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颜翠平 王成端 张明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7期116-118,共3页
该文介绍了实验室存在的危害,总结了其思想和管理等源头处理方式以及实验药品的回收、预处理和综合处理等处理方法,对实验室废水处理的技术进行了展望,实现了实验室药品回收取得经济性,又避免实验室废水排入河流中造成环境污染。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废物回收 绿色实验室 源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实验室废水中重金属吸附作用的辅助因子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博 袁国强 +1 位作者 欧杰 马晨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82-184,195,共4页
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地处理此类废液成为高校实验室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生物吸附剂处理工业废水为例,综述了辅助因子对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如多种离子共存、混合菌体、不同吸附介质等;... 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地处理此类废液成为高校实验室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生物吸附剂处理工业废水为例,综述了辅助因子对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如多种离子共存、混合菌体、不同吸附介质等;对吸附机理和其他影响条件进行了简述,并对微生物吸附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实验室废水 微生物 辅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与活化粉煤灰联合处理实验室废水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启红 宋仲容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5,共4页
实验室废水含有各种酸、碱、重金属盐和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采用Fenton氧化和活化粉煤灰吸附联合处理,研究其处理实验室废水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为4,FeSO4·7H2O投加量为0.2g,H2O2用量为1.5mL,反应时间为60m... 实验室废水含有各种酸、碱、重金属盐和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采用Fenton氧化和活化粉煤灰吸附联合处理,研究其处理实验室废水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为4,FeSO4·7H2O投加量为0.2g,H2O2用量为1.5mL,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40℃时,Fenton氧化对实验室废水CODCr的去除率达76.5%;在pH值为4,活化粉煤灰投加量为1.5g,搅拌时间为20min时,活化粉煤灰对经上述Fenton氧化后的废水CODCr去除率达60.1%.经这两级工艺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活化粉煤灰 实验室废水 COD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实验室废水的风险防控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烜峰 王岩 +1 位作者 吕明泉 李佳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0-303,共4页
环境保护是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高校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实验废水,具有总量不大、浓度不高、种类多样、排放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实验室废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必须经过工艺处理后方... 环境保护是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考虑的问题之一。高校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实验废水,具有总量不大、浓度不高、种类多样、排放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实验室废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必须经过工艺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其中高级氧化技术是污水处理中降低化学需氧量指标的重要工艺之一,基于实验室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防范原则,以芬顿试剂中的过氧化氢为例,从其本身的物化危险特性及健康危害、氧化性和其他微量物质反应过程的放热、放气现象及外部环境条件3个层次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对其他高级氧化技术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识别,以避免在技术工艺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二次污染和伤害,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高级氧化技术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实验室废水一体化悬浮过滤装置的设计及性能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疆 袁媛 +2 位作者 蒋竹荷 蒋剑虹 唐清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58,共7页
针对高校本科化工实验室废水处理,研究并设计了一套一体化悬浮过滤装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及流场分析,优化装置内部结构。通过对实际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分析,进一步优化了该装置... 针对高校本科化工实验室废水处理,研究并设计了一套一体化悬浮过滤装置,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方法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及流场分析,优化装置内部结构。通过对实际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分析,进一步优化了该装置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滤速0.5 m^(3)/h、滤层厚度60 cm条件下,一体化悬浮过滤装置对化工实验室实际废水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34.8%~81.0%和22.3%~63.1%。该装置对于进水的污染物波动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是一种绿色、经济的化工实验室废水预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悬浮过滤装置 计算流体力学 水力优化 实验室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粉煤灰处理实验室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红霞 朱启红 《洁净煤技术》 CAS 2009年第5期101-103,107,共4页
以活化粉煤灰为材料,以实验室废水为吸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投加量、时间、温度、pH值、转速进行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粉煤灰对实验室废水中的Cr(Ⅵ)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当活化粉煤灰处理剂用量4g,处理时间为20min,温度为20℃,pH=7... 以活化粉煤灰为材料,以实验室废水为吸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投加量、时间、温度、pH值、转速进行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活化粉煤灰对实验室废水中的Cr(Ⅵ)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当活化粉煤灰处理剂用量4g,处理时间为20min,温度为20℃,pH=7时,转速为70r/min,Cr(Ⅵ)的去除率高达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粉煤灰 实验室废水 CR(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法应用于实验室废水中砷的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会 苏华 +2 位作者 孙群宁 邵燕子 李丛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17-2618,2621,共3页
研究了原子荧光法在光谱仪设定条件为:总电流70 mA,负高压270 V,原子化器温度300℃,载气Ar_(2)流量600 mL/min,辅助气Ar_(1)流量200 mL/min,载流2%HCl,读数时间25 s,延时时间3 s,KBH 4浓度1%~1.5%的条件下,应用于实验室废水中砷的检测... 研究了原子荧光法在光谱仪设定条件为:总电流70 mA,负高压270 V,原子化器温度300℃,载气Ar_(2)流量600 mL/min,辅助气Ar_(1)流量200 mL/min,载流2%HCl,读数时间25 s,延时时间3 s,KBH 4浓度1%~1.5%的条件下,应用于实验室废水中砷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精度高,对于判断实验室废水是否符合环境排放限值要求,避免盲目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实验室废水 砷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废水处理浅探 被引量:9
8
作者 颜翠平 王成端 张明星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为了实现实验室废水回收的经济性,避免其排入河流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不会由于长距离的运输导致管道腐蚀污染地下水,分析了实验药品的回收、预处理、综合处理、发展方向等实验室废水处理的相关问题,提出采用膜技术处理实验室污水是未来... 为了实现实验室废水回收的经济性,避免其排入河流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不会由于长距离的运输导致管道腐蚀污染地下水,分析了实验药品的回收、预处理、综合处理、发展方向等实验室废水处理的相关问题,提出采用膜技术处理实验室污水是未来实验室废水处理的基本单元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废物回收 绿色实验室 源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还原剂对实验室废水中六价铬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友玲 李小叶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233-235,共3页
还原沉淀法去除六价铬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还原试验确定出硫酸亚铁、亚硫酸钠2种不同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探讨了p H值、还原剂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六价铬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比,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p ... 还原沉淀法去除六价铬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还原试验确定出硫酸亚铁、亚硫酸钠2种不同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探讨了p H值、还原剂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六价铬去除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比,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p H值为2.5、还原剂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5倍、反应20 min的条件下六价铬去除效果较好,去除效率达97.12%,可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六价铬 还原剂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析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实验室废水中7种苯系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左红保 朱霞萍 +2 位作者 蓝路梅 白德奎 李铭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7-52,共6页
采用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氯化铵作为盐析剂,建立盐析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机实验室废水中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3,5-三甲苯、1,2,4-三甲苯的分析方法。当三氯甲烷用量为25μL,氯化铵用量为0.2 g,5 000 r... 采用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氯化铵作为盐析剂,建立盐析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有机实验室废水中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3,5-三甲苯、1,2,4-三甲苯的分析方法。当三氯甲烷用量为25μL,氯化铵用量为0.2 g,5 000 r/min下离心分离5 min时,1 m L水样中的苯系物能很好地被三氯甲烷萃取出来,富集倍数为40倍。色谱条件为:DB-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20℃,载气为氦气,流量1 m L/min,分流比30∶1,进样量1μL,程序升温为:初始45℃保持3 min,3℃/min升温至70℃,再以30℃/min升至200℃保持2 min。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子能量69.9e V,离子源温度240℃,四级杆温度150℃,电子倍增器电压1 741 V,采样深度1.5 mm,溶剂延迟3.5 min。在优化萃取和测定条件下,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 5,各组分的检出限范围为0.01~0.5μg/L。对成都理工大学有机实验室中废水进行测定,能有效检出所含苯系物,同时做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2.92%~102.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1.9%~4.5%之间,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析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 苯系物 实验室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丛涛泉 李长波 赵国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8-51,共4页
针对高校和科研单位实验室废水排放规律性差,所含污染物成分复杂等特点,以某石油高校实验室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分为物化和生化两大部分。物化部分是对排放的实验室废水依次经过格栅、调节沉淀池、吹脱浮油塔、湿式氧化、沉淀... 针对高校和科研单位实验室废水排放规律性差,所含污染物成分复杂等特点,以某石油高校实验室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分为物化和生化两大部分。物化部分是对排放的实验室废水依次经过格栅、调节沉淀池、吹脱浮油塔、湿式氧化、沉淀池;生化部分是将校园生活废水经格栅后与经物化处理的实验室废水混合,再经过A2/O工艺和滤罐后达标排放。其中调节沉淀池是调节池、中和池和初沉池的结合体,减少了占地面积;吹脱浮油塔是由吹脱塔改进而来,吹脱出的可燃气点燃后可为湿式氧化部分供热,有毒有害物质也被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吹脱 湿式氧化 A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实验室废水排放调查与处理工艺设计——以广州市大学城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严寒归 何桂嫦 +2 位作者 梁明华 黄荣标 刘敬勇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5期48-49,共2页
高校实验室废水的排放去向和处理一直是公众和高校领导关注的热点。挑战杯小组成员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实验室废水排放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4所有代表性的高校排放的废水进行了科学采样和分析,得到第一手有关大学城实... 高校实验室废水的排放去向和处理一直是公众和高校领导关注的热点。挑战杯小组成员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对广州大学城高校实验室废水排放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4所有代表性的高校排放的废水进行了科学采样和分析,得到第一手有关大学城实验室废水排放的数据。结合实验室废水水质监测结果,提出实验室废水综合治理的处理工艺和环保对策,为实验室废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危害 环保对策 广州市大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合成层状超分子化合物去除实验室废水中Cr(Ⅵ)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霞萍 王雪瑾 +3 位作者 蓝路梅 左红保 白德奎 李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8-282,共5页
即时合成了含Cr(Ⅵ)的镁铝层状超分子化合物(Mg/Al-Cr(Ⅵ)-LSC),通过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和BET比表面积分析表征其结构,并探讨了对Cr(Ⅵ)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1)当Mg、Al摩尔比为2∶1、pH为9.0~10.0、常温反应10min时... 即时合成了含Cr(Ⅵ)的镁铝层状超分子化合物(Mg/Al-Cr(Ⅵ)-LSC),通过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和BET比表面积分析表征其结构,并探讨了对Cr(Ⅵ)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1)当Mg、Al摩尔比为2∶1、pH为9.0~10.0、常温反应10min时,废水处理效果最佳,含50.0mg/L Cr(Ⅵ)的实验室废水经一次工艺处理后,Cr(Ⅵ)剩余质量浓度小于0.5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2)Mg/Al-Cr(Ⅵ)-LSC中Mg^(2+)、Al^(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构成材料的骨架,废水中CrO_4^(2-)通过静电引力吸附进入层状超分子材料层间,平衡层板的正电荷,并作为层间阴离子被去除。(3)Mg/Al-Cr(Ⅵ)-LSC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再生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超分子化合物 实验室废水 Cr(Ⅵ)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萘酚手性拆分方法及其用于实验室废水的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琬雅 冯航 +4 位作者 许志刚 朱瑞芝 张凤梅 刘志华 司晓喜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5,共5页
联萘酚是具有手性的药物中间体,其对映体的拆分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用于联萘酚对映体的拆分。考察了6种不同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并进一步对流动相配比、柱温和流速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HIR... 联萘酚是具有手性的药物中间体,其对映体的拆分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用于联萘酚对映体的拆分。考察了6种不同手性色谱柱的拆分效果,并进一步对流动相配比、柱温和流速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HIRALPAKIA手性柱对联萘酚对映体有较好的拆分性能,在流动相为甲醇-1%乙酸(90∶10,v/v)、柱温25℃、流速0.7 mL/min时,分离度最大、拆分效果最佳。方法用于实验室排放水体中联萘酚对映体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实验得到R-联萘酚的加标回收率在80.2%~11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7%;S-联萘酚的加标回收率在82.2%~118%,RSD在2.5%~9.5%。方法简便、快速、低毒,可用于联萘酚对映体的拆分及在污水中其对映体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萘酚 对映体 手性拆分 实验室废水 反相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龙 许广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885-887,共3页
介绍国内外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废水处理技术。根据化学实验室废水的性质,提出合理有效的处理技术,使实验室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以免化学实验室废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废水 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废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初探 被引量:48
16
作者 张奕 贺缨 程文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4-56,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新建及扩建项目在环评工作中越来越多,而高等院校进行的科研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室废水是高等院校新建扩建环境评价废水影响中的重大环境污染因素,故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评价是高校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新建及扩建项目在环评工作中越来越多,而高等院校进行的科研实验所产生的实验室废水是高等院校新建扩建环境评价废水影响中的重大环境污染因素,故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评价是高校新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重点,文章对高校实验室废水的来源、种类及特性进行了分类,同时对不同性质的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做了综合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处理方法 污染防治措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废水的主要污染成分及处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鹰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8期230-230,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个市区建立了很多实验室和检验研究部门,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其实是小型的污染源,根据种类的不同,对相应地点的污染也不同,建在市中心的实验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特别大,因为这些实验室没有独立的排污管道,和居...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个市区建立了很多实验室和检验研究部门,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其实是小型的污染源,根据种类的不同,对相应地点的污染也不同,建在市中心的实验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特别大,因为这些实验室没有独立的排污管道,和居民的排污管道是相通的,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感染,最后流入湖泊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的污染,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方法的探究,当下就十分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废水 主要污染成分 处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实验室有机废水的污染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晶晶 屈艾 +1 位作者 刘小燕 贾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417-10419,10517,共4页
[目的]对生物及化学类实验室的有机废水进行遗传毒性和污染效应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环己酮时所排有机废水逐级稀释成8个梯度浓度,采用蚕豆(Viciafaba)根尖细胞微核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室有机废水对蚕... [目的]对生物及化学类实验室的有机废水进行遗传毒性和污染效应的研究。[方法]将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环己酮时所排有机废水逐级稀释成8个梯度浓度,采用蚕豆(Viciafaba)根尖细胞微核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实验室有机废水对蚕豆根尖细胞有遗传毒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废水处理浓度增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污染指数和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增加;但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和有丝分裂的进行。[结论]实验室有机废水有明显的遗传毒性和环境污染效应,可以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其污染效应进行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废水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稀释或吸附消除重金属)方能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有机废水 微核技术 遗传毒性 污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淤泥综合作用处理实验室Cr(Ⅵ)废水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欣 梁贤军 张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4-947,962,共5页
以实验室产生的Cr(Ⅵ)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废水的特点,选取鱼塘淤泥、长江回流区纳污淤泥、校园景观池塘淤泥,利用淤泥还原、吸附、络合等综合特性研究其处理Cr(Ⅵ)废水的效果及主要条件。结果表明,鱼塘淤泥是最佳污泥,当pH值为3~4... 以实验室产生的Cr(Ⅵ)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废水的特点,选取鱼塘淤泥、长江回流区纳污淤泥、校园景观池塘淤泥,利用淤泥还原、吸附、络合等综合特性研究其处理Cr(Ⅵ)废水的效果及主要条件。结果表明,鱼塘淤泥是最佳污泥,当pH值为3~4时处理效果强于pH值为弱酸或中性时,对所选废水Cr(Ⅵ)浓度达27mg/L时,泥水比为15g/150mL已经足够;去除率在泥水混合45h后基本稳定在93%以上。结果表明,淤泥是处理实验室Cr(Ⅵ)废水方便、高效、简便易得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综合特性 实验室Cr(Ⅵ)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填料对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
20
作者 柳洋 余奕飞 +4 位作者 肖鹦 金泽枫 王展 宗琪 陈正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粪大肠菌群是水质微生物污染的指示性指标.由于常规污水工艺需要进行加氯消毒处理,达标后排放,故增加了成本和工艺复杂度.以挂膜填料增强型移动生物膜反应器(enhanced mobile biofilm reactor,EMBR)处理生物实验室废水,评估粪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是水质微生物污染的指示性指标.由于常规污水工艺需要进行加氯消毒处理,达标后排放,故增加了成本和工艺复杂度.以挂膜填料增强型移动生物膜反应器(enhanced mobile biofilm reactor,EMBR)处理生物实验室废水,评估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未经紫外(ultraviolet,UV)消毒处理,挂膜填料对粪大肠菌群的去除效果达到95%以上;系统出水中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去除率能达到99.9%以上,大肠杆菌噬菌体平均滴度为22.2±38.5 PFU/mL;细菌总数从均值107 CFU/mL降到103 CFU/mL,出水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安全性测试结果显示,斑马鱼24 h存活率为100%.可见,EMBR工艺能够实现生物实验室废水的安全性排放,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大肠菌群 EMBR 实验室废水 挂膜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