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实验室的期望与实践——以M应用场景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婧文 曾维希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2,196,共9页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开发对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实验室的建设,M应用场景实验室是国内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实验室的先行者。尽管M应用场景实验室的前瞻性结构为企业、研究机...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开发对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实验室的建设,M应用场景实验室是国内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实验室的先行者。尽管M应用场景实验室的前瞻性结构为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行动者分配了角色,但由于多种原因,许多行动者并未接受其所分配的角色和推动承诺和要求循环,最终导致M应用场景实验室的期望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让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实验室这种城市实验类型更好赋能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迭代和完善,采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应用场景研发,探索兼顾公共服务及营利的双元发展模式,采取多元且有针对性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实验 应用场景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7-tiny与D-S理论结合的实验室人员行为检测研究
2
作者 杨永亮 曹敏 +4 位作者 徐凌桦 王霄 杨靖 王涛 冯平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3-160,共8页
针对目前实验室场景缺少对人员行为检测的方法,且主流算法精度低、误检率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YOLOv7-tiny的人员行为检测算法,并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提高人员行为在实际实验室场景中的识别准确率。首先,在检测算法主干网络引入Ghost... 针对目前实验室场景缺少对人员行为检测的方法,且主流算法精度低、误检率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YOLOv7-tiny的人员行为检测算法,并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提高人员行为在实际实验室场景中的识别准确率。首先,在检测算法主干网络引入GhostNetV2轻量化网络,进一步降低模型计算量和复杂度;其次,在颈部网络嵌入改进后的CBAM_E注意力模块,加强目标重要特征的提取;再次,在预测端使用SIoU替换原有的损失函数,减少角度因素和边界框回归精度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v7-tiny,文中算法精度提升10.08%,模型参数量和复杂度分别下降36.45%和46.76%。最后通过将检测数据与传感器采集数据运用D-S证据理论进行信息融合后发现,人员不规范行为检测的误检率得到有效降低。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实验室人员不规范行为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场景 人员行为 YOLOv7-tiny 轻量化网络 注意力模块 损失函数 D-S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注意力和轻量金字塔融合网络模型的室内场景语义分割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钰 袁晴龙 +1 位作者 徐少铭 和嘉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针对实验室场景理解时存在背景复杂、光照多变等问题,利用RGB信息与深度信息在场景理解中具有互补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感知注意力和轻量空间金字塔融合的网络模型(Perception Attention and Lightweight Spatial Fusion Network,PLFNet... 针对实验室场景理解时存在背景复杂、光照多变等问题,利用RGB信息与深度信息在场景理解中具有互补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感知注意力和轻量空间金字塔融合的网络模型(Perception Attention and Lightweight Spatial Fusion Network,PLFNet)。在该模型的感知注意力模块中,利用RGB图像与深度图像在网络中的权重不同,以加权的方式实现深度信息对RGB信息的多级辅助;在轻量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中,通过增加级联的空洞空间卷积,不但有效地聚集了多尺度特征,而且比传统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的参数量减少了约92%,使RGB信息和深度信息的融合更充分。在两个室内场景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表现均优于经典算法。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添加感知注意力模块和轻量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后,平均交并比分别提高了4.3%和3.5%。最后,利用场景较复杂的生物实验室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生物实验室的场景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实验室场景 感知注意力 轻量金字塔 多尺度特征 语义分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训练数据分布对植物病害识别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宏乐 王兴林 +4 位作者 李文波 叶全洲 林涌海 谢辉 邓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100-107,共8页
【目的】通过调节训练集内实验室场景图片与田间场景图片的分布,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度,以减少植物病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对田间场景数据的依赖。【方法】通过调节训练集内实验室场景图片和田间场景图片的分布,使用ResNeSt-50、VGG-16... 【目的】通过调节训练集内实验室场景图片与田间场景图片的分布,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准确度,以减少植物病害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对田间场景数据的依赖。【方法】通过调节训练集内实验室场景图片和田间场景图片的分布,使用ResNeSt-50、VGG-16、ResNet-50等3种神经网络结构分别对训练得到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测试和比较,从而优化植物病害识别模型。【结果】在由一定数量的植物病害图像组成的训练集内,调节其中不同场景图片的分布会对模型的准确率产生影响。当训练集内的田间场景图片分布达30%时,模型准确率提升18%以上。在100%实验室场景图片的训练集内添加30%田间场景图片,可提升模型准确率17%以上;在100%田间场景图片的训练集内添加实验室场景图片,模型准确率随图片数量增加而提升,提升幅度为2%~4%。【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农业复杂环境下高准确度病害识别模型的快速建立,可减少深度学习模型对田间场景数据的依赖,缩短模型建立初期的田间数据采集周期,降低田间数据采集成本,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农场及智慧农业中更有效地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分布 实验室场景 田间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