注意时间维度上的特性。实验一针对注意瞬脱效应(简称AB效应 )和刺激持续显示时间 (简称ED)之间的关系 ,发现SOA或者ED的延长能减小AB效应。实验二的结果再次证明ED的延长能减小AB效应 ,并且发现ED延长并没有伴随着对目标的加工速度的加快。实验三发现在目标与干扰项没有显著的特征差异时 ,AB效应随着ED延长而减小的现象消失了 ,即ED对AB效应的影响出现了实验性的分离。同时还证明突出显示可以通过加快对目标的反应速度来显著的减小AB效应 ,而且ED因素只有在目标具有突出的视觉特征时才能改变AB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瞬脱效应 实验性分离 中枢干扰理论 RSVP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89
2
作者 杨治良 刘素珍 +2 位作者 钟毅平 高桦 唐永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8-,20-23,共5页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2.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态度 偏好测验 实验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记忆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相互感染问题
3
作者 高定国 杨治良 秦启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9-73,88,共6页
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自己不能意识到的但又能自动地对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而与之相对的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则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 内隐记忆研究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在外显测... 1 引言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自己不能意识到的但又能自动地对任务产生影响的记忆,而与之相对的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则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 内隐记忆研究中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主要是通过指导语(在外显测验中要求被试回忆过去的事件;而在内隐测验时只简单地要求被试尽可能地完成某项任务而不需有意识地回忆过去的经验)来控制的。有人认为这不足以完全区分这两种加工过程,在加工中存在意识与无意识提取的相互感染等诸多问题。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加工 外显记忆 反应偏向 实验性分离 加工分离说的修正模型 记忆损伤 意识性 任务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