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实验岩石力学与构造物理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胜利 马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简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与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相关的实验岩石力学和构造物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在此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大量实验以及数学模拟结果丰富了对岩石脆性破裂过程 ,特别是结构和介质非均匀条件下破裂过程的认识 ;在非... 简述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与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相关的实验岩石力学和构造物理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在此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 :大量实验以及数学模拟结果丰富了对岩石脆性破裂过程 ,特别是结构和介质非均匀条件下破裂过程的认识 ;在非均匀断层的摩擦行为与失稳成核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结果 ,揭示了断层滑动行为的复杂性 ;在岩石脆 塑性转换和塑性流变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结果 ,特别是在下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的流变性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高温高压岩石物理方面取得了一批实验结果 ,并应用于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和状态的研究 .这些结果为深入理解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破裂 断层摩擦 塑性流变 岩石物理 地震机理 实验岩石力学 构造物理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力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万成 徐晓冬 +3 位作者 侯晨 邓君平 高楠 刘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18,245,共6页
根据采矿工程专业岩石力学实验室的具体特点,提出一种以浏览器/服务器(B/S)为主、客户端/服务器(C/S)为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架构,开发一套集人员、设备、耗材、试样加工和财务等信息管理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实验室信... 根据采矿工程专业岩石力学实验室的具体特点,提出一种以浏览器/服务器(B/S)为主、客户端/服务器(C/S)为辅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架构,开发一套集人员、设备、耗材、试样加工和财务等信息管理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人员信息以及设备和材料采购、入库、报销等全流程的云端化管理。该系统契合岩石力学实验室的专业需求、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实现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显著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优化了管理流程,降低了管理成本;设备和试验项目得到有效管控,试验数据得以规范化管理,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该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推进了岩石力学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对加强实验室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岩石力学实验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云端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模式的岩石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8
3
作者 牛雷雷 朱万成 +1 位作者 刘洪磊 侯晨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4-207,共4页
文章以岩石动力学实验问题为导向,以项目研究的方式组织学习小组,将PBL教学理念融入岩石动力学实验的课前准备、课堂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考评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应用岩石力学 P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冷却方式对花岗岩力学参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廖华林 尹璐 +3 位作者 孙凤 魏俊 颜辉 滕志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9,共7页
干热岩地层钻井过程中,钻井循环介质对井底不同温度岩石形成冷却效应,导致其力学特性与破坏模式发生变化。为研究温度及降温效应对干热岩力学参数的影响,以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加热后(100~800℃)经自然冷却和水冷却的岩样进行声波实验... 干热岩地层钻井过程中,钻井循环介质对井底不同温度岩石形成冷却效应,导致其力学特性与破坏模式发生变化。为研究温度及降温效应对干热岩力学参数的影响,以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加热后(100~800℃)经自然冷却和水冷却的岩样进行声波实验和岩石力学实验,研究了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花岗岩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下花岗岩的宏观破坏机制。研究发现:温度超过临界阈值时,花岗岩的力学参数逐渐减小,400℃时降幅达23%;温度升高使花岗岩表现出延性破坏特征,抗压强度降低,在400~700℃时花岗岩抗压强度的降低更显著;花岗岩水冷却后的抗压强度比自然冷却降低约13%。研究结果为分析干热岩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冷却效应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利用声波测井数据计算分析地层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地热钻井 冷却效应 岩石力学实验 声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性教学在岩石力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探索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倩 潘益鑫 +3 位作者 彭岩岩 伍法权 沙鹏 易红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8-201,289,共5页
岩石力学实验课是岩石力学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工程生产项目中往往需要通过岩石力学实验测定重要的岩石力学参数作为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判定依据。针对传统的岩石力学实验教学受实验设备、场地、资金、教学课时等方面的限制,难... 岩石力学实验课是岩石力学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工程生产项目中往往需要通过岩石力学实验测定重要的岩石力学参数作为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判定依据。针对传统的岩石力学实验教学受实验设备、场地、资金、教学课时等方面的限制,难以达到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问题,在岩石力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基于关联性教学的理念,通过将实验教学与优化的教学内容、先进的科研仪器、工程实例关联,开展关联性教学在岩石力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探索,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和探索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关联性教学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性 被引量:52
6
作者 杨建 付永强 +2 位作者 陈鸿飞 曾立新 李金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4,100,共3页
页岩储层岩石具有基质致密,微裂隙、层理面发育,岩石性脆等非常规地质特征,其力学性质与一般的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探寻这一特殊的岩石力学性质,利用MTS多功能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取自四川盆地某区的M组页岩开展... 页岩储层岩石具有基质致密,微裂隙、层理面发育,岩石性脆等非常规地质特征,其力学性质与一般的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探寻这一特殊的岩石力学性质,利用MTS多功能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取自四川盆地某区的M组页岩开展了三轴、单轴、巴西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页岩岩石三轴平均抗压强度为265.75MPa,平均杨氏模量为4.59×104 MPa,平均泊松比为0.25,属于中硬地层;单轴垂向取样抗压强度(151.92MPa)是水平取样抗压强度(为69.18MPa)的2.2倍;页岩抗张强度较低,平均为2.94MPa。综合分析页岩储层脆性指数后认为,M组页岩属于脆性岩石,储层脆性指数均超过50,有利于对页岩储层进行大型水力压裂;压裂应选择以滑溜水为主的体积压裂模式,压裂设计应遵循"大液量、大排量、高前置液比、小粒径支撑剂、低砂浓度"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 储集层 岩石力学实验 特性 矿物组分 脆性指数 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湘鄂薄皮构造带多层拆离滑脱系的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对构造变形样式的控制 被引量:68
7
作者 颜丹平 金哲龙 +1 位作者 张维宸 刘少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87-1697,共11页
川渝湘鄂多层拆离推覆构造发育于秦岭-大别造山带、雪峰山厚皮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之间。这个薄皮构造带是在晚中生代沿一系列岩石薄弱层从南东向北西多层拆离滑脱构造作用下形成的,然而单纯的地表构造地质调查无法揭示各滑脱层是如何控制... 川渝湘鄂多层拆离推覆构造发育于秦岭-大别造山带、雪峰山厚皮构造带与四川盆地之间。这个薄皮构造带是在晚中生代沿一系列岩石薄弱层从南东向北西多层拆离滑脱构造作用下形成的,然而单纯的地表构造地质调查无法揭示各滑脱层是如何控制区内褶皱-断层关系的。因此,对拆离滑脱层进行识别是认识区内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的关键。利用单轴岩石力学实验方法,对取自区内沿达县-大庸地质剖面不同岩性地层组合的样品进行岩石力学分析,并结合前人在区内已经获得的数据,结果表明区内至少发育5个可能的区域性拆离滑脱层。这些滑脱层主要由泥质岩、粉砂岩和泥质灰岩组成的,分别沿下寒武统牛碲塘组(DetI)、下志留统罗惹坪组和龙马溪组(DetII)、下二叠统栖霞组(DetIII)、下三叠统大冶组(DetIV)和中三叠统巴东组(DetV)发育。野外调查表明,DetI控制了深部构造层次的断弯褶皱和叠瓦扇,DetII可能控制了中部构造层次的断展褶皱和拆离褶皱,DetIII则可能与DetIV和DetV一起,共同控制了上部构造层次的侏罗山式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构造带 多层拆离断层带 构造样式 岩石力学实验 川东-湘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破裂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葛和平 孙岩 +5 位作者 朱文斌 郭继春 刘德良 陈祥云 王锋 温世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0-296,共7页
岩样的破裂行为、破坏过程和参数测试是裂隙断裂构造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实验岩石样品采自四川东部和新疆北部地区 ,为测试准确起见 ,对岩样进行了应力等值线的有限元法计算。通过单轴和三轴实验的岩样破坏观察和应力应变曲线对比 ,将岩... 岩样的破裂行为、破坏过程和参数测试是裂隙断裂构造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实验岩石样品采自四川东部和新疆北部地区 ,为测试准确起见 ,对岩样进行了应力等值线的有限元法计算。通过单轴和三轴实验的岩样破坏观察和应力应变曲线对比 ,将岩石的破裂行为、应力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微观劈裂阶段和宏观破裂阶段。基于单轴抗压实验岩石劈裂—破裂—碎裂发展过程的微观分析 ,可以看出宏观破裂主要是沿岩样原有的隐裂隙、临界裂隙发育的 ,许多新裂隙则主要是在宏观破裂阶段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破裂行为 临界裂隙 应力应变曲线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岩石力学常规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文军 汤国水 张宏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8期9-11,共3页
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对岩石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几个基本岩石力学实验项目进行了数值实验,通过数值实验再现了岩石材料的破坏现象和破坏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利用数值实验,可以代替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的一些基本材料破坏力... 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对岩石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几个基本岩石力学实验项目进行了数值实验,通过数值实验再现了岩石材料的破坏现象和破坏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利用数值实验,可以代替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的一些基本材料破坏力学实验教学项目,可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到许多在实验室实验中观察不到的重要信息,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印象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常规岩石力学实验 数值模拟 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 破坏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地区砾岩地层岩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重阳 熊健 +2 位作者 梁利喜 刘向君 张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11038-11044,共7页
以KS地区的砾岩研究对象,通过XRD衍射、孔渗测试、岩石力学实验研究了该地区砾岩地层的基础物性、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砾岩砾石颗粒主要由泥晶灰岩和灰质云岩组成,基质主要由碳酸盐岩、黏土矿物、石英和长石类矿物组成;砾石和基质... 以KS地区的砾岩研究对象,通过XRD衍射、孔渗测试、岩石力学实验研究了该地区砾岩地层的基础物性、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砾岩砾石颗粒主要由泥晶灰岩和灰质云岩组成,基质主要由碳酸盐岩、黏土矿物、石英和长石类矿物组成;砾石和基质强度差异较大,砾石的压入硬度分布在569.39~1379.33 MPa,平均值为973.46 MPa,是基质硬度的2~3倍;砾岩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变化范围大,砾岩未浸泡钻井液条件下,单轴抗压强度分布在59.74~75.5 MPa,而浸泡现场钻进液后砾岩抗压强度下降较明显,下降幅度约为42.7%;砾岩脆性较强,且在浸泡钻井液后脆性更明显。砾岩的非均质性比较强,其力学特性受到砾石和基质影响;钻井液对砾岩的力学性能影响较明显,钻井过程井壁稳定性应考虑砾岩与钻井液间的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 岩石力学实验 基础物性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结构光扫描技术在岩石结构面粗糙度评价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小波 朱熙 +2 位作者 姚池 杨建华 蒋水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177,共5页
无论是自然发育还是人类活动诱发产生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结构面,其形貌结构特征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结构面形貌的定量评价是岩体强度和变形理论分析的基础。分析了三维结构光扫描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岩石力学试验方面的应... 无论是自然发育还是人类活动诱发产生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结构面,其形貌结构特征对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结构面形貌的定量评价是岩体强度和变形理论分析的基础。分析了三维结构光扫描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岩石力学试验方面的应用前景。采用三维结构光扫描技术对实验室尺度的岩石结构面进行形貌测量,介绍了扫描数据处理、形貌特征分析和粗糙度评价方法。将上述内容引入到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岩石力学实验中的优势,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教学 结构光扫描技术 岩石结构面 粗糙度评价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结果讨论断层破裂与强震物理过程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1
12
作者 马胜利 刘力强 +3 位作者 马瑾 巴晶 王凯英 扈小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225-232,共8页
基于断层摩擦滑动实验、含凹凸体断层的变形破坏实验、断层撕裂扩展的实验、交叉断层的变形实验等多种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工作 ,讨论了与断层破裂与强震物理过程相关的若干问题。研究表明 ,断层的整体滑动引起其两侧块体弹性应变的释... 基于断层摩擦滑动实验、含凹凸体断层的变形破坏实验、断层撕裂扩展的实验、交叉断层的变形实验等多种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工作 ,讨论了与断层破裂与强震物理过程相关的若干问题。研究表明 ,断层的整体滑动引起其两侧块体弹性应变的释放 ,是强震发生的原因 ,因此构造活动区具有较大尺度、结构连续且简单、介质均匀的断层 (或断层段 )是产生强震必备的构造条件 ,深部新生断层(盲断层 )向上撕裂扩展产生强震 ,尚需“弱层”提供“解耦”条件以便断层发生整体滑动。强震孕育过程中包含着凹凸体的破裂 ,断层面上凹凸体的尺度、强度及数量决定着前震活动的特征、强震动态破裂过程以及前兆现象。由断层分割的块体通过边界断层的交替滑动、以“框动”的方式运动 ,因此块体周边的断层上强震活动具有交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断层摩擦 断层撕裂 凹凸体 交叉断层 地震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声发射三维定位软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培洵 刘力强 +1 位作者 陈顺云 扈小燕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4-679,共6页
简要介绍了地震动力学实验室新一代声发射定位软件的主要功能、定位算法的实现方案以及定位效果的评测结果。新软件配有多种通用数据库接口,具有与设备无关的处理能力。它除了可以进行三维定位之外,还可以进行面定位与线定位。定位时,... 简要介绍了地震动力学实验室新一代声发射定位软件的主要功能、定位算法的实现方案以及定位效果的评测结果。新软件配有多种通用数据库接口,具有与设备无关的处理能力。它除了可以进行三维定位之外,还可以进行面定位与线定位。定位时,可以给定样品的波速,也可以把波速当未知数求解。定位算法的主要改进有两个方面:1)以稳健的走时绝对偏差最小作为定位目标函数;2)方程组求解优化过程采用了模拟退火法直接搜索目标函数的全局最小值。新软件显著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同时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数据处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三维定位算法 岩石力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前兆时空非均匀性指标C_v值的实验检验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凯英 马胜利 +1 位作者 刘力强 马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89,111,共8页
在双向加载条件下 ,对两种构造和介质不同的岩石标本进行变形实验 ,测量了标本表面不同部位的应变 .在此基础上 ,利用王晓青和陈学忠等提出的描述地震前兆非均匀分布的参量—— Cv 值 ,分析了标本变形失稳过程中应变异常的分布 ,以期从... 在双向加载条件下 ,对两种构造和介质不同的岩石标本进行变形实验 ,测量了标本表面不同部位的应变 .在此基础上 ,利用王晓青和陈学忠等提出的描述地震前兆非均匀分布的参量—— Cv 值 ,分析了标本变形失稳过程中应变异常的分布 ,以期从实验角度检验 Cv值方法并探讨其物理意义 .研究表明 ,Cv值的变化与岩石变形特征的变化有关 ,是描述前兆分布非均匀性的一种有效指标 ;Cv值在失稳发生前先异常上升 ,然后下降 ,并在 Cv值恢复过程中或恢复后伴随着失稳事件的发生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应变场 地震前兆 非均匀性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列式断层变形过程中物理场演化的实验研究(一) 被引量:32
15
作者 马胜利 邓志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7-335,共9页
在双轴压缩条件下对挤压型和拉张型雁列式断层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断层位移及应变场的时空演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类雁列式断层具有类似的变形破坏过程,即前期以雁列区的破裂贯通为主,后期以沿断层的滑动为主。但挤压型... 在双轴压缩条件下对挤压型和拉张型雁列式断层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断层位移及应变场的时空演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类雁列式断层具有类似的变形破坏过程,即前期以雁列区的破裂贯通为主,后期以沿断层的滑动为主。但挤压型雁列区内可积累较高的应变能,有较强的应变释放和声发射活动,雁列区对滑动始终起着阻碍作用;而拉张型雁列区内难以产生快速的应变释放和较强的声发射活动,雁列区对后期的滑动也无明显的阻碍作用。两类雁列区贯通所引起的失稳均有明显的前兆,而在随后滑动过程中失稳前兆的出现,取决于断层不同部位或段落之间是否有应变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列断层 岩石力学实验 断层位移 断层 物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页岩储层可压性实验评价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郭海萱 郭天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6,共8页
页岩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和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以及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尝试对目标储层进行可压性评价,探索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页岩抗张强度、单轴抗压... 页岩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和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以及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尝试对目标储层进行可压性评价,探索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页岩抗张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断裂韧性较砂岩和碳酸盐岩低;垂直层理方向粘聚力大于平行层理方向,沉积层理面胶结脆弱;受诱导应力的作用,平行的沉积层理(天然裂缝系)与主裂缝夹角越大,越容易起裂。断裂韧性实验中,当人字形切槽与沉积层理面的夹角在45°以内时,裂缝容易沿层理面扩展;大于45°时,裂缝将穿过层理面扩展。综合分析表明,该页岩储层可压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可压性 体积压裂 岩石力学实验 脆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列式断层变形过程中物理场演化的实验研究(二)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胜利 刘力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6-343,共8页
在双轴压缩条件下对由挤压型和拉张型雁列式断层组合而成的复杂雁列断层系变形过程中声发射、断层位移及应变的时空演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杂雁列式断层系的变形过程及相应的物理场演化并非是两种雁列式断层的简单叠加,而是... 在双轴压缩条件下对由挤压型和拉张型雁列式断层组合而成的复杂雁列断层系变形过程中声发射、断层位移及应变的时空演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杂雁列式断层系的变形过程及相应的物理场演化并非是两种雁列式断层的简单叠加,而是包含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较强的声发射事件成核部位主要集中在应力水平较低的张性雁列区附近的主于断层上,而不是应力水平较高的压性雁列区,但这种事件发生的时间则明显受控于压性雁列区的变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列断层 岩石力学实验 断层位移 断层 物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宇潜山不同岩石类型裂缝发育潜力分析——以辽河西部凹陷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蔡国刚 童亨茂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260-270,共11页
太古宇结晶变质岩是潜山的重要储集层岩石类型,然而对太古宇不同类型变质岩裂缝发育潜力的相对大小迄今还没有明确的标志。通过大量的岩石力学实验、岩心裂缝观测、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和油田生产实践等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分析太古宇不同岩... 太古宇结晶变质岩是潜山的重要储集层岩石类型,然而对太古宇不同类型变质岩裂缝发育潜力的相对大小迄今还没有明确的标志。通过大量的岩石力学实验、岩心裂缝观测、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和油田生产实践等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分析太古宇不同岩石类型裂缝发育的相对潜力,并提出了脆性系数(fb)的概念。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太古宇不同岩性的岩石力学性质存在差异,脆性系数总体有随暗色矿物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定向构造发育的片麻岩类岩石的力学参数与变形方向密切相关,其中片麻理与加载方向夹角大于45°时的脆性系数fb明显小于夹角小于45°时的脆性系数。大量生产实践资料表明,定向构造发育的片麻岩类容易发育剪裂缝,而定向构造不发育的粒岩类则容易发育张性裂缝。综合分析揭示,不同岩性剪裂缝发育潜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片麻岩类→混合花岗岩类→角闪岩;不同岩性张性裂缝发育潜力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混合花岗岩类、浅粒岩→片麻岩类→角闪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太古宇潜山 裂缝发育潜力 岩石力学实验 脆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岩石结构破坏过程观测
19
作者 马少鹏 潘一山 +1 位作者 王来贵 赵永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3-763,共1页
文章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DSCM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接着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 文章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DSCM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接着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部化过程,结构最终沿某一局部化带发生宏观破坏,但局部化带的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不稳定,甚至存在跳跃与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破坏过程 局部化 变形场 岩石结构 空间 观测系统 岩石力学实验 不稳定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柴敬 袁强 +5 位作者 汪志力 李毅 张丁丁 陈若跃 刘显威 王正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05-511,共7页
物理模型试验包括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原型材料模拟试验、离心模拟试验和底摩擦模拟试验四类。为了定量化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采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论文的发表情况及其... 物理模型试验包括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原型材料模拟试验、离心模拟试验和底摩擦模拟试验四类。为了定量化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采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论文的发表情况及其研究内容的统计,将2000年至2011年12年的12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在应用行业、研究内容、测试方法、相似常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关键词频数等的应用和发展情况。统计显示,12种科技期刊在12年间共发表物理模型试验论文文献621篇,所占比例平均为1.74%.研究表明,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仍占据较大的比重,12年发展迅速,且呈逐年增长,它是岩石力学的最主要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岩石力学 模型试验 期刊发表论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