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传1000-2000代过程中的实验室进化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瑞芬 惠文彦 +2 位作者 白梅 张文羿 孙天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为了研究L.casei Zhang实验室进化特性,对其三个谱系在普通MRS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 000~2 000代期间表观特性(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的变化进行了跟踪测定。研究结果显示:L.casei Zhang在传代期间各谱系间进化趋势基本平... 为了研究L.casei Zhang实验室进化特性,对其三个谱系在普通MRS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 000~2 000代期间表观特性(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的变化进行了跟踪测定。研究结果显示:L.casei Zhang在传代期间各谱系间进化趋势基本平行,即细胞形态、活菌数、浊度和菌株活力等特性未发生明显的多样性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侧面表明L.casei Zhang在普通MRS培养基中进化1 000~2 000代过程中表型特征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 实验室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碳中和的微藻适应性实验室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权宇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5期901-914,共14页
微藻生物技术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潜在途径之一。目前,微藻存在固碳效率低、光合转化效率低以及活性组分含量低等关键问题,需要通过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手段构建新的藻株,并依据微藻固碳和代谢的特点,构筑减碳或负碳的新技术路线。... 微藻生物技术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潜在途径之一。目前,微藻存在固碳效率低、光合转化效率低以及活性组分含量低等关键问题,需要通过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手段构建新的藻株,并依据微藻固碳和代谢的特点,构筑减碳或负碳的新技术路线。适应性实验室进化(ALE)在提高微藻对二氧化碳固定,强化废水处理和改善代谢表型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已获得了耐受高浓度二氧化碳和其他环境压力的进化藻株。但是,微藻ALE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基于固碳、光合和活性组分生物合成的合成生物学元件挖掘的研究还比较少。为克服以上问题,亟需改变微藻ALE的策略,结合高通量ALE装置的应用,缩短进化时间;在已有进化株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耐受基因、光合和活性组分生物合成的元件,为微藻基因改造打下基础;借鉴其他微生物ALE的已有经验,深刻理解微藻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的动态过程,探索ALE的基本规律。最后对ALE应对微藻碳中和挑战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 碳中和 固碳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葡萄糖培养环境下长寿酿酒酵母菌种的筛选
3
作者 刘永秋 王丽萍 吴紫云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7,共8页
该研究通过适应性实验室进化(ALE)筛选高葡萄糖环境下长寿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野生型酿酒酵母BY4742为对照,评估所筛选菌种的存活率、生长特性与葡萄糖发酵能力。结果表明,适应性实验室进化方法筛选得到的10株酿酒酵... 该研究通过适应性实验室进化(ALE)筛选高葡萄糖环境下长寿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野生型酿酒酵母BY4742为对照,评估所筛选菌种的存活率、生长特性与葡萄糖发酵能力。结果表明,适应性实验室进化方法筛选得到的10株酿酒酵母菌株在高葡萄糖环境下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显著提升,在第5天的存活率是野生型酿酒酵母BY4742的20.43倍,最高可达26.74倍,并在第10天仍保持平均1.79%的相对存活率。同时筛选菌株的生长特性和葡萄糖发酵能力较野生型酿酒酵母并无显著变化,在高糖环境总生物量为野生型酿酒酵母BY4742的1.25倍。适应性实验室进化可以有效筛选出耐高糖长寿酿酒酵母,为高糖高密度发酵的工业菌种选育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高糖耐受性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 时序寿命 发酵性能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束注入技术改善乳杆菌维生素K_(2)合成能力
4
作者 沐璟玮 杨旭 +3 位作者 汪洪波 王丽 孙曼曼 王鹏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1,共6页
维生素K_(2)(VK_(2))对维持人体骨骼、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乳酸菌(LAB)VK_(2)合成路径中部分基因沉默或不表达,导致目前乳制品中基本不含有VK_(2)。以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1)为出发菌株,分析不同离子束注入... 维生素K_(2)(VK_(2))对维持人体骨骼、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乳酸菌(LAB)VK_(2)合成路径中部分基因沉默或不表达,导致目前乳制品中基本不含有VK_(2)。以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1)为出发菌株,分析不同离子束注入条件下的致死率和正负突变率,确定最佳注入能量为10 keV、注入剂量为75(×2.6×1013 N+/cm 2)。通过多轮离子束注入结合适应性实验室进化(ALE),获得VK_(2)高产菌株LFX,产量为0.67 mg/g,并在连续传代实验中验证菌株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转录组分析发现,在LFX的VK_(2)相关合成途径中,甲萘醌主环与聚异戊二烯侧链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抗氧化系统、辅因子合成及中央碳氮代谢等途径显著增强。结果表明,多轮离子束注入和ALE可以协同优化代谢通量,提高VK_(2)的生物合成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诱变选育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 维生素K_(2) 发酵乳杆菌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细胞工厂构建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晏曼琳 赵权宇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面向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需求,微藻细胞工厂将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针对微藻细胞工厂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环境修复和生物燃料合成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需要构建能快速生长、环境耐受性强、目标产物含量高的藻株。系统介绍适应性实验室... 面向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需求,微藻细胞工厂将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针对微藻细胞工厂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环境修复和生物燃料合成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需要构建能快速生长、环境耐受性强、目标产物含量高的藻株。系统介绍适应性实验室进化、随机诱变、基因组重排、基因工程及基因组编辑等在微藻细胞工厂构建中的应用。适应性进化、诱变和基因组重排方法可在无遗传背景条件下获得突变体。基因组编辑等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微藻细胞工厂的理性构建成为可能。系统分析当前微藻细胞工厂构建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诱变 基因组重排 适应性实验室进化 基因组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同化甲醇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卉 袁姚梦 +2 位作者 张翀 杨松 邢新会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2期222-233,共12页
甲醇具有来源广、易储存运输、原料价格竞争力强等优势,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制造非糖基碳源资源。常用的模式底盘微生物研究历史长、认知清楚、操作工具多,在工程化改造中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通过借鉴天然甲基营养型微生物的甲醇利... 甲醇具有来源广、易储存运输、原料价格竞争力强等优势,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制造非糖基碳源资源。常用的模式底盘微生物研究历史长、认知清楚、操作工具多,在工程化改造中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通过借鉴天然甲基营养型微生物的甲醇利用途径对模式底盘进行改造,获得具备高效利用甲醇能力的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系统综述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的甲醇氧化、同化基因及其调控元件,和以共用糖基碳源结合适应性进化策略为主的核酮糖单磷酸途径重构及甲醇同化途径设计构建的研究现状,进而结合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提出基于全基因组靶向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策略构建更高效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合成甲基营养细胞工厂 生物元件 核酮糖单磷酸途径 实验室适应性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