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1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分类体系及其与实验室检查和FLT3-ITD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何婉婷 陈佳琦 +3 位作者 任雨悦 高玉娟 刘红星 王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4-1342,共9页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细胞形态异质性。将该分类体系用于40例APL患者的形态学分析,并将分类结果与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征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结果:FLT3-ITD突变阳性的APL病例组中核形规则、粗颗粒且不见Auer小体(1类)的细胞显著少于FLT3突变阴性病例组(P<0.05)。核形规则组相比于核形不规则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较长(P<0.05);细颗粒组相比于粗颗粒组APTT明显较长(P<0.01)、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相对更低(P<0.05);Auer小体阴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Auer小体增多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形态学分类体系可以客观表征不同类型的APL白血病细胞,有助于更好地评估APL白血病细胞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异质性和进一步用于精确分析APL的形态表型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分类 实验室检查 FLT3-ITD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6例男性不育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金保方 黄宇峰 +3 位作者 杨晓玉 贾永华 邵常安 徐福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目的结合新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可能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依据和选择。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3月男科门诊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按WHO流程图进行诊断分析,在精液常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合理选择精浆生化检测... 目的结合新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男性不育患者可能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依据和选择。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3月男科门诊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按WHO流程图进行诊断分析,在精液常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合理选择精浆生化检测、血清性激素检测、生殖道感染的检测与睾丸活检等检查。结果无精子症10.9%,少精子症21.2%,精浆AsAb阳性7.1%,弱精子症52.7%。结论性功能障碍引起的不育症比例下降,反映人们性观念的进步;弱精子症占男子不育症比例上升最快,其病因和治疗值得探讨;免疫性不育症呈上升趋势,合并的鼻系疾病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实验室检查结果 病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倪明 韩梅芳 +3 位作者 孟凡凯 周莹 陈蕾 赵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2月2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热病房住院的50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卫生... 目的 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2月2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热病房住院的50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诊断标准,该50例患者被分为危重型(8例)、重型(32例)、普通型(10例),比较不同型别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常规结果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 危重型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重型和普通型患者(P<0.05);危重型和重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较普通型患者更明显(P<0.05);危重型患者较重型和普通型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异常更明显(均P<0.05);危重型患者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IL-6和TNF-α水平升高较重型和普通型患者更明显(均P<0.0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重型和普通型患者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更易合并细菌感染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超敏C反应蛋白、IL-6、TNF-α表达水平可灵敏反映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有助于疾病临床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分型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原虫的鉴定 被引量:7
4
作者 邓新国 庞广仁 +2 位作者 孙秉基 赵东卿 靳伟民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应用简便的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诊断,并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鉴定。方法角膜刮片或培养的原虫材料经10%氢氧化钾液湿封片镜检;角膜材料经原虫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对棘阿米巴属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经HE和PAS... 目的应用简便的方法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进行诊断,并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鉴定。方法角膜刮片或培养的原虫材料经10%氢氧化钾液湿封片镜检;角膜材料经原虫培养;应用倒置显微镜对棘阿米巴属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经HE和PAS染色。结果10%KOH湿封片镜检,5例角膜刮片中有2例及培养阳性的原虫材料均呈现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同一病例,4例中有3例培养出棘阿米巴原虫。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以及滋养体上的棘状伪足。病理切片经HE和PAS染色均显示原虫的包囊。结论10%KOH湿封片可对棘阿米巴角膜炎作初步诊断,最后诊断需经原虫培养获得,应用倒置显微镜可对棘阿米巴原虫进行观察和鉴定。角膜病理切片上看到原虫可进一步印证原虫培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实验室检查 棘阿米巴原虫 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与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肝癌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万斌 郑梦琳 +2 位作者 谭碧波 雷洁雯 郭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比较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与实验室检查对肝癌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诊断效能。方法对111例肝癌肝硬化患者分别行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胃镜检查。超声检查获得肝纤维化指数(LFI);实验室检查记录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目的比较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与实验室检查对肝癌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诊断效能。方法对111例肝癌肝硬化患者分别行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胃镜检查。超声检查获得肝纤维化指数(LFI);实验室检查记录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小板(PLT)水平,计算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EV程度分为无EV(EV0)、轻度(EV1)、中度(EV2)、重度(EV3),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V0与EV≥1患者的LFI、AST、PLT、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性别比、ALT和AA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V≤1与EV≥2患者的LFI、PLT、AAR、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性别比、AST和A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V程度与LFI、PLT、APRI呈中度相关(r=0.49、-0.49、0.49,P均<0.01);EV程度与AST呈低度正相关(r=0.24,P<0.01);EV程度与ALT及AAR无相关性(r=0.11、0.20,P均>0.05)。LFI和AST诊断EV≥1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LFI、AAR、APRI和PLT诊断EV≥2的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FI、PLT、APRI及AAR诊断EV≥1和EV≥2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弹性成像技术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转化不同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鸣 钱雅君 +5 位作者 李静 许莹 唐健 尤勇 陈显成 虞文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可随病程的进展而改变。文中分析发生重症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早期甄别和防治重症转化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南...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可随病程的进展而改变。文中分析发生重症转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阶段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早期甄别和防治重症转化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收治的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25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入院后6 h内的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指标。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分为发病≤7 d和发病>7 d等2个阶段,每个阶段以最终的临床分型分为轻症组(轻型和普通型)和重症组(重型和危重型),分析早期预测患者重症转化的实验室指标。结果125例患者从发病至收入院的中位时间为9 d。其中发病≤7 d阶段59例(轻症组48例、重症组11例),发病>7 d阶段66例(轻症组36例、重症组30例)。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患者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D二聚体、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81.8%vs 18.8%、81.8%vs 9.5%、、100%vs 39.6%、85.7%vs 17.4%,P<0.05);发病>7 d患者中,重症组的血淋巴细胞比例下降,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分别为53.3%vs 19.4%、20%vs 0、30.0%vs 5.6%,P<0.05)。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提示发病≤7d患者的C反应蛋白升高(OR=1.070,P=0.0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发病>7 d患者的血淋巴细胞计数(OR=0.095,P=0.003)和谷草转氨酶升高(OR=1.056,P=0.031)是重症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发病7 d内的C反应蛋白升高,发病7 d后的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或谷草转氨酶升高均可能预警其重症转化。临床应用以上指标初筛及防治可能重症转化患者时,必需考虑病程的时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检查 重症转化 淋巴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学实验室检查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爱萍 汪寅章 +2 位作者 饶亚平 毛晓明 蒋克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 :明确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血皮质醇 (F)及 2 4h尿游离皮质醇 ( 2 4hUFC )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分类的价值。方法 :对 1985~ 1998年住本科的 70例资料完整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均经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 目的 :明确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血皮质醇 (F)及 2 4h尿游离皮质醇 ( 2 4hUFC )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分类的价值。方法 :对 1985~ 1998年住本科的 70例资料完整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均经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术后病理证实 (除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外 )。分析了各类患者的血ACTH、F、2 4h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抑制结果。结果 :血ACTH水平异位ACTH综合征明显高于库欣 (Cushing)病 ,两者时有交叉 ,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值 ;肾上腺性皮质醇增多症 (Cushing综合征 )明显低于正常值 ;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在正常范围上下波动。血F水平及 2 4hUFC水平所有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 ,其中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最高 ;Cushing病及Cushing综合征患者其次 ;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最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为 :不能抑制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及 2 4hUFC水平 ;对Cushing病患者的血ACTH、F及 2 4hUFC水平的抑制率最高 ;不能抑制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水平 ,仅对少部分患者的 2 4hUFC有抑制作用 ;可抑制少部分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水平 ,但对其血F及 2 4hUFC水平均无抑制作用。结论 :认真分析血ACTH、F、2 4h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对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学 实验室检查 皮质醇增多症 病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结果解读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嘉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9-453,共5页
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临床实践中亟需快速、有效的方法及时对不同病程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明确地诊断。核酸检测是病原学检查的首要手段,特异性IgM和IgG的检测,不仅有助于疾病的... 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临床实践中亟需快速、有效的方法及时对不同病程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明确地诊断。核酸检测是病原学检查的首要手段,特异性IgM和IgG的检测,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还可对感染阶段进行评估。临床实际应用中,核酸检测存在着“假阴性”问题,抗体检测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核酸检测“漏检”的风险,如何对两者联合检测的结果进行正确解读,是目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文中将从核酸检测的现况与应用评估,核酸检测“假阴性”原因分析以及抗体检测的价值与应用前景等方面对COVID-19实验室检查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实验室检查 核酸 IGM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广华 范小斌 +4 位作者 罗燕飞 梁玲 邓程新 李筱慧 荣卡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6-1717,共2页
目的研究成人维生素K缺乏症的致病原因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的致病原因、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过程。结果7例患者中由于鼠药中毒引起2例,药物过敏引起2例,长期饮食习惯引起1例,不明原因2例;实验室检... 目的研究成人维生素K缺乏症的致病原因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的致病原因、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过程。结果7例患者中由于鼠药中毒引起2例,药物过敏引起2例,长期饮食习惯引起1例,不明原因2例;实验室检查显示PT、APTT延长和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同时减低,又以Ⅶ因子降低最为明显;采用维生素K治疗效果明显。结论成人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率非常低,但呈现增多趋势,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提醒临床医生密切留意不明原因的出血病人,有条件的医院要尽早开展凝血因子活性检查,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症 实验室检查 凝血因子 皮下出血 灭鼠药 他巴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肖淑辉 张宝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呼吸系统感染 实验室检查 PC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2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奇伟 戴乾滨 +3 位作者 万劲华 李慧明 朱清 聂益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6-97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2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特征,为病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2020年1月26日至2月24日收治的215例COVID-19患者。...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2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特征,为病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2020年1月26日至2月24日收治的215例COVID-19患者。入院后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肝功能,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肾功能,包括肌酐(creatinine,Cr)、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U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 transpeptidase,γ-GT);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实验室检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临床分型方法,对比分析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普通型患者165例(男性95例,女性7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普通型患者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3岁且21.21%有合并症;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2岁且66%有合并症。重型/危重型患者在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及CRP均值均高于普通型患者;在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均值均低于普通型患者。重型/危重型与普通型相比较,其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重型/危重型的蛋白检测值(TP 65.23 g/L;ALB 32.1 g/L)均值较普通型患者显著下降(TP 71.53 g/L;ALB 45.3 g/L);重型/危重型的肾功能检测指标(Cr 126.5μmol/L;Urea 6.38 mmol/L;UA 302.5μmol/L)及γ-GT(79.6 U/L)均较普通型患者的相应指标(Cr 55.75μmol/L;Urea 4.46 mmol/L;UA 260.2μmol/L;γ-GT 58.5 U/L)明显增加。COVID-19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无明显异常。结论:江西省重型/危重型COVID-19合并症更多、全身炎症反应更为剧烈,机体携氧能力、营养状态及肾功能等指标较普通患者显著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检查 重型/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检查对神经梅毒诊断的重要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文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42-743,共2页
近年来由于典型的神经梅毒已不多见,很多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神经梅毒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脑脊液(CSF)检查及脑部影像学检查的综合结果作出诊断。其中CSF中梅毒血清学检查的阳性结果,说明中枢神经系统(CNS)存... 近年来由于典型的神经梅毒已不多见,很多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神经梅毒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脑脊液(CSF)检查及脑部影像学检查的综合结果作出诊断。其中CSF中梅毒血清学检查的阳性结果,说明中枢神经系统(CNS)存在活动性的梅毒感染。如果结果为阴性,但临床又怀疑为神经梅毒,可选择用IgG指数、IgM指数、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指数及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CSF-IgM-FTA-ABS)试验和CSF固相血吸附(SPHA)试验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神经 诊断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与地方标准的对接——以B型钠尿肽实验室检查的定价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娟 金春林 +1 位作者 王海银 冯泽昀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5期55-57,共3页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其中对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定价规定,不得区分试剂或方法,并要充分考虑当地医疗机构主流检验方法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为了探讨将上...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其中对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定价规定,不得区分试剂或方法,并要充分考虑当地医疗机构主流检验方法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为了探讨将上海地区现行实验室检查的项目与2012年版《规范》对接的方法,以B型钠尿肽的试验室检测为例,通过对国内外指南、专家共识、其他相关文献的回顾、上海地区BNP检测开展情况的分析,确定将化学发光法作为BNP检测的适宜技术及定价标准,同时提出了关于实验室检查项目地方与国家标准对接实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B型钠尿肽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50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肇源 吴伟森 +3 位作者 丘小汕 沈振宇 刘美娜 陈志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679-1680,共2页
目的:提高对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oligoarticular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oligoarticular JIA)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少关节型JI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持续性少关节型JIA45例,而扩展性少关节型JIA5例... 目的:提高对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oligoarticular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oligoarticular JIA)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0例少关节型JI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持续性少关节型JIA45例,而扩展性少关节型JIA5例。两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80.4%),较常累及的关节是膝关节(35例)、踝关节(27例)、髋关节(11例)。并活动性关节炎时大部分患者ESR(90.2%)增快,CRP(90%)升高,部分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G、IgA、IgM升高,40例行病变关节X光照片,提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17例,关节滑膜炎14例。结论:少关节型JIA常见类型是持续性少关节型,临床症状为发热、大关节痛,关节炎活动时ESR、CRP升高,部分患儿关节照片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免疫球蛋白 IGG IGA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晓凤 卢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0-985,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实验室检查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找出其发展成重型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隔离病房收治的COVID-19患者81例,其中普通型49例、重...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实验室检查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找出其发展成重型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湖北省鄂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隔离病房收治的COVID-19患者81例,其中普通型49例、重型32例,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慢性基础疾病、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检查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81例COVID-19中,非重症组年龄(49.86±13.79)岁,重症组年龄(62.84±13.26)岁,重症组的年龄大于非重症组(P<0.05),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NEU百分比、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值越高的COVID-19患者越容易发展成重症肺炎(P<0.05);同时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LYM百分比、白蛋白值越低的COVID-19患者也容易发展成重症患者(P<0.05);对COVID-19患者重症风险的预测,患者年龄、WBC、NEU、NEU百分比、LYM、LYM百分比、ALB、CRP和LDH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分别为0.757、0.711、0.783、0.904、0.850、0.921、0.754、0.848和0.80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NEU百分比、LYM百分比、CRP和LDH在不同病情组和治疗时间之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结论:年龄大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更容易发展成重症,临床上可通过WBC、NEU、NEU百分比、LYM、LYM百分比、ALB、CRP和LDH评估COVID-19的严重程度,尤其是NEU百分比、LYM百分比结合患者年龄及肺部CT表现可预测其非重症患者进展成重症患者的危险性,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验室检查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例小儿伤寒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良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伤寒 诊断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忠湛 穆国冬 鲁明鹤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羊莫尼茨绦虫病是由于羊小肠内寄生有裸头科、莫尼茨属的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的成虫而发生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导致病羊发生腹泻和体型消瘦。该病广泛分布,呈地方性流行,常在潮湿季节发生,对羊造成严重影响,... 羊莫尼茨绦虫病是由于羊小肠内寄生有裸头科、莫尼茨属的贝氏莫尼茨绦虫和扩展莫尼茨绦虫的成虫而发生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导致病羊发生腹泻和体型消瘦。该病广泛分布,呈地方性流行,常在潮湿季节发生,对羊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给羔羊带来巨大危害,往往会阻碍羔羊以及青年羊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近几年,该病的发生呈现升高的趋势,对养羊业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制约。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养羊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尼茨绦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实验室检查 药物治疗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捻转血矛虫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宝香 郑铁 赵宝财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7期111-111,共1页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叫做捻转胃虫病,是由于第四胃即皱胃、真胃内寄生有捻转血矛线虫而导致消化道寄生虫病,有时也会在小肠内寄生。由于虫体具有较轻的致病力,容易导致发病,且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属于一种危害严重的消化道线虫病。病...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叫做捻转胃虫病,是由于第四胃即皱胃、真胃内寄生有捻转血矛线虫而导致消化道寄生虫病,有时也会在小肠内寄生。由于虫体具有较轻的致病力,容易导致发病,且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属于一种危害严重的消化道线虫病。病羊会发生贫血,机体日渐消瘦,甚至发生死亡,应加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虫病 生活史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实验室检查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忠湛 穆国冬 王晋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1期149-150,共2页
蛋鸡巴氏杆菌病也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症、禽霍乱,是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都存在,在其发生应激时非常容易出现发病。该病在北方地区往往呈季节性流... 蛋鸡巴氏杆菌病也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症、禽霍乱,是由于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都存在,在其发生应激时非常容易出现发病。该病在北方地区往往呈季节性流行,而在南方地区成不呈明显的季节性,且往往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快速死亡,临死前无明显征兆。现概述蛋鸡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巴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实验室检查 药物治疗 免疫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患者1 767例性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20
作者 仇芸 温海 +1 位作者 徐红 赵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74-575,共2页
探讨接受实验室性传播疾病(STD)检查的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应用试剂盒进行检测及结果观察。结果在1767例接受实验室检查的患者中21~30岁年龄段占55.03%。淋球菌涂片阳性率为19.67%,淋球菌培养阳性率为10.51%,衣原体阳性率为15.08%,... 探讨接受实验室性传播疾病(STD)检查的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应用试剂盒进行检测及结果观察。结果在1767例接受实验室检查的患者中21~30岁年龄段占55.03%。淋球菌涂片阳性率为19.67%,淋球菌培养阳性率为10.51%,衣原体阳性率为15.08%,支原体阳性率为47.29%,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率为14.48%,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率为22.84%。男性患者淋球菌涂片的阳性率为26.69%,女性患者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率为78.22%。目前性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21~30岁的青年人。在性病实验室检查中以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为主,占33.62%,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在性病实验室检查中男性以淋球菌阳性率最高,女性以支原体阳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分布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