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蚕系列原种实验室对比试验
1
作者 阮鹏 肖小平 +1 位作者 贾利侠 张军妮 《北方蚕业》 2005年第1期22-23,共2页
20 0 3年秋对陕蚕系列的5对品种原种与引进品种871·872进行了实验室饲育比较试验,调查了其饲育成绩及繁育成绩,并对各个品种进行简要说明及分析。结果表明,陕蚕系列原种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家蚕 陕蚕系列品种 原种 实验室鉴定 饲育成绩 繁育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风险点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嘉亮 郗昊 +5 位作者 冯磊 徐苗 顾颂青 李睿 孙婷 陈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流程中潜在风险因素,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检验机构如何在新的药品监管模式下做好抽检工作提出建议。方法以考察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为重点,重点围绕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 目的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流程中潜在风险因素,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检验机构如何在新的药品监管模式下做好抽检工作提出建议。方法以考察数据完整性、真实性为重点,重点围绕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电子数据管理等风险点进行分析,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等进行全面核查。结果国家药品抽检检验机构应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根据本实验室运行情况,结合各自风险特点,在试剂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设施管理、电子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并建立风险提示功能,制定风险警示清单,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结论检验机构应继续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重视各项检测工作的关键控制点,持续规范和完善检验过程的质量体系,确保各项质量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药品抽检 实验室管理 风险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新杂交组合JR×HR 2021年秋季实验室对比试验
3
作者 李琴 刘晓 +2 位作者 陈佳 王功献 陈正余 《北方蚕业》 2021年第4期29-31,53,共4页
2021年秋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苏州大学提供的桑蚕新杂交组合JR×HR进行了桑叶育与人工饲料育实验室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试验种结茧率高,茧层率低,万头蚕收茧量低,解舒率低,茧丝长短,解舒光折大... 2021年秋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苏州大学提供的桑蚕新杂交组合JR×HR进行了桑叶育与人工饲料育实验室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试验种结茧率高,茧层率低,万头蚕收茧量低,解舒率低,茧丝长短,解舒光折大;试验种桑叶育龄期经过短,虫蛹统一生命率低;试验种人工饲料育龄期经过长,死笼率低,虫蛹统一生命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R×HR 实验室鉴定 人工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工作机制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崔锦峰 宋学平 +5 位作者 潘有江 包雪梅 郝大鹏 周应萍 郭军红 杨保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1,共6页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 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对发现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管控,降低安全风险,化解和遏制安全事故。隐患整改的具体工作包括设计整改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进度,目标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整改效用。该文根据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年度工作总体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效用目标,以监管责任、主体责任、整改措施和整改进度四个方面为关联要素,设计构建了隐患整改四维工作体系,探索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与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经实际应用表明四维体系能够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的连续性、主动性、实效性和时效性,实现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达成了隐患整改的效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实验室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落巨福 张彦茹 +2 位作者 武向侠 陈欧 王欣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37,共6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现实困境,该文在分析协同治理理论与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契合性的基础上,以有效发现并排除隐患为目标,通过以下措施构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包括一体落实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责任、设定权责匹配的... 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现实困境,该文在分析协同治理理论与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契合性的基础上,以有效发现并排除隐患为目标,通过以下措施构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体系,包括一体落实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责任、设定权责匹配的岗位职责、开展危险源识别及其管控和应急措施建设、形成多层次安全检查机制和闭环式隐患整改机制,以及安全检查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践运行后证明,该体系有效落实了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了检查的精准性、节约了检查成本、提高了检查效率,形成了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协同联动机制,为持续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长效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实验室安全 安全检查 隐患整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的致密砾岩人工缝网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覃建华 鲜成钢 +6 位作者 张景 梁天博 王文中 李思远 张津宁 张阳 周福建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8,共12页
为明确玛湖致密砾岩储层水力压裂后缝网发育特征,借鉴北美水力压裂试验场的成功经验,在玛131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和三段(T1b3)建立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共实施12口水平井和1口大斜度取心井,根据取心井MaJ02岩心裂缝CT扫描、成... 为明确玛湖致密砾岩储层水力压裂后缝网发育特征,借鉴北美水力压裂试验场的成功经验,在玛131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和三段(T1b3)建立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共实施12口水平井和1口大斜度取心井,根据取心井MaJ02岩心裂缝CT扫描、成像测井以及岩心直接观测结果,结合示踪剂监测资料,研究水力压裂缝产状、连通情况、扩展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表明:①水力压裂形成张性和剪切两种性质的裂缝,张性缝近似平行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自井筒射孔簇最远可延伸50 m;剪切缝分布于张性缝之间,大部分受缝间诱导应力场影响呈走滑剪切模式,部分呈共轭成对出现,整体上压裂缝呈先张后剪、张剪相间、剪切为主的特征。②示踪剂监测结果表明,生产早期井间普遍存在连通,随着生产的进行,缝内静压力逐渐降低,井间连通性下降。③岩性和压裂参数影响水力裂缝密度,泥岩夹层水力裂缝密度低于砾岩,并限制裂缝的扩展;更大的改造规模、更小的簇间距可提高裂缝密度,是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砾岩 致密油 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 大斜度井取心 张性缝 剪切缝 缝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安全形势与任务 被引量:9
7
作者 艾德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持续9年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实践及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教育部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备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指导全国高校完善了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技防物防等得到明显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逐步迈向安全... 在持续9年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实践及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教育部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备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指导全国高校完善了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教育培训、技防物防等得到明显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逐步迈向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阶段。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仍存在责任体系尚不完善、安全事故事件追责未落实、实验室空间及设备设施的安全设计与规划不足、技术标准与队伍专业化有待加强等共性问题。该文从建设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实践、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跃迁到本质文化阶段的难度等三个方面总结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形势,提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事件行为的追责、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并建立专业化管理模式,并列举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 制度体系 形势与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建设对国内高校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洋洋 张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27,共5页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实验室建设路径,提出了基于共享、交叉理念的实验空间、指导教师、经费与实验设备等实验室运行保障与管理的具体举措。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推动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实现人才、设备、空间的资源整合和更具包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促进学科与交叉实验平台的融合发展;对解决复杂的跨学科问题提供了平台支持并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该设计对支持保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跨学科 实验室建设 麻省理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实验室安全评估与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向伟 王文君 +2 位作者 焦丽媛 田庚 盖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5-260,共6页
为解决实验室传统安全管理依赖人工、效率低、主观性强及缺乏动态性等问题,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构建新管理体系。通过部署传感器、物联网设备采集实验室温度、湿度、设备运行等多类型数据,并经清洗、去噪、归一化预处理,构... 为解决实验室传统安全管理依赖人工、效率低、主观性强及缺乏动态性等问题,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构建新管理体系。通过部署传感器、物联网设备采集实验室温度、湿度、设备运行等多类型数据,并经清洗、去噪、归一化预处理,构建含设备、试剂、人员、环境安全指标的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AIGC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实现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反馈闭环管理。同时实施实时监测自动控制、智能决策支持、个性化安全培训教育等智能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够精准识别隐患、有效预警、优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事故率,将AIGC技术深度融入实验室安全管理各环节,综合提升管理的智能化、精准性与动态性,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向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管理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动态评估 智能优化 风险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构建与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仝霞 程鹏申 +3 位作者 李雪城 解进军 靳阳 李冀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建设,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力计量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是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推动电力计量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经。围绕现阶段电力计量体系构建过程中的...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建设,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电力计量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是加快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推动电力计量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经。围绕现阶段电力计量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不足及面临的挑战性难题,详细描述了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的总体架构与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计量数据全景感知、边缘计算与协同调控、平台交互与数据处理、跨域融合与增值服务、安全防护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数字化电力计量智慧实验室的功能与价值实现进行展望,希望能为电力计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计量 智慧实验室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信息化管理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孟玲 蔡涵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2,共6页
针对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繁多、分类管理复杂及末端废液难以收集处理等问题,制定以处置方式为导向的分类收集方案与流程,以适应不同废弃物的处置需求。通过引入物联网、视频监控、二维码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对实验室废弃物从... 针对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种类繁多、分类管理复杂及末端废液难以收集处理等问题,制定以处置方式为导向的分类收集方案与流程,以适应不同废弃物的处置需求。通过引入物联网、视频监控、二维码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对实验室废弃物从产生到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废弃物管理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监控与分析,为预警、决策、发展和评估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此管理方式增强了危险废弃物管理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同时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危险废弃物 信息化管理 分类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图景、困境与路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益龙 章明卓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268,共6页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闭、教学模式滞后、研究范式主观、教师数字素养孱弱等现实挑战。基于此,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围绕新基建、新模式、新范式、新素养的“四新”路径,探索了“新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成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实验室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病理专科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体会
13
作者 陈杰 郑可 +2 位作者 邓雪琴 唐源 张文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58,共3页
淋巴瘤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病理辅助诊断技术平台是淋巴瘤诊断及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文论述了淋巴瘤专科实验室的建设,包括样本室、组织技术室、免疫组化室和分子病理室相关组织架构、人员资质... 淋巴瘤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过程往往较为复杂。病理辅助诊断技术平台是淋巴瘤诊断及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该文论述了淋巴瘤专科实验室的建设,包括样本室、组织技术室、免疫组化室和分子病理室相关组织架构、人员资质、设备和试剂的设置;总结了实验室质量及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专科诊断能力,促进专科综合诊疗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病理专科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管理赋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索——基于25所高校问卷调研分析
14
作者 刘叶兰 林毅 +2 位作者 刘圣金 曹鹏 张世勤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8-256,共9页
该研究以高校实验室管理满意度为切入点,面向国内25所高校(含1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研究生展开多中心大样本调研,系统考察了高校实验室管理能力、开放共享程度及育人功能等现状,采用复杂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建设管... 该研究以高校实验室管理满意度为切入点,面向国内25所高校(含1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研究生展开多中心大样本调研,系统考察了高校实验室管理能力、开放共享程度及育人功能等现状,采用复杂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建设管理特征。基于调研结果,研究建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实验室综合管理制度,重点优化考核机制;实施助教、助研、助管相结合的朋辈管理模式;拓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培训;加强大型实验仪器开放共享力度。通过多层次举措协同,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助力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研究生培养 双一流建设高校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建设:审视与建议
15
作者 王启立 吴祝武 +2 位作者 艾德生 张然 袁玲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5,共8页
该文针对“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如何有效开展”这一热点问题,全面分析国内外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审视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实验室安全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思政引领作用”... 该文针对“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如何有效开展”这一热点问题,全面分析国内外高校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审视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实验室安全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挥思政引领作用”为出发点,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教育要求、解决高校现实难题”的涉化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详细阐述了课程内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实施及评价等关键环节,以期为国内相关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化类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教育 必修课程 教学参考与指导 课程设置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内生生互动对研究生发展的支持作用
16
作者 翟洪江 陈平 +1 位作者 胡振帮 石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2,共6页
实验室内研究生之间发生频繁互动,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实验室内研究生生生互动的类型、强度及其对研究生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生生互动可以分为科研互动、生活情感互动;生生互动存在差序格局,按照亲疏关... 实验室内研究生之间发生频繁互动,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实验室内研究生生生互动的类型、强度及其对研究生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生生互动可以分为科研互动、生活情感互动;生生互动存在差序格局,按照亲疏关系的顺序由强变弱;生生互动对研究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支持研究生科研开展、给予研究生社交支持。此研究加深了对实验室内研究生生生互动的理论认识,为创建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发挥生生互动对研究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研究生 生生互动 研究生发展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17
作者 阳富强 李皓腾 +1 位作者 高云 安百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244,250,共6页
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实验室本质安全的影响及个人不安全行为诱发机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理论框架,提出包含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路径,构建完整的JD-R模型。通过对某高校192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AMOS数据... 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实验室本质安全的影响及个人不安全行为诱发机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理论框架,提出包含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路径,构建完整的JD-R模型。通过对某高校192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AMO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学业需求作为损耗因素负向影响实验室安全管理,学习资源作为激励因素正向影响实验室安全管理。基于此,提出了“降损增激”双过程提升策略,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不安全行为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损耗因素 激励因素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弧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临床特点
18
作者 郭健莲 李强 +1 位作者 禹乐 沙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目的分析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病原菌药敏结果等。方法对2022年5月—2023年11月第909医院急诊病区收治的14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炎症指标、凝血因子、生化学和免疫学指标进行... 目的分析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病原菌药敏结果等。方法对2022年5月—2023年11月第909医院急诊病区收治的14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炎症指标、凝血因子、生化学和免疫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9例(64.3%)有海产品或海水相关接触史,6例(42.9%)有肝炎、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基础病病史;11例(78.6%)预后良好,3例(21.4%)预后差放弃治疗。共分离出18株创伤弧菌,伤口脓液和血液标本分别分离出11株(61.1%)和7株(38.9%),4例(28.6%)患者的两种标本同时分离出创伤弧菌。创伤弧菌对抗菌药物全敏感的有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氯霉素,耐药率较高的为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和阿米卡星,敏感率分别为50.0%、55.6%和61.1%。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生物化学指标:尿素、肌酐、尿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免疫学指标: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降钙素原和B型钠尿肽前体等均显著升高。结论同时送检伤口脓液和血培养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早期的清创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药敏试验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
19
作者 尹婵娟 沈清明 +1 位作者 崔国印 郭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227,共6页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 针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实验室资源利用率低、管理效能不足的共性问题,探索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现状,围绕数字化赋能核心理念,系统优化实验室经费、实验条件、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队伍配置,推动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协同与集约利用,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运行质量。该策略构建了多维度资源整合机制,依托技术赋能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实验室资源配置范式,有效解决了实验室资源分散、共享不足等痛点,为高校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解决方案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实验室资源 优化配置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实验室危化品溯源智能管理
20
作者 厉志安 李笑 +1 位作者 葛江勤 李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针对高校危化品种类多、更新快,实验室分布广、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和管理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危化品溯源智能管理解决方案并予以应用。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结合线上申请、线下智能硬件辅助,利用身份认证、二维码识别、智能... 针对高校危化品种类多、更新快,实验室分布广、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和管理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危化品溯源智能管理解决方案并予以应用。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结合线上申请、线下智能硬件辅助,利用身份认证、二维码识别、智能试剂柜与操控台等方式,实现危化品从采购、入库、使用到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应用结果表明,系统的投入运行有效简便了危化品相关流程,提高了危化品管控效率和管理合规性,同时降低了实验室危化品库存,降低了实验室风险。最后结合使用经验,在数据分析与预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异常检测与预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化品 信息化 溯源 高校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